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1页
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2页
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3页
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4页
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20051027注意: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交卷时只交答题纸。第一卷 选择题 (42分)一、语言基础知识及运用(每小题2分,共28分)1下列加点词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 自诩( x ) 垝垣(gu ) 辟芷( zh ) 遗施( wèi )B. 愆期(qin ) 森严(shn ) 赍钱( j ) 吐哺( b )C. 机杼( zhù ) 声思( sì ) 转徙( x ) 渚清( zh )D. 酹月( lèi ) 纶巾( gun ) 噩耗( è ) 钥匙( shi )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委婉讣告至高无

2、上屈指可数B. 鞭笞篡改自暴自弃无懈可讥C. 羞赧披糜酒囊饭袋耳濡目染D. 厮打涵盖展露头角噤若寒蝉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解意有错的一项是()A.殒身不恤(顾虑)长歌当哭(当作)夙兴夜寐(早晨)B.士贰其行(不专一)否极泰来(好运气)痛定思痛(安定)C.桀骜不驯(不顺从)夜雨初霁(雨后初晴)沧海桑田(青绿色)D.天涯沦落(沉没)商贾云集(商人)跋山涉水(趟水过河)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海外华侨华人纷纷发表声明或谈话,坚决拥护   反分裂国家法。    

3、在灿烂的灯光中,由24名聋哑演员表演的“千手观音”精妙绝伦,   人心。 控制人口和实行计划生育,使我国13亿人口日的到来   了4年。A. 制定 振奋 推迟 B. 制定 震撼 推迟    C. 制订 振奋 延迟 D. 制订 震撼 延迟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发言者各抒己见,二三其德。B. 三年来,他夙兴夜寐,笔耕不辍,终于完成了这部长篇小说的文稿。 &

4、#160;  C. 敬老院里的老人们说,有这样好的地方安度晚年,我们一定要白头偕老。    D. 这场球赛,我们班要获胜了,同学们在旁边呐喊助威,信誓旦旦。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日前,国土资源部公布了第二批通过规划审核的4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名单。    B. 李明德同志在担任营长、团长期间,多次被评为训练先进单位和后勤保障模范单位。    C. 如果我所管的“闲”事

5、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D. 法律专家的看法是,消费者当众砸毁商品只是为了羞辱或者宣泄自己的不满。 7. 从文学常识的角度看,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词有婉约、豪放两大流派之分,柳永、姜夔、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苏轼、辛弃疾是豪放派代表作家。B、唐诗有边塞诗、山水田园诗之分。孟浩然、岑参是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家,高适、王维是边塞诗的代表作家。C、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关汉卿、王实甫、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等都是元曲大家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琵琶行都属歌行体。白居易写了大量的“新乐府”诗。8、下列的赏析表述

6、,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居秋暝的中间两联同是写景,而各有侧重。颔联侧重写物,以物芳而明志洁;颈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望政通。可以看作是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B、越中览古前面写过去的繁华,后面写现在的冷落。对照极为强烈。结构上,前三句一气直下,直到第四句才突然转到反面来写人事的变化,盛衰的无常。C、锦瑟的尾联拢束全篇,明白提出“此情”二字,与开端的“年华”相呼应,笔势未尝闪遁。诗人用两句话曲折地说明对欢乐往事的留恋和悔恨。D、登高诗的前半写景,后半抒情,在写法上各有错综之妙。首联着重刻画眼前的具体景物,次联着重渲染整个秋天的天气,三联表现感情,从空间、时间两方面着手,四联归结到时世艰难是潦倒

7、不堪的根源。 9. 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兴手法的一句是:( ) A、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室其家。 B、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 C、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 D、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10下列文集按作者年代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樊川文集王右丞集白氏长庆集稼轩长短句 东坡乐府漱玉词 A、 B、 C、 D、11对下列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A、“春花秋月”既写了良辰美景,又写出了时光的

8、推移;继之以“何时了”,则写出了作者的无限感伤。 B、二三句写主人公难以承受回首往事的痛苦;月夜里,于“小楼”“东风”之中,却又不禁想起了往日“故国”里的帝王生活。 C、“雕栏玉砌”指代南唐故国宫苑;“朱颜改”是说宫苑中的妃嫔已年老色衰,不能再来帮助主人排遣心中的苦楚。 D、“问君”的“君”,指的是作者李煜自己;“一江春水”写尽了“愁”之深重。于凄恻无奈之中蕴含了忧愤。12.下列诗句停顿不正确的是()A.惟草木之零落兮B.对长亭晚C.靡室劳矣D.户庭无尘杂13. 下列著名词作家均属于婉约派的一项是:()A温庭筠、柳永、李清照、姜夔 B李煜、苏轼、姜夔、辛弃疾C苏轼、秦观、温庭筠、李煜 D柳永、

