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1——3单元复习_第1页
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1——3单元复习_第2页
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1——3单元复习_第3页
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1——3单元复习_第4页
苏教版语文第12册第1——3单元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语文第12册复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12) 1、本册要求我们养成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和 在实践中学会运用 的学习习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告诉我们,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不仅可以从课堂中获得,从课本中获得,还可在社会上获得,在大自然中获得。 2、“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的过程,也是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磨练意志,陶冶情操的过程。 3、与“读万卷书 行万卷路”有关的名言和古诗: 、必须和社会现实接触,使多读的书活起来。(鲁迅) 、用自己的眼睛去读世间这部书。(鲁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冬夜读书示子聿陆游 4、“在实践中学会运用”我们曾参加的实践活动:读报剪报、制作我的成长册、

2、写春联、参加演讲比赛,制作手抄报、出黑板报、布置中队角等 5.结合生活实际我这样做 在春游中,我能感受到春天的美丽看到故宫,令人想到:金碧辉煌 气势恢宏 第一单元:壮丽山河 1、长江之歌是话说长江的主题歌歌词,词作者是胡宏伟,曲作者是王世光,作者以雄浑的气势,赞颂了长江的宏伟、壮观,以真切的情感表达了中华儿女对长江的热爱、赞美、依恋,全诗用第二人称,全诗的中心句是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第一小节,写了长江的源远流长、宏伟博大、多姿多彩,第二小节写了长江的古老悠久,气势磅礴,力量无穷。A、课后习题三: 说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是因为长江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奔腾不息

3、,滋润着、养育着两岸的动植物,推动时代的发展 。 说长江有母亲的情怀,是因为长江无私奉献,哺育着各族儿女,胸怀宽广,像母亲般纯洁、神圣。长江 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等11个省、市、自治区,注入东海,全长6300公里,是我国的第一大河,它与黄河都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祖国山河C、长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D、黄河: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E、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

4、岳嵩山。2.三亚落日 三亚落日是写景散文,作者运用清新活泼的语言,准确生动地描绘了三亚落日美丽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祖国美丽的风光的赞美。 三亚落日中依次将落日比成孩童,大红灯笼,跳水员。 “在三亚看落日真有诗意”总括全文,点明题意,是点睛之笔。 三亚在我国海南岛的最南端,属热带海洋季风气候,素有“天然大温室”、“东方夏威夷”、“天下第一湾”之称。课后第3题(品味带点词在句子里的情感): 真让人担心洁白的翅尖会被海水蘸蓝了。(“担心”表示不放心,表现了海水很蓝,白鸥白,而且白鸥飞翔得很低,让人觉得快要接触到海面了。) 生怕眨眼的一瞬间,那盏红灯笼会被一只巨手提走。(“生怕”表现了人们全

5、神贯注地欣赏落日之美。)重点词语 美妙绝伦:美好到了极点。 硕大无朋:朋,比。大得无与伦比。 赤朱丹彤:赤,红色;朱,大红色;丹,一般红色;彤,红色。本课指程度不同的红色。3.烟台的海 烟台的海这篇课文以生动的笔触,描写了烟台的海独特的景观:冬日的凝重,春天的轻盈,夏天的浪漫,秋日的高远及在大海的背景下烟台人的劳动与生活,激发人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全文围绕“独特”这个中心词展开,行文结构:总分总,按一年四季(冬春夏秋)的顺序描写烟台的海上景观。词句理解 为什么作者把烟台的海说成是“画”,是“广阔的背景”,是“壮丽的舞台”? 答:说它是一幅画,是因为它像画一样美丽多姿,说它是广阔的背

6、景,是因为它是烟台人物质文化生活的依托,说是壮丽的舞台,是因为它为烟台人的生存、发展,创造提供了巨大的空间。 前赴后继:前面的人冲上去了,后面的人紧跟上来。形容奋勇向前,连续不断。 锲而不舍: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课后习题2(体会两个“扑”字的细微差别): 小山似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而不舍地扑向堤岸。(“扑”让人感到了海的壮观景象。) 又害羞似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扑上来,像个顽皮的孩子。(“扑”展现了“微波泛起”的可爱与轻盈。)4.记金华的双龙洞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作者叶圣陶。课文按游览顺序,依次写了去金华双龙洞的路上,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

7、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写了路上明艳的景色,欢唱的溪流,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小,内洞的“黑、奇、大”,课文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秀丽山河的热爱。 叶圣陶:中国文学家,教育家,出版家,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 课文浏览顺序: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另外,从课文中有关写泉水的语句可以看出“泉水流经的路线”也是文章的线索,泉水从深黑的石洞内洞孔隙外洞洞口山下。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挤压”“稍微”“准会”(采用拟人和夸张的手法突出表现了山石离“我”很近,表现了孔隙的小、窄、低。) “再加上”“即使也”(不仅说明石钟乳、石笋形状各异,更强调了

