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 传热_第1页
化工原理 传热_第2页
化工原理 传热_第3页
化工原理 传热_第4页
化工原理 传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ppt传传 热热精选ppt第一节第一节 概述概述一、传热过程在化工生产中的应用加热或冷却加热或冷却换热换热/ /能量回用能量回用 保温保温 强化传热过程强化传热过程 削弱传热过程削弱传热过程 精选ppt能量回收:节能减排、资源回用!同时,是化工厂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措施!余热资源被认为是继煤、石油、天然气和水力之后的又一常规能源。例如:钢铁行业烟气余热回收对比例如:钢铁行业烟气余热回收对比余热没有回收余热没有回收热交换器进行余热回收热交换器进行余热回收精选ppt二、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二、传热的三种基本方式 1、热传导、热传导热量从物体内温度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热量从物体内温度

2、较高的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的部分,或传递到与之接触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传导,又或传递到与之接触的另一物体的过程称为热传导,又称导热。称导热。特点:特点:没有物质的宏观位移没有物质的宏观位移 气体 分子做不规则热运动时相互碰撞的结果 固体 导电体:自由电子在晶格间的运动 非导电体:通过晶格结构的振动来实现的 液体 机理复杂精选ppt2、对流、对流流体内部质点发生相对位移的热量传递过程。3、热辐射、热辐射物体因热的原因发出辐射能的过程称为热辐射。 自然对流强制对流p 能量转移、能量形式的转化p 不需要任何物质作媒介p EaT4三种传热方式一般不单独存在,往往相互伴随,同时出现。三种传热方式一般不单

3、独存在,往往相互伴随,同时出现。精选ppt精选ppt三、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与传热速率方程式三、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与传热速率方程式1 1、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LdSoo 外传热面积:外传热面积: 内传热面积:内传热面积: LdSii 平均传热面积:平均传热面积: LdSmm 精选ppt精选ppt2 2、热载体及其选择、热载体及其选择 加热剂加热剂:热水、饱和水蒸气 矿物油或联苯等低熔混合物、烟道气等 用电加热直接热源直接热源间接热源间接热源加加热热剂剂烟道气烟道气电加热电加热温度高、经济、温度不易控制、温度高、经济、温度不易控制、加热不均匀、带有明火及灰尘加热不均匀、带有明火及灰尘温度高、

4、加热均匀、易控制、温度高、加热均匀、易控制、清洁卫生、成本高清洁卫生、成本高高温载热体高温载热体熔盐混合物熔盐混合物水蒸汽水蒸汽最广的热源、加热均匀、最广的热源、加热均匀、温度高时压力过大、不安全温度高时压力过大、不安全精选ppt冷却剂冷却剂:水、空气、冷冻盐水、液氨等空气、水空气、水盐水溶液盐水溶液常常用用冷冷却却剂剂冷却温度冷却温度5oCNaCl、CaCl2等;冷却温度等;冷却温度0 - 45oC有机物有机物乙醇、乙二醇、丙醇等;冷却温度要求更低乙醇、乙二醇、丙醇等;冷却温度要求更低精选ppt3 3、传热速率与热流密度、传热速率与热流密度传热速率传热速率Q:热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换热器的整

5、个传热面传递的热量,单位 J/s或W热流密度热流密度q:热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热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 J/(s.m2)或W/m2AQq 式中,A总传热面积,m2。4 4、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稳态传热与非稳态传热非稳态传热非稳态传热 ,zyxftqQ 稳态传热稳态传热 zyxftqQ, 0 t精选ppt5 5、两流体通过间壁的传热过程、两流体通过间壁的传热过程t2t1T1T2对流对流对流对流导热导热冷流体Q热流体间壁管壁内侧热流体对流)(1) 1 (Q管壁外侧管壁外侧管壁内侧管壁内侧热传导热传导)(2)2(Q冷流体冷流体管壁外侧管壁外侧对流对流)(3)3(Q稳态传热:稳态传热:QQQQ

6、321流体与壁面之间的热量传递以对流方式为主,并伴有流体分子热运动引起的热传导,通常把这一传热过程称为对流传热。精选ppt精选ppt6 6、传热速率方程式、传热速率方程式传热过程的推动力是两流体的温度差,因沿传热管长度不同位置的温度差不同,通常在传热计算时使用平均温度差,以 表示。经验指出,在稳态传热过程中,传热速率Q与传热面积A和两流体的温度差 成正比。即得传热速率方程式为:mtmt式中 K 总传热系数,W/(m2)或W/(m2K); Q 传热速率,W或J/s; A 总传热面积,m2; tm 两流体的平均温差,或K。 总热阻总传热推动力KAttKAQ/1mm精选ppt第二节第二节 热传导热传

