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57d543db-b661-4e43-97eb-bcb5a12a08c8/57d543db-b661-4e43-97eb-bcb5a12a08c81.gif)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57d543db-b661-4e43-97eb-bcb5a12a08c8/57d543db-b661-4e43-97eb-bcb5a12a08c82.gif)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57d543db-b661-4e43-97eb-bcb5a12a08c8/57d543db-b661-4e43-97eb-bcb5a12a08c83.gif)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57d543db-b661-4e43-97eb-bcb5a12a08c8/57d543db-b661-4e43-97eb-bcb5a12a08c84.gif)
![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报告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6/57d543db-b661-4e43-97eb-bcb5a12a08c8/57d543db-b661-4e43-97eb-bcb5a12a08c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沈阳工程学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二 0 一二年十二月二十七日目录1概述61.1项目概况61.2编制依据61.3地理位置61.4投资主体7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7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7地区能源结构、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8地区环境保护83项目任务与规模84太阳能资源9太阳能资源分析10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105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11电力负荷现状11.电站厂址诜择126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131光伏组件诜择131.6标准和规范131.6主要性能、参数及配置141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设计151.7光伏电站的运行方式诜择151.7倾角的确定161逆变器诜型161光伏阵列设
2、计及布置方案201.9光伏方阵容量201.9光伏子方阵设计221.9汇流箱布置方案231年上网电量估算231.10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分析231.10年卜网电量估算247电气25(1)电气一次251设计依据251接入中网方案261直流防雷配电柜271防雷及接地281继曲保护、绝缘配合及时曲压保护281一气设备布置29(1)电气二次291一站调度管理与运行方式291电站自动控制291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301二次接线301控制电源系统30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0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311电工实验室311电气二次设备布置31(1)通信31(1)计量318工程消防设计319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321工程概述
3、321设计依据、目的与任务321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潜在危害因素分析331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对策措施331.14设备运输、吊装作业的安全措施331.14施工时高空作业331.14施工时用电作业及其它安全措施341.14运行期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3410施工组织设计35施工条件35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35施工场地及施工生活区35地方材料供应情况35动力能源供应36工程项目实施的轮廓进度3611环境影响评价36工程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防治36噪声影响及防治36扬尘、废气36运输车辆对交通干线附沂居民的影响36污染物排放36运行期的环境影响37噪声影响37废水影响37电磁场影响37雷击37污染物排
4、放总量分析37光污染及防治措施37环境效益3812节能降耗3813投资估算与经济分析38投资彳算38编制依据及原则38工程系统配置39经济技术分析3914结论和建议41主要2论41本工程的建设是必要的41本工程的建设是可行的41本工程建设经济上是合理的42社会效益4215项目汇总表431概述项目概况沈阳工程学院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学院校园规划用地86万平方米,现有占地面积60余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学院校园设计理念先进、结构布局时尚、功能设施完善,校园内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建筑楼顶总面积为58336平方米,计划可安装电池组件的规划容量为2
5、.2MW,实际装机容量为2286.78kWp,辽宁太阳能研究应用有限公司负责电站的设计及施工安装。本工程按照“就近并网、本地消耗、低损高效”的原则,以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式进行建设。 每个发电单元光伏组件通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0,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最后以10kV电压等级就近接入,实现并网。由于分布式电源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25%所有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以保障安全、优化结构、节能减排、促进和谐为重点,努力构建安全、绿色、和谐的现代电力工业体系。编制依据国家、地方和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条例以及规程和规范地理位置
