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聚合物驱油机理认识聚合物驱油机理认识作为一种非再生的化石能源,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作为一种非再生的化石能源,石油采收率不仅是石油工业界,而且是整个工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石油是工业界,而且是整个工业界普遍关心的问题。由于石油是一种流体矿藏,具有独特的开采方式,所以在各种矿物中一种流体矿藏,具有独特的开采方式,所以在各种矿物中石油的采收率是比较低的。石油的采收率平均约在石油的采收率是比较低的。石油的采收率平均约在3O3O-60-60之间,在目前条件下,当一个油藏停止开采时,油藏中之间,在目前条件下,当一个油藏停止开采时,油藏中仍然残留着大量石油,而采出的油量仅占其中较少的一部仍然残留着大量石油
2、,而采出的油量仅占其中较少的一部份。如何把遗留在油藏中的石油经济有效地开采出来,是份。如何把遗留在油藏中的石油经济有效地开采出来,是石油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石油工作者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探索的一个问题。目前世界上已形成成熟的四大三次采油技术系列目前世界上已形成成熟的四大三次采油技术系列 1. 1.热力采油技术热力采油技术 (1) (1) 蒸汽采油技术。有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和蒸汽驱采油技术两类。蒸汽采油技术。有蒸汽吞吐采油技术和蒸汽驱采油技术两类。 (2) (2) 油层就地燃烧技术。油层就地燃烧技术。 2.2.气体混相驱气体混相驱( (或非混相驱或非混相驱) )采油技术采油技术 (1
3、) (1) 烃类驱采油。有液化轻烃混相驱采油、富气驱采油烃类驱采油。有液化轻烃混相驱采油、富气驱采油( (混相或非混相混相或非混相 和贫气驱采油三类。和贫气驱采油三类。 (2) C02(2) C02混相或非混相驱采油。混相或非混相驱采油。 (3) (3) 氯气驱采油。氯气驱采油。 3.3.化学驱采油化学驱采油 (1) (1) 聚合物驱采油。聚合物驱采油。 (2) (2) 表面活性剂驱采油表面活性剂驱采油( (或表面活性剂或表面活性剂/ /聚合物驱采油聚合物驱采油) ) (3) (3) 碱驱采油碱驱采油 (4) (4) 聚合物聚合物/ /表活剂表活剂/ /碱驱采油碱驱采油 4.4.微生物采油微生
4、物采油 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包括微生物调剖或微生物驱油。 三次采油概论 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技术逐步形成了驱油机理大庆油田聚合物驱技术逐步形成了驱油机理及油藏适应性、注入参数及注入方式优化、聚驱及油藏适应性、注入参数及注入方式优化、聚驱过程中综合调整等配套技术。过程中综合调整等配套技术。19651965年年19951995年年19721972年年19911991年年19891989年年 三次采油概论 l 聚合物驱形成的主要配套技术聚合物驱形成的主要配套技术(1 1)聚合物产品质量检测技术)聚合物产品质量检测技术(2 2)聚合物驱油效果实验评价技术)聚合物驱油效果实验评价技术(3 3)深度调
5、剖剂性能评价技术)深度调剖剂性能评价技术(4 4)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技术)聚合物驱数值模拟技术(5 5)聚合物驱规划指标预测技术)聚合物驱规划指标预测技术(6 6)聚合物驱布井方案优化技术)聚合物驱布井方案优化技术(7 7)聚合物驱油方案优化技术)聚合物驱油方案优化技术(8 8)聚合物配制工艺技术)聚合物配制工艺技术(9 9)聚合物注入工艺技术)聚合物注入工艺技术(1010)聚合物驱射孔技术)聚合物驱射孔技术(1111)聚合物驱采油工艺技术)聚合物驱采油工艺技术(1212)聚合物驱分层注聚技术)聚合物驱分层注聚技术(1313)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技术)聚合物驱深度调剖技术(1414)聚合物驱综合调整