7、导1 1、有关热传导的基本概念、有关热传导的基本概念,zyxft 式中 t某点的温度,; x,y,z某点的坐标; 时间。温度场:某时刻,物体或空间各点的温度分布。 (1)(1)温度场和等温面温度场和等温面精选ppt不稳定温度场不稳定温度场 ,zyxft 稳定温度场稳定温度场 zyxft, 等温面等温面:在同一时刻,温度场中所有温度相同的点组成的面。 t1t2t1t2等温面Q0t等温面互不相交等温面互不相交等温面上没有热量传递等温面上没有热量传递 精选ppt(2)(2)温度梯度温度梯度 ntnttgradn0limt+tt-ttnQdA 温度梯度是一个点点的概念。温度梯度是一个向量。 方向垂直于

8、该点所在等温面,以温度增的方向为正一维稳定热传导dxdt/精选ppt2 2、傅立叶定律、傅立叶定律dxdtAQ式中 Q 热传导速率,W或J/s; A 导热面积,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截面积,m2; dt/dx 为沿x方向的温度梯度,/m或K/m; 热导率或导热系数,W/(m)或W/(mK)。精选ppt3 3、热导率、热导率dxdtAQdxdtAQ(2) 是分子微观运动的宏观表现(1) 为单位温度梯度下的热通量大小( (物理意义物理意义) ) 物质的越大,导热性能越好 = f(结构,组成,密度,温度,压力)(3) 各种物质的导热系数金属固体 非金属固体 液体 气体 在热传导过程中,因物质各处温度不同,

9、 也就不同,所以在计算时应取最高温度t1下的1与最低温度t2下的2的算术平均值,或由平均温度t=(t1+t2)/2求出值。精选ppt1、固体热导率、固体热导率 金属材料金属材料 10102 W/(mK) 建筑材料建筑材料 10-110 W/(mK) 绝热材料绝热材料 10-210-1 W/(mK)1(0at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对大多数金属材料对大多数金属材料a 0 , t 精选ppt2、液体热导率、液体热导率0.090.6 W/(mK) 金属液体金属液体 较高,非金属液体较高,非金属液体 低;低; 非金属液体水的非金属液体水的 最大;最大; 水和甘油:水和甘油:t , 其它液

10、体:其它液体:t ,3、气体热导率、气体热导率 t , 一般情况下,一般情况下, 随随p的变化可忽略;的变化可忽略; 气体不利于导热,有利于保温或隔热。气体不利于导热,有利于保温或隔热。0.0060.4 W/(mK)精选ppt4 4、平壁的稳态热传导、平壁的稳态热传导(1)(1)单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单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t1t2btxdxQxQx+dxA假设:假设: 材料均匀,材料均匀, 为常数;为常数; 一维温度场,一维温度场,t沿沿x变化;变化; A/b很大,忽略端损失。很大,忽略端损失。边界条件:边界条件:x=0时,时,t=t1; x=b时,时,t=t2精选ppt由假设可知:为稳态一维热传

11、导,根据傅里叶定律dxdtAQ分离变量后积分210tbtQdtdxA 得导热速率方程式12()QA ttb或1212()tttQbRAQqttAb传热推动力热阻精选ppt例例:平壁平壁A=20m2,b=0.37m,t1=1650oC,t2=300oC,材料导热系,材料导热系数数 =0.815+0.00076t (t:oC, :W/(m oC)。试求。试求平壁平壁Q和和q。 解解: :C9752)(o21tttmC)W/(m556. 197500076. 0815. 0o)(21ttAbQW510135. 1)3001650(2037. 0556. 125/56772010135. 1mWAQq

12、精选ppt(2)(2)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多层平壁的稳态热传导t1t2b11txb2b323t2t4t3假设:假设:(1)A/b很大,忽略端效应;(2)材料均匀;(3)温度仅沿x变化,且不随时间变化。(4)各层接触良好,接触面两侧温度相同。精选pptAbttAbttAbttQ334322321121总热阻总推动力iiiiiiiRttAbttAbt413141推广至推广至n层:层: QttbAttRniiinniin111111 321332211433221:RRRAbAbAbtttttt 各层的温差:各层的温差:精选ppt例:燃烧炉最内层耐火砖例:燃烧炉最内层耐火砖b1=150mm,中间层绝

