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继续教育学院 2021年03课程考试?马克思主义根本原理?学习中心:江西地矿学习中心 学号: 姓名: 白鋆 专业层次: 专升本 浅谈“实践与“认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在实践根底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个反映是在创造过程中实现,即主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先思考、在行动,这样容易产生认识决定实践的错觉。其实认识是一种复杂的意识现象。在实践和认识的相互关系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开展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而认识正确与否也要靠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认识是实践开展的思想指导。1、 实践是认识的根底人的认识活动不是凭空产生的,
2、是由于实践的需要,为了解决实践提出的问题和任务而产生的。人们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响,取决于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和水平。“不让下田,牛怎会耕田、“不会耕田,牛怎能下田、“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些都反响出什么,那就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围绕着各个时代人们社会实践的需要而进行的。天文学产生于农牧业的需要、力学产生于建筑、手工业等的需要,孙子兵法产生于战争的需要,这些都反响出一个事实即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著名小说家莫泊桑为了描写一个人被踢之后的感觉,让乞丐猛踢他的屁股,也就说明,认识的来源只有一个,那就是实践。二、实践是认识开展的动力认识在实践中产生,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开展
3、。在古代,医生对于因失血过多而濒临死亡的病人是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来挽救他们的生命,直到17世纪20年代英国一位医生给生命垂危的年轻人输入羊血奇迹般的挽救了他的生命,而其他医生也纷纷效仿却造成大量受血者的死亡,输血医疗救助手段被严令禁止使用;19世纪80年代,北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入了人血让产妇起死回生,医学界再一次兴起了输血医疗热,却带来了惊人的死亡率;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莰坦发现了人类血型系统,才真正的翻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恩格斯曾经说过“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那么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为认识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实践的开展不断地提出认识的新课
4、题,推动着认识向前开展。2006年8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大会投票决议,局部通过将冥王星列入“矮行星,冥王星之所以被“降级,其一是因为新天体“齐娜的出现,使人们对冥王星的行星地位提出了质疑;其二是人们借助于新的观测工具对冥王星的认识越来越全面;其三是随着社会的开展,人们自身认识能力也不断的提高。实践的开展不断揭示了客观世界越来越多的特性,为解决认识上的新课题积累了越来越丰富的经验和材料。实践又提供了日益完善的物质手段,不断强化了主体的认识能力。 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一种认识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真理性,这是在主管领域不能解决的。马克思曾说过“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
5、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实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16世纪,伽利略通过在比萨斜塔所做的自由落体测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关于物体的降落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说法。真理是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主观认识,检验真理就是要判明主观认识是否同客观实际相一致。实践是主管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是唯一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为什么说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其还是由实践的性质来觉得的。主观认识和客观事物自身是无法检验的,实践那么是直接现实性的活动。例如“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说明实践具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
6、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把主观认识同客观现实紧密结合起来并加以对照,并通过把从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加以整理后再返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如果到达了预期的目的,认识变为现实,就证明这种认识是真理,否那么就不是真理。当然,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符合逻辑的思维既是实践的指导思想,又是理解、总结和表达实践成果的必要条件。但是逻辑本身也是以往人类实践的精神成果,逻辑推理的前提和逻辑法那么的真理性也要靠实践来检验。因此,实践高于逻辑证明,检验真理的最终标准也只能是实践。 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活动的目的并不在于认识活动本身,而在于更好地去改造客体,更有效地指导实践。认识指
7、导实践、为实践效劳的过程,即是认识价值的实现过程。人们根据万有引力规律和宇宙速度将人造地球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等送上太空为人类探索宇宙的奥秘做出了巨大的奉献;“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这些都说明了实践的目的是把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在实践中生产、开展的认识,又要为实践效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以实践为根底的能动的反映论,它强调认识的产生、开展、检验和归宿都离不开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开展的根本动力,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根底,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五、认识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
8、认识的根底。实践需要认识的指导。离开认识的指导,实践就变成盲目的实践。认识对实践的作用有两种不同的情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践中获得积极的成果;错误的认识对实践有阻碍作用,在实践中会产生坏的结果。马克思主义哲学成认并十分重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在实践活动之前,认识可以帮助主体确立既符合自身需要又符合客观实际状况的目标、方案、步骤和措施,对实践活动做出预测;可以帮助主体了解和把握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作用的规律性,指导主体自觉地按照客观规律去从事改造世界的活动;可以帮助主体按照意愿及时调节自己的行动,指导主体选择实现目的的最正确行为方式;可以指导主体将局部经验上升为理论,超越局部经
9、验的局限;可以帮助主体实现对自身的认识,并自觉地调整自己的活动,以适应改造客体的需要等。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社会动乱飘摇,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相继失败。这两大事件也是实践的结果。但结果的不成功,鼓励人们努力寻找更适宜中国的道路,从这两个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实现从实践到认识的过程。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传到中国,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模式。人们觉得这种模式不同于之前,又一次投入实践当中。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让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八一武昌起义后建立了自己的武装。并在之后的起义中认识到中国国情较之俄国的不同,于是结合中国国情选择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以最大可能发挥广阔人民群众的力量,开展自身,继续革命。而在之后的革命过程中,历史事实在最大程度上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决定的正确。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中国人经过数次失败后,终于得出结论“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我们在实践中,应积极地发现问题,认识缺陷与缺乏,为实践的顺利进行扫除障碍。也只有在实践中认识才能产生,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作为认识的根底,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土壤,认识也就在实践中产生。总之,就实践和认识而言,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实践和认识的统一,强调二者紧密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现代办公楼智能化装修施工合同4篇
- 二零二四年度中小企业小额贷款担保协议书2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电梯IC卡管理系统采购合同8篇
- 2025年度环保设施建设承包合同参考范文4篇
- 2025年度环保型打印机租赁服务合同4篇
- 北京2025年度建筑行业劳动合同范本下载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铁矿石期货交易大连商品交易所新规合约4篇
- 2025年度个人无息借款合同风险预警与防范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货运代理服务合同标准范本4篇
- 2025年度船舶维修项目合同履行监督与合同4篇
- GB/T 45120-2024道路车辆48 V供电电压电气要求及试验
- 春节文化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 华中师大一附中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二次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12123交管学法减分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寒假实践特色作业设计模板
- 24年追觅在线测评28题及答案
- 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结构
- 心肌梗死诊疗指南
- 食堂项目组织架构图
- 原油脱硫技术
- GB/T 2518-2019连续热镀锌和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