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_第1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_第2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_第3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_第4页
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四年级语文下册课程纲要茶业口镇中法山小学召 E 光芹一、背景分析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本年级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 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孩子们基础知识的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上课时忙着各 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 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 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 更不能仅仅看 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二、教材内容本册语文教材,主要特点如下(一)加强整合,围绕专题组织教材本册教材的编排方式仍然是按专题分组编写。 专题内容新颖

2、、丰富,内涵深刻,富有人文气息, 同时也体现了语文学习的特点。1. 导语导学,整合单元内容。在本册 8 个单元导语中,提示学习内容,点明专题,布置学习任务。在内容上,力求激发阅读兴趣,引导单元学习;在语言叙述上,体现文学色彩,强调感染力。2. 精读与略读课文的联系和整合。为了体现单元整合,加强在精读与略读课文中间的联系。 本 册在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之间安排有“连接语”,这段文字承上启下,内容突出,过渡自然,明确 地提示了略读课文的学习要求和方法, 体现学习方法的迁移,使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形成的整体感 更强。3. 单元学习活动的贯通和整合。单元整合不仅体现在课文内容上,还体现在听说读写的语文学

3、习活动上。本册教材继续加强专题内学习活动的整合, 力求设计的各项活动贯通、严密。本册继续 在每组课文后安排“词语盘点”,就本组课文所学生词进行归纳总结,以便学生自查自测、复习巩固之用。(二)安排“综合性学习”,全面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综合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着力点。本册教材继续安排两次综合性学习,一个安排在“我爱阅读”专题中,要求学生结合课文的学习进行一些搜集资料、调查访问等活动,交流从中的发现或得到的启发。一个安排在“遨游汉字王国”专题中,感受汉字的有趣与神奇。(三)加强导学功能,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作为中年级的最后一册,本册仍然采用第一人称“我”的语言叙述方式,继续强调自主学习意识

4、。同时,为了体现文本交流,精读课文中仍然以泡泡的形式出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培养质疑问难能力。泡泡的内容大致有: 引导学生理解词句及课文内容的;引导想象的;体会文章 结构特点的;弓 I 导课外阅读的等等。“我的发现”是自主学习方式的重要体现,在本册共安排 8 次。在内容安排上继续体现中年级 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了解一些语言现象,初步掌握一些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分别 是:认识排比句、养成留心观察和勤动笔的习惯、体会副词的表达效果、体会比喻句表达的感情色彩、体会句子含着的意思、认识拟人句、了解双引号的作用、学习怎样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丰富课本内容,拓宽学习资源根据语文

5、课程标准精神,语文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充分利用学习资源和实 践机会”。本册课后继续安排“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以提供课文的背景资料,丰富学生的阅读。 在课文背景或相关知识上,增加了深度和广度。三、教学目标本册通过精美的选文,在语言学习过程的熏陶和感染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的人生态 度和正确价值观。在识字写字、课文阅读教学、口语交际、作文、综合性学习等学习和活动中,达 到中年级的上阶段教学目标。1 认字 200 个,会写 190,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2会使用字典、词典,有独立识字的能力。能用钢笔熟练书写正楷字,用毛笔临摹字帖。3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体会

6、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5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课文的大意。6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7. 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养成向人请教、与人商讨的习惯。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 简要转述。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并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8. 留心周围事物,勤于书面表达。能把内容写得比较清楚、比较具体。会写简短的书信便条。 能修改习作中有明显错误的词句。9在综合性学习活动中,有目的地搜集资料,提出不懂的问题,开展讨论,解决生活中的简 单问题。四、课时进度周次日期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难点课时13.5 3.91. 窃读记(2)2. 小苗与大树

7、的对话(1)3. 走遍天下书为侣(2)1. 本组教材将“我爱阅读”作为一个专题,目的一是要引导学生把 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 对书的深厚情感;2. 在阅读中要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习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 方法。3. 让学生明白阅读的重要意义,激发起阅读的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从而受益终 生。引导学生开展搜 集名人读书故事(或读 书名言),与爱读书人 交流读书体会;了解图 书种类;给自己的图书 归类并做书目;选择不 同角度说、写读书经历 或访谈、辩论等;并紧 密结合本组阅读和综 合性学习交流读书收 获和体会。523.12 3.164.我的“长生果”(1)口语交际习作一回顾拓展一(3)433.

