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自我成长与发展期末论文社会111陈敬年;陆秋宇 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探究【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产物,是我国城市化背景下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留守儿童产生背景,概念界定,具体规模,造成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发现了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心理健康问题、人身安全问题、性格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困境的一些制度性、法律性的建议和对策。【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心理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 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照顾, 而被留在户籍所在地( 农村) 由父母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 年龄在6 岁16 岁之间的儿童
2、。近年来, 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加, 形成了一个规模巨大的群体。如何正确处理好这一问题具有现实的迫切性。一、农村留守儿童背景及其产生的原因 从根本上看,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问题。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农村富余劳动力趋向于向工作机会相对较多的城市迁移, 出现了农村留守人员( 老人和孩子) 的现象。1而这一现象中尤其以留守儿童的问题比较突出。在中国现代化与城市化的进程中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迅速向城市转移,造成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而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儿童我们称为留守儿童。据调查,全国14 岁及以下的
3、留守儿童数量已达2290.45 万人,父母双方至少有一人外出打工的中小学生平均占全体学生的47.7%(周福林,2006),有的省份(例如,湖南省)比例达到60(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2000)。2 流动人口主要是从农村到城市流动的青壮年劳动力, 青壮年劳动力占全部流动人口的70% 左右。由此, 在很多流出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 普遍出现了人口结构的“3861990”现象, 也就是“ 留守家庭”问题(人口研究编辑部, 2004) 。目前, 在与留守家庭有关的诸多问题中, “ 留守老人”、“ 留守妻子”, 特别是“留守儿童”问题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3 据全国妇联、全国心系好儿童系列活动组委会等机构2
4、010年联合发布的“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显示,2010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 万人, 其中14 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外出务工年限在1年以上的家长合计占了6成以上, 其中, 28. 5%的家长外出务工年限在“5年以上” (“ 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活动调查分析报告”发布 2010 年 我国社会发展正处于城市化进程之中,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将逐渐转为非农业人口,这将涉及数亿人口、持续数十年,与此相关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也将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存在并演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特别是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推进,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力度必将进一步加大, 农村留守
5、儿童数量和比例还将增加和提高。二、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1教育问题的研究(1)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低效我国现行的是“分级办学”的制度,城市的办学资金由国家承担,而农村义务教育资金投资则由各乡镇承担,而乡镇的负担又几乎原封不动地转嫁到广大农民身上。这种资金投入上的巨大差异导致了明显的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主要体现在教育设施、教学管理以及师资队伍上。4(2)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功能的变迁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网络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的“节点”。家庭教育作为人的一生的启蒙教育和终身教育中最基层的教育,是每个个体都必须经过的阶段,它对人的一生影响深远,具有无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随着城
6、市化进程的冲击,农村留守家庭的大量出现给农村家庭的教育功能带来了极大的冲击,打破了传统的农村教育的封闭性,双系结构和乡土性。首先,随着时代的发展,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在农村儿童的成长过程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家庭不再主导农村儿童的教育问题,对农村留守家庭而言,由于父母的外出以及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力不从心,很大一部分的留守家庭基本放弃了家庭的教育功能,父母也认为只要自己努力打工赚钱让孩子上好学校就可以了,从而将孩子的教育寄希望于学校和社会。其次,农村留守家庭教育的双系结构遭到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以隔代教育为主的教育结构。和以往农村家庭是一个“面对面”交往、亲子关系交融的初级群体不同,留守家庭直接面临
7、的现实就是亲子关系的断裂,父母根本无法尽到抚养、教育的责任。即使父母一方留下来照顾孩子,繁重的劳作也常常使他们彼此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父亲或母亲对孩子基本上都采取比较放任或粗暴的管理方式。最后,农村留守家庭教育的乡土性特征消失。5(3)学习问题学习成绩不容乐观。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的成绩属于中等偏差。一些孩子因长时间见不到父母而产生强烈的思亲情绪, 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效率低下、学业成绩下滑。学习的动机不足。首先, 留守儿童的学习缺乏教育监督, 学习动力不足。其次, 一些外出打工的父母对子女的总体期望过低。父母外出打工对孩子的学习确实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对小学生。主要的问题有两个方面
