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0课 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一、教材简析: 本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 20课城市 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 。本课首先是一种观念的普及,希望借此帮助学生学 会正确的认识文物古迹的价值,懂得保护身边的古建筑,尽早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 其次则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思维的训练, 即以城市建设和古建 筑的保护为出发点, 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问题、 思考问题, 并通过自己的 思考寻找解决方案。二、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非常紧密, 学生对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有一定的 了解,但对建设与保护的问题对学生来讲有相当的难度, 还需要老师正确的引导。 使学

2、生从多方面感到对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在城市建设中对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性,了解古建 筑的价值。2、能力目标:关注城市建设与古建筑保护的矛盾性与相互依存性。培养学 生独立思考、分析的能力,小组成员互相合作,探讨研究。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目标:根据学科知识特点,确定通过学习本节 内容实现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认识文物古迹的价值, 懂得保护身边的古建筑, 尽 早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全面认识古建筑价值是正确保护的基础。本课涉及到开发、 保护两方面的内容, 核心问题是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矛盾。 教学重点 是引导学生正确而深刻的

3、认识古建筑的价值,树立保护古建筑的观念。教学难点: 通过思考、探讨保护与开发的协调方式。五、课 型:鉴赏课六、课时计划: 1 课时七、教学方法: 讲述法、提问法、启发法、讨论法、欣赏法、 (设计意图: 新课标倡导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那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提问教 学法,鼓励所有同学积极参与, 教师给予启发和引导, 运用所学鉴赏方法来赏析、 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八、教学准备:教科书、欣赏图片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环节一:欣赏图片教师设问:大家想一想,假如我们身边这些古建筑“消失”了,你有什么想 法?你觉得是否应该保护?学生讨论发言: (从历史记载、

4、亲身经历、 身边著名建筑中想象当古建筑“消 失”谈论其感受。)教师补充: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身边的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 异的变化。直插云端的摩天楼,凌空飞架的立交桥,拔地而起的片片居住区、科 技园、写字楼、商业城,这些都是不断进行的城市建设与开发的成就,然而,随 着这种飞速的建设与开发,城市也付出了代价。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永远地 消失了;有的受到严重威胁,侥幸留存下来也危在旦夕,所以,城市建设与保护 古建筑这一问题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协调二者的关系,科学而全面地保护古建 筑。本课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科学而全面地保护古建筑,请打开课本第二十课。(课堂环节意图:通过分析古建筑与城市建设的

5、关系,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古 建筑的观念,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环节二:学生打开课本第二十课,引出课题:关注当今城市建设一一城市建 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判断,作出正确的评价,形成互动探究的教学模式。)八、教学准备:教科书、欣赏图片九、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环节一:欣赏图片教师设问:大家想一想,假如我们身边这些古建筑“消失” 了,你有什么想 法?你觉得是否应该保护?学生讨论发言: (从历史记载、 亲身经历、 身边著名建筑中想象当古建筑“消 失”谈论其感受。)教师补充:同学们,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身边的城市面貌正在发生日新月 异的变化。直插云端的摩天楼,凌空飞架的立交桥,拔地而起的片片

6、居住区、科 技园、写字楼、商业城,这些都是不断进行的城市建设与开发的成就,然而,随 着这种飞速的建设与开发,城市也付出了代价。有一些历史悠久的古建筑永远地 消失了;有的受到严重威胁,侥幸留存下来也危在旦夕,所以,城市建设与保护 古建筑这一问题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协调二者的关系,科学而全面地保护古建 筑。本课我们将一起探讨如何科学而全面地保护古建筑,请打开课本第二十课。(课堂环节意图:通过分析古建筑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保护古 建筑的观念,为下一环节埋下伏笔。)环节二:学生打开课本第二十课,引出课题:关注当今城市建设一一城市建 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和整理北京文物古迹的呼吁:北平的整个形制