6、技术)聚合物驱综合调整技术(1515)污水抗盐聚合物驱油技术)污水抗盐聚合物驱油技术(1616)聚合物驱产出液处理工艺技术)聚合物驱产出液处理工艺技术(1717)聚合物驱动态监测技术)聚合物驱动态监测技术(1818)聚合物驱综合管理技术)聚合物驱综合管理技术(1919)聚合物驱现场应用效果评价技术)聚合物驱现场应用效果评价技术(2020)聚合物驱油经济效益评价技术)聚合物驱油经济效益评价技术 三次采油概论 注聚区块注聚区块 27个个注聚面积注聚面积 321.36km2动用地质储量动用地质储量 5.367108t聚驱总井数聚驱总井数 5603口口累积注入干粉量累积注入干粉量 46.89104t三
7、采三采累积产油量累积产油量 6771.89104t三采三采累积增油量累积增油量 2709.67104t聚驱聚驱区块区块年产油量年产油量 1044.4104t三采年产油量三采年产油量 1234.9104tl 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效果聚合物驱工业化推广应用效果 三次采油概论 大庆油田逐年注聚量 三次采油概论 大庆油田逐年聚驱产油量294.5558.8816.9827.0906.5953.31134.61234.9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年产油量(万吨)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时间(年) 三次采
8、油概论 目前最为成熟的化学驱方法是聚合物驱,在目前最为成熟的化学驱方法是聚合物驱,在大庆油田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三元复合驱在大庆油田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三元复合驱在大庆油田发展较快,成为化学驱中最有潜力,提大庆油田发展较快,成为化学驱中最有潜力,提高采收率幅度最大的储备技术。高采收率幅度最大的储备技术。 采收率由三个因素来决定:一是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采收率由三个因素来决定:一是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Ew),二是注入液的体积波及效率,二是注入液的体积波及效率(Es),三是水驱油的效率,三是水驱油的效率Er,总的采收率,总的采收率E将是这三个效率的乘积,即:将是这三个效率的乘积,即:化 学
9、驱 采 油 原 理化 学 驱 采 油 原 理E = Ew Es Er 化学驱油机理 为了提高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可以用提高井网密度为了提高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可以用提高井网密度来实现。一般说来,油田开发后期加密钻井是提高石油采收来实现。一般说来,油田开发后期加密钻井是提高石油采收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井网加密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因率的一个重要措施。井网加密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由经济因素而不仅由技术因素来决定。素而不仅由技术因素来决定。 EwEw: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井网对油层的控制程度 化学驱油机理 在驱替过程中如果驱替工作剂的流度高于它所驱动的流体的在驱替过程中如果驱替工作剂的流度高于它
10、所驱动的流体的流度时将出现粘性指进现象。驱油剂指进的结果将大大降低其波流度时将出现粘性指进现象。驱油剂指进的结果将大大降低其波及效率而增加工作剂的耗用量。此外,油藏岩石的非均质性同样及效率而增加工作剂的耗用量。此外,油藏岩石的非均质性同样也会降低波及效率。例如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是一套正韵律沉积,也会降低波及效率。例如大庆油田葡萄花油层是一套正韵律沉积,下粗上细下粗上细, ,下部的渗透率比上部高,在水驱油时水往往沿着底部推下部的渗透率比上部高,在水驱油时水往往沿着底部推进而在油层上部则留下大量的未被驱扫的石油。提高注入水的粘进而在油层上部则留下大量的未被驱扫的石油。提高注入水的粘度将有助于提高波
