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教版初中科学知识点总结(八年级下)第一章第1节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1、符号: 用符号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可避免由于事物外形不同和表达地文字语言不同而引起地混乱。2、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没有发生变化;二、水在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3、建立模型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格、或一个公式。第2节 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1、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再分。2、化学变化的实质:分子分割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原子。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变化中,物质的分子变成了其它物质的分子,就是化学变化。在变化
2、中,物质的分子还是原来的分子,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就是物理变化。4、分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气体、液体主要由分子构成5、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金属和固体非金属及稀有气体6、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由于原子排列不同。7、粒子的大小与质量 (1)分子和原子都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原子的体积很小,半径的数量级在1010米。原子的质量也非常小,数量级在1026千克。(2)不同质量的原子质量不同,体积也不同。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一、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与修正1、道尔顿实心球原子结构发现原子2、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球体,带负电荷的电子嵌在中间。发现电子3、卢瑟福“卢瑟福模型
3、”:电子绕原子核运行4、波尔“分层模型”:电子在固定的轨道上运动 5、“电子云模型质子(带正电) 夸克二、原子的结构:1、原子: 原子核: (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夸克 (不显电性) 核外电子:(带负电)(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4)质子不同,原子种类一定不同。电子质量很小,在整个原子的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四、1、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为元素。2、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五、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实验】钠在氯气中
4、燃烧的实验 实验现象:钠原子失去电子形成正电荷的钠离子(阳离子)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负电荷的氯离子(阴离子)所以,离子就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离子的组成元素不止一种)。 离子和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第4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1、110多种,包括人造元素。元素分类: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包括稀有气体元素:在自然界含量极少,性质非常稳定)2、由多种物质组成叫混合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叫纯净物。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氧气、金属铁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举例:二氧化碳、水等。3、元素在地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地壳主要由氧、硅、铝、铁、钙、钠、钾、镁
5、、氢等元素组成。其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其次是硅。金属元素中含量最高的是铝,其次是铁。4、在人体中含量最高的是氧元素,其次是碳、氢;海水中含量多到少:氧、氢、氯、钠。有机物主要由碳、氢、氧组成第5节 表示元素的符号1、元素符号一般表示:一种元素这种元素的1个原子(3)表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2、元素周期表:横称为周期(原子序数也是质子数自左向右增加)纵称为族(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第6节 表示物质的符号 1、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分子组成的式子称化学式2、化学式的确定依据:由实验测定组成,如水的电解实验测定水的组成。不能凭空想象,一种物质只有一种化学式。3、化学式的书写原则单质化学式的写法:元素符号
6、右下角加数字: 双原子分子、多原子分子。习惯上用元素符号表示: 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固态非金属(除碘外) 、 金属化合物化学式的写法:按一定顺序写出组成化合物的所有元素符号,然后在每种元素符号的右下角用数字写出化合物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一定顺序:氧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左边;氢元素与另一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氢元素写在左边;金属元素、氢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般要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4、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做“某化某”;或者要指出一个分子里的个数。5、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物质(纯净物) 表示物质的元素组成表示某种物质的一个
7、分子由什么原子构成表示物质分子的构成 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多少6、离子符号是在形成该离子的原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海水中所含的部分离子:Cl-、Na+、Ca2+、Mg2+7、Cl-表示带1个单位负电荷的氯离子; Na+表示带1个单位正电荷的钠离子;Ca2+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钙离子; Mg2+表示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镁离子。2 Na+表示二个钠离子:8、常见的原子团9、原子之间相互化合的数目,用化合价来表示。化合价表示如 +1 Na10、常见化合价: 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氢、氧元素的化合价规律: 钾钠银氢+1价,钙镁钡锌铜为+2价, 氟氯溴碘负一价,