7、既是世界上可贵的孤例,而同时又是艺术的杰作,城内外许多建筑物却又各个的是在历史上、 建筑史上、艺术史 上的至宝。”梁先生尤其主张保留北京古老的城墙,并提出将城墙与护城河统一 设计,建成立体的环城绿化公园,给市民提供良好的休憩娱乐和陶冶情操的场所。 然而当时的城市规划者非但没有采纳此建议, 还在随后的大规模建设中,将老城 墙、城门几乎悉数拆毁。而今,我们只能从这些老照片中目睹雄伟的城墙与巍峨 的城楼,缅怀那些永远失去的瑰宝。(设计意图:故事引入,点题通过建筑家梁思成与老北京城保护的故事,来 树立古建筑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到城市建设和古建筑保护存在矛盾,而往往是后者得不到人们的重

8、视,阐述古建筑保护的必要性。0)2、古建筑与城市特色密不可分1古建筑的价值环节一:欣赏图片教师讲述:这两座城市都因为精美绝伦的古建筑和保存完好的历史街区而成为富有盛誉的历史文化名城环节二:图片欣赏,思考问题教师讲述:世世代代人民的历史文物建筑,饱含着过去的年月传下来的信息,是人民千百年传统的活的见证,我们必须一点不走样的把它们的全部的信息 传下去。 摘自保护文物建筑及历史地段的国际宪章教师提问:你觉得古建筑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你最欣赏的名胜古迹是哪里?为什么?学生讨论发言:(参考答案)教师补充:古建筑具有的价值:历史价值:了解前人生活的时代 艺术价值:优美凝重的形态 科学价值:坚固合理的结构、独

9、特用料 问:你觉得古建筑还具有什么样的价值?(学生课堂讨论)文化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2古建筑与城市的关系教师讲述:同学们,上面所讲述这么多古建筑的价值,同时它们与城市的 关系亦是非常密切的。女口:北京一一天安门、长城拉萨一一布达拉宫 巴黎一一埃菲尔铁塔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所知道的古建筑与城市的关系还有哪些?(学生讨论、回忆及联系所学知识发言)教师补充:古建筑是城市风貌的点睛之笔,可以说是城市的标志和象征, 良好的城市规划则能够充分衬托古建筑的璀璨夺目,并使之与现代都市风景相得 益彰。反之,湮没古建筑的光彩。(环节意图:以提问,图例欣赏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古建筑的价值, 激发学生树立保护

10、古建筑的观念。)3如何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环节一:教师提问: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的保护有哪些矛盾?(学生角色模拟情景,讨论发言)教师补充:古建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一旦毁坏了就永远不会再出现。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些历史古迹,尤其要避免城市建设开发中对它们的破坏。 不仅 要协调城市与古建筑的关系,还应该利用古建筑为现代城市增添历史文化特色。环节二:欣赏图片,通过案例引出如何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教师讲述: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的方法。方法一:精心保护文物古迹在城市建设当中,首先要确保重要文物的安全,不能有丝毫破坏。这就 要求在历史地区规划中仔细调查、精心设计。【案例】北京平安

11、大街改造工程 北京市为解决交通问题,通了 平安大街。这条道路沿途有大小 14 处文 物古迹和一些传统四合院,是体现北京 旧城历史格局和风貌特点的重要地段。改造过程中,按照既满足交通及市政建 设需求又妥善保护文物的原则,调整了 道路宽度、走向及拆迁范围,妥善保护了沿途重点文物。同时,道路沿线的建 筑高度、形式、色彩以及景观环境都进行了整体规划, 取得了与文物古迹相协调 的效果。【案例】苏州周庄古镇区保护规划美丽的苏州周庄是具有 900 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 别有一番风韵。每天来到这里游览的中外客人络绎不绝。(学生角色模拟情景,讨论发言)教师补充:古建筑是前人留给我们的遗产,一