6、本项目位于辽宁省沈阳市道义经济开发区,东经123、北纬41。,年日照数在2200-3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5000-5850MJm2,太阳能资源较好,属于三类光伏发电区域。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分布式光伏并网电站。投资主体本项目由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兴建。辽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辽宁能源),是经辽宁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隶属于辽宁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是省政府授权的投资主体和国有资产经营主体,是经营省本级电力建设基金和管理省级电力资产的出资人。目前拥有13家全资及控股子公司。辽宁能源的投资领域主要是以电
7、力能源为主。 “十一五”期间, 辽宁能源逐步向节能环保和低碳经济领域拓展,着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业务。“十二五”期间,公司将大力拓展在可再生能源和循环经济的投资。2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我国政府已将光伏产业发展作为能源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并纳入了国家能源发展的基本政策之中。已于2006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可再生能源法明确规范了政府和社会在光伏发电开发利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确立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鼓励光伏产业发展,支持光伏发电并网,优惠上网电价和全社会分摊费用,并在贷款、税收等诸多方面给光伏产业种种优惠。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全
8、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可再生可能源法进一步强化了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支持,该决定将于2010年4月1日起施行。本项目采用光伏发电技术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符合能源产业政策发展方向。国家能源局关于申报分布式光伏发电规模化应用示范区的通知(国能新能2012298号)为契机,积极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形成整体规模优势和示范推广效应。依托沈阳太阳能资源丰富的优势,充分利用建筑物空间资源,发挥削峰填谷作用。通过利用学校的建筑物屋顶,积极开发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低压端并网自发自用项目。地区能源结构、电力系统现状及发展规划辽宁省是我国重工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之一
9、,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3年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占东北电网的50.2%,而辽宁省电源装机容量占东北地区的39.5%;2004年用电负荷极不相称,一直处于缺电状态。随着国家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政策的实施,辽宁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一大批国有骨干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社会经济全面复苏,全社会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在“十五”后两年将有一个跳跃式的发展。 因此“十五”后两年和“十五”期间,辽宁省经济将伴随工业的振兴,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较大的第二产业用电量将会有较大幅度的攀升,相应的会带动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用电量的全面回升,人民生活水平也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将有较大的改善
10、,用电量和用电负荷将大幅度增长。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全社会用电量分别比上年增长2.1%、5.84%、12.16%、12.32%,全省用电量呈现加速增长趋势。2005年最大电力缺额2578MW,到2010年电力缺额为5711MW。为了改变这种用电紧张的局面,除了正常受入黑龙江省、吉林省的盈余电力外,“十五”期间应适当考虑在辽宁本省加强电源点建设的工作。因此,建设光伏发电站,探索新能源发电,对于满足辽宁地区负荷增长的需要,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是非常必要的。地区环境保护光伏系统应用是发展光伏产业的目的所在,它的应用情况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光伏产业的重视程度,标志着当地政府对能
11、源及环境的认识水平。该电站的建成每年可减排一定数量的CO2,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环保压力。3项目任务与规模本工程建设于沈阳工程学院现有建筑的楼顶屋面上。项目总装机容量是2.2MWp,25年年均发电量约为230.68万kWh。采用多晶硅光伏组件,光伏组件分别铺设在学校内的各个楼顶上,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屋顶总面积约为58336平方米。4太阳能资源辽宁省太阳资源具体的分布如下:图 4.1 辽宁省太阳能资源分布图根据上图,可以看出辽宁沈阳为太阳能资源中等地区,年日照数在2200-3000小时,年辐射总量达到5000-5850MJnf,相当于日辐射量3.84.5KWhnf。沈阳市属北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
