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教学要点 教学要点:一、本单元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二、本单元教学,要感受课文中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三、学习本单元,要揣摩记叙文的特点,感受语言风格。教学时间:22课时6 阿长与山海经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2了解课文的记叙线索。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文章中心,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难点
2、: 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安排材料,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教学方法: 本文篇幅较长,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把握住课文内容,然后再着重研读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卜事,分析课文时切忌面面俱到,一定要突出教学重 点,做到纳举目张。 课时安排:3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复习旧知,导入本课。 在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鲁迅除写了自己的老师寿镜吾先生之外,还写到了一个人,这个人是谁呢?对,是长妈妈,她讲的美女蛇的故事真是神秘莫测,给百草园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那么
3、,长妈妈是万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看课文。板书标题、作者,指定学生简介作者。 二、检查预习。 三、认真阅读课文,看看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重点写的是什么。 文章先介绍了人们对长妈妈的称呼,称呼的由来和她外形的特点,以及她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接着写她懂得的许多“我听不耐烦”的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最后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 思考:课文对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写得比较简单?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略
4、写了阿长的称呼的来历、“切切察察”的毛病、摆成“大”字的睡相、令人讨厌的种种规矩、“长毛”的往事,详写了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略写的那些内容能使人对长妈妈有个初步了解,她的外形特征,真实地反映长妈妈的一些毛病,但这些并不能削弱对阿长妈妈的敬意,而详写买山海经一事,却令人对长妈妈刮目相看,在作者看来“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却能够做成功”,我们可以想到幼小的鲁迅对长妈妈的敬佩和感激之情。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提问:长妈妈给人的初步印象是什么?(指名回答) 长妈妈喜欢饶舌多事、不拘小节。那么,长妈妈还具有哪些性格特征呢? 二、学习新课。 ()分角色朗读617自然
5、段。 思考:长妈妈懂得哪些“我”所不耐烦的规矩?从对这些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 什么样的性格特点? 1元旦除夕哈福橘,说是吃了它,一年到头,顺顺溜溜 文中描写了长妈妈塞给“我”福橘的往事,是怎样描写的?她的这一举动寄托了她怎样的愿望? 明确:文中写她“立刻伸出臂膊,一把将我按住”“惶急地看着我”。“她又有所要求似的。摇着我的肩”。焦急的神态跃然纸上。而当“我”说:“阿妈,恭喜”之后,“她于是十分欢喜似的,笑将起来,同时将一点冰冷的东西,塞在我的嘴里。”欣喜之态溢于言表。作者虽然认为这是“元旦辟头的磨难”,但正是这“磨难”
6、中,寄托着长妈妈怎样善良真诚的愿望啊!她希望自己和孩子“一年到头,顺顺流流”,这其中更重要的是孩子,因为并不是她自己吃福橘,而是由她“塞在我的嘴里”。 2说人死了必须说“老掉了”;死了人,生了孩子的屋子里,不应该走进去;饭粒落在地上,必须拣起来,最好是吃下去;晒裤子用的竹竿底下,是万不可钻过去的。从对这些烦琐的规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长妈妈是关心爱护“我”的,不然她也不会这样“切切察察”、不厌其烦地告诫“我”。 3作者还用诙谐的笔墨叙述长妈妈讲“长毛”的故事,令人捧腹的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长妈妈的无知、淳朴。这在一个孩子的眼中,她有“伟大的神力”,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
7、的敬意”。然而,最让“我”对她产生敬意的是什么呢? (二)齐读第1828自然段。 这里,作者详细叙述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经过。指名学生复述买书的起因。 经过、结果。 事情的起因:“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后来一直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可远房叔祖那儿已无处可寻,买吧,又没有好机会。因此,“我”对山海经一直念念不忘。 经过: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将山海经给“我”买来了。 结果:“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 文中用一个“霹雳”的比喻和词语“震惊”写出了“我”十
