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2018 学年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太仓市联考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学校:姓名: 班级: 考号: 一、默写(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8.0分)1. 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在括号内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作家、篇名。( 1) ,于我如浮云。(论语 ?述而)( 2)静以修身, 。(诸葛亮 )(3),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夜雨寄北)( 5)僵卧孤村不自哀,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6)终古高云簇此城, 。(谭嗣同潼关)二、其他(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1.0分)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踏上七年级的语文阅读之旅,我们被一篇篇文
2、质兼美的文章所 ( A熏陶 B 教侮)。在莫怀戚的散步中,我们学会了处理分(q)的艺术;在鲁迅的(A深切 B真切) 怀念里,我们体会到了人与人之间纯 (cu)的情感;在朱自清的春天里,我们嗅到了酝(ni ng)在空气中的泥土气息;在陆游的诗歌里,我们感受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热(chn)途中风景,尽情欣赏!(1)根据拼音写汉字。分( q) 纯( cu) 酝( ni ng) 热( chn)(2)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只填序号)3. 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地几所学校的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阅读能力情况图材料二:陆华斯?乔特说: “散漫地读书是人生的浪费, 最要紧的是有
3、计划地读。材料三:美学家蒋孔阳记的笔记大致分成两种:一种是资料性的,专记文物考据, 历史事实,以及书中所引到的例证和故事;另一种是思考性的,记录在读书的过程 中所受到的启发,引起的感受和随时想到的议论。(1)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活动与阅读能力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2)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归纳出几点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三、名著导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分)4. 名著阅读。( 1)朝花夕拾 中有许多形象鲜活、 性格鲜明的人物深深地烙在了作者的心里。 他们当中常常对“我”讲“长毛”故事的是 ;曾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形的是 ;让“我”找“原配蟋蟀一对”、 “败鼓皮丸”等奇特
4、药引的是 ;同乡会上处处针对“我”,后来却经常和“我”喝酒的是 ( 2)下面关于西游记内容的表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孙悟空大闹天宫后,玉帝大怒,差四大天王协助托塔李天王、哪吒太子等点十 万天兵前往花果山捉拿,结果战败;又遣二郎真君前往相助,两人胜负难分,最后 在太上老君金钢琢偷袭下捉得孙悟空。B车迟国三位国师与唐僧师徒比试求雨、 坐禅、 隔板猜枚皆败, 又赌砍头、 剜心、 下油锅,悟空毫发未伤,而虎力大仙头被悟空毫毛所变黄犬衔走,鹿力大仙心肝被 悟空毫毛所变饿鹰抓去,羊力大仙被悟空撤去冷龙化于油锅。C为辨真身,真假行者打至南海落伽山,观音菩萨念紧箍儿咒,未能辨识; 打到凌霄宝殿,玉帝让谛听察
5、听,亦未听出;又打至森罗殿下,生死簿、照妖镜未 能辨出,最后到雷音寺,如来认出六耳猕猴。D过火焰山, 孙悟空先是变作小虫儿随茶水进入罗刹腹内逼她借扇,却是把假扇;又变作牛魔王骗得真扇,可又被牛魔王变的猪八戒骗了回去;最后在李天王、哪吒 等人的帮助下打败牛魔王,借得真扇。四、诗歌鉴赏(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9.0 分)5.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秋词二首刘禹锡 其一 其二 自古逢秋悲寂寥,山明水净夜来霜, 我言秋日胜春朝。 数树深红出浅黄。 晴空一鹤排云上,试上高楼清入骨, 便引诗情到碧霄。 岂如春色嗾 人狂。【注】嗾:( su)唤狗咬人的声音,这里是“使”的意思。( 1)下列哪一项诗句不
