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课件_第1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课件_第2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课件_第3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课件_第4页
全国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名师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第单元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第2讲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栏目导航 考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真题验收 感悟高考 淬炼考能 专项突破 (九)兴奋传导、传递方向及特点的实验探究 课时分层集训 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 3.人脑的高级功能() 全国卷五年考情 2017卷T5 2016卷T30,2016卷T4 无考题 考点一| 反射与反射弧 (对应学生用书第 158 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反射 (1)概念 在_ 中枢神经 系统参与下,动物

2、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大脑皮层 (2)类型:依据有无_参与,将反射分为_ 条件反射 (如看见山楂流唾非条件反射 如吃到山楂流唾液)。 液)和_ ( (3)结构基础:反射弧。 2反射弧 (1)上图中反射弧的组成(填名称) 神经中枢 _传入神经 _传出神经 _效应器 感受器 _。3个 (2)此反射弧含 _神经元,若此反射表示膝跳反射,则图示不应绘出 中间神经元 _。 突触 的存在决定了兴奋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a、b为灵敏电(3)图中由于_a不偏转,b发生两次相反偏转 。流计, 若刺激,则a、b的指针偏转情况是:_ 不属于 ( 填“属于”或“不属于”) 反(4)直接刺激,能够引起

3、肌肉收缩,这_射。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等组成。 (5)由_辨析与识图 1判断正误 (1)所有的动物都可以通过反射进行神经调节。 【提示】 只有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2)刺激传出神经也可以引起效应器反应,这种反应也能称为反射。 ( ) ( ) 【提示】 只有通过整个反射弧引起的反应才能称为反射。 (3)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 ) 【提示】 在寒冷刺激下,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是由大脑皮层以下的中枢控制的非条件反射。 (4)当人看到酸梅时唾液分泌会大量增加,酸梅色泽直接刺激神经中枢引起唾液分泌。 ( ) 【提示】 酸梅色泽、形状直接刺激视觉感受器,

4、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到神经中枢,然后通过传出神经引起唾液腺分泌。 (5)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神经中枢是听觉中枢。( ) 【提示】 起跑动作的产生是条件反射的结果,其调节的低级神经中枢在脊髓,高级中枢为大脑皮层的躯体运动中枢和听觉中枢等。 (6)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 2据图思考 下图为某一反射弧的结构,据图分析如下问题: (1)若分别破坏、,对其相应功能造成何种影响? _破坏既无感觉又无效应,破坏只有感觉,无效应 。 (2)若在上述图中的箭头处施加一定强度的刺激, 则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双向传导还是单向传导?请说明原因。 _ 单向传导

5、。因为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所以在反射弧中,神经 冲动是单向传导的 。 _理解深化探究 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 (1)请写出图中大写字母表示反射弧的各个环节。 【提示】 E感受器,D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A效应器。 (2)C位于脊髓中,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 属于哪类反射? 【提示】 由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属于低级的神经中枢,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为非条件反射。 (3)如果反射弧中的某个结构被破坏,则反射还能否发生?为什么? 【提示】 不能发生。因为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4)刺激a,A也会做出反应,这种反应是

6、不是反射,为什么? 【提示】 不是,因为该反应没有经过整个反射弧的各个环节,不能称为反射。 (5)某运动员腰部受伤,不可能损伤右下肢运动的_;若右侧下肢运动障碍,说明可能_或脊髓内的_受损。 【提示】 效应器 传出神经 神经中枢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 对反射弧的结构和功能的综合考查 (2018武汉市高三调研)生理学家将声音刺激与喂食结合呈现给狗,狗便会获得对声音的唾液分泌反应,如图是对声音刺激形成唾液分泌性食物条件反射机制。回答下列问题。 (1)单独给狗喂食,会使其分泌唾液,该反射属于_(填“条件”或“非条件”) 反射。 (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

7、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理由是_。 (3)经过先给铃声再给食物的训练,狗的大脑皮层中甲、乙两处会建立暂时性联系。理论上,狗听到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比食物刺激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_(填“长”、 “短”或“相等”),原因是_ _。 解析 (1)给狗喂食物,引起狗分泌大量唾液,这是生来就有的,因此属于生来就有的非条件反射。 (2)单独给狗铃声,其耳部传入神经末梢会产生兴奋,并将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乙处形成听觉,此时还不会引起唾液分泌。这一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3)铃声引起唾液

