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赤壁赋》)_第1页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赤壁赋》)_第2页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赤壁赋》)_第3页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赤壁赋》)_第4页
语文大纲版第四册课课练:《赤壁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训练二十赤壁赋课前预习1.在括号里填上正确的读音。答案:(1)zh (2)du (3)fng (4)pin (5)ji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正襟危坐 杯盘狼藉 苍海一粟 孤苦零丁B.一叶扁舟 不绝如缕 余音绕绕 形单影只C.乐观旷达 凄恻动人 感人肺腑 抑扬顿挫D.潜移墨化 肝胆照人 犀角烛怪 面聆謦亥欠答案:C解析:A项“苍”应为“沧”;B项“绕绕”应为“袅袅”;D项“墨”应为“默”。3.加点词语解释无误的一项是( )A.一苇(指小船) 所如(往)美人(漂亮的人) 倚(循、依)歌B.幽壑(深谷) 不绝如缕(细丝)一瞬(眨眼功夫) 冯虚御(驾)风C.肴核(菜肴) 共适(

2、有享有的意思)狼籍(凌乱) 少焉(不多一会儿)D.泛(漂浮)舟 溯(逆流而上)流光盈虚(缺)者 空明(天空明亮)答案:B解析:A项“美人”指所思慕的人,古人常用来作为圣主贤臣或美好理想的象征;C项“肴核”指菜肴果品;D项“空明”指月光下的清波。4.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壬戌中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元丰五年。( )(2)“七月既望”中的“既”,是“过了”的意思;“望”是每月十五日,“既望”指已经过了望日,即到了十六日。( )(3)“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是“斗宿”和“牛宿”两个星宿名。( )(4)“灌水之阳有溪焉”中的“阳”是指河水的北岸。( )答案:(

3、1) (2) (3) (4)解析:(2)“望”是阴历或农历每月十五,“既望”是阴历或农历的每月十六。课堂巩固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词类活用情况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麇鹿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A.和不同,和相同 B.和相同,和不同C.和相同,和相同 D.和不同,和相同答案:B解析:“下”:名词活用为动词,攻下;“渔”:名词活用为动词,打鱼;“侣”“友”均为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为朋友”;“西”“东”均为名词作状语,向西,向东。2.下列各句子中“于”的用法和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 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4、于是饮酒乐甚 此非曹孟德之困于周郎者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托遗响于悲风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A. B. C. D.答案:A解析:A.介词,在;B.从/被/给;C.从/在/在;D.到/在/给。3.下列各句中不属于特殊句式的一项是( )A.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B.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C.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D.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答案:D解析:A、B、C项均为倒装句。4.指出下列加点字的通假字。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东望武昌,山川相缪( )肴核既尽,杯盘狼籍( )答案:嘱 凭 缭 藉5.每4段作者以回答“客

5、”的名义,用眼前的水月为喻,展开哲学般的议论,论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完成下表。变不变对人生而言得出结论江月 亮一般道理答案:变不变对人生而言得出结论江逝者如斯未尝往也月 亮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又何羡乎一般道理天地曾不能一瞬物与我皆无尽也不必哀吾生之须臾解析:第4段写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观。想开了,也就能丢开个人的愁怀,去尽情欣赏大自然美妙的风光。“苏子”的回答,照应了开头的写景,以明月江水作比,说明世界万物和人生,既有变的一面,又有不变的一面。从变的角度看,天地万物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能保持不变;从不变的角度看,万物和人类都是永久存在的,用不着羡慕长江的无穷,哀叹人生的短促,人生应该旷达乐观。6.