13、热砖中间层绝热砖b2=290mm,最外层普通砖最外层普通砖b3=228mm。已知。已知t1=1016oC, t4=34oC,求,求t2和和t3。设各层接触良好。设各层接触良好。 1=1.05W/(m oC), 2=0.15W/(m oC), 3=0.81W/(m oC) 33221141bbbttAQq2W/m5 .4162815. 0933. 11429. 0341016 C5 .595 .4161429. 0o1tC1 .805933. 15 .416o2tC4 .1172815. 05 .416o3tC5 .956o2 tC4 .151o3 t解解: :精选ppt材料材料 ,W/moCR

14、 ,m2 oC/W t,oC耐火砖耐火砖1.050.142959.5绝热砖绝热砖0.151.933805.1普通砖普通砖0.810.2815117.4热阻大的绝热层热阻大的绝热层( (保温层保温层) ),分配于该层的温差亦大,分配于该层的温差亦大,即温度差与热阻成正比。即温度差与热阻成正比。精选ppt5 5、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特点:特点:传热面积随半径变化传热面积随半径变化 A=2 rl(1)(2) 一维温度场,一维温度场,t沿沿r变变化。化。(1)(1)单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单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精选ppt傅立叶定律 QAtr ddrtrlrtAQdd2dd边界条件 rr

15、tt11时,rrtt22时,得:Qdrrldtrrtt12122 21212ttrrdtlrdrQ设不随t而变 RtrrlttrrttlQ12211221ln21ln)(2精选ppt注:在稳态下通过圆筒壁的导热速率Q与坐标r无关,但热流密度q1221ln2rrrttrlQAQq却随坐标r变化,因此,工程上为了计算方便,按单位圆筒壁长度计算导热速率,记为ql无关。与坐标一定时,可见,当比值rq/rrrrttlQqll121221ln2精选ppt)(ln)()()(22ln)()()(2211212211212122112ttAbAArrttAAl rlrrrttrrlQm与单层平壁类似形式的计算

16、式:1212lnAAAAAm1212ln2rrrrrlrAmmm对数平均值:算术平均值:几何平均值:1212lnAAAA 212AA 21AA精选ppt例:有外径为例:有外径为426mm的水蒸气管路,管外覆盖一层厚为的水蒸气管路,管外覆盖一层厚为400mm的保温层。保温层材料的热导率的保温层。保温层材料的热导率 =0. 5+0.0009t W/(m K)。水蒸气管路外表面温度为。水蒸气管路外表面温度为150oC, 保温层外表面温保温层外表面温度为度为40oC。试计算该管路每米长的散热量。试计算该管路每米长的散热量。 水蒸气管水蒸气管保温层保温层t1=150oCt2=40oC0.4mr1=0.2

17、13mr2=0.613m解解: :drdtrtdrdtrlQql)0009. 05 . 0(222121)0009. 05 . 0(2ttrrldttrdrq)(2109)(5 . 02)20009. 05 . 0(2ln222142121221ttttttrrqttlmWrrttttql/383ln)(109)(122221421精选ppt(2)(2)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多层圆筒壁的稳态热传导343432323212121ln1)(2ln1)(2ln1)(2rrttlrrttlrrttlQ34323212141ln1ln1ln1)(2rrrrrrttlQ34323212141ln1ln1l

18、n1)(2rrrrrrttql321QQQQ精选ppt例:在一例:在一 的钢管外包有两层绝热材料,里层为的钢管外包有两层绝热材料,里层为40mm的氧化镁粉,平均导热率为的氧化镁粉,平均导热率为 =0.07W/(m oC),外层为,外层为20mm的石棉层,平均导热率为的石棉层,平均导热率为 =0.15W/(m oC)。测得管内壁。测得管内壁温度为温度为500oC, 最外层表面温度为最外层表面温度为80oC,管壁的热导率,管壁的热导率 =45W/(m oC) 。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两层保温层界面的。试求每米管长的热损失及两层保温层界面的温度。温度。 解解: (1) : (1) 每米管厂的热损失每