8、分震惊的心理,也表现了“残对长妈妈产生“新的敬意物原因。作者得到绘图山海经的欣喜之态宛然可见。这就是鲁迅笔下的长妈妈,她虽然多事饶舌,有些令人厌烦的规矩,但她真诚、善良淳朴、关心孩子,尽自己的可能帮助孩子,这样的人,怎能不让鲁迅深深地怀念呢? 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抒写了作者这种怀念之情?有感情地朗读出来。 明确:最后两个自然段,直接抒发了对长妈妈的深切怀念之情。文章最后一句“仁厚黑 暗的地母啊,愿在你的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 请你说说: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三)小结 1 本文的记叙线索是什么? 本文是以作者的
9、思想变化为线索的。 2 为什么文题是“阿长与山海经”,而文中却写了几件似和山海经无直接联系的事?记叙文的中心是作者通过记叙人和事体现出来的对生活的一定看法。中心思想贯穿着文章始终,是文章的灵魂。作者是根据中心思想来选择材料和安排材料的。 记叙文的详略安排,是根据中心来确定的。对表现中心意思有较大作用的,为了突出重点,就要详细描述;与中心意思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就要写得简略些,详略配合得当,才能更好地突出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更好地表达中心意思。略写往往是记叙文中的烘托部分,没有略写,文章内容就会呆板,头绪就会不清,情节就会不连贯。如果说详写是红花,略写就是不可 少的绿叶
10、。如文中略写的“我”不大佩服阿长的三件事就起到了丰富文章内容,更全面完整地刻画阿长这个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的作用。 三、作业板书设计:阿长的由来 地位低下切切察察 饶舌多事“大”字睡相 不拘小节过年吃橘 淳朴善良长毛故事 无知愚昧抒发对阿长的怀念之情第 三 课 时一、理清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二、完成课后习题。三、拓展延伸。教学后记: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比较前浓厚了许多。但对待写平凡人的品格有一定的理解难度。7 背 影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给加点字注音。 差使狼藉簌簌迂腐踌躇拭颓唐琐屑举箸 2.结合注释,理解下边
11、词语的含义。 狼藉惨淡勾留变卖典质赋闲蹒跚颓唐触目伤怀不能自已 情郁于中琐屑 (二)能力训练点 1.抓住某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作方法。 2.散文的特点及散文的选材。(要讲解这一问题使初一学生明白要费很大气力,可以以放风筝为例,深入浅出地说明“形散而神不散”的问题。选材喻为风筝,中心喻为线。) 3.指导学生学习做读书摘要。 4.继续指导学生的朗读。 (三)德育渗透点 体会文中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深厚感情,理解语文与家庭生活的关系。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
12、#160; 1.朴实而饱含深情的语言是本文的教学重点;课文第二、三段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是本文的难点。 2.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对朴实的语言所饱含的深情厚意的理解;分析课文可按“内容结构语言”的顺序由浅入深地进行。 三、课时安排 3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1.学生查找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进行交流。 2.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提高朗读水平。 3.课上老师和同学交流,启发学生进行思考,以培养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五、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
13、#160;(一)教学要点 1.扫除文字障碍,了解课文内容。 2.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 3.划分段落层次、归纳中心意思;理解二、三两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二)教学内容 1.导入新课 谈到中国现代散文,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变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不能不提到背影。本文写于1925年10月,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发表在当时的文学周刊上。文章发表后,广为传诵,并一直作为语言教材。当年,朱自清先生逝世后有些中学生拿着报纸悲痛地说:“作背影的朱自清先生死了!”可见本文的影响之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朱自清先生这篇著名散文背影。
14、 2.教学新课 (1)学生交流课下查找的有关朱自清及背影的有关资料。明确以下内容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背影写于1925年10月,在当时和以后感动了许许多多的读者。 (2)学生查字典、词典解决生字词问题。 (3)范读课文(或听课文朗读录音)后学生自读。(要求:听准字音,体会感情,理解部分词语的含义。) (4)学生速读课文,讨论问题。 文中出现几次“背影”?着重写的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看见的背影?(文中四次写“背影”。开头写难忘“背影”,送别一段两次写“背影”,结尾忆“背影”。着重