6、本文写景、抒情、议论结合紧密,请用三字概括作者的感情变化。答案:乐悲乐解析:全文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思路,以泛舟夜游赤壁为线索。课后检测一、基础部分1.选出下面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举酒属客(zh) 徘徊于斗牛之间(du)B.山川相缪(lio) 酾酒临江(sh)C.倚歌而和之(h) 相与枕藉(j)D.驾一叶之扁舟(pin) 是造物之无尽藏也(zng)答案:C解析:C项“藉”读为“ji”。2.下列各组加点的词语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A. B.C. D.答案:C解析:A.介词,于;形容词词尾,的样子。B.连词,却;连词,表修饰关系。D.助词,无义;代词,它,代“水与月”。3.指出

7、下列各句停顿有误的一项( )A.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 B.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C.眇眇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 D.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答案:D解析:D项应为: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赤壁赋是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年游黄冈赤壁后所作,作者在黄州不得签署公文,不得擅离贬所,在这种“软禁”的情况下,出游赤壁,怀古感今,作者的抑郁感愤自不待言。B.本文以赋体常用的主客问答形式抒发观感,文中主客所云虽不同,其实只是抒发了作者感叹青春虚度,空有一腔抱负和绝世才华却无法施展的苦闷心情。C.赤壁,在长江、汉水一带就有五个地方

8、是同名的,“赤壁之战”的旧址,后人一般认为在湖北嘉鱼县,苏轼所游却是湖北黄冈;但文学创作与历史考证不同,见景生情,驰骋想象,在此地怀古也未尝不可。D.赋中借李白诗句“清风明月不用一钱买”表达尽情享受眼前之景的情感,不免有些消极;但在这样的境遇中,这也是一种消极的抗议,以此表示自己不向政敌屈服,不在意迫害,就要活得快意。答案:B解析:B项文中虽然也流露出了一些消极情绪,但也表达了作者一种豁达乐观的精神。5.下面句子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任凭小船飘去,越过那茫茫的江面。B.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桂树做的棹,木兰做的桨,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

9、上。C.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面朝大江喝酒,横执长矛吟诗,本来是一代的英雄啊。D.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从那不变的一面看,那么万物同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答案:C解析:C项“面朝大江喝酒”应为“面朝大江斟酒”。6.默写名句(1)清风徐来,_。 (2)诵明月之诗,_。(3)月明星稀,_。 (4)取之无禁,_。答案:(1)水波不兴 (2)歌窈窕之章 (3)乌鹊南飞 (4)用之不竭二、本课阅读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日:“何为其然也?”客日:“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10、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7.下列加点词与“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中“于”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终葬汝于先人之兆,然后惟其所愿 B.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C.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 D.于是作八愚诗,纪于溪石上8.与 “侣鱼虾而友麋鹿”加点词活用现象相同的是( )A.今予家是溪,而名莫能定B.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C.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11、D.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9.根据文段可知,客人“托遗响于悲风”的原因有三:一是从人物方面,由古代“一世之雄”与_的对比而生悲;二是从宇宙方面,由山川之无穷与_的对比而生悲;三是从理想方面,由挟仙遨游、抱月长终的愿望与_的现实的对比而生悲。10.赋中多用偶句,极富声韵之美,如同一首美妙的散文诗。试分别找出与下列两句押韵相同的句子并注明是何韵。(1)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_。(押_韵)(2)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_(押_韵)11.赤壁赋整篇情绪的转换是由喜转悲入乐,本段处于第二层次。根据前文(第2段),本段首句“苏子愀然”的原因是什么?试作说明。7.答案:C解析:C项与

12、例句相同,“于”表被动。A项“于”为“在”,B项“于”为“从”,D项“于”为“在”。8.答案:D解析:例句与D项都为意动用法,A、C项都为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为使动用法。9.“当今等闲之辈” “吾生之须臾” “不可乎骤得”10.(1)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u(2)“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 ong11.参考答案:听到了凄切婉转,“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洞箫声,使作者的主观感受由悦情变为怀古伤今的悲意。解析:要在把握词义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感情。三、拓展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后赤壁赋 苏 轼 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霜露既降,木叶尽脱,人影

13、在地,仰见明月。顾而乐之,行歌相答。已而叹曰:“有客无酒,有酒无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客曰:“今者薄暮,举网得鱼,巨口细鳞,状如松江之鲈。顾安所得酒乎?”归而谋诸妇。妇曰:“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时之需。”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几何,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予乃摄衣而上,履僇岩,披蒙茸,踞虎豹,登虬龙,攀栖鹘之危巢,俯冯夷之幽宫。盖二客不能从焉。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呜谷应,风起水涌,听其所止而休焉。时夜将半,四顾寂寥。适有孤鹤,横江东来。翅如车轮,玄裳缟衣,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 须臾客去,予亦就睡。梦一道士,羽衣翩跹,过临奉