19、米管厂的热损失34323212141ln1ln1ln1)(2rrrrrrttqlmmmm5 . 360此处,此处,r1=0.03-0.0035=0.0265m r2=0.0265+0.0035=0.03m r3=0.03+0.04=0.07m r4=0.07+0.02=0.09m精选pptmWql/19107. 009. 0ln15. 0103. 007. 0ln07. 010265. 003. 0ln451)80500(14. 32Cttrrrrttqol13203. 007. 0ln07. 010265. 003. 0ln451)500(14. 32191ln1ln1)(233232121

20、31(2) 保温层界面温度t3精选ppt第三节第三节 对流传热对流传热1 1、对流传热过程与对流传热系数、对流传热过程与对流传热系数各层传热方式各层传热方式 ttWTWTA2A1传热壁传热壁冷流体冷流体热流体热流体 T t 湍流主体温度梯度小,热对流为主 层流内层温度梯度大,热传导为主 过渡区域热传导、热对流均起作用精选ppt精选ppt式中式中 Q 对流传热速率,对流传热速率,W; 1、 2 热、冷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热、冷流体的对流传热系数, W/(m2K); T 、TW、t、tW 热、冷流体的热、冷流体的平均温度平均温度及及 平均壁温平均壁温,。 )(11WTTAQ )(22ttAQW 冷

21、流体:冷流体:热流体:热流体:牛顿冷却定律牛顿冷却定律精选ppt2 2、影响对流传热系数、影响对流传热系数 的因素的因素(1)流动状态 湍流 层流 (2)引起流动的原因 自然对流:由于流体内部密度差而引起流体的流动。 强制对流:由于外力和压差而引起的流动。 强制 自然 精选ppt自然对流的产生:自然对流的产生:设热处:设热处:t2, 2; 冷处冷处:t1, 1 体积膨胀系数,体积膨胀系数,1/ C。tVVV 112 )1 (12tVV或或而而22 mV 11 mV 得:得:或或)1(21t ) t1(1112 由温度差而产生的单位体积的浮升力:由温度差而产生的单位体积的浮升力: tggtg 2

22、2221)1(精选ppt(3)(3)流体的物性流体的物性 ,cp, (5)(5)是否发生相变是否发生相变 蒸汽冷凝、液体沸腾 相变 无相变(4)(4)传热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传热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形状:如管、板、管束等;大小:如管径和管长等;位置:如管子的排列方式(管束有正四方形和三角形排列);管或板是垂直放置还是水平放置。精选ppt3 3、对流传热的特征数关系式、对流传热的特征数关系式 固体表面与不发生相变化的流体间的对流传热过固体表面与不发生相变化的流体间的对流传热过程,影响此过程的因素有:程,影响此过程的因素有: 液体的物理性质:液体的物理性质: , , ,cp 固体表面的特征尺寸:固

23、体表面的特征尺寸:l 强制对流的流速:强制对流的流速:u 自然对流的特征速度:自然对流的特征速度: 在对流传热中,获得传热系数的最常用的方法在对流传热中,获得传热系数的最常用的方法是用因次分析将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无因次化,通是用因次分析将影响对流传热的因素无因次化,通过实验决定无因次准数之间的关系。过实验决定无因次准数之间的关系。tg 精选ppt变量总数:变量总数:8个个基本因次基本因次4个:长度个:长度L,时间,时间T,质量,质量M,温度,温度 根据根据定律,无量纲特征数定律,无量纲特征数(8-48-4)=4=4),(tgClufp无相变时无相变时定律定律对于对于u u个基本单位给出的个基本

24、单位给出的q q 个物理量,它们之间的关系个物理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可以通过 q qu u 个无量纲单位组合数组成一个函数式来个无量纲单位组合数组成一个函数式来进行表达。进行表达。精选pptcbaGrKNuPrRe lNu luRepcPr223tlgGrcbpatlgcluCl)()()(223Reynolds,流动型态对对流传热的影响Grashof,自然对流对对流传热的影响Nusselt,对流传热系数的特征数Prandtl,流体物性对对流传热的影响精选ppt一般形式:一般形式:Nu=f (Re, Pr, Gr)简化:强制对流简化:强制对流 Nu=f (Re, Pr)使用准数关联式时注

