![九年级课内古体诗歌赏析复习资料(教参摘录版)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83c9246c-1247-478a-8965-ea388fbf1a81/83c9246c-1247-478a-8965-ea388fbf1a811.gif)
![九年级课内古体诗歌赏析复习资料(教参摘录版)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83c9246c-1247-478a-8965-ea388fbf1a81/83c9246c-1247-478a-8965-ea388fbf1a812.gif)
![九年级课内古体诗歌赏析复习资料(教参摘录版)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83c9246c-1247-478a-8965-ea388fbf1a81/83c9246c-1247-478a-8965-ea388fbf1a813.gif)
![九年级课内古体诗歌赏析复习资料(教参摘录版)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83c9246c-1247-478a-8965-ea388fbf1a81/83c9246c-1247-478a-8965-ea388fbf1a814.gif)
![九年级课内古体诗歌赏析复习资料(教参摘录版)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1/19/83c9246c-1247-478a-8965-ea388fbf1a81/83c9246c-1247-478a-8965-ea388fbf1a81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课内古体诗歌赏析复习资料35中九年级语文备课组 编辑七 上一、观沧海1.“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是写从碣石山往下看沧海的情形。“澹澹”,是形容海水摇摇晃晃的样子;“何”,这里当“多么”讲。“水何澹澹”,形容大海波澜壮阔,其中有惊讶,有赞美,正是刚刚登上山顶的第一个印象。“竦峙”,是高耸屹立的样子。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运行不息的太阳月亮,星光灿烂的银河,竟都包蕴在这沧海之中,这是何等的气魄啊!这四句是全诗的高潮,作者运用夸张的表现手法,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虽然是高度的夸张,但作者还是紧紧抓住了大海气势磅礴这个特征来写,夸张是
2、合情合理的。二、次北固山下1.“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这两句炼字炼句也极见功夫。作者从炼意着眼,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
3、调,并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春,那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三、钱塘湖春行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从莺莺燕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2.“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写的虽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却有紧密的联系:春天,西湖哪儿都是绿毯般的嫩草;可是这平坦修长的白沙堤,游人来
4、往最为频繁。用“没马蹄”来形容这嫩绿的浅草,正是眼前现成景色。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人在马背上自然感到舒适,但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给,也会产生迷乱的感觉。四、天净沙秋思.小令的前三句:十八个字,共写了藤、树、鸦、桥、水、家、道、风、马九种事物,一字一词,一字一景,真可谓“惜墨如金”。但是,凝练而并不简陋,九种事物名称之前分别冠以枯、老、昏、小、流、人、古、西、瘦等表现各自特征的修饰语,使各个事物都带上了鲜明的个性,又使本来互不相干的事物,在苍凉的深秋暮色笼罩下,构成了一个统一体。七 下、木兰诗1.“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当窗”和“对镜”是互文。“理云鬓”和“帖花
5、黄”同是当窗对镜来做的。这种用法在古代诗歌中,特别是在古代格律诗中是常见的。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只六句三十字,便概括了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显得何等简练!其中两句写朔风凛冽,刁斗声声;月光映雪,木兰未眠。它通过环境、景物、氛围的描写,渲染出木兰思家的复杂心情和严守岗位的战士气质。尽管边地生活是艰苦的,周围寂静得只听见忽断忽续的刁斗声,木兰和伙伴们却仍然穿着甲胄,随时准备为保卫祖国而战。此情此景,写得有声(北风声、刁斗声)、有色(月色、雪色和铁的反光),多么耐人寻味!真可谓字字千金,一字减它不得。八 上一、望岳1.“造
6、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这是近望所见。上句写泰山的秀美,用的是虚笔。写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这是诗人的强烈感受,是泰山的秀美在诗人心灵上的折光反映。下句写泰山的高大,这是实写。“阴阳”分指山的南、北两面,“割”字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来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二、春望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此联向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以诗人为“感”“恨”的主体。另一种以花、鸟为“感”“恨”的主体。这自然是诗人移情于物
7、的结果。这两种解释实质上并无区别,都表达了感时伤世的感情。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自开春以来战火愈烧愈炽,因而跟家人难通音信。他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三、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夕露沾我衣”:语不见丝毫修饰,平淡的口语和醇美的诗意和谐地统一起来,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形成陶诗的艺术特点。四、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五、渡荆门送别1.“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颔联用游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2.“月下飞天镜,云
