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氧化碳的性质教学设计(修改稿)毕节市长春中学 陆沾一、教材分析二氧化碳的性质这一课题属于第六单元碳和碳的化合物的课题三,是教材第一次较全面介绍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按照单质氧化物酸碱盐这一由简到繁的顺序,CO2作为碳的氧化物,是其中联系的纽带,学习CO2的性质可为第八章学习酸碱盐打下一定的基础。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和初中生物课中对CO2的知识已有接触。二氧化碳的性质处在化学科和生物科的一个知识结合点上。教材分别从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CO2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等方面作了系统的介绍,本节教材实验多、联系实际多,又蕴含丰富的思想教育因素(如一分为二,量变引起质变等观点),对于全面提高初中学生的素质
2、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在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这一知识点上,设计了探究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二、学生分析本节教材中的许多内容学生比较熟悉,也很感兴趣。如学生已学过植物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知道CO2不能支持燃烧和供给呼吸,CO2跟石灰水的反应,则已多次见到。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社会、生态环境中的种种现象,使他们体会到生活处处有化学的乐趣,提高他们观察、分析和解释社会和实际生活中化学现象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利用二氧化碳与水反应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 三、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CO2的物理性质以及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2、掌
3、握CO2的化学性质。3、能将二氧化碳性质用途与生产生活实际紧密相连。4、通过有关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能力,思维能力及创造意识。 (二) 过程与方法:1、 思考、交流、合作,训练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2、 有一定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综合、概括能力。3、通过相互交流、探究式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产生科学探究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产生学习化学的强烈愿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激发强烈的求知欲。 3、培养科学的态度。4、通过对CO2在自然界的循环、二氧化碳两重性的分析,对学生进行一分为二
4、、由量变引起质变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情感。四、设计意图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激发兴趣,调动思维。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再将结论运用到生产、生活当中。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总结规律的能力,同时,还设计了训练学生自主探究 CO2性质的教学过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能力,树立科学的态度和世界观。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CO2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CO2跟水的反应。六、教学准备制二氧化碳的装置(集气瓶20个、大试管和锥形瓶共10个、长颈漏斗若干、带导管的橡皮塞10个、20个玻璃片)、软塑料瓶、白醋、喷壶2个、酒精灯、烧杯、火柴、
5、蜡烛、澄清石灰水10瓶、紫色石蕊试液10瓶,试管30支、40朵用石蕊试液染成的干燥小花、一袋虾条、大注射器、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故事引入师讲述一个关于关于意大利死狗洞的故事:在意大利的阿尔卑斯山上有一个神秘的山谷,那里风景优美,许多游客带着他们的爱犬去那里游玩,可是途中他们的爱犬都莫名地死亡了。为了揭开山谷神秘的面纱我们今天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设计意图 “死狗洞”的故事,给学生以强烈的刺激,为学习CO2的性质制造了悬念,营造了求知氛围,引导学生进入了“愤”、“徘”的情境。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做实验63制取并收集两瓶二氧化碳。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向纸筒里倾倒二氧化碳。倒入CO2的纸筒的一端向下
6、倾倒。教师补充演示:分别将一瓶汽水和一瓶啤酒振荡,迅速打开瓶盖后,观察有大量气泡冒出。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归纳 小结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溶解性随压强增大而增大;CO2(气) CO2(液) CO2(固)俗称干冰有关物理性质的实验较为直观单一,可引导学生观察后,由他们自己直接得出结论,再启发学生与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比较,并指导学生学习物理性质的一般方法,全面观察描述,与其它物质比较异同,概括其特点。探究一还可以设计哪些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方案探究二你还能用生活中的事实或设计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吗?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先猜测实验可能会有的现象,观察实验,
7、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讨论、交流得出用二氧化碳充气球、二氧化碳灭火、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等都能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猜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原因,得出结论,使学生初步感受实验探究的方法。化学性质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做实验56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现象:下层蜡烛火焰先熄,上层的后熄。结论1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又:密度比空气大(属物理性质)提出问题利用这一点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学生讨论并回答可以用来来灭火。教师演示实验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的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教师补充演示实验二只小白鼠分别放在盛有CO2和空气的两
