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ppt课件_第1页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ppt课件_第2页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ppt课件_第3页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ppt课件_第4页
孟德尔遗传第三定律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孟德尔式遗传v分离规律v独立分配(自由组合)规律v孟德尔成功的原因v孟德尔定律的意义v统计学在遗传学中的应用v孟德尔分析的扩展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n试验材料 7对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 (植株高度;花着生位置;豆荚形状;未熟豆荚色;花色;种子形状;子叶颜色)n试验方法 将具有相对性状的豌豆分别进行杂交,观察后代的性状表现。七对相对性状: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以花色为例,说明孟德尔试验的过程以花色为例,说明孟德尔试验的过程正交正

2、交P红花红花(雌)白花(雄) F1 红花红花 (自交自交)F2红花红花白花株数705224T=929株比例3.15: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P 红花 白花 F1 红花 (自交) F2 红花 白花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P1 圆 P2 皱 F1 圆 F2 圆 皱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对相对性状) P1 黄 P2 绿 F1 黄 F2 黄 绿4.分离规律的验证分离规律的验证l测交法测交法 F F1 1 圆形圆形 X X 皱形皱形 R Rr r rr r

3、r R R r r r r R Rr rrr rr 预期:圆形:皱形预期:圆形:皱形 1 : 1 结果与预期相符结果与预期相符 F F1 1 红花红花 X X 白花白花 CCCC cc cc C C c c c c C Cc ccc cc 预期:红花:白花预期:红花:白花 1 : 1 结果与预期相符结果与预期相符4.分离规律的验证分离规律的验证l自交法 P RR X rr 圆 皱 F1 Rr 自交 F2 1RR : 2Rr : 1rr 自交 F3 RR 1RR:2Rr:1rr 株数 193 372 圆粒 圆粒皱粒自交法验证了显性个体中杂合体与纯合体的比例接近 2:1 P1 黄 P2 绿 F1

4、黄 F2 黄 绿4.分离规律的验证分离规律的验证lF1花粉鉴定法 杂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各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分配到杂种细胞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由于各对同源染色体分别分配到两个配子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之分离进入不同配子。两个配子中,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之分离进入不同配子。这这种现象在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植物中可以通过花粉粒鉴种现象在水稻、小麦、玉米、高粱、谷子等植物中可以通过花粉粒鉴定进行观察。定进行观察。 如玉米、水稻等:如玉米、水稻等: 糯性糯性wxwx 非糯非糯WxWx F1非糯非糯Wxwx 观察花粉颜色(稀碘液)观察花粉颜色(稀碘液) 糯性糯性(

5、wx):非糯非糯(Wx) 红棕色兰黑色红棕色兰黑色 1:1碘遇直链淀粉变蓝色碘遇直链淀粉变蓝色为什么碘遇直链淀粉变蓝色为什么碘遇直链淀粉变蓝色l主要取决于淀粉本身的结构。l淀粉是白色无定形粉末,由直链淀粉(占1030%)和支链淀粉(占7090%)组成。l直链淀粉能溶于热水而不呈糊状,支链淀粉不溶于水,热水与之作用则膨胀而成糊状。l其中溶于水中的直链淀粉,呈弯曲形式,并借分子内氢键卷曲成螺旋状。这时加入碘酒,其中碘分子便钻入螺旋当中空隙,并借助范得华力与直链淀粉联系在一起,从而形成络合物。l这种络合物能比较均匀地吸收除蓝光以外的其它可见光(波长范围为400750钠米),而反射光为蓝光,从而使淀粉

6、变为蓝色。 实质:杂合体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分离,产生相同数目的两种配子。不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分离比都是这个比例。 实现条件: 子一代形成的配子数目要相等,生活力(受精 能力)要一样。 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F2代中三种基因型的个体生活力要相同,至少要存活到观察统计之后。 显性完全。 基因型在理论上所决定的表型和实际表现出来的表型要一致(基因型和表型要一致)。 完全显性完全显性: F1的表型或杂合体的表型和显性纯合体的表型完全一样。 不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 F1的表型为双亲的中间型或F1介于双亲之间。 紫茉莉:红白 粉红 共显性共显性: 双亲的性状同时在后代中表现。 人类:MN型LMLM为

7、M型,LNLN为N型,LMLN为MN型 镶嵌显性镶嵌显性: 双亲的特征在后代同一器官不同的部位同时独立表现,属于共显性的一种。 不完全显性的表现嵌镶显性嵌镶显性谈家帧教授谈家帧教授(1908-2019)7.显隐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显隐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例例1:(外部环境条件):(外部环境条件)红玉米:太阳红(叶杆为红色)红玉米:太阳红(叶杆为红色) 太阳红太阳红 正常型(绿)正常型(绿) BB bb Bb 太阳太阳 遮光遮光 ( 红红 ) (绿)(绿) 例2: (内部环境条件)人类秃顶人类秃顶 秃顶秃顶 正常正常 AA aa Aa 男性男性 女性女性 秃顶秃顶 正常正常7.显隐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8、显隐性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表现型表现型明确了某种基因型,只能说这个个体具备了表明确了某种基因型,只能说这个个体具备了表现该表型的可能性,还要通过环境表现,而且现该表型的可能性,还要通过环境表现,而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变。如:如: 高株高株AA在瘠薄地表现为矮株,矮株基因型在瘠薄地表现为矮株,矮株基因型aa在肥沃地表现为高株。在肥沃地表现为高株。 绝对与相对的关系?绝对与相对的关系? 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豌豆两对性状:种子的形状圆形与皱形, 子叶的颜色黄色与绿色。 P 黄圆 绿皱 F1 黄圆 F2 黄圆 黄皱 绿圆 绿皱 315 1