12、,由于北部蒙古高原的干燥冷空气经常侵入,形成了半干旱半湿润易旱地区。主要气候特点为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日照充足,日温差较大,降水偏少。春季少雨多旱风,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朗日照足,冬季寒冷降雪稀。全年平均气温5.4C8.7C,最高气温37C,最低气温-36.9C。年均日照时数28502950小时, 日照率6368%沈阳地区太阳能辐射量年际变化较稳定, 其数值区间稳定在3828.695507.17MJ褶之间,年平均辐射总量为5154.68MJnf。年降水量450580mm半均614.7mm多集中在79月份,无霜期120155天。属太阳能资源较丰富区,位于全省1221 工 3 四情ILduh由辽
13、宁省太阳能分布图前列。太阳能资源分析项目所在地多年平均太阳辐射量5200.48MJm2a,属我国第三类太阳能资源区域, 但从气象部门获得的太阳能总辐射量是水平面上的, 实际光伏组件在安装时通常会有一定的倾角以尽可能多的捕捉太阳能。混凝土屋顶选择南向倾角41度。1、 沈阳地区的年太阳总辐射为5200MJm*右, 即1444kWhm2&右; 近6年(20042009年),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偏低,为5101.8MJm2,即1417.2kWhm2该地区的年日照时数为2800h左右,年日照百分率为63流右,太阳能资源处于全省前列。2、太阳能资源以春季和夏季较好、冬季最差为主要特征。其中,5月份太
14、阳辐射最强,可达到620MJm*右,12月份辐射最弱,为206MJm2&右。春、夏、秋、冬四季总辐射量分别约占年总辐射量的31.31%、33.25%21.01%14.43%左右03、从日平均状况看,1114时的太阳辐射较强,可占全天辐射量的53%右,是最佳太阳能资源利用时段,12时前后辐射最强。4、 日照时数以7.5h左右的天数最多, 全年可达到60天左右, 占14犯上;6.112.0h区间的天数较多,总天数为250天以上,可占全年的69%年可利用率较高。综上所述,沈阳市太阳能资源丰富,属辽宁省太阳能资源丰富区,可以开展太阳能发电和太阳能资源热利用项目。太阳能资源初步评价项目所在地太阳
15、能资源条件较好,由于交通运输等条件较好,并网接入条件优越,可以建设屋顶太阳能光伏并网电站。光伏电站角度的选取采用“四季均衡,保证弱季”的原则。本项目太阳能电池板采用按最佳倾角41。的方式安装在楼顶屋面上,系统年平均峰值日照时间为4.5小时,年日照总量为1600小时。5网架结构和电力负荷电力负荷现状沈阳工程学院配电服务范围内2011年最大用电负荷为2400千瓦,最小用电负荷为0.2千瓦。配电区内输电电压为100.4千伏,变电站容载比为1.25。变压器7台,其中2*1600kVA有1台,2*630kVA共6台,总容量1.07万千伏安。表 5.1 沈阳工程学院变电站基本负荷资料汇总表声乒丁 P项目数
16、值单位备注1变电站1.1最大负荷2400kW峰值负荷1.2最小负荷0.2kW1.3变电站年停电时间10-18min1.4容载比1.251.5配电变压器数量7台根据配电变压器数量逐个填写配电变压器相关数据1.6日典型负荷630kW96点日,表格2配电变压器12.1变电容量0.63*2 KVA2.2电压等级100.4kV2.3低压侧馈线回路数14回2.4低压侧馈线导线截面“各不同2mm3配电变压器23.1变电容量0.63*2 KVA3.2电压等级100.4kV3.3低压侧馈线回路数14回3.4低压侧馈线导线截面“各不同2mm.电站厂址选择沈阳工程学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拟选址在工程学院现有的建筑物楼
17、顶上建设太阳能电站, 在开发利用太阳能资源的同时节省了土地资源。 根据光伏电站的区域面积、太阳能资源特征、安装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地形条件,结合沈阳气象站的相关资料等,同时考虑光伏电站的经济性、可行性,初步规划出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该项目建设地点完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规划建设,经实际考察,无遮挡现象,具有以下特点:(1)富集的太阳光照资源,保证很高的发电量;(2)靠近主干电网,以减少新增输电线路的投资;(3)主干电网的线径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在基本不改造的情况下有能力输送光伏电站的电力;(4)离用电负荷近,以减少输电损失;(5)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和生活条件;(6)能产生附加的经济、生态效益,有
18、助于抵消部分电价成本;(7)良好的示范性,国家电网启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支持政策。6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设计光伏组件选择标准和规范IEC61215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IEC6173O.1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构造要求IEC6173O.2光伏组件的安全性测试要求GBT18479-2001地面用光伏(PV)发电系统概述和导则SJT11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一导则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EN61701-1999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EN61829-1998晶体硅光伏方阵I-V特性现场测量EN61721-1999光伏组件对意外碰撞的承受能力(抗撞击试验)EN61
19、345-1998光伏组件紫外试验GB6495.1-1996光伏器件第1部分:光伏电流电压特性的测量GB6495.2-1996光伏器件第2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的要求GB6495.3-1996光伏器件第3部分:地面用光伏器件的测量原理及标准光谱辐照度数据GB6495.4-1996晶体硅光伏器件的I-V实测特性的温度和辐照度修正方法。GB6495.5-1997光伏器件第5部分: 用开路电压法确定光伏(PV端件的等效电池温度(ECT)。GB6495.7-2006光伏器件第7部分:光伏器件测量过程中引起的光谱失配误差的计算GB6495.8-2002光伏器件第8部分:光伏器件光谱响应的测量GBT18210-