8、个标本瓶中。现象:盛CO2标本瓶中的小白鼠死亡。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很快回到课的开头“死狗洞”的故事,提问谁能解释死狗洞的原因?学生解释山洞中的狗像小白鼠一样,因为有大量CO2,窒息而死。结论2CO2不供给呼吸。教师作补充演示实验向一500毫升的烧杯中倒入250毫升CO2气体,将燃着的蜡烛在烧杯中部上下移动。位置: 上部 中部 底部火焰: 明亮 变暗 熄灭分析: O2浓度大, O2浓度小, O2浓度小到一定程度。 CO2浓度小, CO2浓度大, CO2浓度大到一定程度。结论1进一步证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量变引起质变。讨论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之前应做什么试验?学生分
9、组实验学生分两组分别向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气体。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蒸馏水无明显现象。结论2CO2+Ca(OH)2=CaCO3+H2O学生分组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师:(再提问)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下面让我们开始新的征程: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师(提供信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在石蕊试液中滴入硫酸;CO2通入石蕊试液;CO2与固体石蕊接触;盛石蕊试液的试管作对比用。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假设,验证假设,比较分析探索求知:CO2与固体石蕊无反应现象,在有水条件下,却能使石蕊变红色,稀硫酸能使石蕊显红色,这说明CO2与水作用产生了一种酸,与硫酸相似能使石蕊显
10、红色,碳酸与硫酸相似,能使石蕊显红色,碳酸与硫酸是否有不同,可进一步分析两种溶液受热时的不同现象。滴入了硫酸的石蕊试液 红色不变通入了CO2的石蕊试液 红色变紫色可知碳酸与硫酸不同,在溶液(稀)中受热较易分解。结论3CO2+H2O=H2CO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H2CO3=CO2+H2O(碳酸很不稳定)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产生疑问,激起思维,教师及时的思维导向和点拨又不断诱导学生在实验中进行探索,最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总结,学生头脑中便可形成对CO2性质的整体印象,同时根据CO2的性质又可推出其用途。用途(略)巩固拓展阅读理解反思: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提出重点问题让学生回忆、复述、查补知
11、识漏缺,进行补偿矫正。练习运用拓思:布置思考题拓展学生思维:1、教材P.88讨论题。2、你能用几种方法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现有四瓶无色气体分别是H2、O2、CO2和空气,请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区别开。布置作业:P.92习题3、4、6。 二、 课堂实录师:我们知道空气中二氧化碳占0.03%,假如把空气中0.03%的二氧化碳从空气中除去,自然界的生命活动还能进行下去吗?师投影自然界CO2循环图,学生讲述CO2在自然界的循环过程。师:空气中没有CO2不行,反过来空气中CO2含量过高,达到1%,5
12、%甚至10%,自然界又是怎样的状况呢? 请大家看大屏幕,死狗洞的故事。生:二氧化碳!师:空气中没有二氧化碳不行,可是含量太多又有害,这就叫量变引起质变,所以我们要学会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做实验55观察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向纸筒里倾倒二氧化碳。倒入CO2的纸筒的一端向下倾倒。教师补充演示:分别将一瓶汽水和一瓶啤酒振荡,迅速打开瓶盖后,观察有大量气泡冒出。师:你能总结出关于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学生讨论交流分析归纳 生: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师补充:CO2(气) CO2(液) CO2(固)俗称干冰,干冰升华吸热,可以作致冷剂,人
13、工降雨,保存易腐败的食品等。师:还可以设计哪些实验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生:在一个软塑料瓶子里装入一定量的蒸馏水,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并迅速盖好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证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师:你还能用生活中的事实或设计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吗?生:用二氧化碳充气球,气球落下来。生:二氧化碳灭火说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生: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说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学生做实验56二氧化碳使蜡烛火焰熄灭。现象:下层蜡烛火焰先熄,上层的后熄。师:蜡烛熄灭说明什么?生:CO2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师:下层蜡烛火焰先熄,上层的后熄。说明什么?生:密度比空气大(属物理性质)师:利用这一
14、点二氧化碳有哪些用途?生:可以用来来灭火。教师演示实验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继续燃烧的实验。师:二氧化碳在一般情况下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教师补充演示实验二只小白鼠分别放在盛有CO2和空气的两个标本瓶中。现象:盛CO2标本瓶中的小白鼠死亡。师:为什么出现两种不同的情况? “死狗洞”的故事,提问谁能解释死狗洞的原因?生:山洞中的狗像小白鼠一样,因为有大量CO2,窒息而死。师:说明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生:CO2不供给呼吸。教师作补充演示实验向一500毫升的烧杯中倒入250毫升CO2气体,将燃着的蜡烛在烧杯中部上下移动。位置: 上部 中部 底部火焰: 明亮 变暗 熄灭生分析: O2浓度大, O2浓度小,