8、通常氧是2价,三铝四硅五价磷,一二铜二三铁单质元素为零价。常见原子团(根)的化合价和原子团离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11、根据元素化合价写出化合物的化学式,原则: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化合物书写口诀:正前负后、上方标价、交叉填数、约简检验12、单质元素的化合价为零。 第7节 元素符号表示的量1、以C12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所得的比值,叫做这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如 2311Na:钠原子有11个质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中子数为122、相对分子质量:一个分子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总和。3、根据化学式求相对分子质量:已知,H1 O
9、16 S32 求:H2SO4(硫酸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1×2+32+16×4=984、化学式的含义:(1)表示该种物质(二氧化碳气体) (2)表示这种物质的组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3)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4)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的构成(CO2分子由碳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5)表示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5、根据化学式计算组成物质的各元素的质量比例:水的化学式为H2O,求水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解:HO=1×216×1=18 答:6、根据化学式,计算物质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一个分子中某元素的原子个数×该
10、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物质中某元素质量分数= ×100%相对分子质量第2章知识要点:一、 空气1、 空气是由几种单质和几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2、 空气的组成:(体积比)氮气:78% 氧气:21% 稀有气体:0.94% 二氧化碳:0.03% 其他气体和杂质0.03%3、 空气的利用。(1) 氮是构成生命体蛋白质的主要元素。用途:灯泡、食品中作保护气制化肥、炸药、染料等液态氮可作冷冻剂(2) 氧气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用途:提供呼吸、急救病人、登山、潜水等支持燃烧、气焊、气割、炼钢等(3)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稳定,通电时能发出各种有色光。用途:制作保护气 制成各种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二、 氧
11、气和氧化1、 氧气的物理性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气体 密度比空气大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三态变化,液态氧、固态氧呈淡蓝色。2、 氧气的化学性质:供呼吸、支持燃烧、化学性质较活泼、具有氧化性。(1) 硫在氧气中燃烧:S + O2 =SO2 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的火焰)(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 = Fe 3O4 燃烧时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注意:铁丝燃烧时要绑一根火柴来引燃,瓶底要放点水或细砂防止炸裂瓶底)3、 氧化反应:物质与氧发生的化学反应。燃烧: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
12、反应,可引起爆炸缓慢氧化:速率缓慢的氧化反应,可引起自燃4、 氧气的制取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或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的方法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2H 2O2 =2H2O +O22KMnO4=K2MnO4 + MnO2 +O22KClO3 =2KCl +3O2实验室装置图 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工业制法:分离空气发(属于物理变化的过程)5、 催化剂。一变:改变其他物质化学反应的速度二不变: 本身质量 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本身化学性质6、灭火和火灾自救(1)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可燃物燃烧条件 跟氧气充
13、分接触(2) 温度达到着火点以下灭火方法 跟氧气隔绝(3)火灾自救及措施(看课本)三、 化学反应与质量守恒1、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1)化合反应:A+B C(2)分解反应:AB+C2、 质量守恒定律(1) 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定律叫质量守恒定律。(2) 质量守恒定律的解释 原子种类没有变化反应前后 原子数目没有增减(3)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的量: 原子种类 元素种类 原子数目 物质总质量3、 化学方程式。(1) 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2)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一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二是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3) 书写化学方程式
14、的方法和步骤。(4) 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 表示反应的条件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原子、分子个数比表示反应物、生成物间的质量比4、 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1)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化学方程式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2)计算步骤: 设未知量 写出化学方程式 写出有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 列出方程求解 写出简明答案四、 生物的呼吸1、 人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气体交换。(1) 呼吸系统的组成。(主要由呼吸道和肺两大部分组成)鼻腔 鼻毛:阻挡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 黏膜:分泌黏液,有丰富的血管,有嗅细胞 咽:通道 呼吸道 喉:气管、支气管部分支气管肺 肺泡管(有