9、李清照、李煜、辛弃疾 14两句话所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A 她唱的音调好不凄凉。 她唱的音调好凄凉。B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会出现一些差错。 他缺乏工作经验,难免不出现一些差错。 C这样的事,我何尝愿意做? 这样的事,我何尝不愿意做?D除非你去请,他才会来。 除非你去请,他是不会来的。二、阅读理解 (26分)(一)、诗歌阅读:阅读诗经中的无衣完成1517题。(6分)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15对这首诗的词语理解及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A、袍:长衣,即战袍。于:语

10、气助词,不译。兴师:出兵。同仇:你的仇人就是我的仇人,引申为共同对敌。 B泽:同襗,即内衣。偕作:一起行动。裳:下身的衣服,即战裙。偕行:一同出发。 C、或同穿一“袍”,或同穿一“泽”,或同穿一“裳”,是说明百姓们从军时贫穷”无衣”,反映了他们悲愤哀怨、无可奈何的感情。 D、“同仇”、偕作”、“偕行”,正好显示出战前动员,整理行装,一同出发这一过程。表现了战士们不断高涨的斗志。 16、对这首诗的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第一节是全诗的总领。为了“同仇”这个目标,所以才能“同袍”、“同泽”、“同裳”。B、第一、二节诗表达了同心协力共同对敌的决心。反问句的使用,语气强烈,增强了诗句的艺术感染力

11、。C、第三节诗句式与前两节相同,但表达的感情与上文不同,主要强调了慷慨从军一同出发这一中心。D、全诗叙写了出征前战友相互勉励的情形,抒发了团结友爱、共御外侮的壮志豪情。17.对无衣体裁及基调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这一首赋体诗,用“赋”的表现手法,在铺陈复唱中直接表现战士们共同对敌、奔赴战场的高昂情绪。B这是一首抒情诗,表现了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C.这是一首古代军中歌谣即军歌,充满了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D.全诗铿锵有力,慷慨悲壮。(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8分)七音十二律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吗?一个争论已久的话题是:十二音律和七声音阶在中

12、国是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还是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所谓十二律,是中国古代的律制,律是指音调,比如用十二个长度不同的竹管吹出十二个音调不同的标准音,用以确定乐音的高低,这十二个标准音就叫做十二律,它相当于现代音乐的十二个调。在一首乐曲中,我们一般只使用其中的七个音来构成音阶,即所谓七声音阶。公元1780年,传教士钱德明发表了一篇论文,认为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发明的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钱德明的观点当即遭到了欧洲学者的排斥。法国人沙宛在1898年说,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入的。 1962年,李约瑟在他的书中说,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然后向东西两个方向传播,向东传入了古中国,向西

13、传入了古希腊。在没有考古证据的情况下,人们仿佛默认了这样一个说法。1978年曾侯乙墓出土了大型编钟,这个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又一次喧嚣开来。因为曾侯乙的双音编钟(即在一个钟上可以敲出两个构成三度谐和关系的乐音,这是要有成熟的音乐理论与精湛的制作工艺作为支持的),证实了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的音律知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同时期的古希腊。这种在短期内所不可能达到的成就,使人们开始怀疑音律从古巴比伦传入的可能性。有意思的是,我们可以把两个文明古国中音律方面的成就做一番比较。 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上,可以看到竖琴与琴师弹拨的图刻。这些文化遗物的时代,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之间,很明

14、显当时的弦乐已经有相当的发展。而多数科技史家认为,和谐音律的认识,最可能源于弦乐。在同时期的中国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商代出土的乐器种类开始增多了,但没有墓,有二十五弦瑟,十弦及五弦器。这些很先进的弦乐器,不是短时期内能形成的,也就是说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可能会更早,而源于商代的那些有多种发音的乐器,是可以做音律的测量与分析的。李纯一先生曾对商代不同地区的埙、编磬和编钟做了系统的研究,结论是,那时可能已具备了标准音概念,也就是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丝基墨。十二律是和十二个月对应的。在公元前14世纪的中国,有关闰月的制法已有初步的系统,商代天文学家已经知道

15、利用大小月用一年十二个月并设置闰月来协调月相与季节的关系。在公元前6世纪以前,中国已经发明了十九年七闰制,并有系统地进行应用。而古巴比伦人掌握十九年七闰的规律是在公元前5世纪,比中国整整晚了一个世纪。这从一定程度上否定了中国从古巴比伦学习十二律音乐体系的说法。另外,中国古代把二十八宿平均分为4组,每组7宿,分别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乌龟蛇几种动物形象相配,称作四象或四律、四宫。曾侯乙衣服箱上的二十八个宿名,顺时针围绕着一个斗字,这个斗字代表着北斗七星。在西方,古巴比伦平面球形图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1200年。1900年潘切斯教授利用大英博物馆收集的一些残片复原了平面球形星图