11、及效率。为这一目的而使用的化学添加剂常被度将有助于提高波及效率。为这一目的而使用的化学添加剂常被称为增稠剂。改善驱替流体与被驱替流体之间的流度比可以降低称为增稠剂。改善驱替流体与被驱替流体之间的流度比可以降低粘性指进粘性指进, ,从而提高驱油效率。从而提高驱油效率。EsEs:注入液的体积波及效率:注入液的体积波及效率 化学驱油机理 常用的增稠剂有常用的增稠剂有 化学制剂化学制剂 和和 生物化学制剂生物化学制剂 两大类。常用的化两大类。常用的化学增稠剂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这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增学增稠剂为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这是一类高分子化合物,它的增稠能力主要由其分子量来决定。常用的聚丙
12、烯酰胺的水解度为稠能力主要由其分子量来决定。常用的聚丙烯酰胺的水解度为25-30,平均分子量为几百万到上千万。聚丙烯酰胺不是一种单纯化合,平均分子量为几百万到上千万。聚丙烯酰胺不是一种单纯化合物,它的分子量有一个分布范围,一般说来,分子量的分布范围愈物,它的分子量有一个分布范围,一般说来,分子量的分布范围愈窄愈好。窄愈好。 化学驱油机理 在油田上应用的增稠剂一般需要具备在油田上应用的增稠剂一般需要具备剪切稳定性、热稳剪切稳定性、热稳定性、耐盐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定性、耐盐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聚丙烯酰胺的水溶液经过剪切其粘度有某些下降,但是不妨碍它作为增稠剂。在使用温经过剪切其
13、粘度有某些下降,但是不妨碍它作为增稠剂。在使用温度上,在度上,在70以下它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但是它以下它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但是它的耐盐性较差,特别是地层水中有高价阳离子存在时,可能出现沉的耐盐性较差,特别是地层水中有高价阳离子存在时,可能出现沉淀而降低其增稠能力。淀而降低其增稠能力。因此,聚丙烯酰胺适用于油层水中含盐度较因此,聚丙烯酰胺适用于油层水中含盐度较低,埋藏深度不太大低,埋藏深度不太大(油藏温度不高油藏温度不高)的油藏。的油藏。 化学驱油机理 生物化学制剂中用得比较多的是生物多糖型增稠剂,其中比较生物化学制剂中用得比较多的是生物多糖型增稠剂,其中比较普遍
14、和常用的是普遍和常用的是黄原胶黄原胶,黄原胶是淀粉经过某一类特定的菌种发醇,黄原胶是淀粉经过某一类特定的菌种发醇后的产物,它是一种多用途的生物化学制剂与聚丙烯酰胺相比,它后的产物,它是一种多用途的生物化学制剂与聚丙烯酰胺相比,它的增稠能力较高,耐盐性较好。虽然它也有剪切变稀的特性,但是的增稠能力较高,耐盐性较好。虽然它也有剪切变稀的特性,但是变稀的溶液经过短时间的静止变稀的溶液经过短时间的静止(剪切应力消失剪切应力消失),很快就能恢复其原,很快就能恢复其原有的粘度。它的耐温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却比较弱,为此在使用时有的粘度。它的耐温性和抗生物降解能力却比较弱,为此在使用时需要添加防腐杀菌剂。从上
15、面两种增稠剂的分子结构特性上看,需要添加防腐杀菌剂。从上面两种增稠剂的分子结构特性上看,聚聚丙烯酰胺为柔性链,而黄原胶为半刚性链,因此,在用丙烯酰胺为柔性链,而黄原胶为半刚性链,因此,在用作增稠剂时聚丙烯酰胺在驱油方面更为有利作增稠剂时聚丙烯酰胺在驱油方面更为有利。但在一些特。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例如油层水含盐量较高时,由于黄原胶的用量比聚丙烯殊条件下,例如油层水含盐量较高时,由于黄原胶的用量比聚丙烯酰胺的用量少,因此可使用黄原胶。酰胺的用量少,因此可使用黄原胶。 化学驱油机理 Er :水驱油的效率:水驱油的效率 水驱油的效率与多种因素有关:如原油粘度、油水间的界面张力、水驱油的效率与多种因素