14、之下,揖予而言曰:“赤壁之游乐乎?”问其姓名,俯而不答。呜呼噫嘻!我知之矣。畴昔之夜,飞鸣而过我者,非予也邪?道士顾笑,予亦尺寤。开户视之,不见其处。注:僇(l)岩巉岩,高而险的山岩。蒙茸草木丛生。冯(png)夷水神。畴昔昨夜。1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攀栖鹘(h)之危巢(十分危险的鸟窝)B.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形容长啸的高亢声音)C.予亦悄然而悲,肃然而恐(忧愁的神态)D.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形容鹤鸣的尖利声)13.下列各组句子中均有连词“而”,其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B.C. D.14.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凛乎其不可留

15、也恐惧胆怯不敢久留B.适有孤鹤,横江东来恰好此时有一只仙鹤横穿江面从东方飞来C.梦一道士,羽衣翩跹睡梦中,我看见一位老道的羽衣翩翩起舞D.呜呼噫嘻!我知之矣哎哟哟!我认出它来了15.联想赤壁赋,从修辞格的角度来审视,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踞虎豹,登虬龙A.予乃摄影衣而上,履僇岩,披蒙茸 B.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来源:KC.纵一苇之所如 D.凌万顷之茫然12.答案:A解析:A项“危巢”指高高的鸟巢,在古汉语中“危”常解释为“高”,如“危楼高百尺”。13.答案:B解析:A项分别表转折和顺承;B项都表承接;C项分别表顺承和修饰;D项分别表顺承和修饰。14.答案:C解析:C项“羽衣”指身穿羽衣

16、,名词活用作动词;“翩跹”指轻快地旋转舞动的样子。15.答案:A解析:例句中的虎豹、虬龙均为借喻修辞格,B项中“白露”、C项中“一苇”、D项中“万顷”也属于借喻。参考译文: (壬戌)这一年的十月十五日傍晚,我从雪堂出发,将要到(我原先住过的)临皋去。还有两位客人和我一同经过黄泥山坡。(这时)霜寒露冷,树木上的叶子都落了。地上晃动着人影,抬头仰望,明月当空,环顾四周,不觉高兴起来,边走边唱,互相酬答。过了一会儿,我叹惜说:“有客人没有酒,有酒却没有佳肴,在这月明风柔之夜,如何度过这美好的夜晚呢?”客人说:“如果在天快要黑之时,撒网就能捕到鱼,那鱼口大鳞细,形状就像松江的鲈鱼一样。只是从哪里弄到酒

17、呢?”我们一行返回到家中,找妻子想办法。妻子说:“我家里的一斗酒,收藏了好长时间,来预备您急需时用。”于是带着酒和鱼,重新来到赤壁之下。(这时)江水涛声阵阵,江岸山上峭壁,高达千尺。巍峨的山峰,让人感到月亮也相形变小,冬季江水落下去了,江中的石头露了出来。没过多久,江山面貌已变化太大,再也无法辨识了。 我提着衣服的下襟走上岸头,登上险峻的山崖,拨开丛生的杂草,蹲坐在奇形怪状的石头上,手攀着弯曲的树枝,登到山的最高处,俯视着江水的极深处。大概后面的两位客人不能跟上我,向我发出清越而悠长的啸声。这声音破空而来,草木为之震动,山谷为之回荡,只见风起浪涌。我一下子被带进忧思之中,因恐惧而神情严肃,心中