15、写的是在车站看见父亲爬月台买橘子时的“背影”。) 本文以“背影”为线索,以车站送别为中心展开。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段意层意。 第一部分(第一段)开篇点题,最难忘父亲的“背影”。 第二部分(第二六段)追忆与父亲在车站离别的情景,具体写“背影”,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 第一层(第二、三段)写送别时的家境,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 第二层(第四、五段)写离别前父亲对“我”的细心关照,为写“背影”作铺垫。 第三层(第六段)描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表现父亲爱子深情。 第三部分(第七段)写别后思念,
16、再现“背影”,抒发深切的思念之情。 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子间的什么样的感情?(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写车站送别,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挚的爱,抒发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思念。) (5)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加深体会中心。 (6)理解第二、二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本文是通过写“我”与父亲在车站离别,表现父亲的爱子之情的,为什么又要写与此似无多大关系的第二、三段? (这两段写父子离别时的家庭境况,为写“背影”渲染悲凉的气氛,为突出父亲的爱子之情作铺垫。当时,祖母去世,父亲失业,祸不单行。父亲还帐缺钱,只好变卖典质;办丧事
17、要用钱,只好再去借钱。家中境况可想而知。丧事一毕,父子又要离家分手,各奔前程,真是人亡家破。父亲背着学生的精神负担,还细致入微地关照儿子就更为感人。) (7)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扫除了文字障碍,分析了段落层次并概括了中心意思,弄清了第二、三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真挚无私的。这种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子女寻这种感情当时难以体会到的,父母的疼爱之情是否感动过你?这种感情是体现在父母的只言片语中,还是隐含在父母的神情语气里?是通过某个动作的流露,还是通过身体形态的表现?父母疼爱子女的细节,使我们终生难忘。老一辈这种崇高美
18、好的感情深深地感动和激励着一代一代年轻人。 3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反复朗读第六自然段。 (2)熟记生字的读音、写法和含义,并组词造句。 第 二 课 时 (一)教学要点 1.抓住“背影”这一感情的聚焦点展示人物心灵的写法。 2.领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3.体会文章中表现的父子深情。 (二)教学新课 1.学习作者选取“背影”作为感情聚焦点的写法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本文的题目是“背影”,文中共四次写到背影,这四次背影(第
19、一次开头一段“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用“背影”点题。第二次是“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时的背影。第三次是离别时的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末尾,是思念中的背影。) (2)这四次对“背影”的描写哪一次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应该是第二次,即文章的第六自然段。) 抓住第六自然段,让学生反复朗读,目的在于仔细体会文句中所饱含的深厚感情。朗读的方式以单个学生朗读为主,比较哪个学生朗读得最好。教师应在朗读技巧上加以指导。朗读训练最好相对集中在“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几句。 (3)为什么这一次对背影的描写留下的印象最深呢?(作者细致刻画了父亲的背影,先写了
20、父亲的衣着:“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黑色给人压抑、凝重的感觉。黑色与家中死了亲人有关。这是一个黑色的背影!) (4)下面接着写父亲走路时的姿势。作者用了一个词蹒跚,就是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走路蹒跚的父亲过铁道,一定是令人担心的。这是一个蹒跚的背影! (5)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写“父亲”爬月台时运用几个动词所包含的感情。这几个动词是:“攀”、“缩”、“倾”。为什么用“攀”而不用“抓”?(因为无物可抓,用手按住,然后用力支撑起身体。)这需要力量,而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这一攀多么令儿子揪心啊!“缩”说明脚无处可蹬,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
21、量就全在手上了,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时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紧张。“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一个“倾”字写出了“父亲”艰难努力的样子。这是一个艰难的背影! (6)三个动词非常普通,但表达的感情异常深沉。作者看着父亲的背影流下了眼泪。这是心疼的泪水,也是感激的泪水。 (7)要求学生把文章的这几句齐读一遍。要求学生背诵这几句。 (8)描写人物的肖像,常常以正面描写为主。作者为什么不写父亲的正面,比如“皱纹很深”、“两鬓苍苍”,而只是写父亲的背影呢?(学生的答案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应予以适当肯定。