15、O2浓度小到一定程度。 CO2浓度小, CO2浓度大, CO2浓度大到一定程度。师:说明了什么?生:进一步证明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生:量变引起质变。师:人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干涸的深井之前应做什么试验?生:灯火试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分两组分别向蒸馏水和澄清石灰水中吹入CO2气体。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蒸馏水无明显现象。师:CO2+Ca(OH)2=CaCO3+H2O师:科学探究是无止境的,下面让我们开始新的征程:二氧化碳溶于水后,有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呢?师(提供信息)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学生按要求进行实验:在石蕊试液中滴入硫酸;CO2通入石蕊试液;CO2与固体石蕊接触;盛石蕊试液的试管
16、作对比用。师:下面找同学汇报一下实验结果!并解释原因。生:CO2与固体石蕊无反应现象,在有水条件下,却能使石蕊变红色,稀硫酸能使石蕊显红色,这说明CO2与水作用产生了一种酸,与硫酸相似能使石蕊显红色,碳酸与硫酸相似,能使石蕊显红色。师:碳酸与硫酸是否有不同,下面我们将两种溶液分别加热,大家注意观察现象。生:滴入了硫酸的石蕊试液 红色不变通入了CO2的石蕊试液 红色变紫色师:那么碳酸与硫酸相同吗?生:碳酸与硫酸不同,在溶液(稀)中受热较易分解。师:CO2+H2O=H2CO3(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H2CO3=CO2+H2O(碳酸很不稳定)师:二氧化碳的其他用途请大家自学。师:好,非常好,通过这
17、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知道了二氧化碳的哪些性质?哪些用途?能分类谈谈吗?给二分钟时间。生: 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二氧化碳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固体叫干冰;2、二氧化碳能溶于水;3、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本身不燃烧,不支持燃烧,2、不供给呼吸;3、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4、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
18、成碳酸;师:好,总结得很到位,很全面,继续努力,今天就上到这。课后思考题是:“二氧化碳会引起温室效应,你有什么改善措施吗?”师:好,下课,同学们再见!二氧化碳说课稿韩山师范学院化学系张少珊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简介二氧化碳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中的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的第3课时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本节课主要介绍CO2的性质和用途。通过与学生已有知识联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课程中还安排了丰富的实验,通过实验探究推导出CO2的性质以及CO2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学习本节课,不仅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科学方法,还可以通过对“温室效应”的了解,培
19、养学生树立保护环境的意识,真正做到“从生活到化学,从化学到社会”。 (二)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我对教材的了解,并根据新课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初三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CO2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其用途,并关注温室效应。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教师的实验演示和学生的动手实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分析的实验能力。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明确“化学就在我们身边”,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增强必须的环保意识。(三)教学重点、难点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于CO
20、2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是从化学角度来说,学生并没有掌握CO2的性质。】 重点:CO2的性质及其应用。难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比较并归纳CO2的化学性质。【确定这样的重难点,是我在对教材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并充分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 二、学情分析【俗话说得好,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掌握他们的情况有利于课堂的教学。】 (1)学生已对氧气性质有所掌握,实验的基本技能得到发展,并且在前一节课已经学习过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所以本节课的难度不会很高。(2)由于初三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尤其是化学实验充满兴趣,再加上我这个班
21、的学生思维比较敏捷、活跃,但正因为接触化学的时间不长,所以实验的动手和分析能力较弱,还没具备自主的实验探究能力,所以我采用以“教师引导,学生合作”的实验探究模式,逐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三、说教法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已经确定了,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结合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采用这五种教学方法来帮助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我所要强调的两点有:实验探究法、问题讨论法。】1、实验探究法本节课将通过教师演示,学生的动手操作,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探究CO2的性质。 2、问题讨论法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学的艺术全在
