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鉴赏限时规范训练19_21含解析_第1页
2019年高考语文高分技巧二轮复习专题六古代诗歌鉴赏限时规范训练19_21含解析_第2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14专题练十九古代诗歌鉴赏(综合选择题)(建议用时45分钟)1阅读下面一首元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江边晚望刘秉忠沙白江青落照红,沧波老树动秋风。天光与水浑相似,山面如人了不同。千古周郎余事业,一时曹孟谩英雄。东南几许繁华地,长在元戎指画中。【注】刘秉忠(12161274):元代政治家、文学家,曾随忽必烈南征北讨,这首诗歌应写于长江边。元戎,指忽必烈,当时还未即位当皇帝。画,通“划”筹划。(1)(综合选择题)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由晚望江景,引出对历史和现实的评说,融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B.三、四两句描写天光、山形,由山如人面各不相同暗喻了英雄人物功业不同

2、的感慨。C.最后两句写如何攻打偏居东南的南宋,早就已经在忽必烈的准备和谋划之中。D.后四句,把千古公认的英雄与现实的豪杰两相对照,表达了对忽必烈的赞美之情。(2)本诗首联描写景物富有特色,请赏析这一联的精妙之处。答:_答案:(1)B B项,“暗喻了英雄人物功业不同的感慨”错,三、四两句描写的是水天相接、山峰如人面的千般不同的山水之美。首句用“白”“青”“红”等颜色词,抓住景物特征,细致生动地描绘了秋日傍晚景色 的灿烂多姿;第二句用一动词“动”,准确传神地刻画了老树、沧波在秋风中的飘摇动荡之 态,境界苍茫雄壮。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辛弃疾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

3、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 荡百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1)(综合选择题)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上片重在写景,在写景中言情抒怀,前四句为情造文,描写有我之景,情景很好地 融为一体。2 / 14B.诗中“鲸饮未吞海”句化用了杜甫“饮如长鲸吸百川”,极度夸张,具有一种豪迈精神 和阳刚之气。C.下片“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三句在结构上承上启下,紧承上片的写景,引出后面 叙事抒怀。D.这首词采用欲扬先抑的写作手法,行文波澜

4、起伏,写景生动形象,议论富有情理,抒情 真切动人。解析:D项,采用的是欲抑先扬的手法。答案:D(2)词中“中州遗恨,不知今夜几人愁” 一句有怎样的作用?请结合本词内容进行分析。答:_答案:全词的主旨句,山河破碎生灵涂炭, 作者不由愁思满怀。 全词的基调也由前面的 雄壮豪迈而变为后半部分的哀凉悲伤。 作者忧心国事,雄心壮志,自然引出下文功业未建 的感慨和无奈。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咏怀二首(其一)李贺长卿怀茂陵,绿草垂石井。弹琴看文君,春风吹鬓影。梁王与武帝,弃之如断梗。惟留一简书,金泥泰山顶。【注】此诗是李贺因不得举进士,赋闲在吕谷家中所作。长卿,即司马相如。司马相如官场一直不得

5、意,最终弃官而去,与其妻卓文君一起闲居茂林家中。金泥:水银和金子搅拌用于涂封封口。此处指的是涂封封禅时用的封禅书。相如死后,他的封禅书 被汉武帝奉为至宝。(1)(综合选择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二句写修长的绿草从石井栏上披挂下来,静静地低垂着,这里远离尘嚣,虽安谧静寂,但也萧条荒凉。B.颔联写司马相如用琴声向妻子卓文君倾诉心曲,望着她那在春风吹拂下微微晃动的美丽 鬓影,陶然欲醉。C.诗歌前四句描绘了司马相如居住的茂陵的周边环境,以及司马相如悠然自得的生活情趣。D.颈联写梁王和武帝都没有重用才气纵横的司马相如,而是把他当成断残的草梗一样弃置不用。解析:A项,“但也萧条荒凉

6、”说法错误,“绿草”一句勾勒出一幅形态逼真、情趣盎然的 画面。答案:A(2)本诗在抒发诗人的情感时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答:_3 / 14答案:借史抒怀。诗人借司马相如不被重用的遭遇,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苦闷。欲抑先扬。本诗旨在抒发自己的怨愤之情, 却从描写司马相如的闲适生活入手, 前后表达的感情不 同,先扬后抑。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题张氏隐居二首(其二)杜甫之子时相见,邀人晚兴留。霁潭鳣发发,春草鹿呦呦。杜酒偏劳劝,张梨不外求。前村山路险,归醉每无愁。【注】鳣,即鳣鮪(zhan wei),一种鲤鱼。发发(bobo),拟声词。杜酒,即杜康酒。张梨,见闲居赋“张公大谷