22、然后明确,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特点擅长选取表达感情的聚焦点。“背影”就是这样的聚焦点。作者避开了父亲的正面形象,正好给读者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容易获得以少胜多的阅读效果。) (9)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竟然感动得掉下泪来,你们相信吗?(作者并不是第一看到父亲的背影,这张背影对儿子来说,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亲的背影不会令儿子感动。感动的原因是父亲的背影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 (10)为什么说是出现在不平常的背景下呢?(前三段中:祖母去世,父亲失业,偿还欠债,满院狼藉,光景惨淡。父亲的内心是悲痛的,充满了忧愁。然而此时的父亲担心儿子看到家庭的变故影响了学业,便决定亲自送
23、儿子上火车,还宽慰儿子,“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在这种情况下,作者看到父亲的背影流下泪水,也就可以理解了。) 2.学习本文运用朴实的语言表达深厚的感情的语言风格 (1)本文的语言是十分朴实的,特别是父亲的话,虽然不多,却含义丰富。父亲一共说了几句话?(五句。第一句,“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说明父亲担心儿子过分悲痛。其实,此时最难过的就是父亲,但他怕影响儿子的学业,便把悲痛之情压在心底,表面上显得比较想得开。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父亲啊!第二句,“不要紧,他们去不好!”说明父亲担心茶房照顾不周,还是自己去放心。第三句,“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
24、在此地,不要走动。”说明父亲对儿子的关心,担心儿子路上口渴。第四句,“我走了,到那边来信。”说明父亲关心儿子是否顺利抵达北京。第五句,“进去吧,里头没人。”说明父亲担心行李的安全。第五句把父子之间深厚的感情表达出来了。语言朴实,感情真挚,值得学习。) (2)所选用的资料,教师可提供给学生。1928年8月,开明出版社出版了朱自清先生的散文集背影。朱自清拿到书后便给住在扬州的父亲寄了一本。当邮差把书送到家门时,朱自清的三弟朱国华接了过去。他打开邮包一看,是哥哥的著作,里面还有一篇写父亲的背影。朱国华欣喜万分,三步并两步跑上楼,来到父亲的房间,把书送给正在病中父亲。朱自清的父亲从床上起来
25、,坐在靠窗户的一张椅子上,把背影看了一遍。他看着看着,流下了眼泪。这是语言的力量。 (三)布置作业 (1)请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写一篇记述父母或祖辈疼爱自己的文章。 (2)背诵“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我的泪很快的流下来了”一段。 (四)板书设计 背影 朱自清 第一次点题的背影 1.黑色的背影 背影第二次买橘子的背影 2.蹒跚的背影 3.艰难努力的背影 第三次离别的背影
26、160; 第四次思念中的背影 第 三 课 时 一、理清文章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二、完成课后习题。三、拓展延伸。 这篇散文以朴实的语言,真切表达了父子间深厚的感情。作者以“背影”为贯穿全文的线索,先作铺垫,后到高潮,感情自然。全文结构合理,思路清晰,是一篇典范的叙事散文。 适当联系中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他们的父母、祖辈也是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的,要体会到父母的用心。文中的作者正在求学期间,对父亲并不完全理解,甚至暗笑父亲“迂”。八年之后,作者也当了父亲,他才真正体会到当年自己是幼稚的。“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这是反语,其实是后悔的
27、话。 四、参考资料 1.叶圣陶谈背影(文章例话) 2.朱自清的“平常心”(读书1989年第11期,舒禾尚在旅途) 3.“背影”的魅力读背影陈孝全 4.感人的力量从何而来刘彬荣、林琇珠 5.背影破产家庭的缩影唐嗣德 6.从背影看散文如何选择表现角度凌焕新教学后记:学生基本能从文中感悟到父亲对儿子的疼爱,但对文章的写法的领悟有待进一步加强。8 台 阶课型:新授 知识目标:体会领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能力目标:让学生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 教育目标:教育学生去关心父母,仔细聆听他们内心的声音。 重点难点:领
28、悟父亲的情感与性格。 策略和方法:朗读法、导引法。 教学媒体:投影仪、录音机。 教时:2课时 第 一 课 时一、导入。 不知道大家发觉没有,这一单元其实都是写小人物、低微身份的人的经历、感受和事情。我这里恰巧有一篇关于卑微事物或人的论述,大家听一下。(朗读文章。见附录。) 任何一种卑微的事物,其韧性都是最强的。无论人、事物。如同小草、如同蚂蚁,也如果卑微的你我他,还有“我”那平凡的父亲 二、整体感知。 1、个人的家乡都有些独特的风俗,那麽,本文中一个独特的风俗或讲究是什麽? 台阶高,就意味着,屋主人的地位高。 2、换句话讲,父亲为什麽要造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 造新屋,当然是为了改善
29、居住条件,每个建筑物都有它的人文性,所以说,父亲对台阶的要求,也就是对地位的要求。 (其实,这和第一问是一道题。只是,大多数同学都不能很好的运用联想思维。) 这里补充一下关于马斯罗的理论:人的需要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联系本文,其实父亲也是对尊重的要求。这是其毕生的奋斗目标。 3、那麽父亲是怎样造起一栋有高台阶的新屋的? (或他都作了哪些准备工作?) 每天捡砖、瓦、鹅卵石等。往瓦罐里塞角票等。 4、但奇怪的是,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
30、细,这是为什麽? 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这个问题,好学生可以回答出来。) 5、在父亲心理,新台阶的动工,就意味着“地位的提高”,我们平时遇到父母升职等事时,都是举家欢庆的。那麽父亲是怎样庆贺的?(放了四颗大鞭炮) 6、但是,父亲在放鞭炮时,他的神情是很有意思的。找出来,看看他有什麽特色? (71页)奋斗了大半辈子。高高的台阶就要砌起来,新屋就要完工,他心里的高兴是无法形容的。一辈子低眉顺眼、老实厚道,高兴起来也与众不同。一双手放在哪里都不是。 (这里要找出不难。但是,我明白去中的道理,孩子可能阅历浅,