12、旦毁坏了就永远不会再出现。我们应该保护好这些历史古迹,尤其要避免城市建设开发中对它们的破坏。 不仅 要协调城市与古建筑的关系,还应该利用古建筑为现代城市增添历史文化特色。环节二:欣赏图片,通过案例引出如何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教师讲述:协调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的方法。方法一:精心保护文物古迹在城市建设当中,首先要确保重要文物的安全,不能有丝毫破坏。这就 要求在历史地区规划中仔细调查、精心设计。【案例】北京平安大街改造工程北京市为解决交通问题,通了平安大街。这条道路沿途有大小 14 处文 物古迹和一些传统四合院,是体现北京 旧城历史格局和风貌特点的重要地段。改造过程中,按照既满足交通

13、及市政建 设需求又妥善保护文物的原则,调整了 道路宽度、走向及拆迁范围,妥善保护 了沿途重点文物。同时,道路沿线的建 筑高度、形式、色彩以及景观环境都进行了整体规划, 取得了与文物古迹相协调 的效果。【案例】苏州周庄古镇区保护规划美丽的苏州周庄是具有 900 多年历史的水乡古镇。小桥流水,粉墙黛瓦, 别有一番风韵。每天来到这里游览的中外客人络绎不绝。为了节省用地,调整城市结构,96 年开始的改造工程将火车站改为地下使 用。原来的拱顶依然作为入口,内部新建了两公里长的室内商业街。 原来的地面 铁道部分改建成三公里长的包括办公和居住建筑的步行林荫大道,形成了具有综合功能的城市新区。方法三:新建筑与

14、历史环境相协调 保护古建筑并不止于保护孤立的一座, 而是应该保护古建筑的环境,保留历 史街区的整体风貌。然而城市总要更新、发展,这就要求旧区的新建筑与历史环 境相协调,这也是保护古都风貌的重要途径。【案例】北京菊儿胡同新四合院式住宅 菊儿胡同位于北京中心区,建成于 1991 年的新四合院式住宅是吴良镛院士 探索北京旧城居住区更新问题的实践,获得了 1993年的世界人居奖。这里 2-3 层 的新“街坊体系”取代了局部 的危旧平房和老院落,色彩及细部造型遵从旧 有文脉,灰瓦和简化的檐脊表达出该地区的历 史印记。1993 年世界人居奖授予了中国北京的菊儿 胡同四合院住宅工程。获奖说明 这样写道:该工

15、程开创了在北京城中心城市更新的一种新途 径,传统的四合院格局得到保留并加以改进,避免了全部拆除旧城内历史性衰败住宅。同样 重要的是,这个工程还探索了一种历史城市中 住宅建设集资和规划的新途径。(三)课后拓展欣赏广州市古建筑图片(孙中山纪念堂)(广州骑作业:广州城市建设开发与古建筑保护是如何协调的?如:中山路、一德路、与地铁的建设、恩宁路骑楼群、天字码头等讨论形式:根据实践调查,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设为规划组,市民组,专家 组。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份建议。完成后教师收集,并选出若干小组代表发 言。(设计意图: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此基础上自主地关注城市建设开发 与古建筑保护之间的关系,正确认识

16、文物古迹, 尽早树立起尊重文物、 尊重历史 的观念,了解相应的知识是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四)课后小结 教师赠言:古建筑是珍贵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重 要组成部分,它的可珍惜之处在于不可再生性, 一旦毁坏则不可能复原。因此我 们特别重视城市建设开发中对古建筑的保护,它们是古代文明幸存的见证,妥善地 保护它们是我们的责任。(设计意图:以赠言结束课堂,再次强调正确的认识文物古迹的价值, 懂得 保护身边的古建筑,尽早树立起尊重文物、尊重历史的观念。提示学生城市建设 与保护古建筑这一问题必须通过正确的方法协调二者的关系, 科学而全面地保护 古建筑。)十、教学反思1. 学生注意力集中,围绕着教学过程展开学习活动,积极、 主动地参与到各环 节的设计中来;教师能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点击知识点,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2. 活动与关注的要点衔接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