16、有关:如原油粘度、油水间的界面张力、孔道大小等,此外还与驱替速度或压力梯度等有关。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孔道大小等,此外还与驱替速度或压力梯度等有关。在实验研究中发现可以用一个参数来表示上述诸因素的综合效应,这一参数称为毛管数。可以用一个参数来表示上述诸因素的综合效应,这一参数称为毛管数。N r 式中:式中: N为毛管数;为毛管数;为原油粘度;为原油粘度;为驱油速度;为驱油速度;r 为界面张力为界面张力. 化学驱油机理 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在水中加入表面降低油水间界面张力的最直接的方法是在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研究中发现在水中加入过量表面活性剂且达到一定活性剂。研究中发现在水中加入过量表
17、面活性剂且达到一定浓度以后浓度以后,它们将形成一种它们将形成一种胶束胶束或微乳液。胶束中心则为憎或微乳液。胶束中心则为憎水流体水流体(如石油如石油)。这类胶束尺寸稍微增大就成为一种微乳液。这类胶束尺寸稍微增大就成为一种微乳液。胶束溶液和微乳液对于石油都有增溶作用,从而可以大大降胶束溶液和微乳液对于石油都有增溶作用,从而可以大大降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低油水间的界面张力。 化学驱油机理 目前比较普遍应用的表面活性剂是石目前比较普遍应用的表面活性剂是石油磺酸盐类。油磺酸盐类。 舌进是非均质油藏水驱波及体积降低的主要原因,当高舌进是非均质油藏水驱波及体积降低的主要原因,当高渗透层的油水前缘达到生产井后
18、继续注水,大部分水仅仅无渗透层的油水前缘达到生产井后继续注水,大部分水仅仅无效穿过高渗透层,不能扩大低渗透层的波及体积,聚合物用效穿过高渗透层,不能扩大低渗透层的波及体积,聚合物用于于EOREOR主要有两个目的:改善流度比和调整平面及层内、层间主要有两个目的:改善流度比和调整平面及层内、层间矛盾。其工作原理是在水中加入聚合物,提高注入水的粘度。矛盾。其工作原理是在水中加入聚合物,提高注入水的粘度。 2.1 2.1 聚合物及其水溶液性质聚合物及其水溶液性质 聚合物是由大量的简单分子聚合物是由大量的简单分子( (单体单体) )聚合而成的高分子聚合而成的高分子量的天然或合成的物质,又称高聚物。油田注
19、聚合物工程量的天然或合成的物质,又称高聚物。油田注聚合物工程中,常用的人工合成聚合物主要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中,常用的人工合成聚合物主要是部分水解聚丙烯酰胺,为柔性长链,常简写成为柔性长链,常简写成HPAMHPAM。若由。若由n n个丙烯酰胺分子聚合个丙烯酰胺分子聚合成聚丙烯酰胺,成聚丙烯酰胺,n n则称为聚合度。则称为聚合度。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分子构象水溶性聚合物及其分子构象 化学驱油机理 聚合物是由很多基本结构单元连接起来的,根据基本结构单聚合物是由很多基本结构单元连接起来的,根据基本结构单元的化学结构,即分子内原子或原子团的种类以及它们的结合方元的化学结构,即分子内原子或原子团的种类以及
20、它们的结合方式,单个高分子化合物就有不同的结构形式:式,单个高分子化合物就有不同的结构形式: (1) (1)线性结构,基本结构单元连成一条线性的长链大分子,典型的线性结构,基本结构单元连成一条线性的长链大分子,典型的线性结构如线性的聚乙烯,线性结构如线性的聚乙烯,HPAMHPAM和和xanthan gum xanthan gum 也是线性结构。也是线性结构。 (2) (2)支链结构,长链分子两侧连接相当数量的侧链,如支链型的聚支链结构,长链分子两侧连接相当数量的侧链,如支链型的聚乙烯。乙烯。 (3) (3)体型结构,高分子化合物链与链间有交联链连接,形成体型结体型结构,高分子化合物链与链间有交