31、还不能很完善的回答出来。 7、在父亲的努力下,新台阶终于砌好了,可父亲却感到怎样?为什麽? 不对劲。 台阶底,意味着经济地位地下,父亲由此形成了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长期存在,难以一下子消除,所以台阶高了,反而处处感到不习惯,不对劲。 8、其实,我认为这篇课文是可以删除一部分的,大家认为是哪一部分? (这个题很有迷惑性。本来哪一部分都不该删除掉。但是,目的是为了让他们找出其中必须存在的东西。也就是,这其中写的精彩的部分。但是,还真有不少同学都找出了应该删除的部分。但也有的聪明的孩子,说不应该删除,并且说明了自己的理由。虽然不很全面,但都能谈
32、到一点或两点关键的地方。) 老屋的三级青石板的描写。 9、你看都罗嗦了些什麽? 1)、来历体壮如牛,(与后面,闪了腰作对比。) 2)、粗糙经济条件差。 3)、我跳上跳下我年幼,新屋盖好,我“长成大人”,所用时间之长。 4)、脚板终年辛劳;说明家庭的穷困。 10、你说这样写有必要吗?为什麽? 当然。因为都与后面有着紧密的联系。并且都对后面的情节起对比或反衬的作用。11、具体来理解两个句子: 1)、“父亲坐在绿荫里,一片片旱烟雾在父亲头上飘来飘去。”表现父亲怎样的思想感情?为何不用心理描写? 一方面,专注的望
33、着别人家高高的台阶,他羡慕、向往,他在谋划怎样加快准备,争取能早日造起高台阶的新屋,像人家一样气派,也叫人羡慕。 另一方面,第一人称,不允许写别人的心理活动,只能以形写神。 2)、父亲回来时,为什麽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这种心态怎麽理解? 父亲干了一辈子,劳动就是生命,在他的精神世界中,劳动是创造,劳动有收获,劳动体现了自己的价值,一旦不能干活,就失去一切,所以感觉若有所失。 12、简述一下了父親造屋的前因後果。故事梗概述一下,父亲造屋的前因后果。(故事梗概)他为此付出的代价是什麽? 新屋落成了,人也衰老了,身体也垮了。
34、0; 13、那麽这样做值吗? 学生谈自己的价值观。 14、 理解父亲这个人物形象。 父亲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农民,他有志气,不甘人后,他要自立于受人尊重的行列,他有长远的生活目标,他有愚公移山的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父亲是一个老实厚道的农民,他用诚实劳动兴家立业,不怕千辛万苦,同时,父亲身上有着中国传统农民所特有的谦卑,当新台阶造好后,他反而处处感到不对劲。不自在,并且不好意思坐上去。 15、谈谈你心目中的父亲。两相比较,你有怎样的感受。第 二 课 时一、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去中的真情。二、完成课后习题。三、拓展延伸。板书设计:台 阶 李森祥造 新 屋 非常要强 老实
35、厚道 不甘人后教学后记:台阶一文的学习学生能体会到父亲的情感与性格,课文难点得到了突破。学生的朗读意思和能力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9 老 王 教学目标:1、品味作者平淡简捷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2、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3、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4、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通过几个生活片断表现人物的方法。2、学习劳动人民的优良品质,并以平等和人道主义的精神关注他们的疾苦。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导入,话题:在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生:明星、家人、自己。师:明星是因为有着耀眼的
36、光环我们关注他们;伟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他们;因为血浓于水我们关注家人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作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意在营造亲切平和的教学气氛,发现生活中的问题。)二、设问导读。(一)、画说老王:师:今天老师要给你们介绍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普通人,请看画像。他叫老王,(板题)从画像上看,你觉得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有何依据?生:从他满脸的皱纹看,他是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生:从他破旧的衣着看,他是一个贫穷的老人。生:从他的表情看,他是一个善良的老人。(意在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的能力,对他人关注的习惯。)(二)、问询老王:
37、师:这样一个老人就站在你的跟前,你关心他什么?把你的关切向他表达出来。 生:老王,你是做什么的? 老王,你生活得怎么样? 老王,你为人怎样?为什么作家会如此关注你? (意在唤起学生对他人的关心和同情,为后面学生阅读课文蓄势,让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读书。)(三)、走近老王: 1、师:老王是一个普通人,写老王的作家 可不是一个普通人。简介杨絳。杨絳钱钟书围城。 2、师:面对陌生的老王,你们有那么多的揣测,和那么多的关切,现在你们循着杨绛的笔墨,去走近老王,解开心中的谜团。3、生:读课文。三、点拨导思(一)、评说老王: 师:刚才看了老王,现在又读了老王,老王是不是你心目中的那个老王?你对他的关切作者告