20、2000晶体硅光伏(PV)方阵I-V特性的现场测量GBT18912-2002光伏组件盐雾腐蚀试验GBT19394-2003光伏(PV)组件紫外试验GBT1338上1992机电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T191-2008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20047.1-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GB20047.2-2006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2部分:试验要求GB6495-86地面用太阳能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GB6497-1986地面用太阳能电池标定的一般规定;GBT14007-1992陆地用太阳能电池组件总规范;GBT14009-1992太阳能电池组件参数测量方法;GBT9535-
21、1998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设计鉴定和类型;GBT11009-1989太阳电池光谱响应测试方法;GBT11010-1989光谱标准太阳电池;GBT11012-1989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设备检验方法;IEEE1262-1995太阳电池组件的测试认证规范;SJT2196-1982地面用硅太阳电池电性能测试方法;(35)SJT9550.29-1993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单体质量分等标准;(36)SJT9550.30-1993地面用晶体硅太阳电池组件质量分等标准;(37)SJT10173-1991TDA7弹晶硅太阳电池;(38)SJT10459-1993太阳电池温度系数测试方法;(39)SJT11
22、209-1999光伏器件第6部分标准太阳电池组件的要求;DGJ32J87-2009太阳能光伏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规程;上述标准、 规范及规程仅是本工程的最基本依据, 并未包括实施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标准、规范和规程,并且所用标准和技术规范均应为合同签订之日为止时的最新版本。主要性能、参数及配置主要性能光伏组件为室外安装发电设备,是光伏电站的核心设备,要求具有非常好的耐侯性,能在室外严酷的环境下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同时具有高的转换效率。本工程采用245Wp组件。设备主要参数表 6.1 太阳电池组件技术参数太阳电池种类多晶硅指标单位数据峰值功率Wp245功率偏差w0+3组件效率%14.7开路电压(Vo
23、c)V37.2短路电流(Isc)A8.37工作电压(Vmppt)V30.4工作电流(Imppt)A7.89系统最大耐压Vdc1000尺寸mm1650*992*40重量kg19.5峰值功率温度系数%K-0.43开路电压温度系数%K-0.32短路电流温度系数%K0.047运行温度范围C-40+85最大风雪负载Pa24005400注:上述组件功率标称在标准测试条件(ST。下:1000Wm2 太阳电池温度 25C光伏阵列的运行方式设计光伏电站的运行方式选择本项目计划于沈阳工程学院楼顶斜屋安装面铺设光伏发电系统,楼顶可铺设电池板面积约为58336平方米, 可安装太阳能电池板2286.78kWp装机容量约
24、2.2MW本工程按照“就近并网、本地消耗、低损高效”的原则,以建筑结合的分布式并网光伏发电系统方式进行建设。每个发电单元光伏组件通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z),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最后以10kV电压等级就近接入,实现并网。由于分布式电源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25%所有光伏发电自发自用。为了减少光伏阵列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及方便日后维护,建议配置光伏阵列汇流箱,该汇流箱可直接安装在电池支架上,汇流箱的输出经直流线缆接至配电房内直流配电柜,经直流配电后接至并网逆变器,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经交流配电柜接至防逆流控制柜,输出0.4KV,50
25、Hz三相交流电源,实现用户侧并网发电功能。倾角的确定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结合沈阳本地太阳辐射资源情况,保持原有建筑风格,学校楼顶屋面采用41度倾角布置。逆变器选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由光伏组件、并网逆变器、计量装置及配电系统组成。太阳能能量通过光伏组件转换为直流电力,在通过并网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电网同频率、同相位的正弦波电流,一部分给当地负载供电,剩余电力馈入电网,本系统逆变器采用合肥阳光电源有限公司生产的型号为SG100K3功率为100KW勺逆变器。这样根据光伏组件的电压变化和温变化范围,可保证绝大多数直流输出电压范围均在MPPTE围内, 汇流后进入一台逆变器可保证输出电压变化不超出设备最大
26、功率跟踪范围内(450V-820V),并不超过设备安全电压1000V阳光电源生产的光伏并网逆变器具有根据天气变化自动启停及最大功率跟踪控制功能。当系统出现异常时可以使逆变器自动停止工作并安全与系统脱离。逆变器的控制选用电压型电流控制方式,输出基波功率因数大于等于95%电流各次谐波不得大于3%图 6-2SG100K3 逆变器外观图SG100K琐变器具有以下特点:和谐电网?零电压穿越功能?有功功率连续可调(0100%功能?无功功率可调,功率因数范围超前0.9至滞后0.9高效发电?含变压器最高转换效率达97.0%?高精度电能计量装置方案灵活?25c+55c可连续满功率运行?适用高海拔恶劣环境,可长期
27、连续、可靠运行?加热除湿功能(可选)其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表 6-2SG100K3 并网逆变器性能参数表型号SG100K3直流侧参数取大苴沆电压900Vdc最大直流功率113kWp满载MPP电压范围450820V取大轲入电流250A交流侧参数额定输出功率100kW额定电网电压400Vac允许电网电压310-450Vac额定电网频率50Hz60Hz允许电网频率4751.5Hz5761.5Hz总电流波形畸父率0.99(额定功率)系统取大效率97.0%(含变压器)欧洲效率96.4%(含变压器)防护等级IP20(室内)允许环境温度-25+55C冷却方式风冷允许相对湿度095%,无冷凝允许最高海拔60
28、00米显示与通讯显示触摸屏标准通讯方式RS485可选通讯方式以太网GPRS机械参数外形尺寸(宽x高x深)1015x1969x785mm净重925kg选择使用的阳光电源的SG50K也站型光伏逆变器;转换效率高达98.7%;户内型、户外型、集装箱型产品设计;适用于大中型电站项目,具有适应各种自然环境、符合各项并网要求、发电量高、可靠稳定的特点。图 6-3SG50K3 逆变器外观图其主要技术参数列于下表:表 6-3SG50K3 并网逆变器性能参数表型号SG50K3输入数据最大直流输入功率(W57kWp直流输入电压范围,MPPT(V)450-820允许最大直流输入电压(V)900允许最大直流输入电流(