22、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的引导学生作答。”因此我将此法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和假设,通过讨论完成探究实验,从而掌握本节课的重难点。 3、讲解法4、多媒体辅助法 5、比较归纳法四、说学法【我们知道,教学的宗旨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因此,为了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和实验探究,提炼总结二氧化碳的物化性质。2、指导学生用分析、对比的思维方法,使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比如可以从密度、溶解性、收集方法等方面将“CO2”与之前学习过的“O2”或者“H2”进行对比。 3、引导学生变定势思维为发散
23、思维,达到对知识的深层理解和运用。 五、说教学程序【以上是我的教学理念,而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中。所以在教学程序上,我把本节课分为以下五个环节,分别为】 导入新课(2分钟)新课教学(27分钟)课后小结(5分钟)巩固练习(8分钟)课后探究(3分钟)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正所谓,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从而形成较好的课堂气氛,我引用了意大利“死狗洞”这则具有神秘色彩的新闻来导入新课,并创设问题情境,意大利“死狗洞”为什么人进去没事,小狗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呢?让学生做一回小侦探,查查小狗的死因,
24、然后带着这些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第二个环节:新课教学首先,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习CO2的制取方法,主要引导学生从发生装置、收集装置、注意事项以及反应原理等几方面进行复习提问。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对比、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并用化学语言进行表述。为了节省时间,我将采用flash来播放CO2的制取过程,帮助学生回顾、复习所学知识,也为接下来学习CO2的物理性质打好基础。接下来是对CO2物理性质的探究,我将展示一瓶事先收集好的CO2气体,让学生分别从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进行学习。然后通过实验一,了解CO2的密度,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考虑到这一部分实验原理简单易懂,
25、再加上实际操作可能不是很理想,所以我将采用视频来演示实验过程。通过学生观看视频的过程来培养学生观察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二,鼓励学生对CO2的溶解性进行探究,由于这个实验相对比较简单,所以我将请一些动手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上台动手实验,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使其建立自信。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平时打开汽水盖时,会有大量气体产生,这种气体是什么?又体现其什么性质呢,从而加深学生对CO2溶解性的理解。由于CO2是一种常见的气体,在学习物理性质时,我主要是采用“以问题为先导,实验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为了使学生的知识更加整体化、系统化,我将通过下表加深学生对CO2物理性质的认识,并通过引导
26、学生回顾实验一的现象,了解CO2是否支持燃烧,从而得出CO2的第一个化学性质,就是CO2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学到这里,学生已经知道CO2的密度大于空气,并且不能供给呼吸,那么这时候再引导学生回顾课前有关意大利“死狗洞”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结合所学的知识来解开小狗死亡的谜团。接下来是CO2与水的反应,通过实验三,组织学生观察这个具有魔术色彩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化学世界的美妙变化,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我将邀请一位学生上台和我一起完成这个实验,然后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和分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并总结出CO2与水反应的原理,最后再通过加热滴有石蕊试剂的碳酸溶液变色这个实验,让学生掌握碳酸不稳定性这个知识点
27、。最后,是CO2与Ca(OH)2的反应,为了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我将通过这个有趣的吹水变“牛奶”实验,再一次让学生动手操作,指导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并归纳出其反应原理。这里我将会跟学生强调这个实验是检验CO2的常用方法,要学生理解并牢记这个知识点。【学习到这里,CO2的性质基本上已经学习完毕。我们都知道,性质决定用途,那么二氧化碳的这些性质决定它有哪些用途呢?】这一部分我将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二氧化碳的用途。总结不完整的,再由多媒体系统展示。之后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CO2有这么多的用途,那么CO2是不是越多越好呢?从而引出了“温室效应”这个热点话题。第三个环节 课后小结 【学习完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及时地进行课后小结,有利于学生理清思路,巩固所学知识,于是进入第三个环节,课后小结。我采用引导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17215.241-2025电测量设备通用要求、试验和试验条件第41部分:多电能和多费率仪表的电能计度方法和要求
- GB/T 45208-2025饲料中辣椒红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JJF 2187-2025半径样板校准规范
- 出售草坪种子合同范本
- 借款合同范本上交银行
- 2025年西安货运资格证考试答题20题
- 买房时开发商给合同范本
- 农村煤炭采购合同范本
- 包工不包料合同范本
- 公司财产转移合同范本
- 吉林省地方教材家乡小学一年级下册家乡教案
-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课时 单式折线统计图
- 实验经济学实验设计案例
- 东软入职合同
- 护理责任组长竞聘
- 绝缘技术监督上岗员:厂用电设备技术监督考试资料一
- 卫生监督村医培训课件
- 动物的感觉器官
- 猎头项目方案
- 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编复习资料
- 2024年家庭教育指导师考试(重点)题库及答案(含各题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