25、意:使用准数关联式时注意:定性温度的取法:2特性尺寸取对流动与换热有主要影响的某一几何尺寸。管内强制对流传热,如为 圆管,特征尺寸取管径d;如非圆形管,通常取当量直径dede=4(流动截面)/润湿周边2) 1 (21tttm2)2(mWtt膜温3准数关联式的适用范围。1确定物性参数数值的温度称为定性温度。精选ppt精选ppt4.4.无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无相变时对流传热系数的经验关联式(1)(1)流体在管内强制对流传热流体在管内强制对流传热 圆形直管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圆形直管强制湍流时的对流传热系数nNuPrRe023. 08 . 0npcdud)()(023. 08 . 0适

26、用范围:Re104,0.7Pr160, 60精选ppt 特征尺寸为管内径di 流体被加热时,n0.4;被冷却时,n0.3。221tttm注意事项: 定性温度取强化措施:强化措施: u,u0.8 d, 1/d0.2 流体物性的影响,选大的流体 8 . 018 . 02 . 08 . 08 . 0023. 0)()(023. 0nnpnpcducdud精选ppt以下是对上面的公式进行修正:以下是对上面的公式进行修正:高粘度高粘度 14. 0318 . 0)(PrRe027. 0wNu0 . 1)(95. 005. 1)(14. 0冷却或加热气体液体被冷却液体被加热wRe10000,0.7Pr60定

27、性温度取tm;特征尺寸为di精选pptl/d60 过渡流过渡流(2000Re 膜膜 冷凝过程的热阻冷凝过程的热阻冷凝液膜冷凝液膜精选ppt精选ppt2. 2. 膜状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膜状冷凝时的对流传热系数(1 1)水平管束外)水平管束外41032327250 tdngr /.2Wsttt 定性温度:定性温度:t tS Sr r,其它,其它膜温膜温 n n水平管束在垂直列上的管数水平管束在垂直列上的管数r r比汽化热比汽化热特征尺寸:取管外径特征尺寸:取管外径d do o t = ts-tw,饱和温度与壁面温度之差,饱和温度与壁面温度之差精选ppt(2)蒸汽在垂直管外(或垂直板上)冷凝)蒸汽

28、在垂直管外(或垂直板上)冷凝层流层流413213. 1 tlgr Re1800湍流湍流4 . 0312320077. 0Reg 特性尺寸:管长或板高特性尺寸:管长或板高定性温度:膜温定性温度:膜温 精选ppt3. 影响因素和强化措施影响因素和强化措施(1) 液体物性液体物性 , , r (2) 不凝气体不凝气体 不凝气体存在,导致不凝气体存在,导致 ,需定期排放。,需定期排放。(3) 蒸汽流速与流向蒸汽流速与流向 (u10m/s ) 同向时,同向时, t , ;反向时,;反向时, t , ; u ,(4) 蒸汽过热蒸汽过热 r=r+cp(tv-ts) 影响较小影响较小精选ppt(5) 强化措施

29、:强化措施: 目的:减少冷凝液膜的厚度目的:减少冷凝液膜的厚度 水平管束:减少垂直方向上管数,采用错列;水平管束:减少垂直方向上管数,采用错列; 垂直板或管:开纵向沟槽,或在壁外装金属丝。垂直板或管:开纵向沟槽,或在壁外装金属丝。精选ppt液体沸腾时的对流传热液体沸腾时的对流传热沸腾沸腾管内沸腾管内沸腾大容器内沸腾大容器内沸腾沸腾必要条件沸腾必要条件: 过热度过热度 t =(tts)0 存在汽化核心存在汽化核心1 1、大容器饱和沸腾现象、大容器饱和沸腾现象 推动力推动力 (twts) 沸腾三个阶段:沸腾三个阶段: 自然对流、核状沸腾、自然对流、核状沸腾、 膜状沸腾膜状沸腾水沸腾曲线水沸腾曲线A

30、BCD精选ppt Ct 5液体轻微过热液体轻微过热自然对流自然对流无气泡无气泡 很小很小AB段段 自然对流自然对流 Ct 255 局部产生气泡局部产生气泡气泡上升气泡上升 液体扰动液体扰动 BC段段 核状沸腾核状沸腾 气泡增多气泡增多 气泡产生速度气泡产生速度脱离表面的速度脱离表面的速度 不稳定的气膜不稳定的气膜 Ct 25CD段段 膜状沸腾膜状沸腾 C点:临界点点:临界点 工业上采用工业上采用核状沸腾:核状沸腾: 大,大,tW小小精选ppt精选ppt2. 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影响因素及强化措施 (1)液体的性质)液体的性质 、(2)温度差)温度差 核状沸腾阶段核状沸腾阶段: t2.5, t (

