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学校本教材国学经典诵读材料校本教材三(高年级)编者的话为了进一步扩大国学经典的影响力,充分利用中华传统文化对小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传统美德教育,提高我乡师生文化品位和人文素质,根据冠县教育局关于在全县小学开展国学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实施方案冠教发【2011】44号文件精神,我们编写这套教材,以供学生使用。本教材根据以下特点编排:1分年级推进。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划分三个推进梯队,分阶段推进国学经典诵读实验。12年级为第一推进梯队,诵唱三字经千字文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以国学发蒙,立身养性; 34年级为第二推进梯队,诵唱弟子规千家诗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
2、歌篇目,论中外古今、扬中华精神,立命养志;56年级为第三推进梯队,诵唱诗经论语孟子以及国家课程标准所推荐的古代诗歌篇目,知行结合,塑造儒雅风度。2.分三个层面进行。三个层面,即:精神层面、文化层面、技艺层面,从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等三个方面进行国学经典诵读实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光大华夏传统美德,秉承中华“礼仪之邦”之古风,习礼、厚德、雅行;树凛然之正气,养浩然之气节;培养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锐意进取、宽广包容的民族精神。立足民族,放眼世界,诵读中外传统诗文经典,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积淀智慧财富,生发创新胚芽。开发师生学习传统技艺的课堂,对词吟诗作文、书法绘画搏弈,习得国学技艺,提高师生
3、素质。德育处、团队组织具体组织实施“讲规范、促养成、树精魂”的育人工程,塑造“为人求真、为学求实”的校风,特别是在建设班级文化、校园精神文化中,让国学经典诵读行动始终在其中,并重在精神层面和文化层面。3.课内外结合。以国学活动课为主,各学科有机结合、点滴交叉为辅,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站等阵地,通过课内外等途径,采取诵唱练习等形式,形成国学经典诵读推进体系。4.师生共同成长。在国学经典诵读中,始终树立一个理念,即“教师与学生同为发展主体,教师和学生一同成长、发展”。教师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学生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发展和体现教师发展,从而摈弃过去单一的教师发展或学生发展,把师生发展统一起来、结合
4、起来。(古诗篇)1、古朗月行(节选)李 白 小 时 不 识 月, 呼 作 白 玉 盘。 又 疑 瑶 台 镜, 飞 在 青 云 端。 2、咏 鹅骆宾王.唐鹅 鹅 鹅, 曲 项 向 天 歌。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3、登鹳雀楼王之涣.唐白 日 依 山 尽, 黄 河 入 海 流。 欲 穷 千 里 目, 更 上 一 层 楼。4、悯农 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5、静夜思 李白床 前 明 月 光,疑 是 地 上 霜。举 头 望 明 月,低 头 思
5、故 乡。6、春 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7、 绝句 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8、春夜喜雨 杜甫好 雨 知 时 节 ,当 春 乃 发 生 。随 风 潜 入 夜 , 润 物 细 无 声 。夜 径 云 俱 黑
6、; ,江 船 火 独 明 。晓 看 红 湿 处 ,花 重 锦 官 城 。9、 赋得古原草送别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10、 池上 白居易小娃撑小艇, 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 浮萍一道开。11、山行 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2、望庐山
7、瀑布 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13、 风 李峤 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14、 忆江南 白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15、 所见 袁枚牧童骑黄牛, 歌声振林樾。 意欲捕鸣蝉, 忽然闭口立。16、咏柳
8、 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17、早发白帝城 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1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19、小池 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20、 悯农 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21、
9、 赠汪伦 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2、游子吟 孟郊慈 母 手 中 线,游 子 身 上 衣。临 行 密 密 缝,意 恐 迟 迟 归。谁 言 寸 草 心,报 得 三 春 晖.23、渔歌子 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2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
10、映日荷花别样红。25、 示儿 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26、敕勒歌 北朝乐府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27、 江雪 柳宗元千 山 鸟 飞 绝,万 径 人 踪 灭。孤 舟 蓑 笠 翁,独 钓 寒 江 雪。28、 元日 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29
11、、 村居 高鼎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放学归来后,忙趁东风放纸鸢。30、石灰吟 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31、江南 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32、江上渔者 范仲淹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 出入风波里。33、乐游原 李商隐向晚意
12、不适, 驱车登古原; 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34、春日 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35、江畔独步寻花 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36、游园不值 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37、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3
13、8、 鹿柴 王维空 山 不 见 人,但 闻 人 语 响。返 景 入 深 林,复 照 青 苔 上。39、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40、 夏日绝句 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41、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4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4、60; 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43、望天门山 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44、 绝句 杜甫迟 日 江 山 丽,春 风 花 草 香。泥 融 飞 燕 子,沙 暖 睡 鸳 鸯。45、凉州词 王 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46、 塞下曲
15、60; 卢纶月 黑 雁 飞 高,单 于 夜 遁 逃。欲 将 轻 骑 逐,大 雪 满 弓 刀。47、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48、 蜂 罗隐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49、题西林壁 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50、枫桥夜泊 张继月落乌啼霜
16、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51、 寻隐者不遇 贾岛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52、清明 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53、竹石 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54、题临安邸 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55、乡村四月