29、A)130输出数据额定交流输出功率(W50kW额定电网电压(V)440Vac最大交流输出电流(A80电网工作频率范围(Hz)5060功率因数0.95电流总谐波畸变率THD(为3%效率最大效率(%96.6%欧洲效率(%95.7%保护功能过欠压保护,过欠频保护,防孤岛效应保护,过流保护,防反放电保护,极性反接保护,过载保护,过温保护防护等级及环境条件外壳防护等级IP20工作环境温度(C)-25+55最高海拔(m)2000相对湿度95%无冷凝冷却方式风冷显小和通讯显示LCD液晶触摸显示屏标准通讯方式RS-48S以太网电网监测具备接地故障监测具备认证情况金太阳认证(鉴衡CGC1证)体积和重量宽晨j深(
30、mm8201984646重量(kg)643光伏阵列设计及布置方案光伏方阵容量以教学楼D座为例进行设计,D座楼顶并网发电系统将采用分布式并网的设计方案, 单台并网逆变器装机容量为100KW容量103.6kW的太阳能电站通过1台SG100k3并网逆变器接入0.4kV交流电网实现并网发电。下面以单机100KW胎伏组件汇入并网逆变器为例,进行并网电站的设计。本项目的电池组件可选用英利公司自产的功率245Wp的多晶硅太阳电池组件,其工作电压约为30.2V,开路电压约为37.8V0根据SG100k3并网逆变器的MPPT工作电压范围(450V820V),每个电池串列按照20块电池组件串联进行设计,100kW
31、的并网单元需配置20个电池用列,逆变器装机容量为100KW需太阳能电池板共400块。为了减少光伏电池组件到逆变器之间的连接线,以及方便维护操作,建议直流侧采用分段连接,逐级汇流的方式连接,即通过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简称“汇流箱”)将光伏阵列进行汇流。此系统还要配置直流防雷配电柜,该配电柜包含了直流防雷配电单元。其中:直流防雷配电单元是将汇流箱进行配电汇流接入SG100kM变器;经三相计量表后接入电网。另外,系统应配置1套监控装置,可采用RS485或Ethernet(以太网)的通讯方式,实时监测并网发电系统的运行参数和工作状态。100KVW伏并网发电示意图如图6-1所示。D座项目将1台逆变器并联
32、接入0.4KV电网。本项目光伏组件铺设在工程学院的各个楼顶的屋面上。各区域面积及装机容量如表6.4所示:豆4团由口.如I图 6-4 并网发电示意图表 6.4 沈阳工程学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汇总表名称楼顶囿枳(n2)装机容量(kW)国际交流中心136853.6256大学生活动中心3786148.4112行政楼2667104.5464教学楼 A 座2636103.3312教学楼 B 座110543.316教学楼 C 座3038119.0896教学楼 D 座2966116.2672实训 1A 座2556100.1952实训 1B 座226588.788实训 C 座2660104.272实训 1D 座
33、2642103.5664实训 1E 座2887113.1704实训 1F 座2568100.6656图书馆223887.7296科技园145256.9184综合服务中心108042.336宿舍楼*1112419486.8248独身公寓109242.8064外教公寓160062.72教工食堂169866.5616学生 1 食堂90035.28学生 2 食堂48519.012学校医院69127.0872学校浴池60523.716学校变电所32012.544学校物业办公室61223.9904总计583362286.7712光伏子方阵设计光伏子方阵容量考虑到房屋的实际情况每个光伏方阵容量、汇流箱、直流
34、汇流屏及逆变器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光伏子方阵的容量为100kW和50kWo光伏组件布置方式根据选定的光伏组件和逆变器形式与参数, 结合逐时太阳能辐射量与风速、 气温等数据,确定晶硅光伏组件组用数为:20,汇流形式为:12进1出。光伏组件支架设计本项目光伏组件直接安装在支架上。汇流箱布置方案汇流箱安装在支架或钢构上,具有防水、防灰、防锈、防晒,防雷功能,防护等级IP65及以上,能够满足室外安装使用要求;安装维护简单、方便、使用寿命长。直流汇流箱为12路输入1路输出,带防雷模块。柜体可采用的不锈钢板,不锈钢板的厚度1.2mm;框架和外壳具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除满足内部元器件的安装要求外,还
35、能承受设备内外电路短路时的电动力和热效应,不会因设备搬运、吊装、运输过程由于受潮、冷冻、撞击等因数而变形和损坏。柜体的全部金属结构件都经过特殊防腐处理,以具备防腐、美观的性能;通过抗震试验、内部燃弧试验;柜体采用封闭式结构,柜门开启灵活、方便;元件特别是易损件安装便于维护拆装,各元件板应有防尘装置;柜体设备要考虑通风、散热;设备应有保护接地。汇流箱进线配置光伏组件用电流检测模块,模块电源自供;功耗小于15W;串行通讯接口1个,RS485方式;采样处理12路光伏电池板电流(012A),采样精度不低于0.5%。可根据监控显示模块对每路电流进行测量和监控,可远程记录和显示运行状况,无须到现场。年上网
36、电量估算光伏发电系统效率分析并网光伏系统的效率是指:系统实际输送上网的交流发电量与组件标称容量在没任何能量损失的情况下理论上的能量之比。标称容量1kWp的组件,在接受到1kWm2太阳辐射能时理论发电量应为1kWh0根据太阳辐射资源分析所确定的光伏电站多年平均年辐射总量,结合初步选择的太阳能电池的类型和布置方案,进行光伏电站年发电量估算。光伏系统总效率暂按75%计算。年上网电量估算多晶硅组件在光照及常规大气环境中使用会有衰减,光伏组件的光电转换效率衰减速率为第2年不超过2%,10年不超过10%,25年衰减不超过20%。按沈阳地区年平均有效发电日辐照量为4.606(kWhni.a),平均年有效发电
37、辐照量1681.28(kWhm2.a)计算。平均年有效发电小时数1681.28小时计算。沈阳工程学院分布式光伏电站项目装机容量为2286.78kWp0全年发电量约等于:2286.78X1681.28=33844702.68kWh=384.5万kWh光伏电站占地面积大,直流侧电压低,电流大,导线有一定的损耗,本工程此处损耗值取2%。大量的太阳能电池板之间存在一定的特性差异,不一致性损失系数取3%;考虑太阳能电池板表面即使清理仍存在一定的积灰,遮挡损失系数取5%;光伏并网逆变器的效率(无隔离变压器,欧洲效率)约为98%98.5%,干式变压器的效率达到98.7%。考虑到光伏电厂很少工作在满负荷状态,
38、绝大多数时间都工作在较低水平,且晚上不发电时还存在空载损耗,故本工程逆变器效率按98%计算,升压变压器效率按98加虑(两级升压,损耗需考虑两次);早晚不可利用太阳能辐射损失系数3%,光伏电池的温度影响系数按2%考虑,其它不可预见因素损失系数2%。系统效率为:98%X97%x95%X98%X98%X98%X97%x98%X98%=79.18%全年上网电量约等于:33844702.68X79.18%=3044235.58kWh=304.4万kWh按照实际装机容量2286.78kWp计算的上网年等效利用小时数为:195691.91kWh+2286.78kW=1331.23小时组件使用10年输出功率下