31、3)操作压力)操作压力stp(4)加热面)加热面 新的、洁净的、粗糙的加热面,新的、洁净的、粗糙的加热面, 大大(5)强化措施)强化措施 表面粗糙化:将表面腐蚀,烧结金属粒;表面粗糙化:将表面腐蚀,烧结金属粒; 加表面活性剂(乙醇、丙酮等)加表面活性剂(乙醇、丙酮等)精选ppt第四节第四节 两流体间传热过程的计算两流体间传热过程的计算总传热速率方程总传热速率方程式中式中 Q传热速率,传热速率,W; tm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 A传热面积,传热面积,m2; K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W/(m2) 。m mQKAt 精选ppt1 1、热量衡算、热量衡算 热负荷热负荷Q Q:单位

32、时间冷、热流体间交换的热量。:单位时间冷、热流体间交换的热量。无热损失:放吸QQ热流体qm1, T1,cp1,H1T2, H2冷流体qm2, t2,cp2,h1T2, h2精选ppt无相变时无相变时 12221112222111hhqHHqQttcqTTcqQmmpmpm热量衡算:比热法和热焓法比热法和热焓法式中 Q 热冷流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J/s; qm1,qm2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cp1,cp2 热冷流体的比热容, J/(kg. ) ; h1,h2 冷流体的进出口焓,J/kg; H1,H2 热流体的进出口焓, J/kg 。比热法比热法热焓法热焓法精选ppt相变时相变时 122

33、221112221ttcqTTcrqQttcqrqQpmspmpmm热量衡算:式中 r 热流体的汽化潜热,kJ/kg; TS 热流体的饱和温度,。)()(12222111ttcqTTcqtKAQpmpmm传热计算的出发点和核心:相变热/潜热显热变化精选ppt2 2、传热平均温度差、传热平均温度差( tm)的计算的计算(1) (1) 恒温传热恒温传热mttTt(2) (2) 变温传热变温传热tm与流体流向有关逆流并流错流折流 T t t 0 A精选ppt逆流与并流逆流与并流t2t1T1T2 t2tAt1T2T1逆流逆流 t2tAt1T2T1并流并流t1t2T1T2精选ppt以冷、热流体均无相变、

34、逆流流动为例推导 tm :假设:(假设:(1)稳态流动,)稳态流动,qm1、 qm2为常数;为常数; (2)cp1、cp2为常数;为常数; (3)K沿管长不变化;沿管长不变化; (4)热损失忽略不计。)热损失忽略不计。对于微元:对于微元:11mpdQqc dT 22mpdQqc dt 11mpdQqcCdT 22mpdQqcCdt 精选pptkmQT kQmt ) () (kkQmmtTt QdQd12t-tt 斜率斜率QdKd12t-tAttdAQdK12t-ttt1精选pptAdAQdK012ttt-ttt121AQK1212t-tttln1mtKAKAQ1212ttlnt-t对数平均温度

35、差对数平均温度差 1212ttlnt-t mt精选ppt ttAT2T1 t2tAt1T讨论:讨论:(2) 同一端处冷热流体的温度差同一端处冷热流体的温度差 1t 2t (1)并流:并流: 亦适用亦适用(3)若若2/12 tt221tttm (4) 也适用于间壁一侧恒温,一侧变温的情况也适用于间壁一侧恒温,一侧变温的情况 并并逆逆tt 精选pptCCToo7090 CCtoo2060 逆流:逆流:CCToo7090 并流:并流:CCtoo6020 CCtoo5030 CCtoo1070 Ctmo2 .393050ln3050 Ctmo8 .301070ln1070 4025030221 ttt