8、: 一方面是学习心理问题, 一些留守儿童因为父母离开, 在一个时期( 大多数为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 内在学习上变得有些消沉, 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 作业完成情况也不太好; 二是持续性的学习成绩不能上升, 很多的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初期学习成绩下降, 虽然其中大多数人在经过一到两个月后能有所恢复, 但最多只能维持原有的水平。总体上看, 不少人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78. 4% 的教师认为/ 父母外出打工以后, 孩子的成绩差了0, 只有9. 3% 的教师不同意这一说法。多达54. 5%的教师认为/ 父母去打工的孩子学习成绩一般较差0, 对此表示不太同意的教师占26. 5% 。62心理健康问题(1
9、)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 缺乏心理支持导致自卑。自卑心理产生原于人际间的比较。留守儿童经常看到其他同学朝夕与父母相伴, 有人关心和疼爱, 而自己却没有, 相比之下必然会感到失落和自卑。自卑感一旦形成, 就会以一种负向情绪体验存在, 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7 缺少关爱引起逆反。留守儿童的内心世界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当他们感到压抑难平而又无法正常宣泄时, 往往会以某种方式表达出来, 而此时的宣泄更多是以负向的方式表达的。 祖辈溺爱导致任性。任性并非是与生俱来的, 它是后天生活中由他人对其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和欲望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因隔代养人而过分溺爱娇宠造成儿童的任性的现象尤为
10、严重。8(2)缺乏心灵关怀 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处于中小学阶段,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展和成长中。得到父母或祖辈或亲戚精心照顾的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方面能得到较好的发展;而部分自我管理的留守儿童由于管理能力不强等原因而吃饭不规律,营养跟不上,则会造成身体发育不良。 大量事实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家长对子女在心理和精神上的关怀需求的满足往往显得力不从心。一方面,农村家庭收入中农业收入所占比重在逐渐减少,大部分收入则来自于非农业收入。家长虽然心里清楚应该多陪伴在子女身边,但是,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又不得不外出打工。然而,留守儿童对父母的期盼却是真切的。笔者曾邀请一些留守儿童,让他们写出自己对父母的希望。他们写
11、道:“我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我希望他们能经常回来,能够与他们谈心事。”“希望父母能够长时间陪我聊天,不要每天早出晚归,我一个人在家很害怕,也很寂寞。”“希望他们能够多抽出一些时间陪陪我,我喜欢和父母待在一起,那种感觉很幸福、很温馨。”从字里行间,我们能够感受到留守儿童是多么渴望亲情、渴望家庭的温暖。但是,在维持生计和陪护子女的矛盾与冲突中,大多数家长还是选择了前者。93.人身安全问题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家庭和父母的有力或有效的监管, 易产生安全隐患。这种安全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受到他人的非法侵害或人身伤害; 二是自己行为失控, 走上违法犯罪甚至自杀轻生之路, 危及自己的人身和生命。10监护责任
12、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弱,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拐卖儿童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性侵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酿成严重后果。众所周知,目前中国的农业被称为“老弱病残”农业。优秀的劳动力大部分都离开乡村去城市打工了,老弱病残成了农业的主要劳动力。留守儿童在其稍有一点力气的时候,也不得不加入到劳动者的队伍中去,即使他们不去干那些高强度的体力活,也要承担各种家务劳动。过早的分担家庭负担对他们的健康成长的影响也极大。4性格问题由于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亲情和关爱,他们容易出现心理孤僻和心理自闭等
13、症状,严重时还会产生心理疾病。研究发现,由于家庭环境的变化及家庭教育的“缺位”,农村留守儿童形成了以下几方面人格特征:一是乐群性低,比较冷淡、孤独;二是情绪不稳定,易心烦意乱,自控能力不强;三是自卑拘谨,冷漠寡言;四是比较圆滑世故,少年老成;五是抑郁压抑,忧郁不安;六是冲动任性,自制力差;七是紧张焦虑,心神不定。11 三、结论和政策建议1.主要结论(1)大规模留守儿童的存在, 是伴随我国经济发展、人口流动而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 必须对此群体给予足够的重视, 集思广益, 采用各种有益的方式方法积极应对。(2)近年来, 留守儿童急剧增加,尤其在我国的中部和南部的省份的广大农村地区, 预示着留守儿
14、童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群体, 我们将长期面临留守儿童问题。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一个基本出发点。12(3)大多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 不能直接得到父母的温暖和照顾, 对他们的健康成长可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4)心灵关怀有助于农村留守儿童心灵成长及学校德育环境的建设。(5)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一个涉及儿童身心发展的现实问题,更是涉及到儿童的平等受教育权、农民的公民权和中国社会未来的发展问题。132.政策及建议(1) 在大力推行农村地区9 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 在留守儿童比较集中的地区, 要重点关注留守儿童的初中教育。(2) 各级政府应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 强
15、化农村父母在子女监护和教育方面的职责。加大政府投入力度, 加强寄宿制学校的建设, 改善农村儿童的居住和生活条件。学校工作要采取综合措施来帮助留守儿童克服面临的各种困难, 如加强寄宿管理, 包括保育员的选用、培训, 管理方式的改进, 相关制度的落实等。此外, 组织/ 青年志愿者0等社会资源和大型活动, 积极参与农村外出打工人员子女的教育; 在城市教育管理体制中充分考虑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 采取积极措施鼓励务工人员携带子女进城上学, 也将有助于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14(3) 留守儿童高度集中地分布在农村地区, 特别是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地的农村地区。当前要重点关注这些