9、01 108 32 9 : 3 : 3 : 1 亲组合:亲代就有的组合,黄圆和绿皱 重组合:亲代没有的组合,黄皱和绿圆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结果分析 先按一对相对性状杂交的试验结果分析: 黄黄绿绿=(315+101)(108+32)=416140=2.97131 圆圆皱皱=(315+108)(101+32)=423133=3.18131两对性状是独立互不干扰地遗传给子代两对性状是独立互不干扰地遗传给子代每对性状的每对性状的F2F2分离符合分离符合3131比例。比例。F2出现两种重组型个体,说明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在从F1遗传给F2时,是自由组合的。1.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P黄

10、子叶、圆粒黄子叶、圆粒绿子叶、皱粒绿子叶、皱粒 YYRR yyrr GYRyr F1黄子叶、圆粒黄子叶、圆粒YyRr 自交自交 F22.2.解释(假设)解释(假设)1/4YR1/4Yr1/4yR1/4yr1/4YR 1/16 YYRR黄圆1/16YYRr黄圆1/16 YyRR黄圆1/16 YyRr黄圆1/4Yr1/16YYRr黄圆1/16YYrr黄皱1/16YyRr黄圆1/16Yyrr黄皱1/4yR1/16YyRR黄圆1/16YyRr黄圆1/16yyRR绿圆1/16yyRr绿圆1/4yr1/16YyRr黄圆1/16Yyrr黄皱1/16yyRr绿圆1/16yyrr绿皱 总计:9/16 黄圆:3/

11、16 黄皱:3/16 绿圆:1/16 绿皱绵阳的豌豆花NoImage3.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1)测交法:)测交法: F1 双隐性亲本双隐性亲本 黄圆黄圆YyRr 绿皱绿皱yyrr 配子配子YRYryRyryr基因型基因型YyRrYyrryyRryyrr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表现型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表现型比例表现型比例1:1:1:1 理论理论Ft F1为为 312726 26测交结果测交结果 F1为为242225 26测交结果测交结果 理论理论与实际结果一致,与实际结果一致,X2测验,测验,P5%,符合理论比例,符合理论比例 。3.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2 2)自交法)自交法按照分离和

12、独立分配规律的理论按照分离和独立分配规律的理论判断判断:a. a. 纯合基因型的纯合基因型的F2F2植株有植株有4/16(YYRR4/16(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经自交的经自交的F3F3,性状不分离;,性状不分离;b. b. 一对基因杂合的一对基因杂合的F2F2植株有植株有8/16 (YyRR8/16 (YyRR、YYRrYYRr、yyRryyRr、Yyrr)Yyrr)经自交的经自交的F3F3,一对性状分,一对性状分离离(31)(31),另一对性状稳定;,另一对性状稳定;c. c. 二对基因杂合的二对基因杂合的F2F2植株有植株有4/16(YyRr)

13、4/16(YyRr)经自经自交的交的F3F3,二对性状均分离,二对性状均分离(9331)(9331)。 3.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株数理论比例株数理论比例F2植株基因型自交形成植株基因型自交形成F3表现型表现型381/16YYRR黄圆,黄圆,不分离不分离281/16YYrr 黄皱,黄皱,不分离不分离351/16yyRR 绿圆,绿圆,不分离不分离301/16yyrr绿皱,绿皱,不分离不分离652/16YyRR圆粒,子叶色圆粒,子叶色3:1分离分离682/16Yyrr 皱粒,子叶色皱粒,子叶色3:1 分离分离602/16YYRr 黄子叶,子粒形状黄子叶,子粒形状3:1 分离分离672/16yyRr 绿

14、子叶,子粒形状绿子叶,子粒形状3:1 分离分离138 4/16 YyRr两对性状均分离,呈两对性状均分离,呈9:3:3:1分离分离T=529株株F2植株群体中(按表现型归类,则)植株群体中(按表现型归类,则)Y_R_Y_rryyR_yyrr总计总计30196102305293.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3)细胞学基础:)细胞学基础: Y-y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这一对同源染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这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色体上;R-r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是一对等位基因,位于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源染色体上。F1的基因型必然是的基因型必然是YyRr,在孢,在孢母细胞进行分裂时,可以形成母细胞进行分裂时,可以

15、形成4种孢子。种孢子。 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布控制这两对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分布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每对在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减数分裂时,每对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发生分离,而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减数分裂(前期)NoImageNoImageNoImageNoImage减数分裂的过程NoImage 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其F1个体在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之间彼此分开,非等位基因之间彼此独立地在配子中组合,形成数量相等的四种配子,雌雄配子自由组合,显性完全时,F2代的表型比为9:3:3:1。从而出现新的性状组合和一定的分离比(实质)NoImageNoImageNoImageNoImage设计合理设计合理 一次混合(杂交),连续几次分开(自交)的方法,观察分开的过程中基因的传递规律。态度严谨态度严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