8、生结海楼”:颈联通过两幅美丽的画面来形容江上的美景,第一幅是水中映月图,写夜间的风景;第二幅是天边云霞图,写黄昏的风景。3.“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叹,含蓄地抒发了思乡之情,将全诗用一根无形的线收束在一起,余音袅袅。八 下一.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一是“闻笛赋”,另一是“烂柯人”。“怀旧”句表达了诗人对受害的战友王叔文等的悼念,“到乡”句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用典贴切,感情深沉。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两句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
9、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二、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诗人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他在一个更高的层次观察、思考着历史,顿使诗歌平添一种更上一层楼的气概。不直言战争之胜败,而说“铜雀春深锁二乔”。用一“锁”字,重台密阁,更加重了藏娇之意。写设想中的东吴败亡,不言河山破碎,生民涂炭之类,而拈出“二乔”入魏以暗喻,同样把东吴领袖人物之风流儒雅的风神传递出来了。把硝烟弥漫的战争的胜负,把如此重大的历史大事件写得如此蕴藉,非杜牧不能。三、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激情慷慨的两句诗,表明了诗人舍身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
10、气节。全诗也因有此两句收尾而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四、水调歌头1.“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从李白把酒问月诗“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两句脱化而来。同时点明饮酒赏月。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三句,转为安慰的语气;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惟愿兄弟俩彼此珍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以美好境界结束全词,与上片结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样,是积极乐观的。一方面是对兄弟不能团聚的安慰,同时也是对自己政治遭遇的安慰。五、饮酒(其五)1.“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诗人以“君”自指,自问自
11、答,言语之间自豪而自足。“心远”谓心境高远,有此一心境遂能免于“车马喧”,其地得以自偏。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心与自然的会意和亲近。陶渊明以其高洁之情怀、悠然之情兴,会心于南山,物我两契,陶然自乐。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所谓“真”,即是人的自然本性。陶渊明在田园中保全了一份质性自然的“真我”,涵养了一种适性与自得的精神境界,“真”是他的人格力量,“任真”使他能够独立于虚伪、污浊的社会之外。他从大自然中领悟到的这一“真意”即是其人生理想。六、行路难(其一)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一种忧来无端的惆怅,是一种无所适从的迷惘。诗人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世途的艰
12、难,寓含着无限的悲慨。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二句笔锋一转,表述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终有一天能乘风破浪,冲开险阻,远渡沧海,实现自己宏大的理想。七、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从破屋到广厦,而且是风雨不动,安稳如山的广厦,这是诗人形象思维的突然飞跃。在这里,诗的仄韵转为平韵,音节上给读者以开阔昂扬的感觉,真有“回阳春”的意味啊! “庇”照应上文的“漏”,“寒”照应上文的“冷”。2.“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要求的是解除广大“寒士”的这种痛苦,而不是他自己一个人。只要千百万“寒士”实现“大庇”的愿望,解除痛
13、苦,尽变欢颜,自己甘心在破屋中受冻,死也瞑目。这种忘我为人的精神,出现在一千二百多年前的诗人著作之中,无论如何,是极可宝贵的。(它)不仅反映了作者思潮的翻腾,而且用急促之韵结束全诗,表达了作者个人甘受寒冻的决心。八、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形容北风的猛烈、强劲,连顽强的白草都吹折了。这两句诗突出了西北边疆环境气候的特点:风雪来得早,来得猛烈。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诗人笔下呈现出来的这个春意盎然的梨花满树的春天景象,是他的想像和主观感受,可是却把雪的洁白、鲜润的特点揭示出来了,也为这个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3.“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
14、凝”:这两句诗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前一句写大戈壁上是一片冰雪世界,这是地上的景象;“百丈冰”形容冰雪覆盖面积之广,冰块之大。后一句写惨淡的愁云布满天空,这是天上的景象。“愁云”既是写景也是写情,很自然地引出下面的送别。这里,把边塞将士的军营置于一个广漠、辽阔的背景上,给人一种奇异而又壮伟的深刻印象。4.“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诗人把他的视线从酒筵上又转向了辕门外,看到了一幅十分奇异的画面:在暮雪纷飞的背景上,一面鲜红的旗帜凝住不动。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写友人离去以后的情
15、景:山回路转,友人的身影已经看不到了,此时诗人仍伫立在风雪中,远望友人离去的路,只见雪地上留下一行长长的马蹄印。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这样的结尾,真如撞钟,清音有余,使人产生无穷的遐想。九、己亥杂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以落花为过渡,从落花春泥展开联想,把自己变革现实的热情和不甘寂寞消沉的意志移情落花,然后代落花立言,向春天宣誓,倾吐了深曲的旨意。至此,诗中的离愁已变成崇高的献身精神,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春天的憧憬,把读者带进一种瑰丽的、霞光艳艳的境界。九 上一、沁园春·雪1.“北国风光,