39、降不得超过使用前的10%组件使用20年输出功率下降不得超过使用前的20%组件使用寿命不得低于25年。在计算发电量时,需要主要考虑以下损失:交、直流线路损失3%光伏组件表面尘土遮盖损失8%-10%逆变器损失5%-10%环境温度造成的发电量损失2%折合以上各折减系数,光伏系统总效率为75%。根据太阳辐射能量、系统组件总功率、系统总效率等数据,可预测2286.78kWp光伏发电系统的年总发电量。预测发电量=系统容量X光伏组件表面辐射量X系统总效率。按以上公式计算,将水平面的太阳辐射折算到单轴跟踪系统的光伏阵列平面上进行仿真计算,沈阳工程学院校园内可铺设太阳能电池方阵的建筑楼顶总面积为58336平方米
40、,计划可安装电池组件的规划容量为2.2MW,实际装机容量为2286.78kWp,得出首年发电量为288.35万kWh,则整个并网发电系统的25年总发电量为7208.8万kWh,考虑系统25年输出衰减20%则年平均发电量为230.68万kWh。7电气电气一次设计依据SJT11127-1997光伏(PV)发电系统过电压保护一导则GBT19939-2005光伏系统并网技术要求GBZ19964-2005光伏发电站接入电力系统的技术规定GBT20046-2006光伏系统电网接口特性(IEC617272004)GB12326-2000电能质量电压波动和闪变GB12325-2003电能质量电力系统供电电压允
41、许偏差GBT14549-1993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50057-2000建筑物防雷设计标准DLT448-2000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GB50217-2007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404-20073.6kV40.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GBT15543-1995电能质量三相电压允许不平衡度GBT15945-1995电能质量电力系统频率允许偏差GB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4942.2-1993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DLT5044-2004电力工程直流系统设计技术规程接入电网方案接入特点与方式:X就近低压并网,降低损耗,提高效率;X局部故障检修时不影响整
42、个系统的运行;派用电高峰时提供大量电力,有助于城市电网调峰;X便于电网的投切和调度;X方便运行维护;国家电网在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技术规定中指出:“分布式电源总容量原则上不宜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25%。采用低压接入模式的DGPV建议其容量小于所接入中压配电变压器最大负荷40%以配电变压器的容量为400kVA计,若其负载率为50%则建议采用低压接入模式的DGP侨量小于80kVA采用中压分散接入模式的DGPV建议其容量要小于所接入中压馈线最大负荷的40%以YJY22-3X300为例,若采用单环网接线,则建议采用中压分散接入模式的DGP侨量小于1.5MVA采用专线接入模式的DGPV建议
43、其容量要小于所接入主变压器最大负荷的25%其中, 若考虑容载比为2.0,则容量为20MVAF口31.5MVA的35kV主变所能接入的最大DGP侨量分别为2.5MVA和3.9MVA而2.5(3.9)10MVA勺DGPV只能采用35kV专线接入更高等级的变电站中低压侧母线。本系统采用的三相并网逆变器直接并入三相低压交流电网(AC380V50Hz),使用独立的N线和接地线,适应的电网参数如表所示:表 7.1 电网参数表厅 P项目内容1配电系统模式TN-S母线(独立的N线和PE线)2系统电压AC380220V3额定频率50Hz4系统接地方式中性点直接接地并网系统接入三相400V或单相230V低压配电网
44、,通过交流配电线路给当地负荷供电,由于分布式电源容量不超过上一级变压器供电区域内最大负荷的25%所有光伏发电自发自用。直流防雷配电柜光伏阵列汇流箱通过电缆接入到直流防雷配电柜,按照100KW浒网逆变发电单元进行设计,需要配置1台直流防雷配电柜PMD-D100K100KVV,主要是将汇流箱输出的直流电缆接入后,经直流断路器和防反二极管汇流、防雷,再分别接入1台SG100k翻网逆变器,方便操作和维护。直漉输入1.直漉检N:宜福附入 3:直流输入 4*漉恰川直流输入:直演检入 7:直流整内直通盾入 9:直隔精入邛卜直漉侑入 11:比海玲人 13:直充恰人乃:直谪植入 14:直龙脸入竹*图 7-1 直
45、流防雷配电柜系工作原理图直流防雷配电柜的性能特点如下:1)每台直流防雷配电柜按照100KWE电单元设计,与100KW拼网逆变器匹配;2)每台直流防雷配电柜可接入15台汇流箱;直疝输出3)直流输入回路都配有可分断的直流断路器和防反二极管,防反二极管的目的是防止汇流箱之间出现环流现象,断路器选用ABB品牌;4)直流输出回路配置光伏专用防雷器,选用菲尼克斯品牌;5)直流输出回路配置1000V直流电压显示表;。防雷及接地为了保证本工程光伏并网发电系统安全可靠,防止因雷击、浪涌等外在因素导致系统器件的损坏等情况发生,系统的防雷接地装置必不可少。用户可根据整个系统情况合理设计交流防雷配电、接地装置及防雷措
46、施。系统的防雷接地装置措施有多种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供参考:(1)地线是避雷、防雷的关键,在进行太阳电池方阵基础建设的同时,采用40扁钢,添加降阻剂并引出地线,引出线采用10m锦同芯电缆,在光伏板周围敷设一以水平接地体为主,垂直接地体为辅,联合构成的闭合回路的接地装置,供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之用。该接地采用方孔接地网,埋深在电池支架基础的下方,接地电阻按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6211997中的规定进行选择应不大于4Q0接地网寿命按30年计算。接地装置符合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中的规定。(2)直流侧防雷措施:电池支架应保证良好的接地,
47、 光伏电池阵列连接电缆接入光伏阵列防雷汇流箱,汇流箱内已含高压防雷器保护装置,电池阵列汇流后再接入直流防雷配电柜,经过多级防雷装置可有效地避免雷击导致设备的损坏;(3)交流侧防雷措施:每台逆变器的交流输出经交流防雷配电柜接入电网(用户自备), 可有效地避免雷击和电网浪涌导致设备的损坏;(4)所有的机柜要有良好的接地。继电保护、绝缘配合及过电压保护本项目考虑在主线路上配置1套光纤电流纵差保护作为本线路的主保护。以带方向的电流电压保护作为后备保护,并要求具备自动重合闸。每台逆变器配有相同容量的独立的交直流防雷配电柜,防止感应雷和操作过电压。在各级配电装置每组母线上安装一组避雷器以保护电气设备。本工