38、诉你没有?老王在你的心目中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老王是一个_的人,表现在_。”的形式表达出来。 生:老王是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人。表现在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里。 生:老王是一个善良老实的人。表现在送冰时,愿意给我们家带送,车费减半。他送的冰比他的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 生:他有一颗金子般的心。表现在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意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完成对文章内容的个性化理解。)(二)、品味老王:师: 文章中最能打动你的是哪个片断?在这个片断中打动你的又是哪些细节?生: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师:有此同感的同学请举手。既然大家都认为
39、这一段感动人,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1、精读。师: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小声读、放声读。可圈点,可旁批。生:读课文。2、小组交流体会。师: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生:我觉得,课文中说老王“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消瘦与不灵活,生:“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攥”字也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拿钱时激动的心情。 教师相机引导: §课文中老王的话语不多,却十分有表现力。你能就这些只言片语推测一下老王当时的心理和表情吗?§老五劝说“我”收下香油和鸡蛋的情节作者没有描述,请你设想一下,老王当时是怎么说服“我”收下的?(意在培养学
40、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3、质疑,合作探究。师:就这一情节,你有没有疑问?提出来请大家帮你。生:文章中,当“我”要给老王钱,他不要,可后来还是收了钱。为什么? “我”拿钱给老王是为了帮助他,而作者为什么说“我却拿钱侮辱他”?(以生生、生师合作的形式相互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4、分角色朗读。第 二课 时一、从文章中联系实际感悟其中的真情。二、完成课后习题。三、拓展导创。(一)、怀念老王: 1、师:善良老实的具有金子般心灵的老王就这么去了,在他生前经常照顾他的杨絳有什么样的感受? 生:她作为一个幸运者,对老王这样的不幸者十分愧怍。 师:她为什么这样想? 生:她觉得自己照顾
41、老王太少。 “我”拿钱去侮辱他。2、师:假如你是老王的邻居或一个熟识的人,面对老王的遗像,你心里好受吗?你有什么话要对老王说吗?教师示范:老王,因为你眼睛不好使,我就从来不坐你的三轮车,还背后叫你“田螺眼”,我对你的关照太少了。假如你还活着,我会动员很多人去坐你的三轮车,让你的生活好起来。 生:老王,你那天送冰到我家,虽然你的冰块比别人的大一倍,我还是砍了你价。对不起。假如你还活着,我一定请你到我家喝一杯热茶。 生: 假如老王你还活着,我要去做你的孙女,好好照顾你。(意在激发学生的对不幸者的愧怍,为下面升华情感张本。) (二)、关注“老王”:师:在这个日渐冷漠的世界里,还能有你们这样一群热心人
42、,实在难得。我替老王感谢你们。可是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的“老王”,我们应该如何对待他们?生:爱心人道主义平等师:这正是我们现代人所缺失的东西。(三)、师:(点击背景音乐爱的奉献)送人玫瑰,手有余香。不要按捺住自己的热情,应该拿出来为别人打通幸福的道路。假如我是一团火,就要给别人送去温暖。假如我是一朵花,就要给别人送去芬芳。假如我是一颗星,就要给别人送去光明。假如我是,就要。请大家以上面的形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生:假如我是一泓泉,就要给别人送去清凉。假如我是一片云,就要给别人送去甘霖。(意在升华学生情感,优化其情感肖像。)(四)、推荐文章: 傻二哥 新凤霞乞丐 屠格列夫 生命的召唤 阿迪斯
43、惠特板书设计:老 王光棍 孤苦伶仃小屋 破破烂烂心好 老实厚道 有良心 关心人教学后记:学生对老王的“苦”与“善”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那个时代的贫穷和人们相互间的帮助理解难度较大。10 信 客教学目标:熟悉课文内容,掌握全文结构,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重点:熟悉全文内容,掌握课文结构。 教学难点: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作者余秋雨是我国当代著名的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者、散文家。曾被授予“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主要著作有文化苦旅、秋雨散文、山居笔记、行者无疆、千年一叹等,其中散文集文化苦旅曾获得多个书评大奖,山居笔记更获得海外华文文学
44、最高奖第一名。 2.导语 现在通讯事业发达了,电话、互联网的出现使我们的沟通方便多了,但是传统的书信联系在很多地方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邮递员也延续着他们的工作。不知道大家对邮递员有什么印象呢? 二、听了几个同学对邮递员的看法后,我们看看余秋雨先生所写的邮递员也就是信客的故事。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生字词,并给文章的四个部分各写一个小标题。 生字词:克扣 接济 唏嘘 稀罕 噩耗 呵斥 诘问 焦灼 伎俩 颠沛 吊唁 文绉绉 穷愁潦倒 风尘苦旅 鸡零狗碎 低眉顺眼 连声诺诺 生死祸福 文章结构: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信客为什么当教师、校长也是好样的 2.阅读
45、课文一遍后,文中的信客给你怎样的印象呢?可以用形容词来描述一下吗? 任劳任怨 待人宽容 善良厚道 恪尽职守 有才干 3.结合课后练习第一大题的3个小问题,再次仔细阅读课文,然后分小组讨论,看看文中主要写了信客的哪些故事,各个故事又体现信客怎样的为人呢?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教师、校长同样受到赞誉 4.在信客的这么多的故事中,哪个最让你感动呢?并说说原因。 5.解答课后的练习 三、小结 回顾文中信客的故事和他的为人,如果让你在信客的墓碑上写碑文,你回用一句怎样的话来写呢?
