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东西方的先哲东西方的先哲第第1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目标导航预习导引1.课程标准(1)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2)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2.学习要点(1)了解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2)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3)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了解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探究孔子在中国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一、追求礼乐的一生1.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鲁国一个没落贵族家庭。2.孔子起初学习“六艺”,十
2、五岁时立志学习礼乐,后来成为儒士,以传承礼乐文化为己任。知识补充 “儒”在古代指以教书襄礼等为职业的人。在西周以前,“儒”是官府的官员,地位崇高,他们掌管教化,通习礼乐道艺。3.孔子30岁时,把后人尊为“六经”的诗书礼乐易春秋融会贯通,开始收徒讲学。4.孔子50多岁时出任中都宰,后来官至司寇,但从政生涯如昙花一现。此后,孔子带着弟子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5.孔子68岁时回到鲁国,开始专心整理文化典籍、删修春秋,献身于文化教育事业。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孔子是这样概括自己一生的:“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对此
3、你有什么感想?提示:这段话反映了孔子志向专一、执着探索、不断进取的一生,对我们今天立志成才、实现人生价值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二、孔子的主要贡献1.开创儒家思想(1)背景:春秋时期是奴隶制社会向封建制社会转变的时期,充满新与旧的矛盾,人际关系紧张。孔子决心通过恢复周礼,承担传承文化和改善人际关系的社会道义。深度点拨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走向崩溃;私有土地出现,井田制遭到破坏;私学兴起,文化下移,“士”阶层兴起。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核心内容:礼:孔子主张以“礼”来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把“礼”作为立国立身的基础;主张“克己复礼”,匡正社会秩序。深度点
4、拨 孔子推崇周礼,希望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规范制度,体现了他思想中保守的一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又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仁: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是处理人际关系的最高准则。仁就是爱人,包含着仁爱、关怀、体谅、容忍等一切美德,孔子希望恰当地协调礼与仁的关系,让礼体现仁的精神而不流于形式,让仁有礼的约束而不失于无序。中庸:为协调好礼和仁的关系,孔子提出了中庸思想。认为孤立的、单一的因素不能构成完善的事物,只有多种因素,特别是对立因素的统一与和谐才形成完美的事物。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应该怎样认识孔子的中庸思想?它是不讲原则吗?提示:“中庸”的本意
5、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避免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这种思想不是不讲原则,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坚定信念。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古代大教育家(1)教育对象:开创私学,从贵族子弟到清贫寒士,不分贫富贵贱,都平等地师从孔子。(2)教育目标:不仅要把学生培养“成人”,而且要培养成“君子”。(3)教育内容:诗书礼乐和“政事”及治国的本领。(4)教育方法:注重因材施教和言传身教。3.其他贡献整理编撰古代文化典籍,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三、孔子对后世的影响1.对中国(1)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六经”是留给中国最宝贵的遗产,它们
6、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2)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他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诸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他改变了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目标导航预习导引一二三2.对世界(1)汉朝以后,儒家典籍传入越南、朝鲜、日本等国,这些国家分别建立孔庙或文宣王庙,实行以儒学为主的开科取士。(2)明清以后,孔子学说传到西方,论语被翻译成拉丁文、英文,欧洲一些思想家从儒学中得到启发、借鉴和鼓舞。知识补充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的,涉
7、及领域极其广泛,记录了孔子关于哲学、经济、政治、伦理、文学、道德等方面的言论,是研究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学说的主要文献。问题1问题2(1)“仁”是春秋时期产生的一种新的思潮。“仁”的产生,是社会关系大变动在伦理思想上的表现,它具有丰富的内涵,包括了各种具体的以宗法道德为主的行为规范,在理论上已具备综合性的特点,是高于各具体道德规范的一般伦理原则。(2)“仁”作为早期儒学的基本范畴,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是其社会理想和政治主张的出发点。“仁”最基本的含义就是“爱人”,人不仅要爱自己的亲人,还要爱其他人。孔子仁爱的对象大大超出了家族和等级的界限,他进而主张统治者要施行仁政。孔子认为要实现“仁”,就要
8、遵守“忠恕”之道。(3)孔子的“仁”是一种有等差的爱,由亲及疏,爱的程度是逐渐降低的。问题1问题2【例题1】 孔子的道德观和伦理观是孔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节人际关系的是()仁者,爱人贵贱有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教无类A.B.C.D.解析:“仁者,爱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人际关系的调节与和谐,强调的是要爱别人、行恕道。“贵贱有序”强调社会等级差别、秩序,“有教无类”强调人们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答案:B问题1问题2(1)孔子整理和修订的古代文化典籍“六经”是中国最宝贵的遗产,使中国古典文化传统绵绵不绝,树立了继往开来的里程碑。(2)孔子的思想既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传统
9、政治的理论基础,也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从汉代开始,几乎所有的封建统治者都尊崇孔子,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以仁、礼、道义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内涵,经历代损益,积淀下来,渗透到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规范之中,对塑造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观和价值观产生了深远影响。问题1问题2(4)在教育方面,孔子奠定了中国古代的教育传统,在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办学形式等诸方面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他改变了以往贵族垄断文化的局面,为教育的推广创造了条件。私学的形式也保证了中国文化免受朝代变迁的影响,连续不断地发展下来。(5)孔子的思想对亚洲各国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学传到西欧后,法、德等国先进的思想家们从儒学这个完全不同于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中得到很大的启发。问题1问题2【例题2】 在汉堡曾发现了一本1691年出版的论语英译本,该书译自法译本,法译本译自拉丁译本。书的前言中说“这位哲学家的道德是无限辉煌的。”对以上信息解读不准确的是() A.当时的中国政府重视对欧洲宣扬中华文化B.孔子的思想在欧洲曾经得到推崇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南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微生物》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苏州市苏苑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化学试题含解析
- 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管理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长江大学《分子生物学前沿实验技术和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学结合》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新化县2024-2025学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山西省右玉县2024-2025学年初三5月模拟试题物理试题含解析
-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英语国家社交礼仪》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计量大学《机能实验1》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无锡市和桥区、张渚区2024-2025学年高中毕业班5月质量检查(Ⅰ)英语试题含答案
- 口腔正畸病例书写模板
- 呼叫中心产业研究报告
- 人民音乐出版社六年级下册音乐教案(全册)
- 药物临床试验概述课件(PPT 23页)
- HP系列圆锥破碎机常见故障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专升本(语文)科目考试题库(含历年重点题)
- 等离子体光谱诊断实验报告
- 永磁吸盘使用方法及安全事项
- 企业计算机基础培训课件
- 哈萨克斯坦2050战略总统国情咨文(中文版)
- 复摆鄂式破碎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