21、联链连接,形成体型结构,如聚丙烯酰胺用甲叉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构,如聚丙烯酰胺用甲叉基双丙烯酰胺交联,形成立体的网状结构。 和低分子化合物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因其分子体积大,分子和低分子化合物不同,高分子聚合物因其分子体积大,分子的形态也就成为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溶液的粘度的形态也就成为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它直接影响到溶液的粘度和流变性:和流变性: 化学驱油机理 化学驱油机理 聚合物溶液注入过程中粘度变化曲线聚合物溶液注入过程中粘度变化曲线 化学驱油机理 流变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流动或形变的一种特流变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发生流动或形变的一种特性,聚合物的
22、流变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溶液粘度与流速或压性,聚合物的流变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溶液粘度与流速或压差之间的关系。在孔隙介质中,聚合物溶液流动同时受剪切和差之间的关系。在孔隙介质中,聚合物溶液流动同时受剪切和拉伸力作用,因而存在剪切流动和拉伸流动。拉伸力作用,因而存在剪切流动和拉伸流动。 2.2 2.2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 化学驱油机理 粘弹性是指聚合物溶液同时具有粘性和弹性的性质。对于粘性流体来说,流动和形变是能量损耗过程,应力对流体所作的机械功全部转换为热能散失掉。因此,当应力消除后粘性流体不会恢复至原来的状态。而对弹性体,拉应力作的功变为弹性能储藏起来,当拉应力解除后,能量
23、释放出来,使材料恢复这一状态。某些高浓度聚合物溶液具有弹性, 聚合物溶液粘弹行为的产生在于蜷曲的高分子链可以拉伸,当拉伸力去掉后它又恢复其自然蜷曲状。 粘弹性与分子的柔曲性直接有关,链的柔曲性愈大,粘弹性愈显著,HPAM便是具有粘弹性的分子,刚性分子不存在粘弹性,在外力作用下,分子不改变构象,当外力超过分子链的承受能力时,链断裂。 2.3 2.3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 化学驱油机理 2.4 2.4 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动 聚合物溶液在孔隙介质中流动,不仅显示出特殊的流变性,而且聚合物溶液在孔隙介质中流动,不仅显示出特殊的流变性,而且由于吸附、滞
24、留和机械捕集,将引起油层渗透率降低。由于吸附、滞留和机械捕集,将引起油层渗透率降低。 吸附吸附 吸附是聚合物分子滞留于孔隙介质中的重要机理之一,它的结果吸附是聚合物分子滞留于孔隙介质中的重要机理之一,它的结果是降低溶液粘度。是降低溶液粘度。 捕集捕集 渗透率降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捕集,其原因是由于孔隙结构及渗透率降低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捕集,其原因是由于孔隙结构及高分子的性质造成的。高分子的性质造成的。 对于低渗透油层,降低渗透率的主要机理是捕集,对于中高渗透对于低渗透油层,降低渗透率的主要机理是捕集,对于中高渗透率油层,聚合物降低渗透率的主要机理是吸附。率油层,聚合物降低渗透率的主要机理是吸附
25、。 化学驱油机理 滞留滞留 在油层岩石中几乎不可能将吸附和捕集定量地分开在油层岩石中几乎不可能将吸附和捕集定量地分开, ,聚合物在油聚合物在油层岩石中的滞留是吸附和捕集的综合作用。层岩石中的滞留是吸附和捕集的综合作用。 聚合物在岩石中的滞留量与聚合物的分子量、水解度、水的矿化聚合物在岩石中的滞留量与聚合物的分子量、水解度、水的矿化度、温度、注入速度、岩石的性质和渗透率等有关度、温度、注入速度、岩石的性质和渗透率等有关, ,其变化规律遵循其变化规律遵循前述的吸附和滞留的综合变化。前述的吸附和滞留的综合变化。 化学驱油机理 高渗透层中渗透层低渗透层 不可及孔隙体积不可及孔隙体积 “ “不可及孔隙体