46、 板书设计: 信客当信客的原因-信客是怎样做信客的-信客为什么不做信客了 任劳任怨:代读写书信 帮忙料理乡人后事、安抚死者家属 待人宽容:遭别人怀疑、遭同乡诬称为小偷仍不计较 恪尽职守:前后当了三十年的信客 有才干: 当佬都同样受到赞誉第 二 课 时一、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二、完成课后习题。三、拓展延伸。板书设计:信 客信客信客就在一个信字-诚信无私终年跋涉,非常辛苦-任劳任怨收入微薄,生活贫穷-待人宽容教学后记:信客一文的学习,学生对信客的品质和精神都能能较好地体会,对文章的结构基本能把握,朗读能力有提高。让世界充满爱教学设计 指导思想 1让学生感悟到“爱”这种博大的感情,尤其是对弱者的关
47、爱,从而陶冶自己的情操。 2培养搜集、组织材料,用生动具体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3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课前准备 1、开展一次以搜集“爱心故事”为目的的定向性阅读活动。 2、整理所搜集的资料,每人写一篇爱心故事。 3、每人至少一则故事,四人一组,课前交流,每组选一则最能打动人的。 推荐资料 1歌曲:郭峰让世界充满爱、韦唯爱的奉献、周华健或臧天朔朋友。 2书籍:爱的教育泰戈尔诗选。 教学时间 5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以郭峰的让世界充满爱为音乐背景讲述故事),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子到海边散步,他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暴风雨冲卷上岸的小鱼;。当太阳升起后,
48、水会被蒸发,鱼儿只有死路一条。一个小男孩正一条条的将小鱼捡起来,扔进大海。他一边做一边对旁边惊异的男子说:“这条鱼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是的,靠一个孩子的力量,不可能改变海滩上所有小鱼的命运,但是,他挽救了自己身边的小鱼的生命。小男孩的爱心令人肃然起敬。爱是一种博大的感情,她就像一股涓涓的细流,流淌在人们的心间,你只有用心去体会才能在内心深处引起震撼。 二、方法指导(投影显示) 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1要以口语为主,语气要亲切,可根据故事内容,恰当运用停顿、轻重音、语速、语调的变化来表达感情,感染听众,以求取得最佳的表达效果; 2可借助表情、手势、姿态、动作等形体语言表情达意,增
49、强表达的生动性; 3.要根据现场反应,随时调整自己所讲述的内容和方式。 三、讲爱心故事 要求: 1主题“爱心”,故事必须是真实的,要有连贯性,富于吸引力,能感染人; 2内容要集中鲜明,所讲故事要能给同学留下深刻的印象; 3灵活运用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四、谈爱的感受 人生命运存在着难以预测的因素,生活中会有意想不到的不幸降临,每个人都可能会遇到需要他人同情、理解和关怀的事。当你面临困难、忧伤的时候,你是否接受过别人的爱心和帮助?请你谈谈自己的经历和当时的感受。 五、小结 1、热爱他人从热爱父母做起,父母是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最直接依赖者,我们要体谅父母的辛苦,关心父母的健康,分担父母的忧愁。关心的
50、范围逐步扩大,从关心父母到关心他人、社会、自然。(生活中你做得怎么样?) 2、欺侮弱者集中体现了人性中的弱点,这种情况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普遍存在着。例如大国欺侮小国、富人欺压穷人、健全人歧视残疾人、高年级欺负低年级等等。强者对于弱者的优越感及这优越感引发的霸道行为既是普遍的,又是丑恶的。(你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3、从“人”的写法来分析,“人”字的结构是一撇一捺相互支撑,彼此扶持。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和”。生活在世界上的人都是互相关联的,因此环境优越的人不该漠视人类生活中存在着的苦难和不幸,尤其不该漠视处于苦难和不幸中的儿童。(当有困难的人需要帮助甚至是需要捐款的时候,你持什么样
51、的态度?) 4、我们不能对他人的苦难持无动于衷的冷漠态度或居高临下的怜悯姿态。我们应尊重被同情人的人格,以平等的态度去爱他们。(请把目光转向街头墙角,看看那些捡破烂的、耍把戏的他们的外表怎样,说什么话、做什么事?不妨与他们交谈,甚至有一些交往,让彼此心灵沟通。) 六、拓展 1让每个同学在纸片上写一句话(和爱有关的),表达自己上完这节课的感悟和体会。 2写作: (1)命题:这就是爱或这也是爱 (2)话题:博大的爱第二单元复习要点教学时间:5课时 1、阿长和山海经 2、背影 3、台阶 4、老王 5、信客兴趣情境导引 相关知识链接:感受真情具体步骤 1.理清脉落;2.品析佳句;3.分析形象范例1作者
52、对阿长怀有怎样的感情?分析: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人的革命家、文学家、思想家。阿长,即长妈妈。鲁迅儿时的保姆。“长妈妈只是许多旧式女人中的一个,做了一辈子的老妈子,平时也不回家去,直到临死。”鲁迅对他怀有深厚的感情,在朝花夕拾中,有好几篇文章回忆到与长妈妈有关的往事,其中阿长与<山海经>是专门回忆和纪念她的。 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情思隽永、蕴涵深刻的佳作。在这篇文章里,鲁迅通过对幼时保姆长妈妈以及她为我寻找山海经一书的有关情景的追忆细腻而饶有风趣地表现了“我”对长妈妈的认识过程,赞颂了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深