8、它们颜色多样,值得观赏。)练习一 拟人:(1)直接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拟人句中不要出现“像”、“好像”、“仿佛”等词语。 (2)拟人句要写得恰当。(3)灵活运用拟人句能够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和动作,可以使句子更生动有趣。 背诵: 寒冬腊月 北国风光 风刀霜剑 塞外边疆 漫天飞舞 纷纷扬扬 银装素裹 雪照云光 狂风暴雨 雪上加霜 风卷残云 神清气爽第二单元“正义必胜” 5、卢沟桥烽火一、解释万籁俱寂:籁,声音。俱,都。 众寡悬殊:众,多。寡,少。悬殊,相差很大。同仇敌忾:忾,愤恨。 震耳欲聋:欲,将要。猝不及防:猝,突然。防,防备。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夜以继日:以,用。继,继续。 烽火:

9、比喻战争或战火。 二、拓展 1、安静的成语:万籁俱寂、鸦雀无声、悄然无声、悄无声息、夜深人静 2、敌人溃败的成语: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溃不成军、 3、英勇善战的成语:勇往直前、冲锋陷阵、智勇双全、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奋不顾身 4、生气的词语:恼羞成怒、暴跳如雷、气急败坏、大发雷霆、怒发冲冠 5、与“蚕食”构词相同的词:鲸吞、牛饮、蛇行、熊抱 6、与“咽喉”一类的词:手足、耳目、心腹、首脑、肝胆、臂膀、爪牙 7、与“顷刻间”意思相近的词语:一刹那、转眼间、一瞬间、须臾、霎时间 8、战争诗句(英勇无畏)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我自横

10、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三、课文理解 1、本课按照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叙述了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也称“七七事变)的经过,揭露了日本侵略者蓄意挑起事端,野蛮侵占我国领土的滔天罪行,讴歌了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2、“九一八”事变:是指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这一天被国人定为“国耻日”。 3、人物形象分析:日军:奸诈狡猾、心狠手辣、蛮横无理、不可一世、卑鄙无耻 我军:正义凛然、英勇善战、足智多谋、不畏强敌、爱国爱民 4、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形象。 5、1937

11、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拉开了中国人民全面抗战的序幕。从此,一场伟大的抗日战争便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这句话揭露了“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是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6、课文6-8小节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所发挥的巨大作用 和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顽强精神。 四、近义词 猝不及防(措手不及) 妄图(企图) 驻守(驻扎) 慰劳(慰问) 五、本课重点词语 烽火、妄图、虚伪、咽喉、凌晨、凌乱、歼灭、挑衅、序幕、人仰马翻、哭爹喊娘、狼狈而逃、鬼哭狼嚎、抱头鼠窜、万籁俱寂、众寡悬殊、同仇敌忾、震耳欲聋、猝不及防、如火如荼、夜以继日、蓄谋已久、恼羞成怒

12、、奋起还击、全副武装(见书上) Feng(烽火 锋利 山峰 )6、半截蜡烛 1、本文生动记叙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军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的线索:半截蜡烛。 2、人物形象:机智勇敢、镇定自若、视死如归、热爱祖国 3、情况危急的成语:千钧一发、燃眉之急、生死攸关、命悬一线、十万火急、火烧眉毛 人物心理的成语:心花怒放、忐忑不安、心如刀绞、忧心忡忡、心急如焚、怒火中烧 4、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

13、地坐待着。烛光摇曳着,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这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 “厄运”的意思是:悲惨的遭遇,不幸的命运。在文中指德军将要发现藏在蜡烛里的秘密情报。 “最可怕的东西” 指半截蜡烛,因为它里面的金属管内藏有绝密情报。为什么是最可怕的?因为当蜡烛碰到金属管时就会熄灭,这时秘密就会泄露,不仅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会结束生命,更重要的是情报站会遭到破坏。 5、“娇声”的意思是 甜美可爱的声音,杰奎琳“娇声”对司令官说话是为了博得敌人的好感,这样,当她提出请求时才不太会遭拒绝。从她的举动中,我们体会到她的机智

14、勇敢,临危不惧。当杰奎琳把蜡烛拿到楼上,伯诺德夫人可能在想:危机终于解除了,情报站终于保住了 6、学习本课,我们可以从人物的 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的描写去了解人物。 7、今年(2011年)是二战胜利(也是抗战胜利)65周年。(19452011) 8、本课词语:斩钉截铁、承诺、熄灭、厨房、灯芯、楼梯、厄运、绝密、镇定、琳琅满目 摇曳 喝(h)彩 喝(h)水 爱国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过零丁洋)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1、无辜:辜,罪。 和蔼可亲:蔼,和善。 至仁至义:至,最。仁,仁慈。义,正义。 2、聂将军,是聂荣

