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向道德课堂转变问题的研究_第1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向道德课堂转变问题的研究_第2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向道德课堂转变问题的研究_第3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向道德课堂转变问题的研究_第4页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向道德课堂转变问题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向道德课堂转变问题的研究”结题报告中牟县第一高级中学 王鸿雁一、研究背景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是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深入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全面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自2001年起正式启动。根据教育部部署,河南省已从2008年秋季新学年开始之时全面实施高中新课程改革,全省普通高中一年级全部进入新课程实验,至今已有三年时间。课改背景下,我们必须站在道德自觉的高度和育人的立场来审视课堂教学,依照道德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来分析和矫正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道德”甚至“反道德”的现象与问题。立足于学生现实学习和生活需要,着眼于学生后续发展和终身学

2、习的需要,以“构建道德课堂,提升师生生命质量”为目标,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道德课堂不仅仅是育德的问题,在课堂上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同时又能让他获得学业的成就,这就是最大的课堂道德。我们的课堂应该满足学生学业进步的需求,也就是考试分数的需求,同时也应当满足学生的思维发展和精神成长的需求。二、课题的界定道德课堂即“符合道德标准”的课堂,是一种高品质的课堂形态,要求教育者用“合道德”的方式,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环境中,在身心愉悦、人格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学习过程中,使学习者获得学业进步和身心全面发展。道德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与“

3、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地发展。对学生而言,道德课堂强调的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和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地统一起来,让学生在充满尊重关怀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得以身心健康、精神自由、生命自主的发展;对教师而言,课堂是教师生命延续的舞台,是教师追求卓越的过程,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善人格,实现生命的价值和幸福。道德课堂的第一个层面上必须是高效的课堂,第二是必须是能够促进思维发展的课堂,第三个是必须是能够促进学生精神成长的课堂。 在课堂教学结构诸要素中,师生关系是最重要、最灵动的一组关系。道德课堂强调,教

4、学是师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下,师生心理相容、情感交融,课堂上教师善教、学生乐学,气氛活跃而适当紧张,不同层次和个性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三、研究目标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把学生“今天的健康成长”与“明天的幸福发展”有机统一起来。 2.对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关系、教学检测、教学反思等诸要素进行整体的研究和反思,探寻道德课堂的实践策略和规律,实现教育教学理念的根本转变。 3.在道德课堂实践中,通过课堂观察、教学回顾、访谈与调查等形式,总结和积累成功的教学案例,通过对案例材料的分析和研究进一步完善道德课堂的实践。4.促使教师立足于学生现实学习和生活的需要,着眼于学生

5、后续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以“构建道德课堂,提升生命质量”为目标,把课程改革和课堂教学改革进一步推向深入。四、理论依据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出发,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对师生关系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重构要求:教师要走近学生。走近学生的心灵,做一名心理老师;走近学生的生活,做一位贴心朋友;以情育人,用心育人,做一名爱心型教师;营造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做一名民主型教师。2.教育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课程改革就是要更好地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上课时都在营造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我们的每一位地理教师都要理解课堂文化的内涵,关注

6、自己的课堂文化建设,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与教学风格。3.课堂生活是师生人生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生命的充实与展开的过程。着眼于人的一生的发展,地理道德课堂生活应从教室课堂、校园课堂延伸到家庭课堂、社会课堂。五、应用价值在新课程实施中,构建新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是促进课程改革的关键。在新课程理念的要求下,教师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是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是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是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是与学生平等相处的知己。这对传统的师生关系是一次强有力的冲击,是教育的一次深刻变革,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转变观念,彻底打破以前“教师说的是圣旨”这一传统,将学生视为发展的

7、主体,视为有血有肉、感情丰富的人,允许他们自由发展;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六、研究方法和途径(一)研究途径本课题研究的是“地理课堂教学向道德课堂的转变”是地理教师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课题组成员将首先进行调查研究,了解高中地理课堂的教学现状,分析原因寻找对策,接着从教案入手,加强对高中地理道德课堂结构的设计研究,然后以课堂为载体开展研究课、示范课活动,通过开课活动来分析归纳优化高中地理道德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活动评价体系以及教学结构策略,最后形成我校地理道德课堂的教学结构模式,形成我校的校本教学资源,最终目的是提高我组地理教师的教科研水平、上课能力和教学质量。(二)研究方法(1

8、)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的是高中地理道德课堂的教学结构,是地理教师的日常工作,因此,工作即研究,每一堂课的实践都是一次探索和研究。(2)问卷调查法。任何理论都离不开实践的指导,因此该课题的研究需要深入学生的实践,进行广泛的调查,获取第一手资料。(3)文献查阅法。课题研究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而本课题的研究将大量查阅文献资料,以便于使研究更深入,更有力度。(4)案例分析法。纷繁复杂的现象让人眼花缭乱,可能会影响研究的进度和方向,因此课题研究要善于抓住个案,抓住典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案例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5)经验总结法。“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收集、学习近两年来有关的理论与实践文章

9、,学习、借鉴他人的经验,从他人的经验学习中得到启发,形成思路、方案或采取行动。七、研究过程第一阶段:探索阶段(2010.92011.1)准备启动阶段、制订方案、学习有关的理论与专著、问卷调查、现状分析、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订好课题方案;收集的资料汇编、现状研究分析第二阶段:实施阶段(2011.12011.12)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教案设计和课堂实践研究、构建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结构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阶段性论文、教案设计、教学案例、教学实录、研究课汇总第三阶段:总结阶段(2012.12012.3)整理资料、研究成果汇总、结题报告、经验推广。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论文集、教学案例集、教学设计

10、集。八、研究内容1.研究高中地理课的教学现状,探究高中地理道德课堂教学现状的成因与对策。2.研究高中地理道德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设计问题。 3.研究高中地理道德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原则以及活动评价体系建设的问题。九、保障措施1学校高度重视,教师积极参与。我校领导和全体教师都充分认识到对实施道德课堂的重要性,大家都积极参与这项工作。2校园信息网络设备条件好,每位教师都有电脑,随时随地可上网查资料。 3课题组成员决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完成任务。课题组落实任务到个人后,大家决定利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上网,去图书馆查资料,彼此讨论交流,共同提高。4学校把该项课题研究纳入对各教师的工作考核中,促使各教师

11、切实做好各项工作,努力推进道德课堂的研究和实践。5.我校有一批业务强、知识面广的教师对课题研究有丰富的经验。部分教师有多项课题结题,并获得市级课题结题评比一等奖和二等奖。因此,我们课题的研究有较强的专业同行的帮助和指导。十、研究成果通过课题研究,老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和教科研水平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撰写了许多高质量的教育教学论文。发表了高中地理后进生转化问题研究、浅议如何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课外活动、通过三图培养学生能力、如何让学生成为自己的主人等论文。十一、研究反思我们的课题研究的虽然是高中地理道德课堂,但涉及的方面颇多,它要涉及到广大教师的教学观念、知识水平、专业素养、调控能力、教学智慧、教学方式等多种因素,它不仅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还要改变他们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这等于要改变教师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其艰难性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它还要涉及到广大的学生,而学生是一个个正在发展的、富于个性的、变化着的个体,他们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学习习惯、学习方式等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这在课题的实践阶段中越发明显地显示出来。随着课题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所要做的工作是千头万绪,从课前到课中到课后一贯始终,因此我们只能从几个教学环节入手进行具体的操作实践,我们更多的是凭经验,而不是靠科学的测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