16、地区的农村留守儿童。15(4) 留守儿童的大量产生和存在, 是我国现行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体制的产物。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 这是每个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和要求。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更是每个儿童的基本权利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由于现行体制的限制, 目前, 相当一部分已婚流动人群在自己进城的同时, 无力解决孩子进城就读所要面对的诸多现实问题, 只能将子女留在农村交给年迈的父母照管, 有的甚至托付给其他人代为照看。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必须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 消除留守儿童产生的条件, 这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治本之策。当然, 这只能作为一个
17、远期的目标, 近期内, 我们必须尽全力解决广大留守儿童面临的现实问题。16(5) 学校方面可以实施寄宿制度;建立特别的档案管理制度;设置一些特定课程;教师对留守儿童付出更多的关爱等改善留守儿童的困境。17 强化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比如加强亲子教育;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参考文献1 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5年,(1).2 罗静, 王薇, 高文斌.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述评J. 20093 吴霓等课题组.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J.教育研究,2004,(10).4 崔丽娟,赫振.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及对策研究J,2007,(11).5 崔丽娟,赫振.
18、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困境的反思及对策研究J,2007,(11).6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7 张俊良,马晓磊.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农村经济,2010 ,(3).8 曹加平.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问题及策略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 2005 ,(10).9 马多秀. 心灵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J. 中国教育学刊2011,(1).10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11 马多秀. 心灵关怀:
19、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J. 中国教育学刊2011,(1).12 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5年,(1).13 江立华. 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与研究反思R.14 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问题J.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1).15 段成荣,周福林.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 2005年,(1).16 段成荣,杨 舸.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第32 卷第3 期2008 ,(5)17 张俊良,马晓磊. 城市化背景下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探讨J. 农村经济2010,(3) Abstract &
20、#160;The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is a product of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 special group in the contex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has caused widespread concern in society. Background on the lef
21、t-behind children, the definition, the exact size of the impact of the research, found that the problem of children left behind in education, mental health problems, personal safety issues, personality problems, according to these
22、 questions address the plight of rural children left behind some of theinstitutional and legal recommendations of and countermeasures. Key words rural areas; children left behind; education; psychological所选论文的不足之处:1、 其中的几篇论文没有写清楚作者的简介或者写在第一页的底部。例:第一、四、五、十一篇2、 第八、九篇 参考文献和注释都写在每页的底部,参考文献应该写在论文底部。3、 第九、十三、十五篇的论文摘要中出现“本文”一词4、 第二篇摘要不够完整,这篇作为论述性文章 摘要未能清楚的写出文章的脉络。5、 第六篇参考文献没有标序号,所以不清楚文章的哪里引用了参考文献。6、 第十篇的引言太简单了,不太完整,实证性文章的摘要应包括分析方法和主题、结论、解释。7、 大多都没有致谢的内容所选论文:第一篇 马多秀,心灵关怀:农村留守儿童德育的诉求,中国教育学刊2011.01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四川省绵阳富乐国际重点达标名校2025年招生统一考试模拟(一)数学试题含解析
- 石阡县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统考试题含解析
- 上海外国语大学附中2024-2025学年高三毕业班适应性考试化学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衢州市常山县2025届初三第二学期化学试题统练八试题含解析
- 企业单位劳动合同
- 销售利润分成合同协议书范本
- 安徽卓越县中联盟皖豫名校联盟历史答案
- 货运代理从业人员合同谈判与签订考试
- 珠海二手房买卖合同指南
- 幼儿舞蹈的审美特征
- 果树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
- SJG 09-2024 建筑基桩检测标准
- 《有机光电材料》课件
- 社区人民调解工作培训课件
- 沪科版初中数学目录
- JCT862-2008 粉煤灰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
- 你也走了很远的路吧
- 全国水利ABC证单选题七
- 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单元作业设计
- 竣工结算审计服务投标方案
- 年产10吨功能益生菌冻干粉的工厂设计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