6、符合“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观点? A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B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 C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 D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发挥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晴空一鹤排云上”和“数树深红出浅黄”两 句所表现的秋日美景。(3)找出“其二”中与“我言秋日胜春朝”意思相近的句子,并比较分析哪一句 表达的语气更强烈。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4.0分)6.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各题。【甲】宋之丁氏,家无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 得一人。”有闻而传
7、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国人道之,闻之于宋君。宋君令 人问之于丁氏。丁氏对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闻之若此,不 若无闻也。【乙】余乡延溪 有石犀牛,其来颇久。近岁居民艺 麦,被邻牛夜食几尽。牛主惧 其讼 己,乃故言曰:“早见石犀牛汗如喘,又口有余青。食邻麦者,殆是乎?” 众皆信然,谓石犀岁久成怪。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邻牛云。嗟夫, 邻牛食麦,石犀受击。石犀之形,以一击坏,而名亦以众口神。凡事何可不揆诸理? (选自明朝江盈科雪涛小说)【注】延溪:地名,在湖南桃源东。艺:种 植。讼:诉讼,打官司。揆:度量,考察。( 1)下列哪一项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 A得一人之使一狼
8、得骨止(狼)B求闻之若此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C乃故言曰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狼)D殆是乎思而不学则殆(为政)(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众皆信然。 谓石犀岁久成怪。(3)两段文字中的哪一句话揭示了“闻而传之者”和“艺麦家”最终成为笑柄的 原因?(4)下面人物说话的语气有什么不同?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 有闻而传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 5)乙文中石犀牛为什么会被断足?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七、作文(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60.0 分)7. 作文 请你以“今天,我迟到了”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不要少于 600 字
9、; 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卷面整洁,书写工整。答案和解析1. 【答案】不义而富且贵; 俭以养德; 诫子书; 遥怜故园菊; 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 尚思为国戍轮台;秋风吹散马蹄声【解析】答案: 不义而富且 贵 俭以养德 诫子 书 遥怜故园菊 何当共剪西窗 烛 李商 隐 尚思为国戍 轮台(重点字:戍) 秋风吹散马 蹄声本题考查了学生古 诗文名句默写能力。本题要求要学生在平 时的学习中,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 应背诵并默写的内 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 时要注意不 要出现错、别、漏、添字的情况。2. 【答案】 A ; A ;岐;粹;酿;忱【解析
10、】(1)此题考查根据据拼音写 汉字,解答此题要结合已给字及字音 细致辨析,注 意同音字、形近字辨析,如“岐”不要写成 “伎”等形近字;“忱”不要写成 “沈”等 字。(2)此题考查正确使用 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 再次弄清 词语的感情色彩,俗语搭配要结合平时的积累辨析。 熏陶,指人 的思想行 为因长 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教悔, 恳切、耐心的教 导, 前者符合 语境; 深切、深厚而亲切;真切,侧重于表达情感的 “真”,前者答 合语境;答案:(1) 歧;粹; 酿; 忱。(2) A; A。此题属综合题,(1)基础知识题;(2)词义辨析题。 此题可结合平时积累作答第一
11、 题,结合语境理解辨析作答第二 题。3. 【答案】 ( 1)本题考查图表的理解与信息提取。根据图表的名称分析其中的数据, 可见其主要表现了学生阅读能力与课外阅读频次成正比, 这说明了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 动,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2)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提取与归纳。材料一表现了要提高阅读能力,就是坚持课外 的阅读活动;结合材料二,可以提取出提高阅读的方法为:有计划的读书;材料三则表 明要做读书笔记,还要善于做读书笔记。三者分别表述出来即可。答案:( 1)学生阅读能力与课外阅读频次成正比,经常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 阅读能力。( 2)要长期坚持高频次阅读:要有组织、有计划地