48、程各级电压电气设备的绝缘配合均以5kA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残压作为绝缘配合的依据。电气设备的绝缘水平按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311.1-1997选取。对于大气过电压和操作过电压采用氧化锌避雷器进行保护。金属氧化物避雷器按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11032-2000中的规定进行选择。电气设备布置根据本工程规模,结合沈阳工程学院校区内总体规划设置配电室,配电室内设置10kV配电装置、二次设备室、监控室等。变压器就地布置于现有的学校变电所内。电气二次电站调度管理与运行方式本项目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在二次设备室实现对所有电气设备的遥测、遥控、遥调、遥信等功能。本项目受地方供电部门管辖,接受当地
49、电力调度部门调度管理。电站自动控制光伏电站设置综合自动化系统一套,该系统包含计算机监控系统,并具有远动功能,根据调度运行的要求,本电站端采集到的各种实时数据和信息,经处理后可传送至上级调度中心,实现少人、无人值班,并能够分析打印各种报表。该项目在并网侧设置电能计量装置,通过专用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侧连接到多功能电度表,通过专用多功能电度表计量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同时设置电流、电压、有功、无功和功率因数等表计以监测系统运行参数。计量用专用多功能电度表具有通讯功能,能将实时数据上传至本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升压站线路侧的信号接入地区公共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讯管理机布置在电子设备间网络设备屏上,
50、采集各逆变器及公用设备的运行数据。综合自动化系统通过通讯管理机与站内各电气设备联络,采集分析各子系统上传的数据,同时实现对各子系统的远程控制。综合自动化系统将所有重要信息传送至监控后台,便于值班人员对各逆变器及光伏阵列进行监控和管理,在LCD上显示运行、故障类型、电能累加等参数。项目公司亦可通过该系统实现对光伏电站遥信、遥测。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光伏电站内主要电气设备采用微机保护,以满足信息上送。元件保护按照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293)配置。开关柜上装设微机保护,配置通讯模块,以通讯方式将所有信息上传至综合自动化系统。逆变器具备极性反接保护、短路保护、低电压穿越、孤岛
51、效应保护、过热保护、过载保护、接地保护等,装置异常时自动脱离系统。本工程系统保护配置最终应按照相关接入系统审批意见执行。二次接线光伏发电、汇流箱、逆变器、就地升压变压器等设备,通过计算机监控系统完成相关电气测量、操作等要求。控制电源系统直流电源为了供电给控制、测量、信号、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等控制负荷和机组交流不停电电源等动力负荷提供直流电源,设置220V直流系统。直流系统采用动力、控制合并供电方式,本期装设一组220V阀控式铅酸免维护蓄电池组,一套套高频开关电源充电装置及微机型直流绝缘监察装置,220V蓄电池容量暂定为100Aho蓄电池以10小时放电容量,正常时以浮充电方式运行。(2)不停电电
52、源系统为保证光伏电站监控系统及远动设备电源的可靠性,本工程设置一套交流不停电电源装置(UPS),容量为5kVA。其直流电源由直流系统提供,具交流电源由配电网提供。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在本工程设计范围内的电气配电问、二次设备室等设置火灾报警探测器,火灾报警探测器纳入到整个厂区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中,一旦房间内发生火灾,该区域内的火灾报警探测器能判别火灾并发信号至当地消防控制中心,由消防控制中心发出警报并进行相关联动。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在站内较重要的位置装设彩色固定式工业红外电视摄像头,设置闭路电视监视系统。该系统能够覆盖整个电站该系统,能够将图像信息送至集中控制室,实现全站监视。电工实验室根据光伏发电工
53、程管理原则和需要,在二次设备室内设置电工实验室小问,配备一定数量的仪器仪表等设备,以便对新安装或已投运的电气设备进行调整、实验以及维护和校验。电气二次设备布置本工程二次设备较少,主要有直流配电屏、UPS配电屏、监控系统屏,以及环境监测设备、火灾报警屏等。二次设备考虑统一布置于二次设备室内。通信市政通讯纳入校园通信系统,初步考虑接入2门电话网络,采用综合布线系统。计量计量关口设置原则为资产分界点。本项目系统接入侧设立计量表计。8工程消防设计本工程依据国家有关消防条例、规范进行设计,重点是防止电气火灾。园区已有建筑物包括车间、配电房、仓库、办公楼等,有完善消防设施;本期工程建设时,仅新增1个配电室
54、,其余均利用厂区已有建筑物屋顶布置本期光伏设施。新增的配电室,火灾危险性均按戊类、耐火等级均按二级设计,参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室内不设消防给水。本工程配置手提式灭火器和推车式灭火器,太阳能光伏组件为非易燃物,不考虑配置灭火器具。站内设1套火灾探测报警控制系统,以及时预报火灾、发出报警信号和显示火警部位,从而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止匕外,配置一定数量的消防铲、消防斧、消防铅桶、砂箱等作为公用消防设施。由于光伏电站工程消防设计尚没有相应的国家设计规范与之对应,本工程消防设计除参照国家现行消防设计规范外,还应征得当地消防部门的同意。9劳动安全与工业卫生工程概述本工程光伏组件安装在原有屋顶,
55、周围没有危及工程安全的设施和装置。地面(下)设施和装置的地坪将按照防洪、防涝和防渗的要求设计。因此本工程站址是安全的。设计依据、目的与任务本工程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部分设计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及以下技术规范与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0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2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1993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