17、; 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州,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56、泊船瓜洲 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57、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58、 望洞庭 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59、 凉州词
18、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60、 浪淘沙 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61、 出塞 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62、 墨梅 王冕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63、四时田园杂兴 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
19、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64、小儿垂钓 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65、 别董大 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66、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67、书湖阴先生壁 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 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
20、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68、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 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69、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70、已亥杂诗 龚自珍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拘一格降人才。诗经节选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
21、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的意义就是声调。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雅”是正的意思。周代人把正声叫做雅乐,犹如清代人把昆腔叫做雅部,带有一种尊崇的意味。大雅小雅可能是根据年代先后而分的。“颂”是用于宗庙祭的乐歌。国风·周南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注: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芼 mào :有
22、选择之意。荇菜:水草名。葛覃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綌,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注:葛:植物名。 覃:借作藤。 濩 hùo :煮。綌 xì :粗葛布。 斁 yì :厌。絺 ch :细葛布。 卷耳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注:卷耳:野菜菜名,嫩苗可当菜吃。寘 zhì :放置。陟:登高。
23、痡 p :义同瘏。隤 túi :隤颓;虺隤 hi ti :疲惫。罍li:酒尊。兕觥:犀牛角制的大酒杯。玄黄:马过劳而视力模糊。瘏 tú :疲病。砠 j :有土有石的山丘。 樛木南有樛木,葛藟系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注:樛 ju :乔木的树枝下垂。藟 li :葛类。福履:福禄也。螽斯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注:螽 zhng :蝈蝈。 诜诜:音申,多也。薨薨:音轰,形容螽的齐鸣。蛰:音知,和集也。 桃夭桃之夭
24、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夭夭:木少盛貌。于归:指姑娘出嫁。蕡 fén :果实将熟的样子。兔罝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注:罝 j :网。椓 zhuó :敲击。丁: zhng 音争。干城:守卫之武士。逵:音魁,四通八达的大道。仇:通逑。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撷之。注:芣 fú :芣苢
25、y 古书上指车前子。苢 通“苡”。袺 jíe :用衣襟兜东西。撷 xíe :把衣襟角系上兜东西。 汉广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注:楚:荆也。 蒌:蒌蒿。 汝墳遵彼汝墳,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遵彼汝墳,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鲂鱼赪尾,王室如燬;虽然如燬,父母孔迩。注:墳 fén :河堤。汝:汝河,源出河南省。惄 nì
26、 :忧愁。条:山楸树。赪 chng :浅红色。燬 hi :如火焚一样。孔:甚。迩:近。尾:音以。 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注:振振:仁厚的样子。 定:额心。 采蘩于以采蘩,于沼于沚;于以用之,公侯之事。于以采蘩,于涧之中;于以用之,公侯之宫。被之僮僮,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还归。注:蘩:水草名。沚: zh :水中沙洲。祁祁:众多。被:音皮,古代妇女发式。僮僮:高而蓬松。论语经典名句学而第一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27、而不信乎?传不习乎?”3、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5、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6、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7、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8、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
28、亦可宗也。” 9、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10、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11、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12、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13、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1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29、160;1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6、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17、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8、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9、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0、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1、子曰:“君子不器。”22、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2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
30、比而不周。”2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5、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26、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27、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28、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9、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30、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倪,小车无杌,其何以行之哉!”