7、之梨”。(1)(综合选择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池中鲤鱼很多,游来游去;鹿吃着青草,呦呦鸣叫一一颔联化用诗句虚写张氏居所景象, 寓情于景。B.“杜酒”一联,几乎口语体,偏又用典故来贴切宾主的姓,含蓄蕴藉,又不失风趣、轻 灵。C.酒本是我们杜家的,却要劳您来劝我;梨本是你们张府上的,自然在园中边摘边吃,极 言主人的情重。D.本诗虽是一首应酬之作,却可以看出作者的人情味与风趣。诗歌直说与用典双管齐下, 密合无间。解析:A项,颔联化用前人诗句,实写了张氏居所景象。答案:A(2)后人评鉴此诗时,认为最后一句“归醉每无愁”应改为“归醉每应愁”你怎么看?请简 要分析。答:_答案:原诗

8、句更胜一筹。前村山路很险,诗人醉酒回家,“应愁”更符合现实,“无愁”虽非实感,却能深刻地表现出主题一一主人情重,客人致谢,宾主极欢。若改为“应”,则 诗意全失。结构上,“无愁”与首联“邀人晚兴留”遥相呼应,轻灵自然,浑然天成。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问题。渔家傲朱敦儒谁转琵琶弹侧调,征尘万里伤怀抱。客散黄昏庭院悄,灯相照,春寒燕子归来早。可惜韶光虚过了,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1)(综合选择题)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一、二句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叙写了词人听到琵琶声而引起的无限感慨。B.“征尘万里”点明了客居他乡的处境,“伤怀

9、抱”一词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C.“客散黄昏庭院悄”写出了客人聚会离开后庭院静谧的情形,给人孤单落寞之感。4 / 14D.“只恐莺啼春又老”句既点明时令,又在景物描写中寄托着强烈的情感。解析:A项,“运用了视听结合的手法”分析错误,这里应是听觉,并无视听结合。答案:A(2)有人说词的下片充满了悲惋之情,请结合词句分析。答:_答案:从“韶光虚过”“多情人已非年少”“只恐莺啼春又老”可看出词人内心那份韶华 已逝,年老体衰的无奈与忧愁; 从“知音少,人间何处寻芳草”可以看出词人因人海茫茫, 知音难找,无志同道合之人相伴相守,流露出的孤独失意之感。6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月夜泛舟刘著浮世浑如

10、出岫云,南朝词客北朝臣。传邮扰扰无虚日,吏俗区区老却人。入眼青山看不厌,傍船白鹭自相亲。举杯更欲邀明月,暂向尧封作逸民。【注】 刘著:安徽皖城人,北宋遗民,后仕于金。传邮:上传下达的文件、书牍。区区:庸庸碌碌。尧封:相传尧划天下为十二州,每州表封一山,以作祭祀。后以“尧封”称中国的疆域,或故国。(1)(综合选择题)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取陶渊明笔下“无心以出岫的云”的意象,寄寓作者遭逢宋金易代的感慨:世事变 迁,人世浮沉就如白云苍狗变幻无定。B.第二句使用典故,以出使北朝被扣留,终生不能南归的南朝诗人庾信自比,“南朝”“北朝”两词对比起到了强化情感的作用。C.颔联描述作

11、者的公务活动状况和内心感受,“扰扰” “区区”的使用不仅有叠词的音韵 效果,更有描述真切、表意强烈之功。D.颈联由远及近写泛舟所见的优美景象:两岸青山绵延流转,身侧白鹭傍船翩飞。但从诗 歌抒情的角度看,应是以乐景衬哀情。解析:A项,陶渊明笔下的“出岫”云蕴含着无心无意、自然自在的意味,而本诗首句中“出岫云”则是无根无倚、漂浮不定的意象,寄寓作者对浮世变迁的感慨,二者大异其趣。答案:A5 / 14(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 答案:国家破亡,人世漂泊的悲痛。首联写祖国灭亡、异朝为臣的屈辱,悲叹自身如孤云 漂泊,无依无凭。对公务烦冗、官场庸俗的厌烦。颔联写文书繁

12、多终日碌碌,应对庸俗僚 吏让人心灰意懒。暂得摆脱公务、陶醉于自然美景的轻松愉悦。 颈联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描绘了月光照耀的优美山景,傍船飞掠的白鹭轻姿,表达了诗人暂时摆脱俗务的喜悦心情。对故国的眷恋,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尾句“暂向尧封作逸民”, 诗人特称早已沦陷的中原 为“尧封”之地,宁做故土的隐逸之民,而不愿仕宦金朝。专题练二十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分析题)(建议用时45分钟)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和范舍人书怀陆游岁月如奔不可遮,即今杨柳已藏鸦。客中常欠尊中酒,马上时看檐上花。末路凄凉老巴蜀,少年豪举动京华。天魔久矣先成佛,多病维摩尚在家。【注】 范舍人:范成大,曾任中书舍人。