53、切的怀念之情。阅读这篇文章,要注意作者是以儿时的心态回忆阿长的,又是以写作时的眼光去观照自己的儿时和阿长的;对后一层意味要透过文字表面去把握还要注意,作者既然是怀念自己的保姆,为什么在前半篇用抑笔,大写阿长的缺点,诉说自己如何讨厌阿长呢?这要分析,第一,这些确是缺点,但在这些缺点中,可以看出阿长那种难能可贵的纯朴和真率。由于有纯朴和真率做内核,她的切切察察、大字形睡相、麻烦的规矩和讲“长毛”时所表现的愚妄,都是值得同情,可以原谅的。第二,这些缺点,粗俗也好,愚昧也好,都是由阿长所具有的知识文化水平以及她的身份与地位决定的,与其说是阿长的过错,倒不如说是阿长的不幸。解答: 鲁迅在作品中流露出的是
54、对长妈妈深切的同情和真挚的怀念。解题方法链接 这一类问题首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许多文学作品在表现人物是用到抑笔,也即欲扬先抑。从叙事的详略上也可以判断,作者详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再则就是一些议论抒情句,能直接体现作者的情感,如末句:“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他的魂灵!”,情真意切,令人感动不已。范例2 背影中父亲对“我”是什么的感情?“我”对父亲的感情变化又是怎样的? 分析:背影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 篇末说到父亲的来信:“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1947年,朱自清自述:“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
55、来信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得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章只是写实。”读完这篇文章,似乎有一种压抑的感觉,这种父子间相爱相怜的感情中似乎渗透着一抹淡淡的哀愁,这到底如何理解呢?回答这个问题,应该从两个方面考虑。首先,要先了解一下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这篇文章写于1925年10月,当时作者正在清华大学任教。社会的世态炎凉,使作者多年来在寂寞困愁中生活,这种情绪必然流露于笔端。其次,文章记叙的八年前的往事,正是作者家境败落,“走投无路”的时候。祖母的死,父亲的失业,变卖典质还亏空,又添新债办丧事,接二连三的灾难劈头盖脑地袭来,小小的家庭能经受得了吗?在这家庭光景惨淡的时刻,为了“谋事”糊口和读书寻求出路,父子不得不依依惜别,不知何时再能见面。这是旧社会贫寒的知识分子颠沛流离生活的缩影。了解了以上两点情况,文章凝重而深沉的感情基调就好把握了。在这样的特定环境中,回忆那段令人心碎的过去,淡淡的哀愁似乎不难理解了。对于现代的学生来说,由于时代的变迁,背影中的父子之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淮阴师范学院《统计学原理》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黄山学院《Linux操作系统》2021-2022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展示设计》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师范学院《化工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数字图像处理2》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淮阴工学院《软件测试与质量保证II》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DB4403T451-2024食品经营许可远程视频核查指南
- 三年级作文300字各种类型作文大全(30篇)
- 摩托车的行驶稳定性与平衡性考核试卷
- 2021-2022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数学试卷及答案解析
- 退役士兵税收优惠政策
- 物联网试验指导书
-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解析版)
- TSDPIA 05-2022 宠物猫砂通用技术规范
- 梅观高速公路政化改造交通详细规划
- 2023年湖南省中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审表
- 2023年高考体育单招考试英语模拟卷试题及答案1
-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含答案)
- 临战转换措施
- 2020年滴滴出行行程报销单
- GB/T 8888-2014重有色金属加工产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