8、分泌的反射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其感受器、效应器及经历的突触的数量都不同,理论上,狗听到铃声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比食物刺激引起唾液分泌所需要的时间长,原因是前者反射弧中突触数量较多。 答案 (1)非条件 (2)不属于 该过程兴奋只是传至神经中枢形成感觉,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3)长 前者反射弧中突触数量较多 技法总结 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 “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 ”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9、。 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 备选习题 关于反射弧的组成示意图(虚线内为神经中枢),不正确的叙述是( ) 反射弧组成示意图 A依次是效应器、传出神经、传入神经、感受器 B中间神经元B的兴奋既能传到神经元A又能传到神经元C CC点接受刺激后该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D上含有的神经递质受体,能与相应的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 B 根据神经中枢中的突触结构,可判断出 是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是传入神经、是感受器,A 正确;兴奋在突触间传递是单向的,所以中间神经元 B 的

10、兴奋只能传到 A,不能传到C,B 错误;C点接受刺激后,该部位的膜上钠离子通道打开,钠离子大量内流,导致膜内电位变化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 C正确; 上含有相应的神经递质的受体, 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的结合,使下一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D 正确。 考点二| 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对应学生用书第160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下图表示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过程 (1)传导形式 电信号 的形式传导的。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是以 _ (2)传导过程 )(填数字)和未兴奋部分(_或 )间由于存在电位差而形成在兴奋部分(_局部电流 。 _ (3)传导特点 双向传导。 _ (4)静息电位和动作电

11、位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膜电位表现 产生原因 _K 外流 _Na 内流 内负外正 _内正外负 _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1)突触的结构(如图) 突触小体 _可以与其他神经元的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突触。 组织液 (填内环境成分)。 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_ 单向传递的原因: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_ 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_ 上。 (2)突触的主要类型 轴突树突型:_a、B 。 轴突胞体型:_b、A 。 辨析与识图 1判断正误 (1)神经纤维膜内K /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高。 ( ) 【提示】 动作电位时,由于Na 大量内流,因此神经纤维膜内K

12、 /Na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 (2)K在细胞外的浓度高于细胞内的浓度,所以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运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 ( ) 【提示】 K 在细胞外的浓度低于细胞内的浓度,所以在静息电位形成过程中K运输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3)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 ) 【提示】 兴奋传递过程中,突触小体处发生的信号转换是电信号 化学信号。 (4)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5)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的变化。 ( ) ) ( (6)刺激某一神经元引起后一个神经元兴奋。当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同一个神经元

13、,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这是由于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 【提示】 原因为该药物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 2据图思考 (1)在图甲中箭头处给予刺激时,兴奋传导方向如何?(用图示表示) 【提示】 。 (2)图乙中、为突触前神经元还是突触后神经元?判断依据是什么?兴奋的传导方向如何? 【提示】 图乙中为突触后神经元,为突触前神经元,判断的依据是内有突触小泡,的细胞膜上有递质受体。兴奋的传导方向为。 (3)若释放的是乙酰胆碱,则其会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还是抑制? 【提示】 兴奋。 (4)图丙中箭头表示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其中哪一条最为正

14、确? 【提示】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而在突触处单向传递,因此D所示符合题意。 理解深化探究 1图析膜电位的产生机制 静息 (1)a线段_电位,外正内负,此时 _K 通道开放。 Na通道开放。 (2)b点零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 _ 动作 (3)bc段_电位,外负内正,Na 通道继续开放。 (4)cd段静息电位恢复过程,此时K_ 通道开放。 (5)de段恢复为静息电位。 2兴奋传导与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分析 (1)在神经纤维上 刺激a点,b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_ 的偏转。 刺激c点(bccd),b点和d点同时兴奋,电流表指针不发生_ 偏转。 (2)在神经元之

15、间 注:abbd 刺激b点,由于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速度小于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a点先兴奋,d点后兴奋,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_ 的偏转。 刺激c点, 兴奋不能传至a点,a点不兴奋,d点可兴奋, 电流表只发生一次_偏转。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1 静息电位与动作电位的特点及成因分析 1下列关于神经元生命活动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后膜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 B反射弧的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 C膜外的Na 通过自由扩散进入膜内导致静息电位的形成 D膜内的K 通过Na - K 泵主动运输排出,导致动作电位的形成 B 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且