26、积不可及孔隙体积”(inaccessible pore volume(inaccessible pore volume)常用)常用IPV IPV 表表示。不可及孔隙体积的槪念与滞留相关,最简单的看法是,所有直示。不可及孔隙体积的槪念与滞留相关,最简单的看法是,所有直径小于聚合物分子等效球直径的那些孔隙都是不可及孔隙,但对于径小于聚合物分子等效球直径的那些孔隙都是不可及孔隙,但对于溶剂分子来说却是可入的。溶剂分子来说却是可入的。IPV IPV 的存在对聚合物溶液的推进速度产的存在对聚合物溶液的推进速度产生严重的影响,在设计聚合物驱时,必须考虑生严重的影响,在设计聚合物驱时,必须考虑IPV IPV
27、 。 化学驱油机理 有效粘度有效粘度:聚合物溶液通过孔隙介质时的实际粘度称为有效粘度。:聚合物溶液通过孔隙介质时的实际粘度称为有效粘度。 残余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残余阻力系数描述聚合物洛液降低岩芯渗透率的能:残余阻力系数描述聚合物洛液降低岩芯渗透率的能力,用力,用 F FRR RR 表示,表示, F FRRRR k kw w/k/kf f 。F FRRRR愈大,聚合物溶液降低岩芯渗透率愈大,聚合物溶液降低岩芯渗透率的能力愈强,的能力愈强,F FRRRR是评价注聚合物后油层注入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是评价注聚合物后油层注入能力的一个重要参数. . 阻力系数阻力系数:定义为水通过岩心的流度与聚合物溶
28、液通过岩心的流度:定义为水通过岩心的流度与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的流度之比,表示聚合物溶液降低流度的能力。之比,表示聚合物溶液降低流度的能力。有效粘度、残余阻力系数、阻力系数有效粘度、残余阻力系数、阻力系数 化学驱油机理 2.52.5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机理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机理 早期的聚合物驱油理论认为,聚合物驱只是通早期的聚合物驱油理论认为,聚合物驱只是通过增加注入水的粘度,改善油水流度比,扩大注过增加注入水的粘度,改善油水流度比,扩大注入水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入水在油层中的波及体积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 因此,有人把聚合物驱称为改性水驱,即二次采因此,有人把聚合物驱称为改性
29、水驱,即二次采油。油。 近两年,取得了一些新认识近两年,取得了一些新认识 化学驱油机理 水驱剩余油包括两大类:水驱剩余油包括两大类: 一是水驱未波及区剩余油。这种剩余油处于注一是水驱未波及区剩余油。这种剩余油处于注入水未波及的油层中低渗透部位;入水未波及的油层中低渗透部位; 二是水驱波及区剩余油。由于岩石表面润湿性二是水驱波及区剩余油。由于岩石表面润湿性和毛细管液阻效应的存在,这种剩余油在水驱波和毛细管液阻效应的存在,这种剩余油在水驱波及区内,以簇状、柱状、孤岛状、膜(环)状、及区内,以簇状、柱状、孤岛状、膜(环)状、盲状的形态存在于孔隙介质中。盲状的形态存在于孔隙介质中。 化学驱油机理 五种
30、残余油形状五种残余油形状: 簇状簇状 柱状柱状 孤岛状孤岛状 膜(环)状膜(环)状 盲状盲状 化学驱油机理 那么,聚合物驱能否把这些残余油驱动呢?研那么,聚合物驱能否把这些残余油驱动呢?研究表明:在聚驱过程中,聚合物溶液表现出三种粘究表明:在聚驱过程中,聚合物溶液表现出三种粘度,即:度,即:本体粘度本体粘度界面粘度界面粘度拉伸粘度拉伸粘度 在这三种粘度的共同作用下,聚合物驱不仅可在这三种粘度的共同作用下,聚合物驱不仅可以提高波及系数,而且还可以提高水波及域内的驱以提高波及系数,而且还可以提高水波及域内的驱油效率。其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油效率。其提高驱油效率的机理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面: 化学驱油机理 a. 