31、;八佾第三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32、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33、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34、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35、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36、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37、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
32、,吾何以观之哉?” 里仁第四38、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39、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40、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41、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42、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这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3、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44、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45、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46、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
33、比。” 47、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48、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49、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50、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5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53、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54、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55、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
34、孝矣。” 56、子曰:“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57、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58、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 59、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0、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61、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公冶长第五62、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63、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
35、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64、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枨。”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65、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66、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67、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匿怨而友其人,左丘明耻之,丘亦耻之。” 6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36、” 雍也第六69、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70、子曰:“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继富。”71、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72、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7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7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75、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76、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77、樊迟问知,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37、,可谓知矣。”问仁,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 7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79、子曰:“君子博学与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80、子曰:“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81、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述而第七82、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83、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84、子之
38、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85、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86、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7、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8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89、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0、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91、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
39、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92、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93、子不语怪、力、乱、神。 94、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95、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96、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97、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98、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99、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100、子曰:
40、“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101、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102、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 泰伯第八103、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04、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 105、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106、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41、0;107、子曰:“好勇疾贫,乱也。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 108、子曰:“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109、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110、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11、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子罕第九112、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113、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114、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11
42、5、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116、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117、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118、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11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120、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121、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
43、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122、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23、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124、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乡党第十125、食不语,寝不言。126、席不正,不坐。127、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128、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先进第十一129、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 130、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131、子张问善人之道。子曰:“不践迹,亦
44、不入于室。” 颜渊第十二132、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33、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134、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135、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136
4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137、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138、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139、棘子成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
46、之鞟。”140、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141、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142、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143、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144、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辨惑。”子曰:“善哉问!先
47、事后得,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145、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146、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子路第十三14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148、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149、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150、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151、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152、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
48、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153、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154、子曰:“刚,毅,木,讷,近人。”155、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 宪问第十四156、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157、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158、子曰:“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159、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160、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