56、则(GB12801-2008)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火力发电厂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设计规程(DL5053-1996)为了确保本工程投产后的安全运行,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在设计中对可能存在的直接危及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危害因素如:火灾、雷击、电气伤害、机械、坠落伤害等做到早预防,防患于未然。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潜在危害因素分析本工程施工期主要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因素包括:设备运输作业、吊装作业、设备安装和施工时的高空作业、施工时用电作业、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以及设备损坏、火灾等。运行期主要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环节包括: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与输变电设备损坏、火灾、爆炸危害;噪声及电
57、磁场的危害;电气伤害、坠落和其它方面的危害。劳动安全与职业卫生对策措施设备运输、吊装作业的安全措施设备的运输应特别注意交通安全。在实施运输前,必须对运输路线的道路、桥梁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以确保道路和桥梁的等级满足运输要求。同时需根据生产厂家对运输的要求,落实运输加固措施,并配套足够的运输装卸工具,以确保运输过程的安全。应制定严格的施工吊装方案,施工方案应符合国家及有关部门安全生产的规定,并进行必要的审查核准。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安全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经审查批准后方开始施工。安装现场应成立安全监察机构,并设安全监督员。吊装设备应符合电业安全工业规程的规定要求。吊装前,吊装指挥和起重机
58、械操作人员要共同制定吊装方案。吊装现场必须设专人指挥,指挥必须有安装经验,执行规定的指挥手势和信号。吊装人员必须检查吊车各零部件,正确选择吊具。起吊前应认真检查被吊设备,防止散件物坠落.施工时高空作业设备应尽量在地面进行拼装和固定,以减少高空作业工程量。根据电力行业有关规定进行,并结合建构筑物状况设置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高空作业事故的发生。安装时严禁利用屋(棚)顶作为临时堆场,必须落实合理的施工组织措施,起吊与安装应同步衔接,防止荷载集中,造成屋(棚)顶垮塌。光伏电站升压站内电气一次、 二次设备安装时, 应根据电力行业有关规定制定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包括安全预防和应急措施, 并配备有相应的现场
59、安全监察机构和专职安全监督员。施工时用电作业及其它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采用可靠的安全措施。(2)施工时应准备常用的医药用品。(3)施工现场应配备必要的通讯设备,如对讲机等。运行期安全与工业卫生对策措施为了确保本工程投产后的安全运行,保障设备和人身安全,本工程考虑以下措施。防火、防爆的措施本工程各建筑物在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及耐火等级按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R执行。建(构)筑物最小间距等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GB50229-2006)等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1)设置必要的和合适的消防设施。变压器
60、室和配电间装有移动式灭火设施。(2)电缆沟道、夹层、电缆竖井各围护构件上的孔洞缝隙均采用阻燃材料堵塞严密。(3)主要通道等疏散走道均设事故照明,各出口及转弯处均设疏散标志。(4)所有穿越防火墙的管道,均选用防火材料将缝隙紧密填塞。防噪声、振动及电磁干扰对运行中的噪声、振动及电磁干扰,均采取相应的劳动安全保护措施,尽量降低各种危害及电磁影响,降低噪音;对于振动剧烈的设备,从振源上进行控制,并采取隔振措施。防电伤、防机械伤害、防坠落和其它伤害(1)高压电气设备周围设防护遮栏及屏蔽装置。(2)所有设置检修起吊设施的地方,设计时均留有足够的检修场地、起吊距离,防止发生起重伤害。(3)易发生危险平台、步道、楼梯等处均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的拿手好戏弹钢琴作文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师理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江西枫林涉外经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苏商贸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2018-2024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含答案解析
- 《税收管理业务指导》课件
- 专题04:人称选用(练习)
- 食品工厂卫生作业内容
- 蔬菜基地租赁承包合同范本
- 物业招标合同书
- 建筑消防系统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华侨港澳台学生联招考试英语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北京石景山区九年级初三(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单元测试(含答案) 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 JD37-009-2024 山东省存量更新片区城市设计编制技术导则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
-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25届高考数学押题试卷含解析
- GB/Z 44765.3-2024用户端能源管理系统和电网侧管理系统间的接口第3部分:架构
- 《春酒》琦君完整版
- 北师大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含答案解析
- 春节后复工安全教育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