16、递质作用后被灭活,故后膜不会产生持续的电位变化,A 错误;反射弧的中间神经元能释放神经递质也有神经递质的受体,B 正确;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C 错误;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D 错误。 2将蛙的离体神经纤维置于某种培养液M中,给予适宜刺激后,记录其膜内钠离子含量变化如下图中曲线所示、膜电位变化如下图中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67110066】 A实验过程中培养液M只有Na 的浓度会发生变化 B图中a点后,细胞膜内Na 的含量开始高于膜外 C曲线

17、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M中Na 的浓度有关 D图中c点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由于神经细胞的代谢一直进行,细胞不停的转运Na 、K 、Cl 等,因此实验过程中培养液 M 中 Na 的浓度、K 的浓度以及其他离子的浓度都会发生变化,A 错误;a点后,动作电位产生,Na 内流,但细胞膜内 Na 的含量仍然低于膜外,B 错误; 曲线的峰值大小与培养液 M 中 Na 的浓度有关,即适当增加或降低培养液 M 中 Na 的浓度,动作电位的峰值将变大或变小,C 正确;图中 c 点时,相当于动作电位的峰值,此时神经纤维的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D 错误。 误区警示 Na 、K与电位产生的3个易错点

18、1膜外Na 浓度不影响静息电位,只影响动作电位。 2若膜外无Na ,则不能产生动作电位;若膜外Na浓度升高,则动作电位的峰值升高。 3Na 运出细胞和K进入细胞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运输,属于主动运输,需消耗能量。 备选习题 科学家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和K浓度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用含有不同Na浓度的细胞外液对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电位变化影响的实验,结果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Na 和K进入神经细胞内都是主动运输方式 B由图中三条曲线可知,细胞外液中Na 浓度高低的关系是abc C由图中三条曲线可知,细胞外液中Na 浓度可以同时影响动作电位和静息 电位的峰值 D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Na 的浓度

19、,最终可能使离体枪乌贼神经纤维无法 产生动作电位 D K 进入神经细胞内部是逆浓度梯度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而Na 内流是顺浓度梯度,不消耗能量,是协助扩散的过程,A 错误;由于动作电位的产生与 Na 内流有关,膜外 Na 浓度越高,膜电位越大,根据图中动作电位的大小可以判断,细胞外液中 Na 浓度高低的关系是 abc,B 错误;静息电位的形成与 K 外流有关,动作电位的形成与 Na 内流有关,C 错误;若持续降低细胞外液中 Na 的浓度,由于 Na 进入神经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当细胞外液中的 Na 浓度等于或低于细胞内部 Na 浓度时,Na 不能通过协助扩散进入细胞内,将不能产生动作电位

20、, D 正确。 考向 2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过程 3(2018长沙市高三二模 )筒箭毒碱是从南美洲防己科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南美洲印第安人曾把它涂于箭头,猎取野兽,动物中箭后四肢麻痹。现在广泛用于腹部外科手术。图甲表示神经冲动在神经肌肉接头 (一种突触的结构)之间的传递,Ach 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中,相关离子通道的开放情况。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X代表_, 其含有的物质通过_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 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状态的钠离子通道_(填“能”或“不能”)直接进入开放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_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 (2)Ach

21、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 引起肌细胞膜发生的电位转变是_,筒箭毒碱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_。 (3)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_分解,避免肌肉持续兴奋。 解析 (1)由题干图可知:图甲中X代表突触小泡,内含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据图乙分析,失活关闭状态的钠离子通道首先复活,进入静息状态,然后才能进入激活状态,神经元的细胞膜主要通过钠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或者是钠离子内流等)来实现动作电位的产生。 (2)Ach即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神经递质,Ach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引起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电位转变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筒箭毒碱

22、的结构与Ach相似,据此推测,筒箭毒碱麻痹肌肉的机制可能是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 (3)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Ach酯酶分解,避免肌肉持续兴奋。 答案 (1)突触小泡 胞吐 不能 钠离子通道的开放和关闭(或者是钠离子内流等) (2)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与Ach受体结合,抑制Ach与受体结合 (3)Ach酯酶 技法总结 突触影响神经冲动传递情况的判断与分析 1 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后,立即被相应酶分解而失活。 2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的原因:若某种有毒有害物质将分解神经递质的相应酶变性失活或占据,则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或抑制。 3

23、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作用于突触,从而阻断神经冲动传递的三大原因: (1)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阻断神经递质的合成或释放; (2)药物或有毒有害物质使神经递质失活; (3)突触后膜上受体位置被某种有毒物质占据, 使神经递质不能和后膜上的受体结合。 备选习题 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2通道开放,使Ca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Na 通道开放 B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