8、19 3.235. 钓鱼的启示(2)6. 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1)7. 落花生(2)首先要引导学生走进 文本,为文本中的人和 事所感动,从中受到启 发和教育;然后,带领 学生走出文本,回到多 彩的现实中,联系生活 实际,感悟待人真诚、 诚实做人的重要,师生 共同努力,一起为生活 这本书增添新的美好 的篇章。最后,还得再 回到文本:对于课文中 给人深刻启示的重点 语句,能够熟读成诵, 牢记于心,自觉用这些 富有哲理的话来指导我们可以凭借这 些关键词句,引导学生 深入体会,不仅读懂课 文本身,而且能延伸到 生活,从中有所发现, 得到启示这也是 本单元重点要培养的 语文能力和需要洛实 的情感、态度

9、、价值观 的目标。543.26 3.308.别饿坏了那匹马(1)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二(3)4和规范自己的行为,做一个诚实善良、乐观向上、有益于社会的人。54.2 4.4清明9. 地震中的父与子( 2)10.慈母情深(1)11.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2)学习课文,应引导学生重点抓住人物的 外貌、语言、动作和心 理描写,品读文本,再 现情境并联系生活实 际体验文本,体会课文 表达的思想感情。口语 交际要让学生充分发 表意见,引导学生正确 认识父母的爱。一方面习作应在联系 生活, 表达真情上卜功 夫,让习作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通过习作 加强与父母的沟 通。 另一方面要进一 步提高学生把握文章

10、 主要内容的能力,继续 培养学生的默读与自 学能力和语文综合素 养。564.84.1312.学会看病(1)口语交际习作二回顾拓展三(3)474.16 4.2013. 圆明园的毁灭(2)14.狼牙山五壮士(1)15.难忘的一课(2)引导学生搜集文字或 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 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 日祖国的强大;开展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的演讲活动, 培养学生演讲能 力;交流搜集、整理、 运用资料的收获,初步 了解查找资料、运用资 料的基本方法。通过各 种途径搜集有关资料, 学习整理资料的方法, 并在语文学习中加以 运用。帮助学生在把握每篇课文主要内容的 基础上,重点理解那些 含义深刻的句子的

11、意 思,体会句子表达的思 想感情。584.23 4.28劳动节16.最后一分钟(1)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3)495.2 5.4复习、 期中考试 综合性学习: 遨游 汉字王国有趣的汉字1策划并开展简单的小组活动,学写活动计划。2通过了解字谜、谐 音的特点,体会汉字文 化的丰富有趣。初步了10我爱你,汉字解汉字的起源,引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3初步了解汉字的演变,学习欣赏汉字书法艺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自豪感;提咼对纯洁祖国语言文 字的认识,养成防止和 纠正写错别字的习 惯。4学写简单的调查报告或分析报告。5.认 识21 个生字。三、教学措施:(1) 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2)

12、仔细阅读两个板块的“活动建议”,浏览“阅读材料”,了解可以开展哪些活动,参考哪些材料。(3) 制订活动计划。 教材上列出的活动建 议比较多,可以根据当 地的条件,在每个板块 中选择一、两项活 动。(4) 小组开展活动。(5) 选择编小报、 办 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 形式展示学习成 果。四、教学时间安 排:教学本组教材可用 1214 课时,一般每 节课完成一个板块。开 始时用 1 课时制订和 交流活动计划,结束时 用 12 课时展示、 交 流学习收获。为了便于 开展活动,可以适当调 整课节,把几节语文课 连起来上。105.75.1117.草原(2)18.丝绸之路(1)19. 白杨(2)1.引导学

13、生通过读 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 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 感。2.引导学生学习从整体上把握课文,认真领会关键词句的含 义和作用,并的和身边5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理解含 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 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 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 语感。3.引导学生了 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 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 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 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 作中。发生的感人故事,体会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115.14 5.1820.把铁路修到拉萨去(1)口语交际习作六回顾拓展六(3)4125.21 5.2521.古诗二首(2)22.冬阳童年骆驼队(1)23.童年的发现

14、(2)1.让学生留心观察 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 态度。2.阅读中外伟 人、名家的童年故事(或励志名言),开拓视野、 增进了解、 激励 自我。3.组织学生围绕“永远的童年”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加强教材的整合和课内外的融合,努力把书本与生活结合起来,使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一是感悟人类的生存 与自然资源、生态环境 的密切联系,懂得人类 应珍惜资源,保护环 境。二是引导学生注意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能运用“联系实际,深 入思考”的读书方法, 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 解。三是鼓励学生积极 行动起来,为地球豕园 美好的明天,尽一份自 己的力量。加强教材整合的意识,把读与思、 读与写

15、, 读 书与活动结合起来。 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 文,理解课文内容,感 受人物形象,受到心灵 启示。注意引导学生综合运 用特点,重点引导学生 多读多讲,读中感悟, 体会故事蕴涵的哲理 和情感。5135.28 6.124.儿童诗两首我想童年的水墨画(2)口语交际习作七回顾拓展七(3)5146.4 6.825. 只有一个地球(2)26.大瀑布的葬礼(1)27.这片土地疋神圣的(2)5156.11 6.15端午28.青山不老(1)口语交际习作八回顾拓展八(3)4166.19 6.22复习9176.25 6.29复习机动187.2复习、期末考试五、评价、达到标准平时表现从课堂评价、书法、课外阅读、演讲提能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各占10 分,分为三类:A 为优良(10); B 为合格(8); C 为需努力(6)。结合期中期末两次考试,各占 30 分,90 分以上为 A( 30),80 分以上为 B( 20),80 分以下为 C( 15)。将这些得分加起来为最终 得分。1. 课堂评价A: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参与小组活动,积极举手回答问题,课堂作业准确;B:课上听讲不认真,但能参加小组活动,回答问题;C:不能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