15、很多肺泡)肺泡: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外有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2)、呼吸运动 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 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机顶部下降) 胸腔容积扩大 肺扩张,导致肺内气压减小 外界气体进入肺泡 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 肋骨下降,膈机顶部回升 胸腔容积缩小 肺 借弹性缩回,导致肺内气压增大 肺内气体排出肺泡(2) 肺泡内气压变化吸气时,肺泡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呼气时,肺泡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2、 动物的呼吸: 动物和人一样,也要呼吸,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3、 植物的呼吸:植物和空气之间也有气体交换,也会呼吸,也是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五、 光合作用1、 光合作用的过程(1) 光合作用是绿
16、色植物在阳光的作用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等物质制造有机物,并放出氧气的过程。(2) 光合作用的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淀粉)+氧气(3) 光合作用的实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4) 光合作用的意义: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食物 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 提供能量 光合作用为一切生物提供氧气 2、 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盐酸反应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密度比空气大。注意:不能用排水法,因为二氧化碳可溶于水)验满方法: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 可溶于水 三态变化,其固体称干冰。(3)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不能供呼
17、吸 一般情况下,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与水反应:CO2 +H2O = H2CO3(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与澄清石灰水反应:CO2+Ca(OH)2= CaCO3 +H2O (4) 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 作化工原料,制纯碱、汽水等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3、 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刚好相反的两个过程,区别如下: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在植物的叶绿体内进行 植物成活部分都能进行在光照下才能进行 有无光都能进行 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藏能量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2)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联系: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提供物质(有机物和氧气),呼吸作用为光
18、合作用提供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两者互相依存和对立。三、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1、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1) 自然界产生氧气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2) 自然界消耗氧气的途径:生物呼吸和物质燃烧。2、 自然界中的碳循环。(1) 自然界产生二氧化碳的途径:生物的呼吸作用和物质的燃烧。(2) 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3、 保护臭氧层。(1) 臭氧层的作用:阻挡和削弱来自太阳光的过强的紫外线,对生物起保护作用。(2) 臭氧层的破坏和保护。 引起臭氧层破坏的原因:氯氟烃等物质对臭氧的作用。 臭氧层的保护措施:禁止生产和使用含氯氟烃的制冷剂、发泡剂、喷雾剂等化学物质。4、 温室效应。(1)
19、 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地球的保温作用。(2) 温室效应的好处: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气温的稳定,有利于动植物的生存。(3) 温室效应的坏处:过度的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性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等。四、空气污染与保护1、 空气污染(1)引起空气污染的因素:工业废气和烟尘的排放 土地沙漠化 车辆尾气的排放 部分建筑材料释放有害气体(1) 空气污染的种类:汽车尾气 可吸入颗粒物(烟尘) SO2 酸雨4、 保护空气(1) 洁净的空气才能保证地球上生物健康正常生长。(2) 保护空气的措施:使用清洁能源 控制污染源 加强空气质量监测和 预防 植树造林。附加: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操作顺序:第一
20、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第二步:将高锰酸钾加入试管中。 第三步:用一团棉花放在靠近试管口的地方,然后把导管塞紧,固定在铁架台上。第四步: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第五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第六步: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第七步:熄灭酒精灯。例题:16克氧气和10克碳完全燃烧是否一定生成26克的二氧化碳?为什么?请列试计算。科学八年级第4册第3章知识点提要1、土壤的成分包括 动物、 植物 、 微生物 等生物成分和 矿物质(无机物) 、 腐殖质(有机物)、 空气 、 水分 等非生物成分。土壤中的有机物包括 死亡的生物提(遗体) 和 生物的排泄物(遗物) 。土壤中的微生物包括 细菌 、 真菌 和 放线菌 等
21、。2、土壤是在 物理 、 化学 和 生物 等因素共同作用下风化形成的。3、影响土壤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矿物质颗粒的大小和比例 ,土壤中矿物质颗粒根据大小分 砂粒 、 粉砂粒 和 黏粒 三种。根据土壤中三种颗粒的比例不同,将土壤分为 砂土类土壤 、 黏土类土壤 和 壤土类土壤 三种。其中土壤通气性最强的是 砂土类土壤 ,最弱的是 黏土类土壤 ;透水性最强的是 砂土类土壤 ,最弱的是 黏土类土壤 ;保水性最强的是 黏土类土壤 ,最弱的是 砂土类土壤 。三种土壤中最适宜植物生长的是 壤土类土壤 ,因为 通气透水、保水保肥 ,该土壤中空气与水分的比例 接近1:1 ,而在砂土类土壤中,空气的比例远远 大于
22、 水分,黏土类土壤中,空气的比例远远 小于 水分。黏土 类土壤最容易搓成条,因为其 粉粒、黏粒 多, 黏 性强,这样的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强 ,但通气透水能力 弱 。4、一棵植物体上所有根的总和叫 根系 ,其中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叫 直根系 ,没有明显主、侧根之分的叫 须根系 。植物的根系往往比地上部分的分布范围要 略大 ,这有利于 固定植物体 和 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根在土壤中的分布与 土壤结构 、 肥力 、 通气状况和 水分状况 等有关。双子叶植物的根系一般是 直根 系,单子叶植物的根系一般是 须根 系。5、植物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器官是 根 ,根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根
