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语言:外语教学分析的新视角-教育作文文档_第1页
元语言:外语教学分析的新视角-教育作文文档_第2页
元语言:外语教学分析的新视角-教育作文文档_第3页
元语言:外语教学分析的新视角-教育作文文档_第4页
元语言:外语教学分析的新视角-教育作文文档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元语言”:外语教学分析的新视角一、研究缘起:一个英语教学分析视角的探索元语言是语言学研究中极其重要的领域和语言学家的“行话”,最早由荷兰语义哲学家塔尔斯基(Alfred)于1933年提出。“meta"(元)是来自希腊语的一个前缀,相当于above,beyond或behind的含义,表示语言本身以外的信息。“meta”的出现标志着语言学研究的转向,研究对象由语言指称的客体转变为“讨论语言本身”。元语言是一种有关语言的语言,是描述和分析对象语言的语言。Tarski举例说,Snowiswhite是对象语言,含义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外在描述,意义超出语言范畴之外,当转换成Snowiswhit

2、eistrueifandonlyifsnowiswhite时,就转向对Snowi个单词本身的解释,就构成了一种元语言。因此,对象语言是描述和指称客观世界事物的语言,是被元语言描述的对象。元语言可以是自然语言,也可以是人工语言,与对象语言既可以是同符号系统,也可以是异符号系统如在外语教学中,一位教师用汉语解释英语里的词或句子时,英语是对象语言,汉语是元语言,用英语解释英语单词或句子时,对象语言和元语言都是英语。从这个层面而言,元语言在任何情况下都是一种语言,一个无法转换成另一种语言的语言是没有元语言的。元语言在英语教学领域中一开始并没有受到学者们的重视,他们往往关注的是形式化“元”语言的言语性研

3、究,多集中在元语言本身,如Hjelmslev讨论了元语言和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关系,Jakobson从结构角度探讨了元语言的功能。近年来一些对元语言较系统的研究,虽然探讨了元语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对元语言与外语教学关系的研究很少涉及。元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具有什么样的重要意义,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表现及功能如何,元语言对英语教学是促进作用,还是干扰作用,如何看待元语言教学与其他英语教学法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本文力图要探讨的问题。二、外语教学目标背后的元语言逻辑元语言在很多人眼里没有“实用”价值,因为它只是有关语言本身的知识。实际上,元语言在英语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元语言与语言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

4、非常重要的关系。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语言能力是语言教学的基本目标,而这一基本目标又包括两种能力:第一种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并使用语言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第二种是培养学生描述并理解自己所学和所用语言的能力,后者其实就是培养学生的元语言能力。从这个层面来讲,元语言是实现教学目标不可缺少的环节。元语言作为一种语言,存在于每个教学环节中。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提问、重复、请求、提示、纠错以及评估等方式,对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语言实践、组织复习、语法规则、学生发音、遣词用句和应用练习等进行描述和解释。教师利用元语言进行话语干预,告诉学生哪些内容是教学活动的重点,以便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语言教学的目标就是培

5、养学生用语言解释语言的能力,而元语言的价值就在于能够实现分析和把握对象语言的功能,因此增强学生的元语言意识(元语言意识包括语音意识、单词意识、句法意识和语用意识等四个层面)与培养他们的语言能力同样重要。从事双语教育研究的学者发现,具有较强的元语言能力的学生是其取得较好语言学习成就的独特优势。具有较强元语言能力的学生能够正确分析语言形式和语言内容,知道如何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如何利用语言资源进行触类旁通式学习,如何恰当地使用双关语、反语以及其他修辞手法等,这种情形在双语教学环境中尤为明显,单语教学环境中的孩子往往在这方面明显落后。止匕外,在英语教学中,恰当运用元语言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元语言能力

6、,更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语言的自信心。如果学生缺乏元语言意识或能力,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陷入Jakobson所谓的失语症泥潭不能自拔,从而失去学习语言的信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提高学生的元语言能力同样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因为自主学习和元语言都属于能力范畴,培养学生元语言意识能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学生角度而言,如果他们具有元语言意识,就能够将语言本质当作对象知识,更好地运用自己的语言理解词汇,甚至给这些词汇下定义,这有利于其自主学习。学生如果能掌握有关自己所学的对象语言的概念和手段,就能把语言表达的命题转换成思考的对象,从而在语言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掌握主动性。在学习外语