24、经元上的Ca 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C 由图示信息可知,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能够改变突触后膜对 Na 的通透性,而 5-羟色胺是抑制性递质,不会引起Na 通道开放,两者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相同;由题图可知,乙酰胆碱的受体位于乙神经元膜上,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会影响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若甲神经元上的 Ca 通道被抑制,会影响其释放兴奋性递质,因而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 22考点三|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及人脑的高级功能 (对应学生用书第162页) 识记基础梳理 1完善各神经中枢的功能 2人脑的高级功能 (1)大脑皮层是整个神经系统的最高级中枢

25、,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 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_、学习、记忆和_语言 思维 等方面的高级功能。 语言 功能是人脑特有的功能,与这一功能相关的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称(2) _为言语区,功能分区和受损表现如下: (3)学习和记忆 神经递质 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_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_蛋白质 的合成。 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_的脑区有关。 海马 长期记忆可能与_新突触 的建立有关。 辨析与识表 1判断正误 (1)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

26、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 ) 【提示】 喂食引起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喂食和铃声多次结合刺激后,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为条件反射,其调节中枢在大脑皮层。 (2)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不是哺乳动物下丘脑的功能。 (3)脑干中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的必要中枢,如水盐平衡中枢。 ) ( ( ) ( ) ( ) 【提示】 水盐平衡中枢位于下丘脑中。 (4)“植物人”脑干、脊髓的中枢仍然能发挥调控作用。 (5)学习和记忆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提示】 语言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 (6)人憋尿的现象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控制低级神经中枢控制的反射。( 2补充表格 生理或病理现象 考试专心答题时 聋哑人表演

27、“千手观音”舞蹈 某同学跑步时 植物人 高位截瘫 参与或受损的神经中枢 _大脑皮层V区和W区 参与 大脑皮层视觉中枢、言语区的V区、躯体运动中枢 _参与 大脑皮层、小脑、脑干、脊髓 参与 _大脑皮层损伤、小脑功能退化,但下丘脑、脑干、脊髓功能正常 脊髓受损伤,其他部位正常 运用考向对练 考向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和人脑的高级功能 1(2017全国卷高考压轴卷)某人受伤,小便失禁。此人受伤的部位可能是 ( ) A排尿反射的感受器或传入神经 B大脑皮层 C排尿反射的效应器或传出神经 D脊髓排尿反射中枢 B 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只有反射弧保持生理完整性反射活动才能发生; 人体排尿中枢位于脊髓, 但

28、脊髓的排尿中枢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控制,使得正常人不会随意排尿;根据题意,某人受伤,小便失禁,说明其排尿反射正常,但不受人的意识支配,即脊髓的排尿中枢活动不受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支配,故受伤的部位可能是大脑皮层,B 正确,A、C、D 错误。 2下列关于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小脑损伤可导致身体平衡失调 B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C大脑皮层具有躯体感觉区和运动区 D下丘脑参与神经调节而不参与体液调节 D 下丘脑可通过分泌神经递质参与神经调节,也能分泌激素参与体液调节,D 错误。 真题验收| 感悟高考 淬炼考能 (对应学生用书第163页) 1(2016全国卷)下列与神经细胞有

29、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 B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 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 B 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是H和氧结合形成水,同时生成大量的ATP,故A项正确。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属于扩散,不消耗ATP,故B项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ATP,故C项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时,将Na排出细胞,是主动运输的过程,需要消耗ATP,故D项正确。 2(2014海南高考)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

30、错误的是( ) A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 B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 C从a到d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D牵拉骨骼肌时,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 C 由图中突触的结构和神经节所在的位置可知,b 为传入神经,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感受器位于骨骼肌中,A 正确;d处位于传出神经上,B 正确;从 a到 d 没有效应器,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C 错误;牵拉骨骼肌时,会在 d 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说明有神经兴奋的传递,c处可检测到神经递质,D 正确。 3(2013海南高考)关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递质的能力 B突触前神经元在静息时能释放神经递质 C突触小

31、体中的突触小泡内含有神经递质 D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能引起后膜电位变化 B 神经递质只在突触前神经元内合成,存在于突触小泡内,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A、C 正确;神经递质是传递兴奋的重要化学物质,突触前膜没有受刺激则不会有神经递质释放,B 错误;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后能引起突触后膜电位变化,产生兴奋或抑制,D 正确。 4(2016全国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 据图回答问题: (1)图中A- 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