12、读书:要善于做好读书笔记。【解析】本题共给出三则材料,材料一,是某地几所学校的 课外阅读活动与学生 阅读 能力情况 统计图;材料二,是陆华斯?乔特对读书 正确方法的 评述;材料三,美 学家蒋孔阳 读书笔记的不同分 类。图表信息的提取与概括: 读表格的 标题(表格名称)。表格的标题反映了表格的主 题,把握住表格的 标题,联系表格内容,就不会犯 “方向性 ”错误。 读表格内的 项目和数据等内容。这是答案的主要来源。 对表格内容要 进行 纵向和横向的 对比,从比较中找思路、观点,特别要注意内容的内在 联系,从 定量到定性,从现象到本 质,从材料到观点。4. 【答案】 长妈妈;藤野先生;陈莲河;范爱农
13、; C【解析】(1)本题考查朝花夕拾内容的把握。这部书回忆了青少年 时期的往事,其中 对“我”讲“长毛”故事的是 长妈妈,曾向“我”了解中国女人裹脚情形的是藤野 先生中的藤野先生,让“我”找“原配蟋蟀一 对”、“败鼓皮丸 ”等奇特 药引的是 父亲的病中的庸医陈莲河,同乡会上处处针对 “我”,后来却经常和“我”喝 酒的是范 爱农 。(2)本题考查西游记内容的把握。ABD 正确;C应是打到凌霄宝殿,照妖 镜未能辨出;又打至森 罗殿下,生死簿,谛听察听, 亦未听出;最后到雷音寺,如来认出六耳 猕猴。故选:C。答案:(1)长妈妈 (阿长) 藤野先生 陈莲河 范爱农(2)C本题考查名著朝花夕拾和西游记内
14、容的把握。解答名著 题,一定要注意学 习中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知 识的积累, 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 节,还要知道一些 细节 ,并且及 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 得心应手。5. 【答案】 C【解析】(1)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自古逢秋悲寂寥 ”一句表现的是秋天的 萧瑟 和悲凉。细读四个选项可知,第三个选项表现了秋天的清爽。故 选:C。(2)本题考查再现诗中画面的能力。此 题为开放类试题 ,不要求统一答案,需 在正确理解 诗句意思的前提下,结合合理的想象,用生 动形象的语言再现画 面即可。(3)本题考查对重点诗名的理解掌握。
15、“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意思是我却 说秋 天比春天的早晨 还要好。这一句与第二首 诗中的 “岂如春色嗾人狂 ”意思相近 但前一句 诗只是普通的 陈述语气,而后一句中的 “岂“字加强了诗句的反 问语 气,比第一句要强烈很多。答案:(1)C(2)秋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白鹤凌空而起,直冲云霄。 放眼望去,几树枫叶大都变成深红,间或还有一两枝浅黄,色彩 浓淡有致,富 有情韵。(3)“岂如春色嗾人狂 ”一句相似。“岂如春色嗾人狂 ”语气更 强烈。“我言秋日 胜春朝”一般陈述的语气,(1 分)而“岂如春色嗾人狂 ”中“岂如”为反问语气更 为强烈。译文:其一: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 叹秋天 萧条、凄凉、空旷。
16、我却说秋天 远远胜 过春天。秋日天高气爽,晴空万里。一只仙 鹤直冲云霄推开 层云,也激发我的 诗情飞向万里晴空。其二:秋天了,山明水净,夜晚已经有霜;树叶由绿转为浇 黄色,其中却有几 棵树叶成红色,在浅黄色中格外 显眼;登上高楼,四望清秋入骨;才不会象春 色那样使人发狂。第一首全 诗气势雄浑,意境壮丽,融情、景、理于一炉,不仅仅 表现出是秋天 的生机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种高 扬 精神和开 阔胸襟,唱出的那曲非同凡响的 秋歌,留下的是一份 难能可贵的精神 财富。第二首的前二句写秋天景色, 诗人只是如 实地勾勒其本色,显示其特色,明 净清白,有红有黄,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闲淡的情韵,泠然如文 质彬彬
17、的君 子风度,令人敬肃。谓予不信,试上高楼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 净,心情肃然深沉,不会像那繁 华浓艳 的春色,教人轻浮若狂。末句用“春色 嗾(s)u人狂”反比衬托出诗旨,点出全诗暗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运用巧妙。 做好本 题要根据注 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 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 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 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读懂诗歌。6. 【答案】 A【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 词语所在句子 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 词语 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两个“得”都指得到。选项加点词意思相同。B第一个“若”,像;第二个“若”, 你。