本体粘度使聚合物在油层中存本体粘度使聚合物在油层中存在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是在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是驱替水驱未波及剩余油和簇状残驱替水驱未波及剩余油和簇状残余油的主要原因。余油的主要原因。 化学驱油机理 聚驱、甘油驱实验压差对比图聚驱、甘油驱实验压差对比图00.010.020.030.040.050123456注入倍数(PV)压差(MPa)甘油驱聚合物驱 对于相同粘度的甘油驱和聚合物驱实验,聚合物驱时对于相同粘度的甘油驱和聚合物驱实验,聚合物驱时岩样两端的压差远高于甘油驱时岩样两端的压差,表明岩样两端的压差远高于甘油驱时岩样两端的压差,表明了聚合物溶液有更高
32、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了聚合物溶液有更高的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 化学驱油机理 聚合物溶液增加了驱替相的粘度,降低了油水流聚合物溶液增加了驱替相的粘度,降低了油水流度比。度比。聚合物在岩石中滞留,引起了水相渗透率的下降,聚合物在岩石中滞留,引起了水相渗透率的下降,残余阻力系数增大。残余阻力系数增大。甘油(丙三醇甘油(丙三醇 C3H8O3,分子量,分子量92.09)是粘性流体,)是粘性流体,只能增加水相粘度,降油水流度比。只能增加水相粘度,降油水流度比。甘油不能在岩石中滞留,不能增大阻力系数。甘油不能在岩石中滞留,不能增大阻力系数。对聚合物对聚合物/甘油溶液的几点认识:甘油溶液的几点认识: 因此,甘油与聚合物粘度相同的情况下,聚合因此,甘油与聚合物粘度相同的情况下,聚合物驱的驱油效率比甘油驱要高。物驱的驱油效率比甘油驱要高。 化学驱油机理 该图表该图表明聚合明聚合物驱能物驱能比甘油比甘油驱驱替驱驱替更多的更多的簇状残簇状残余油余油。 聚合物驱聚合物驱对甘油驱替不对甘油驱替不出来的细喉道出来的细喉道中的残余油也中的残余油也有一定的驱替有一定的驱替效果效果 化学驱油机理 图2.6 水驱-甘油驱-聚合物驱(微观模型)采收率曲线图2.6 水驱-甘油驱-聚合物驱(微观模型)采收率曲线01020304050600123456注入倍数(PV)采收率(%)水 驱甘 油 驱聚 合 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京2025年江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雨花台学校招聘编外教师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知识产权培训教育的实效性分析
- 六安安徽六安霍山县党校选调专职组织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资源供应合同范本
- 商用物业合同范本
- Triazolopyridinone-3-Hydroxytriazolo-4-3-a-pyridine-生命科学试剂-MCE
- Inosine-5-monophosphate-dehydrogenase-Microorganism-生命科学试剂-MCE
- 1-Palmitoyl-2-elaidoyl-3-linoleoyl-rac-glycerol-生命科学试剂-MCE
- 知识产权保护在科技企业中的实施与挑战
- 门窗经销合同范本
- 4月23日幼儿园世界读书日读书绘本名人读书故事春暖花开日正是读书时课件
- 指导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活动方案
- 情绪管理团体辅导专项方案
- 一年级美术课后辅导方案-1
- 免疫学基础与病原生物学课件
- 2022版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附课标解读)
- 《锻造安全生产》课件
- 小学数学1-6年级(含奥数)找规律专项及练习题附详细答案
-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含答案)30篇
- 《同济大学简介》课件
- 机电安装工程质量控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