13、天魔:天子魔的简称,即欲界第六天魔王波旬。他有无数眷属,时常障碍佛道。维摩:维摩诘,早期佛教著名居士、在家菩萨。(1)下列对本诗的内容的理解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以岁月如奔马不可阻挡,而今杨柳已枝叶繁茂来写出时光易逝,抒发时不我待的急 切心理。B.颔联的“客中”“马上”生动描绘了诗人为了实现抗金理想而到处奔波忙碌、鞍马劳顿的形象。C.颈联以巴蜀和京华对举,初入仕途与贬谪远荒,意气风发与失意彷徨,通过地名抒发强 烈情感。D.当年是少年豪举名动京华,现如今末路凄凉终老巴蜀,今昔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得世事 难料。解析:D项,“世事难料”说法错误,并非抒发世事难料的感慨,而是早岁不知世

14、事艰难, 豪气干云,自许塞上长城,如今鬓已先斑的伤感与愤懑。答案:D(2)(赏析情感)此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联系全诗简要分析。答:_6 / 14答案:时光飞逝、英雄老去的伤感。“岁月如奔不可遮,即今杨柳已藏鸦”写出时光易逝,抒发时不我待的急切心理,以及英雄老去的伤感之情;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末路凄凉老巴蜀,少年豪举动京华”抒发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不随波逐流、坚守节操。“天魔久矣先成佛,多病维摩尚在家”表达自己不随波逐流、坚守节操的情怀。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小寒食舟中作杜甫佳辰强饮食犹寒,隐几萧条戴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

15、下急湍。云白山青万余里,愁看直北是长安。【注】 小寒食:指寒食的次日,清明前一天。鹖(he)冠:传说为楚隐者鹖冠子所戴的鹖羽所制之冠。(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强饮”句不仅说多病之身不耐酒力,也透露着漂泊中勉强过节的心情。这个起句为诗中写景抒情安排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开端。B.“鹖冠”句运用典故,点明了诗人失去官职不为朝廷所用的身份,刻画了舟中诗人的孤 寂形象。C.“天上坐”“雾中看”写诗人舟中所见所感,非常切合年迈舟居观景的实际,也让我们 感觉到作者复杂的心绪,笔触细腻含蓄。D.颈联写景,由远及近,层次分明;运用叠词,韵律优美,且语含比兴,向尾联作了十分 自然的过渡。解

16、析:D项,应为“由近及远”。答案:D(2)(鉴赏意象)颈联描写舟中江上之景,诗人选取的蝶、鸥两个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有 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 答案:特点:往来自如或自在轻快。作用:以乐景衬哀情。像布幔闲卷,蝴蝶翩跹,穿空而 过,片片白鸥轻快地逐流飞翔,远远离去,诗人描绘了一幅蝶、鸥自由往来的美好画面,反 衬出诗人年老体衰,漂泊异地的困苦,如此情境下仍思虑朝廷,进一步表现了诗人困苦中心 系国运安危,担忧时局多难的悲悯情怀。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暮步至江上吕本中客事久输鹦鹉杯,春愁如接凤凰台。树阴不碍帆影过,雨气却随潮信来。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7 / 14雪篱风榭年

17、年事,辜负风光取次回。【注】 本诗是诗人早年的作品。北宋“崇宁党争”兴起, 诗人在弱冠之年受累于党争。凤凰台:源自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客事”与“春愁”点出人生经历坎坷、前途暗淡无光的悲情。B.第二句“凤凰台”化用李白诗句,抒发繁华依然、人事已非的强烈感慨。C.第三句,“树阴”是静景,“帆影过”是动态,动静结合使江景圆活流动。D.全诗包含有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诗人只能在无可奈何中“辜负风光”。解析:B项,“抒发繁华依然、人事已非的强烈感慨”错,根据原典“凤去台空江自流”, 应为“抒发繁华不再、往昔难久的强烈感慨

18、”。答案:B(2)(鉴赏语言)本诗颈联“山似故人堪对饮,花如遗恨不重开”非常精妙,请简要赏析。答:_答案:颈联以“山”喻“故人”,以“花”比遗恨,想象奇特,形象生动。诗人只能与 山对饮,说明身边并无友人可供倾诉,未尽的心愿像不能重开的花,永远无法实现。此联 连用两个比喻,表现了党争给诗人造成的心理压力及寂寞萧索的愁绪,委婉深沉。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春思皇甫冉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注】 马邑:今山西朔县,汉时曾与匈奴争夺此城。层城:因京城分内外两层, 故称。机中锦字:窦滔被贬龙沙,其妻苏蕙能文,颇思滔,乃织锦为回文旋图诗寄之。共 八百四十字,纵横颠倒,皆成文意。元戎窦车骑:元戎,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