18、也一片恐惧而不敢久留此处。返回时我们登上了小船,将它驶到江心,任凭小船漂到何处,停在什么地方。 时间已经是半夜了,环顾四周,一片寂静空虚。这时有只孤鹤,从江南山东穿过江面。翅膀张开有车轮那么大,身上是白色的羽毛,尾巴是黑色的,“嘎”的一声长鸣,从我的船上掠过,向西飞去。不一会儿,客人离我而去,我也就睡着了。梦中看见一位道士,穿着羽毛编织的衣服,飘然轻快地经过临皋,向我作揖并且问道:“赤壁之游愉快吗?”问他的姓名,他低头不语。哦!我知道你是谁了。昨天夜里,叫着从我头飞过的孤鹤,不就是你吗?道士回过头笑了,我也从梦中惊醒。打开门想看看他,结果不见他的行踪。(二)(2006高考湖北卷,1013)阅读

19、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19题。涉 务 夫君子之处世。责能有益于物耳,不徒高谈虚论,左琴右书,以费人君禄位也。 吾见世中文学之士,品藻古今,若指诸掌,及有试用,多无所堪。居承平之世,不知有丧乱之祸,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肆吏民之上,不知有劳役之勤,故难可以应世经务也,晋朝南渡,优借士族,故江南冠带有才干者,擢为令、仆以下,尚书郎、中书舍人以上,典掌机要。其余文义之士,多迂诞浮华,不涉世务,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至于台阁令史、主书、监帅、储王签省,并晓习吏用,济办时须,纵有小人之态,皆可鞭杖肃督,故多见委使,盖用其长也,人每不自量,举世

20、怨梁武帝父子爱小人而疏士大夫,此亦眼不能见其睫耳。 梁世士大夫皆尚褒衣博带,大冠高履,出则车舆,入收扶持,郊郭之内,无乘马者。周弘正为宣城王所爱,给一果下马,常服御之,举朝以为放达,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及侯景之乱,肤脆骨柔,不堪行步,体羸气弱,不耐寒暑,坐死猝者,往往而然。 古人欲知稼墙之艰难,斯盖贵谷务本之道也,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耕种之,薅锄之,刈获之,载积之,打拂之,簸扬之,凡几涉手而入仓禀,安可轻农事而贵末业哉!产南朝士,因晋中兴而渡江,本为羁旅至今八九世,未有力田,悉资俸禄而食耳,假令有者,皆信僮仆为之,未尝目观一土,耘一株苗,不知几月当下,几月当

21、收,安识世间余务乎?故治官则不了,营家则不办,皆优闲之过也。 (选自颜氏家训有删节)注:涉务:涉及、从事实际事务。果下马:一种矮小的马,可在果树下行走。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徒高谈虚论(只是) B.及试用,多无所堪(胜任)C.至乃尚书郎乘马,则纠劾之(纠正) D.本为羁旅(寄居)17.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当时士大夫“崇尚空谈”和“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气的一组是( )A. B.C. D.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主张士大夫要应世经务,不要白白浪费君王的俸禄。B.这些士大夫缺乏自知之明,都怨恨梁朝武帝父子偏爱中下层官史。

22、C.作者以周弘正骑果下马受到朝延官员的称赞为例来批评时风。D.重视农耕是立国的根本,士大夫只有了解农民的辛劳,才能做好其他事务19.把上文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保俸禄之资,不知有耕稼之苦。(2)纤微过失,又惜行捶楚,所以处于清名,盖护其短也。(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16.答案:C解析:“纠”应解释为“审查”。17.答案:A解析:B项第一句是养尊处优;C项第一句指养尊处优的危害;D项第一句指养尊处优,第二句指崇尚空谈。18.答案:C解析:C项意在批评当时士大夫养尊处优的风气及带来的不良后果。19.(1)在朝廷当官,不知道在战场上的危急;依仗有俸禄的收入,不懂得有耕作的劳苦。(2)有了小的过失,又不忍督责鞭笞,他们之所以享有清雅的名声,是因为朝廷掩饰他们的过错。(3)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白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参考译文: 君子为人处世,贵在能对社会有所贡献,而不只是高谈阔论,左手抚琴,右手持书,尸位素餐。 我见过有些武文弄墨的人,谈古论今,头头是道,易如反掌,到了任用他们的时候,大多数人却不能胜任。他们处在太平盛世,不知道耕田种地的劳苦;地位处在吏民之上,不知道劳役的辛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