36、m4027010221 tttm精选ppt折流与错流的平均温度差折流与错流的平均温度差逆逆mmtt ),(流流型型RPf 1221ttTTR 冷冷流流体体温温升升热热流流体体温温降降1112tTttP 两两流流体体初初温温差差冷冷流流体体温温升升查图查图精选ppt流向的选择:流向的选择:逆流与并流的比较逆流与并流的比较(1) 所需传热面积所需传热面积并并并并逆逆逆逆mmtKAtKAQ 逆逆并并mmtt 并并逆逆AA 逆流优于并流。逆流优于并流。精选ppt(2) 载热体消耗量载热体消耗量t1t2T1T1T2并并T2逆逆加热任务:加热任务:t1t2(T2并并)min=t2(T2逆逆)min=t1逆

37、逆并并)()(2121TTTT 1111()()mPmPqcqc 并并逆逆逆流优于并流。逆流优于并流。逆逆并并)()()()(21112111TTcqTTcqQPmPm精选ppt(3) 温度差分布温度差分布逆流时的温度差分布更均匀。逆流时的温度差分布更均匀。T2并流并流T1t1t2t1t2T1T2逆流逆流(4) 并流操作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粘稠物料等的加并流操作适用于热敏性物料、粘稠物料等的加 热,或生产工艺要求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的场合。热,或生产工艺要求温度不能过高或过低的场合。精选ppt3 3、总传热、总传热K的计算的计算 T Tw tw t 冷流体冷流体热流体热流体间壁间壁Q11w1w11

38、d1d)(dATTATTQ热流体一侧的对流传热速率热流体一侧的对流传热速率mwwmww2dd)(dAbtTAtTbQ间壁的热导速率间壁的热导速率冷流体一侧的对流传热速率冷流体一侧的对流传热速率22w2w23d1d)(dAttAttQ精选ppt稳态传热稳态传热 321ddddQQQQ 总热阻总推动力22m11d1dd1AAbAtT22wmww11wd1dd1dAttAbtTATTQ22m11d1dd1d1AAbAAK 总热阻总热阻表达式表达式精选ppt(1) (1) 若传热面为平壁若传热面为平壁讨论:讨论:dA=dA1=dA2=dAm21111 bK(2) (2) 若传热面为圆筒壁,管内径为若传

39、热面为圆筒壁,管内径为d d1 1,外径为,外径为d d2 2以圆筒内表面为基准:以圆筒内表面为基准:22111212m1111dd1dd11ddddbAAAAbKm22112111ln211dddddK精选ppt以圆筒外表面为基准:以圆筒外表面为基准:212211221ln21dddddK以间壁为基准:以间壁为基准:22111ddbddKmmm(3) (3) 工程上习惯以外表面为基准,工程上习惯以外表面为基准,K2=K 对于薄管壁:对于薄管壁:21dddm21111bK精选ppt(4)(4)污垢热阻的影响:污垢热阻的影响:222121121111dmdRddbddRddK(5)(5)当传热壁

40、为平壁或薄的圆筒时:当传热壁为平壁或薄的圆筒时:21AAAm2211111ddRbRK(6)(6)当间壁热阻很小,可忽略,且流体清洁,污垢当间壁热阻很小,可忽略,且流体清洁,污垢热阻也可忽略。热阻也可忽略。21111K11211,K若22111,K若 内侧为控制热阻内侧为控制热阻外侧为控制热阻外侧为控制热阻精选ppt4 4、壁温、壁温计算计算22wmww11w11AttAbtTATTQ金属壁的热阻通常可以忽略,即:金属壁的热阻通常可以忽略,即:wwtT 2211ww11AAtTTT可见:可见:传热面两侧温差之比等于两侧热阻之比,壁温传热面两侧温差之比等于两侧热阻之比,壁温Tw必接近于热阻较小或

41、对流传热系数较大一侧的流必接近于热阻较小或对流传热系数较大一侧的流体温度。体温度。精选ppt5 5、传热、传热计算举例计算举例例、在一由例、在一由252.5mm钢管构成的废热锅炉中,管内通入高温钢管构成的废热锅炉中,管内通入高温气体,进口气体,进口500,出口出口400。管外为。管外为p=1000kN/m2压力(绝压压力(绝压)的水沸腾。已知高温气体对流传热系数)的水沸腾。已知高温气体对流传热系数a1=250W/ m2,水,水沸腾的对流传热系数沸腾的对流传热系数a2=10000 W/ m2,碳钢的导热系数,碳钢的导热系数 =45W/m 。忽略污垢热阻。试求管内壁平均温度。忽略污垢热阻。试求管内