49、以为成人矣。”161、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162、子曰:“其言之不怍,则为之也难。”163、子曰:“君子上达,小人下达。”164、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165、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曾子曰:“君子思不出其位。” 166、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167、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168、子曰:“不逆诈,不亿不信,抑亦先觉者,是贤乎!”169、子曰:“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
50、170、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171、子曰:“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172、子曰:“贤者辟世,其次辟地,其次辟色,其次辟言。”173、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卫灵公第十五174、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175、子曰:“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176、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177、子
51、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178、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17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180、子曰:“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181、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182、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183、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184、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185、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18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87、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52、。”18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189、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9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191、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192、子曰:“当仁不让于师。”193子曰:“君子贞而不谅。”194、子曰:“有教无类。”195、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196、子曰:“辞达而已矣。” 季氏第十六197、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198、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宴乐,损矣。”199、
53、孔子曰:“侍于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200、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201、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202、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203、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204、孔子曰:“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阳货第十七205、子曰:“性相
54、近也,习相远也。”206、子曰:“为上知与下愚不移。”207、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208、子曰:“由也,汝闻六言六蔽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汝。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209、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210、子曰:“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211、子曰:“乡愿,德之贼
55、也。”212、子曰:“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213、子曰:“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21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215、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216、子路曰:“君子尚勇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微子第十八217、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218、周公谓鲁公曰:“君子不施其亲,不使
56、大臣怨乎不以。故旧无大故,则不弃也。无求备于一人。” 子张第十九219、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已矣。”220、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221、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222、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223、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224、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225、子夏曰:“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
57、,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226、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227、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228、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229、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230、叔孙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
58、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231、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尧曰第二十232、子曰:“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公则说。”233、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
59、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234、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孟子经典名句1 仁者无敌。(孟子·梁惠王上) 【译文】有仁德的人无敌于天下。 2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60、0; 【译文】敬爱自己的长辈,进而推广到也敬爱别人的长辈;爱抚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也爱抚别人的孩子。 3 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孟子·梁惠王下) 【译文】乐,同天下人一起乐,忧,同天下人一起忧。 4 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我善于了解别人话语的意思,我善于培养自己的浩然之气。
61、0; 5 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灾祸和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招来的。 6 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 【译文】吸取别人的优点来行善,这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所以君子最重要的就是偕同别人一道行善。 7
62、160;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有利的天时不如有利的地势,有利的地势不如人心的团结。 8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译文】富贵不能使他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他改变节操,威武不能使他屈服意志,这才称得上大丈夫! 9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63、孟子·离娄上) 【译文】不靠圆规和曲尺,画不出(标准的)方形和圆形。 10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译文】诚,是自然的道理;追求诚,是做人的道理。 11 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孟子·离娄上) 【译文】人们的毛病在于喜欢
64、充当别人的老师。 12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娄下) 【译文】 人要有所不为,然后才能有所为。 13 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娄下) 【译文】道德高尚的人,是童心未泯的人。 14 博学而详说之,将以反说约也。(孟子&
65、#183;离娄下) 【译文】 广博地学习,详尽地解说,目的在于融会贯通后能回归到简约地阐述道理。 15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 人恒敬之。(孟子·离娄下) 【译文】爱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爱他;尊敬别人的人,别人也经常尊敬他。 16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孟子·万章下)
66、0; 【译文】交朋友,应该注重对方的品德,不要想着依仗他来给自己带来好处。 17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对别人的不幸表示怜悯的心,人人都有;羞耻惭愧的心,人人都有;谦让而有礼貌的心,人人都有;判断对错的心,人人都有。对别人的不幸表示怜悯的心,是仁的表现;羞耻惭愧的心,是义的表现;谦让而有礼貌的心,是礼的表现;判断对错的心,是智的表现。 18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孟子·告子上) 【译文】鱼是我想得到的,熊掌也是我想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 19338:2025 EN Performance requirements for standards on concrete structures
- 【正版授权】 ISO/IEC 20153: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OASIS Common Security Advisory Framework (CSAF) v2.0 Specification
- 【正版授权】 ISO 16089:2025 EN Machine tools - Safety - Stationary grinding machines
- 【正版授权】 IEC 60884-2-7:2025 EXV-RLV EN Plugs and socket-outlets for household and similar purposes - Part 2-7: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cord extension sets
- 【正版授权】 IEC 60287-1-2:1993 EN-D Electric cables - Calculation of the current rating - Part 1: Current rating equations (100 % load factor) and calculations of losses - Section 2: Sh
- 【正版授权】 IEC 60071-1:2006 FR-D Insulation co-ordination - Part 1: Definitions,principles and rules
- 压力性尿失禁循证护理
- 2025年物业圣诞节活动策划方案
- 高二班主任2025年下学期工作方案
- 新人教版部编本2025年秋五班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方案附教学进度支配
- 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图
- 一例药物性肝损害患者病例分析培训课件
- 蚂蚁集团上市招股书
- Q∕SY 1502-2012 地下水封石洞油库施工规范
- 软件代码审查报告
- 建设工程法人授权委托书
- T∕CEEMA 002-2022 煤电机组发电机节能、供热和灵活性改造技术导则
- 《小儿垂钓》ppt
- 第四章碱金属原子和电子自旋
- 拉森钢板桩监理控制要点
- 河北医疗机构另收费用一次性物品管理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