16、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2.“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
17、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3.“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激情溢于言表。4.“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18、5.“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二、望江南.“过尽千帆皆不是”:是全词感情上的大转折。这句和起句的欢快情绪形成对照,鲜明而强烈;又和“独倚望江楼”的空寂焦急相连结,承上而启下。三、渔家傲·秋思1.“四面边声连角起”: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在一起,构成了塞下特异的声音,这种“边声”当然也是中原所没有的。2.“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了城门,这里当然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这也点明了战事吃
19、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3.“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部分。词人在这里正面揭示了自己和征人们的一种心理矛盾:他们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但却没有办法回去,因为还没有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将军和征夫都难以入睡,因守边辛苦,思念家乡,将军白了头发,征夫流下了眼泪。“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四、江城子
20、·密州出猎1.“千骑卷平冈”:“卷平冈”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2.“亲射虎,看孙郎”: 作者为回报人们倾城而出来观看太守狩猎的盛情,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亲自挽弓马前射虎。在浓墨重彩地描绘出猎的群众场面后,又特别突出地表现了作者的少年狂气。3.“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作者并不在意自己的衰老,而更在意的是希望朝廷能够重用他,给他机会去建立功业。这里作者用了一个典故,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用自己呢?4.“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作者表述了自己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说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
21、天狼星,用以代指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苏轼在结句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五、武陵春1.“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日色已晚而作者仍无心梳洗打扮来表达内心的哀伤。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在春天里花开花落年年如此,并没有新的变化,而人却与以前大不一样了,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即使有心诉说自己的遭遇和心情,也是言未出而泪先流,这比“声泪俱下”的描写更深入了一层。她的悲哀是不可触摸的,不但不能说,而且不能想,一想到就会泪如雨下。在这里作者利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3.“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李清照却另寻了一个新思路,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她又用“也拟”“只恐”等虚字把自己的思想活动层次清楚地表露了出来,像这样的艺术构思和表现手法实在很新鲜、奇特,所以被词论家称赞为“创意出奇”,“往往出人意表”。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1.“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重庆市渝中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双塔小学片区四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 河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测量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个人房屋拆除合同标准样本(2篇)
- 2025年企业前台临时用工协议范文(2篇)
- 2025年买方信贷融资意向性协议参考样本(三篇)
- 2025年人防土建工程合同(2篇)
- 2025年个人贷款合同标准范文(2篇)
- 专题02 利用导函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问题(常规问题)(典型题型归类训练) 解析版
- 休闲娱乐场所油漆装修协议
- 四川省自贡市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英语期末试题(含答案无听力音频及原文)
- 2025-2030年中国汽车防滑链行业竞争格局展望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新版
- 2025年上海用人单位劳动合同(4篇)
- 二年级上册口算题3000道-打印版让孩子口算无忧
- 新疆乌鲁木齐地区2025年高三年级第一次质量监测生物学试卷(含答案)
- 卫生服务个人基本信息表
- 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第一册全册单词表(按单元编排)
- 新教科版科学小学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苗圃建设项目施工组织设计范本
- 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学校食品安全举报投诉处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