18、选项加点 词意思不同C第一个“故”,所以;第二个“故”,旧的,原来的。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D第一个“殆”,大概;第二个“殆”,有害。选项加点词意思不同。故选:A(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 语 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 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 进行 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句中重点 词 有:皆:都;信:相信;这然样:。句意为:众人都相信是这样。 句中重点词有:谓:认为;岁:年岁。句意为:(人们)认为石犀牛年 岁久了变 成了犀牛怪。(3)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 础上来 分析“闻而传之者”和“艺麦家”最终
19、成为笑柄的原因即可。 阅读两文,了解内 容可知,从“凡辜何可不揆 诸理? ”这句话在可以看出他 们最终成为笑柄。(4)本题考查揣摩人物 说话的语句。解答此题的关 键是在理解 课文内容的基 础上来分析即可。 “吾穿井得一人 ”的意思是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空 闲的人力;因为打井后不 再需要派一个人 专门打水,省了一个 劳力;所以丁氏非常喜悦。 “丁氏穿井得一人 ”的意思是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因 为听说 丁氏挖个人, 闻而传之者感到吃惊。(5)本题考查理解课文内容。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 础上,抓 住关键语句来分析即可。阅读乙文,了解内容,从“牛主惧其 讼己,早见石犀 牛汗如喘,又口有余
20、青 ”于“是艺麦家持石往,断犀足,不复疑 邻牛云”等语句 中概括 为:牛主惧其讼,嫁祸于石犀牛;艺麦家轻信牛主之言,不作分析。 答案:(1)A2) 众人都相信是 这样 (人们)认为石犀牛年 岁久了变成了犀牛怪。(3)凡辜何可不揆诸理?(4)丁氏:喜悦(开心、兴高)语气,因为打井后不再需要派一个人 专门 打水, 省了一个 劳力。闻而 传之者:惊讶(惊奇、吃惊)语 气,因为听 说丁氏挖个人, 感到吃惊。(5)牛主惧其讼,嫁祸于石犀牛;艺麦家轻信牛主之言,不作分析。 参考译文:【甲】宋国有个姓丁的人,家里没有水井,需要出门去打水,经常派一人在外 专管打水。等到他家打了水井的 时候,他告诉别 人说:“
21、我家打水井得到一个 空闲的人力。”有人听了就去 传播:“丁家挖井挖到了一个人。 ”全国人都把 “凿 井得一人 ”这个消息相互 传说 着,一直传到宋国国君的耳 朵里。宋国国君派人 向姓丁的 问明情况,姓丁的答道,“得到一个空 闲 的人力,并非在井内挖到了 一个活人。”像这样以讹传讹 、道听途说,还不如什么都没听到的好。【乙】我的家乡延溪有一 头石头刻的犀牛,时间已经很久了。近些年有人种麦 子,被邻居家的牛的吃完了,牛的主人害怕他提起 诉讼 ,于是就是说自己看 到那头石犀牛喘气,还看到嘴里有青沫。一定是它把麦子吃了。大家都相信 了这种说法,都说石犀牛因 为时间 久而成了精。于是种麦子的 这家人把犀
22、牛 的腿打断了。若:1、你(若为拥耕)2、此;这样的(其言兹若人之俦乎)3、像,好像(楼若者,堂若者,坊若者)4、及,比得上(徐公不若君之美也)5、假如(若士必怒)6、样(此为何若人) 1.【答案】 【示例】 今天,我迟到了我做着美梦, 连闹钟响了我也不去管它, 因为前一晚的太疯太累了, 所以这天早上 我是怎么都不想起床。也不知过了多久,我睡眼朦胧地睁开眼。不对呀,家里怎么这么安静?难道家里一 个人都没有?我抬起头看看表。呀 !已经 7 点半了。要迟到了。我二话没说,穿好衣服 就往外冲。啊,怎么迈不开步子呀 !低头一看,原来我把鞋带系错了。这种新的穿法真 让人哭笑不得 !我赶紧系好, 抓起书包冲出了家门。 都怪老爸让我陪他下了一夜的象棋, 害得我觉也没睡好。我不停地埋怨着老爸。呀,忘关门了。真是老天不长眼哪,这么重 要的时刻竟出了这个乱子。我三步并做两步冲回家里,关了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广告屏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大连市养老服务业项目投资合同3篇
- 二零二四年度2024新型城镇化商品房买卖合同范本发布3篇
- 2025年度国际技术贸易仲裁规则合同
- 2025年度沿海船舶货物运输合同规范文本
- 企业核心信息保密合同(2024年版)版
- 2025年度高科技产品广告宣传服务销售合同
- 2025年度供应链管理咨询与服务合同
- 2025年度石油化工管道检测与维修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城市绿化养护服务合同规范
- 医院消防安全培训课件
- 《00541语言学概论》自考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年机关工会个人工作计划
- 江苏省南京市、盐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测试+英语+ 含答案
- 2024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 光伏项目的投资估算设计概算以及财务评价介绍
- 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完整版)
- 2024年湖南省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 借名买车的协议书范文范本
- 《2024 ESC血压升高和高血压管理指南》解读
- 2023年铁岭卫生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语文)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