7、过程中,当学生学会对象语言和元语言两套符号系统时,并且能够在两种语言之间自由转换时,他们就会在快速阅读文本的同时,有效地运用语言手段来谈论和分析自己所处理的文本内容,从而写出有关文本之文本;他们就会对语言系统形式有更深刻的了解,进一步理解语码的任意性特征;他们就不仅学会“用语言”,而且能够掌握“语言的用法”。就这个层面而言,掌握了元语言能力的学生他们在理解和运用语言时思维就多了一个几何面。Snow也指出,掌握元语言能力的学生,能迅速意识到一个词与它所指的对象有没有内在关系或特殊意义,能够有效地领悟语言本质并发挥语言丰富的表达功能,达到自主学习语言的目的。因此,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言能力的过程中

8、,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元语言意识,尤其要从认知角度予以强化。例如在大学英语精读课教学中,有意识地把一些句子、词汇抛给学生,鼓励他们用自己已经掌握的词语去解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语言解释语言的能力。例如:Andnowhehasfallenupondarkdays(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一单元TEXTA),此句中的fallupondarkdays学生可以用之前学过的简单的词汇来解释,意为:experienceadiffieuhperiodorbeunluckyorun-successful,通过教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元语言能力,学生不仅可以学会用所学语言表达自己思想,也会用元语言来描述和解释所

9、学语言,将会使教师的英语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元语言能力也是教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教师应从提高学生元语言能力方面入手,增加对语言本身教学的力度,使元语言真正成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换句话说,元语言非常有助于学生在目的语环境下,去正确理解教师所安排的教学目标,这种优势是其他任何语言行为所无法替代的。三、元语言:外语教学中的工具选择元语言是一种“工具语言”或“人为语言”,是教师必不可少的语言教学工具,外语课堂的特点就是教师通过语言叙述来传授知识,使用的工具就是元语言。元语言如何成为英语教学中的工具,其教学功能如何具体呈现?这是接下来需要回答的问题。1语法教学过程中的元语言工

10、具。语言的讲授往往离不开对词汇解释和语义分析,而词汇和句法又是抽象的,是谈论事物的对象语言,需要使用元语言的使用才能有效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当教师需要对教材文本中的意义符号进行解释时,其话语就聚焦在对象语言本身,这时,元语言就能发挥重要的解释功能。如果在语言教学中没有meantalk,speak,understand,tell,nonsenseword,promise,agree等这些常见词汇,如果没有“所说”、“所指”、“所言”以及“说”、“讲”这些涉及语言自身的概念,课堂教学就无法开展,索绪尔等人创建的技术性元语言成为解释对象语言及其系统的有效工具。在语法知识的传授上,几乎所有的教师都比较

11、习惯使用元语言比较和对比对象语言属性或特征。当所学的目标语言较为复杂时,教师可以用几个简单、有效的、通俗和易于理解的元语言词语进行替换和paraphraseo例如教师可以用makesth,seemlarger,moreimportant,betterorworsethanitreallyis这些简单的词汇去解释ex-aggerate这个比较复杂的词,学生就能即刻明白这一动词的具体用法及其语义。教师在课堂上还经常使用元语言为学生的语言实践核心作语义解释,使学生能够在目的语环境中正确地理解和运用对象语言,例如,Thanisaverycommonconjunction,it'softenus

12、edafteracomparativeadj.oradv.tointroduceaclauseorphraseinwhichacompari-sonisexpressed(than是个常用的连词,通常用在形容词或副词的比较级之后,引导表示比较关系从句或短语)。2课堂交际过程中的元语言工具的运用。元语言现象在课堂话语交际中无处不在,元语言能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交际障碍,有助于在目的语环境下完成师生间的课堂话语交际。虽然我们偏向于尽可能少地使用元语言以获得更贴近现实生活的教学互动,但是对话双方要想顺利开展对话,必须拥有共有的代码,共有的代码越少沟通越困难。如果没有What'sshesaid;W

13、hatdidhemeanbythat?Sorry,couldyousaythatagain?等元语篇(metadiscursive)表达形式,课堂话语交际就无法进行。在课堂教学中,元语言交际作用更多体现在对问题的提出、启发学生理解问题、参与交际活动等形式上。作为话语交际的工具,元语言具有双重作用:作为过渡性语言有助于师生间的话语交际,作为辅助性语言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语、语言现象及语言规则。教师运用元语言策略,有意识设计一些语言互动,如让学生理解某一词语、复述某一句型、解释某一语言现象等。元语言其实就是一种用于沟通交流的手段,就是使形式上的语言交流转变为不以语言符号为目的,而是具有以解释内容为目