42、壁平均温度Tw及管外壁及管外壁平均平均tw。 精选ppt解:解:(1)总传热系数总传热系数K,以管子内表面积,以管子内表面积A1为基准为基准d1=20mm, d2=25mm, dm=22.5mm, b=2.5mm211112211242/()10.0025 202012504522.510000 25omKWmCddbdd1232022027022omtttC (2)平均温度差平均温度差 tm的计算的计算p=1MPa时,水的饱和温度为时,水的饱和温度为t =180oCT1=500oC, T2=400oC t1=T1-t=500-180=320oC, t2=T2-t=400-180=220oC(

43、3)计算单位面积传热量计算单位面积传热量211242 27065340/mQKtWmA精选ppt(4)管壁温度管壁温度热流体的平均温度热流体的平均温度 T=(500+400)/2=450oC管内壁温度管内壁温度1165340450188.6250oWQTTCA管外壁温度管外壁温度11110.002520188.665340185.44522.5WWWWmmmoAbQdbQbQtTTTAAAAdC精选ppt第六节第六节 换热器换热器1 1、换热器的分类、换热器的分类加热器加热器蒸发器蒸发器按按用用途途分分类类冷却器冷却器冷凝器冷凝器直接接触式直接接触式间壁式间壁式按按冷冷热热流流体体的的传传热热

44、方方式式蓄热式蓄热式该类换热器使用的最多精选ppt精选ppt精选ppt2 2、间壁式换热器、间壁式换热器(1)(1)夹套式换热器夹套式换热器优点:优点: 结构简单结构简单缺点:缺点: A小小 釜内釜内 小小强化措施:强化措施: 釜内加搅拌釜内加搅拌 釜内加蛇管釜内加蛇管 外循环外循环用途用途: 反应过程的传热反应过程的传热结构结构: 壁外设夹套壁外设夹套精选ppt精选ppt(2)(2)沉浸式蛇管换热器沉浸式蛇管换热器强化措施:强化措施:容器内加搅拌器,提高容器内加搅拌器,提高K优点:优点: 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管内能耐高压管内能耐高压缺点:缺点: 管外管外 小小精选ppt(3)(3)喷淋式蛇管换

45、热器喷淋式蛇管换热器优点:优点: 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管内能耐高压管内能耐高压 管外管外 比沉浸式大比沉浸式大缺点:缺点: 喷淋不易均匀喷淋不易均匀 占地面积大占地面积大精选ppt精选ppt(4)(4)套管式换热器套管式换热器优点:优点: 结构简单结构简单 能耐高压能耐高压 K或或 tm大大缺点:缺点: 结构不紧凑结构不紧凑A/V小小 接头多,易漏接头多,易漏精选ppt精选ppt(5)(5)螺旋板式换热器螺旋板式换热器优点:优点: 结构紧凑结构紧凑 不易结垢不易结垢, 堵塞堵塞 K大大 保持逆流保持逆流, tm大大缺点:缺点: 压力压力, 温度不能太高温度不能太高 难以维修难以维修精选ppt精选

46、ppt(6)(6)板式换热器板式换热器精选ppt优点:优点: 结构紧凑结构紧凑 操作灵活操作灵活 K大大缺点:缺点: 耐温、耐压差耐温、耐压差, 易漏易漏 处理量小处理量小精选ppt精选ppt(7)(7)板翅式换热器板翅式换热器优点:优点:流体湍动程度高,流体湍动程度高,K大;大;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结构紧凑,单位体积的A较大;较大;缺点:缺点: 易堵塞,清洗困难;易堵塞,清洗困难; 构造复杂构造复杂精选ppt(8)(8)翅片式换热器翅片式换热器增加增加A,增强管外流体的湍动来提高,增强管外流体的湍动来提高 精选ppt(9)(9)热管式换热器热管式换热器特点:特点:传热高效且稳定;传热高效且稳定; 结构简单结构简单;应用范围广。应用范围广。 精选ppt(10)(10)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管板、管束、封头、壳体管板、管束、封头、壳体精选ppt(10)(10)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用途用途: 壳方清洁壳方清洁,压力不高压力不高优点优点: 成本低成本低缺点缺点: 壳程难洗壳程难洗,结构结构: 常备膨胀节常备膨胀节t 限制限制精选ppt(10)(10)列管式换热器列管式换热器 浮头式换热器浮头式换热器l用途用途: 较广泛较广泛l优点优点: 热补偿好热补偿好,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