16、。人们对照古巴比伦平面星图和中国的二十八宿,并没有一个直接相对应的含义,由此可以显示,古中国的天文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独立生成的,这对十二音律及七声音阶的起源,有一个值得启发的参照。 18、七音十二律长期以来被默认为是西方创建的。下列对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学者始终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西方,故而极力排斥传教士钱德明提出的古希腊七声音阶是从中国抄袭的观点。 B、法国人沙宛认为中国的音律是公元前4世纪由亚历山大东征军传人的。 C、李约瑟认为音律的知识起源于古巴比伦,向东传人了古中国,向西传人了古希腊。 D、从古巴比伦的苏米尔出土的陶片图刻上可以明显看出当时的弦乐已

17、有相当的发展,而中国缺乏考古的直接证据。 19、原文以对中国古代乐器的研究为依据,倾向于否定七音十二律是从古巴比伦传人中国的。下列表述不属于原文推论依据的一项是:( ) A、与古巴比伦音乐文物所属年代同时期的中国,已经出现的乐器有笛、陶钟和陶埙。 B、曾侯乙双音编钟证实中国的音律知识远远超过同时期的古希腊,这是短时期内不可能达到的成就。 C、从曾侯乙墓中出土的弦乐器都很先进,说明中国弦乐器的起源应该更早。 D、李纯一先生对商代多种乐器的系统研究表明,那时中国可能已有了十二律的音乐体系。 20、下列对“古代中国的音律和天文知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大体上是对应的。 A、中

18、国古代对十二音律和十二月相的认识大体上是对应的。 B、中国古代把七宿平均分为四组,每组七宿,这与七声音阶的构成并非巧合。 C、中国古代对音律的认识其实是应用了商代就有的对闰月的认识。 D、中国古代天文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是独立生成的,与之相应的七音十二律音乐体系也不大可能是传自西方的。 21、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曾侯乙编钟的出土,使有关音律起源的争论有了新的依据。 B、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表明,至少在公元前5世纪,中国在音律方面的成就处于世界前列。 c、中国发明十九年七闰制比古巴比伦人早了一个世纪,因此中国对音律的认识可能也要早于古巴比伦。 D、对古中国和巴比伦音

19、律成就的比较,说明其对音律的认识可能是各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 第二卷非选择题(58分)(三)阅读下列内容,完成2226题。(10分)这是我所知道的,凡我所编辑的期刊,大概是因为往往有始无终之故罢,销行一向就甚为寥落,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22),这虽然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倘使我能够相信真有所谓“在天之灵”,那自然可以得到更大的安慰,但是,现在,却只能如此而已。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23)。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能有什么言语?长歌当哭,是必须在痛定之

20、后的。而此后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24),尤使我觉得悲哀。我已经出离愤怒了。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的最大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25)快意于我的痛苦,就将这作为后死者的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22作者为什么“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3这里作者为什么又“实在无话可说”?24“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指谁的什么论调?25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它们”而不用“他们”?26这段文字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的两个原因是什么?三默写27、根据内容要求及上下句默写。(5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眼”是,; 山居秋暝中中动静结合的写景句子是,;归原田居提示归隐原因的诗句是,;真的

21、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无边落木萧萧下,。四、语言运用。 28根据下面新闻内容,为其拟一个标题。(3分)新华社北京10月份2日电今天上牛,神州六号载人飞船火箭残骸中最重要的磁记录仪在内蒙古鄂托克旗找到。搜索部队说,磁记录仪又称“黑匣子”,是飞船残骸中最重要的部件,将被直接送到北京进行数据分析。截至记者发稿时,神州六号飞船的四个助推器已找到三个,另一个仍在搜索中。据搜索人员介绍,找到磁记录仪意味着搜索工作已经基本结束。五、作文:29根据下面一首歌的歌词,按要求作文。(40分)从不因为伤心哭肿眼睛,始终相信乌云会散去;从不因为失意淋湿自己,始终相信雨过就会天睛。从不因为挫折泪落不停,始终相信黑

22、暗就会过去;从不因为失败影响心情,始终相信夜尽就是黎明。生活并不总是万事如意,善待生活自己才有快乐开心;生活并不总是艳阳高照,善待生活人生才会一帆风顺。请以“善待生活”为话题写一篇700字以上的作文,文体自选,题目自拟。高二(上)语文期中试卷答题卡20051027班级 姓名 学号 注意:交卷时只交答题纸。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一)(二)(三)得分一 语言知识及运用:(28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答案二、(一)、(二) 诗歌及课外阅读:(14分)题号15161718192021答案三、(三)现代文阅读:(10分)22作者为什么“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23这里作者为什么又“实在无话可说”?24“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指谁的什么论调?25在这里作者为什么用“它们”而不用“他们”?26这段文字表明作者写作本文的两个原因是什么?27、根据内容要求及上下句默写。(5分)梦游天姥吟留别的“诗眼”是,; 山居秋暝中中动静结合的写景句子是,;归原田居提示归隐原因的诗句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