14、的的清晰的语言交流。外语课上师生间话语交际的形式通常按教师、学生的先后顺序来进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扮演组织者和导演的角色,引导学生参与话语交际的内容及方式等。例如:教师以一种元语言的表现形式提出了一个带有明显教学特点的问题,其目的在于不仅让学生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同时也使学生能够用目的语来回答教师的问题,完成教师与学生间的课堂对话。例如对话:A:Emily,doyoureallywanttoeatinthisholeinthewall?B:Thisplacedoesn'tlooksobad,Itisalittledarkmaybe,butI'msureit'sclean

15、,教师提出问题:WhatdoesAmeanbythisholeinthewall?学生通过B的回答可以用学过的简单的词汇来回答此问题:Athinksthisrestaruantmightbedirtyanduncomfortable。总、之,课堂上师生双方的言语行为中普遍存在着元语言交流现象。3多媒体超文本教学中元语言工具的使用。运作于超文本中的元语言对外语教学具有重要的辅助型作用,外语教学中的任何文本,如课本、语音、视频材料、文学作品以及其它体裁的原文本或原语篇都是对象语言,对之进行阐释和评论的另一文本一如超语言和超文本,既可以充当原文本的“对象语言”,又可以担当解释原文本的“元语言”,体现

16、了元语言的“相伴性”和“不固定性”的特点。多媒体在文本解释的语言层面上既充当对象语言,又在更高层次上谈论对象语言而充当元语言,可以对原文本展开充分阐释和反复训练,从而提高外语教学效果。多媒体超文本形式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新的文字内容组织方式,为文本的理解提供了更直观、便捷、立体的渠道,给学生阅读和思维造成了新的影响,成为师生所共有的诠释性代码。例如,语言教学中的听力理解可借助超文本中的可视语言材料,就能把语义内涵所具有的明显内在关系以及语义本身无法转述的微妙情感色彩生动再现。相对于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多媒体技术辅助的语言教学变得越来越便捷和丰富、直观和形象化,运用也越来越广泛。不论是听力、视听说、

17、精读、写作、翻译等技能性课型,还是文学、语言学等知识性课型,多媒体以超文本形式提供了一种新的意义阐释的元语言手段。元语言形式多样,可以任意地以文字、图像、声音等表现形式不断地交替,有一系列连续运动变化的图形图像的动画元语篇文本形式,也有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声音、视频影像的元语篇文本等形式,与教师讲解相互补充,为外语教学提供了丰富的元语言超文本手段。四、走出“语言牢笼”:元语言教学及其再思考一些教师受“听说教学法”、“全语言教学法”和“沉浸教学法”等的影响,反对传统语法知识教学,放弃讲授“语言的语言”的知识,反复强调英语教学的任务是讲授语言交流,而非语言本身知识持这种观点的教师认为,只有在真实的语

18、境下教学生讲英语,进行有意义的交流,才是语言教学的目的,而讲授语言和语法知识,并不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这种观点有失偏颇,实际上,元语言对英语教学不但没有干扰作用,还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是语言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在外语教学中,教师解释语言现象、纠正学生语法错误等方面都得使用元语言工具。教师通过元语言将学生带入教学活动中,不仅介绍教学活动,同时还指出了这些活动的实施方式,这些都是元语言在外语教学中的价值。如果教师只重视培养学生掌握对象语言的知识和技能,忽视对学生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学生只会讲英语,不能学会用英语描述和解释英语,那么学生只会停留对语言的一知半解的层面上,难以拥有较高层次文本分析和语言概念辩析的能力。事实上,学生在使用语言表达思想的同时,他们也能掌握有关该语言知识(如词类、句法、修辞等)的元语言知识,他们就能在学一门语言的同时学习一门语言本身的知识。因此,一味强调讲授语言交流,而不讲授语言本身的知识的“交际”教学法,并不能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水平。尤其对我国而言,全英语语言文化教学环境先天不足,这时候元语言的作用就显得更为重要。教师无论使用的是英语还是汉语向学生解释语言课程内容,双方所共有的代码都是英语或汉语,正是基于这种共有的元语言工具,师生双方的教学互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