15、臻,他是我国十大元帅之一。其他九位元帅是:朱德、彭德怀、陈毅、林彪、刘伯承、贺龙、罗荣桓、徐向前、叶剑英。 3、本课生动叙述了聂荣臻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并设法将她们送往日军驻地的经过,反映了聂将军的宽仁大义和中日人民深厚的友谊。本课生动描写了四个画面:叮嘱、照料、送别、谢恩。(课文按事情发展发展顺序依次写了 救出孤女 、 照料孤女、 送归孤女、孤女谢恩 这些内容。) 4、聂将军人物形象:爱憎分明、宽仁大义(至仁至义)、不卑不亢、胸怀宽广 5、由美穗子的感恩想到的俗语: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6、日本人民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因为 聂将军关心照料在战火中

16、受伤的两个日本孤女,具有慈善心肠和宽大的胸怀。称他是“中日友谊的使者”,是因为 他为缔结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7、与“救命之恩” 同结构的成语 万物之灵、不败之地、八拜之交、不白之冤、一面之缘 与“至仁至义” 同结构的成语 百发百中,一心一意、不屈不挠、无法无天、十全十美 8、日本人民称聂荣臻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句话中的双引号的作用是_ _ A表示讽刺或否定 B表示特定称谓 C表示引用 9、如果你是四十年后来看望聂将军的美穗子,你最想对聂将军说:感谢将军的救命之恩,我对中国人民的宽容与仁慈永世不忘,我会用行动为促进中日之间的友谊作出贡献 10、本课词语:聂

17、荣臻、无辜、和蔼、菩萨、至仁至义、残忍 慈祥 慈爱 和善 和蔼 惊谎 惊恐 拘谨 拘束 练习2 一、与农具有关的诗句积累: 1、镰刀: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2、锄头: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3、木犁: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耧: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二、爱国诗句积累: 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白马篇 2、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 出塞 3、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宋)陆游示儿 4、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5、人生

18、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宋)文天祥过零丁洋 6、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唐)李百药元景安传 7、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唐)王 翰 凉州词 三、拓展 走近烟台的海,我们感受到祖国烟台的海是一幅画,是一道广阔的背景,是一座壮丽的舞台。走进卢沟桥烽火,我们对同仇敌忾,奋勇还击的卢沟桥守军敬佩不已;对宽容大度,被日本人民称为“活菩萨”的聂荣臻啧啧赞叹;被伯诺德夫人一家在德军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敢机智,临危不惧的品质折服;为足智多谋、忠心耿耿三打白骨精孙悟空叫绝;为意大利科学家斯帕拉捷坚持实验,潜心研究的品质叫好。第三单元2022-4-21 8、三打白骨精节选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

19、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课文节选自(西游记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通过(孙悟空三次棒打白骨精)的故事,体现了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和勇于降妖除魔的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 A、孙悟空:(机智勇敢 疾恶如仇 神通广大)2022-4-21 B、课后习题3(体会带点词对表现人物形象的好处): (1)(“夺”表现了八戒迫不及待、嘴馋的样子。) (2)“(闪”代表了一个敏捷、很突然的动作),一个年满八旬的且拄着拐杖的老妇人能做出这种动作,说明她的行为与常人不同。 (3)(“摔”体现了唐僧胆小及受到了严重的惊吓。) (4)(“笑”表现出悟空的自信与乐观。)20

20、22-4-21 9、A、(如梦令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所作,这首词主要写了词人回忆了一次愉快的郊游情景,因(酒醉在归途中误入藕花丛中,把栖息的水鸟都吓飞了,表现了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并背诵另一首如梦令)。 B、(渔歌子是唐代词人张志和)所作,描绘了春天秀丽的水秀风光,这首词勾勒了一幅具有浓郁江南风味的(“垂钓图”),塑造了一位悠闲自得的渔翁形象,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D、背诵古诗及诗意、带点字词的意思。 E、课后习题4。2022-4-21 10、螳螂捕蝉是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一位少年以(“螳螂捕蟑、黄雀在后”)的故事,告诫吴王(如果一心想得到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是危险的,并使吴王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A、“螳螂捕蟑”(比喻只想取得眼前的利益而不顾后患)。也比喻一心图谋侵害别人,却不知有人正在算计他。 B、螳螂捕蝉这篇课文告(诉我们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身后的隐患,这是危险的。)2022-4-21 C、课后习题3(体会一下带点字的意思): 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这个“死”与“生”相对,表示失去生命。)可是吴王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