23、尖的根毛区 。植物的根尖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 根毛区 、 伸长区 、 分生区 和 根冠 ,其作用分别是 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 使根伸长 、 细胞分裂 和 保护根尖 。6、根毛是 根尖表皮细胞的一部分向外突起形成,其作用是 扩大了根尖与土壤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根毛区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根尖之所以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因为 根尖根毛区细胞液泡大,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大。移栽时要带土是为了 保护根尖根毛 。7、植物细胞吸水的原理是 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周围土壤溶液的浓度 。盐碱地不能种植农作物是因为 盐碱地的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植物脱水而死
24、 ,一次性施过量的化肥导致作物“烧苗”是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根毛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导致根毛细胞不能从土壤中吸水,植物脱水而死 。在探究细胞吸水的原理的实验中,加浓盐水的玻璃管中液面 上升 ,而加清水的玻璃管中的液面 下降 。8、植物需要量最大的无机盐是 N 、 P 和 K ,其中主要针对叶起作用的是 N ,对茎和根起作用的是 K ,对花、果实和种子起作用的是 P 。合理施肥的其中一个要求是针对不同作物应适当多施不同种类的化肥,如叶菜类可适当多施 N 肥(青菜、包心菜等),对根茎类可适当多施 K 肥(番薯、芋艿、马铃薯、甘蔗等),对食用花果类作物可适当多施 P 肥。9、过量施放化肥会导致 土壤 污
25、染和水体的 富营养化 污染。长期过量施放N肥会导致土壤发生 板结 ,从而破坏土壤结构;过量施放P肥,会导致土壤缺 铁、锌和磷 。10、水体中 N 、 P 元素过多会导致水体的 富营养化 污染。该种污染发生在淡水中称为 水花(水华) ,发生在海水中则叫 赤潮 。其污染进程如下:水体中N、P元素过多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藻类等生物死亡后,导致水体中有机物含量上升好氧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气水体中溶解氧下降水生动植物缺氧死亡水体中有机物进一步增加厌氧性细菌大量繁殖,分解有机物水体变黑发臭。从污染进程可知,水体中的 有机物 过多,也会导致该污染;在该污染进程中,导致水中的鱼类死亡的直接原因
26、是 溶解氧下降 。N、P元素主要来自 生活污水 、 过量施用化肥 和 含N、P的工业废水 。11、植物的茎根据生长方式的不同,分为 直立茎 、 攀缘茎 、 匍匐茎 和 缠绕茎 四种,生长方式不同,但目的都是 使叶片伸展在空中,以便更好地接受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12、双子叶植物的茎由 外树皮 、 内树皮(韧皮部) 、 形成层 、 木质部 和 髓 五部分构成。内树皮由 筛管 和 韧皮纤维 构成。筛管的作用是输导 输导有机物 ;木质部由 导管和 木纤维 构成,导管的作用是输导 水分和无机盐 。形成层位于 木质部 和 韧皮部 之间,其细胞特点是能进行 细胞分裂 ,所分裂的细胞向外形成新的 韧皮 部,向
27、内形成新的 木质 部。导管与筛管的区别是:导管是由 死 细胞构成,筛管由 活 细胞构成;导管上下细胞间的横壁 消失 ,筛管上下细胞间的横壁 形成带筛孔的筛板 。单子叶植物的茎不能逐年加粗的原因是其茎中没有 形成层 。13、年轮是由于 一年中气候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形成层的分裂活动发生周期性强弱改变 形成的,一个年轮由春材和秋材构成,春材颜色较浅,秋材颜色较深。根据年轮可以推测树龄,可以判断方向(密的一边为北边,疏的一边为南边),以及树木生长期间的气候状况等。14、植物体通过叶片向大气散发水蒸气的现象叫 蒸腾作用 ,其意义是 减低叶片的温度保护植物体 ; 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和运输 。14、叶片的结
28、构包括 上、下表皮 、 叶肉 和 叶脉 三部分。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在 叶肉 ,它分为靠近上表皮的 栅栏 组织和靠近下表皮的 海绵 组织,含叶绿体较多的是 栅栏组织 (故叶片的上面比下面颜色深);气体进出叶片的门户叫 气孔 ,位于 表皮 ,一般下表皮比上表皮 多 ,它由两个 半月 形的 保卫 细胞构成。当保卫细胞吸水膨胀时,气孔 张开 ;保卫细胞失水缩小时,气孔 闭合 。15、土壤资源的最大威胁来自于 土壤污染 和 过度开发 。当进入土壤的有毒有害物质过量,超过了土壤的 自净能力 时,使土壤结构和土壤生态系统受到破环,从而失去原有的土壤功能的现象叫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的形式有 化学污染(农药、化肥
29、、重金属等) 、 生物污染(生活污水、医院的污水垃圾中所带的寄生虫、寄生虫卵、病原菌等) 、 物理污染(放射性污染) 等。土壤污染物的来源主要有 工业三废 、 农业化肥 和 生活垃圾 (相应的防治措施有)。土壤的过度开发导致了 降水量减少、气候恶化,耕地被蚕食、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和盐渍化 。第4章 电和磁1、 任何磁体都有南、北两极,当磁体被分割几段后,每段磁体上仍然都有N、S极;而且两磁极的磁性最强;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为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2、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得到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3、 每一磁体周围都存在着磁场。磁场中某一点的磁场方向就是在该点小磁针才N极所指的方向。磁体周围磁场的磁感线从磁体的N极出发回到S极。4、 地球也是一个磁体,因此存在地磁场。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客房服务管理》课件
- 《孟非的激励人生》课件
- 《实验室管理》课件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9+1联考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单位管理制度集合大合集【人事管理】十篇
- 单位管理制度集粹汇编【人力资源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汇编大合集职员管理篇
- 单位管理制度合并汇编人力资源管理篇十篇
- 《汉字的结构特点》课件
- 单位管理制度范例选集【员工管理篇】
- 塑件模具验收报告
- 2023年9月份济南天桥区泺口实验中学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月考试卷(含答案)
- 信号分析与处理-教学大纲
- 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可编辑)
- 特许经销合同
- 吉林大学药学导论期末考试高分题库全集含答案
- 2023-2024学年河北省唐山市滦州市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数字油画课件
- 2023年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学期期末水平测试试卷(天河区)
- 中考数学计算题100道
- 集团资产重组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