32、(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 C通过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 再 到达突触后膜。 (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 解析 (1)分析图示,A- C(乙酰胆碱)释放到突触间隙发挥作用后, 可在D酶的催化下分解为A和C,其中C能被突触前神经元重新吸收用来合成A- C。神经递质除乙酰胆碱外,还有多巴胺、一氧化氮、去甲肾上腺素等。(2)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再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兴奋性神经递质发 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会持续发挥作用,使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 答案 (1)

33、C 能 (2)胞吐 突触间隙 (3)兴奋 5(2012新课标卷)肺牵张反射是调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 图(a) 图(b) 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a、b、c、d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是_, b是_,c是_,d是_。 (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的调控。 (3)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 放大后的突触如图 (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_ (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_(填“轴突”“树突”或“细胞体”)。

34、 解析 理解反射弧的组成及分级调节机制是解题的关键。由图(a)及题干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住呼吸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 图(b)中的突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是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胞体型 突触。 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 1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 2静息电位的电位特点是外正

35、内负,是由K 外流形成的;动作电位的电位特点是外负内正,是由Na内流形成的。 3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式是局部电流。 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中,发生的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5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神经递质,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会引起下一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 6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以双向传导,但是在整个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兴奋在突触间只能单向传递。 7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贮存于突触前神经元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九? 兴奋传导、传递方向及特点的实验探究(对应学生用书第165页) 1基本思路 (1

36、)反射弧中的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 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导致兴奋在完整反射弧中的传导也是单向的,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 (2)离体神经纤维中兴奋传导方向的判断 选刺激和测量的部位在神经纤维上选一刺激点,用A表示,测量部位应选在刺激点两侧,用B和C表示。若在传出神经纤维上,可通过观察效应器的变化和另一侧的电位测量仪来确定传导方向;若在神经元之间,则在传入和传出神经上各选一点,用A、B表示,先在A处刺激,B处测电位变化,再反过来进行,通过两次结果来确定传导方向。 2实验设计 (1)探究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2)探究冲动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 (2018湖南省岳阳市高三二模)

37、如图为神经元特殊的连接方式,图中、表示神经元,电流计M、N连接在神经元表面。请据图回答: (1)突触包括轴突树突和_两种常见类型。 (2)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若N的指针不能偏转,则此时的膜外电位为_。 (3)若图中的神经元在兴奋时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在B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N的指针将偏转_(填“一次”、“两次”或“多次”)。 (4)利用图中标注的A、B、C三个位点,请设计实验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 简要设计思路:_。 预期实验现象:_。 解析 (1)突触包括轴突树突和轴突胞体两种常见类型。 (2)兴奋在突触上的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传

38、递到突触后膜。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若N的指针不能偏转,只能说明突触前膜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因此此时的膜外电位为正电位。 (3)分析图解可知,图中 或都首尾相接,即产生的兴奋可以循环传导。若图中的神经元在兴奋时均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在B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N的指针将偏转多次。 (4)利用图中标注的A、B、C三个位点,设计实验证明某药物只能阻断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而不能阻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递。可以把某药物分别放在B、C两处,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N的指针能否偏转。 预期实验现象:把药物放在C处,N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B处,N的指针偏转。 答案 (1)轴突胞体 (2

39、)正电位 (3)多次 (4)把某药物分别放在B、C两处,在A处给予一个适宜的刺激,观测电流计N的指针能否偏转 把药物放在C处,N的指针不偏转;把药物放在B处,N的指针偏转 备选例题 将蛙脑破坏,保留脊髓,做蛙心静脉灌注,以维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动。暴露蛙左后肢屈腿反射的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分别连接电位计a和b。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和b有电位波动,出现屈腿反射。下图为该反射弧结构示意图。 (1)图中神经中枢含有_个突触,在反射过程中突触发生的信号变化是_,信号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 _。 (2)用简便的实验验证兴奋能在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单向传递。请描述方法_,所产生的现象是_ _。 (3)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种药物,将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电位计a有波动,电位计b未出现波动,左后肢未出现屈腿反射,其原因可能有:_ _; _。 解析 (1)由题干图可知:图中神经中枢含有2个突触,在反射过程中突触发生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导致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故信号在突触部位单向传递。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只能由突触前膜形成突触小泡经胞吐方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细胞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