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整合突破专题整合突破第一部分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专题六人口、城市与交通命题解读命题解读1人口、城市、交通问题一直是社会热点问题,从近几年的考题来看,更加侧重城市和交通的考查,命题形式既有选择题也有综合题。2复习时应侧重人口问题,城市化及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第第1课时课时考点一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二考点三考点三课堂巩固课堂巩固复习练案复习练案 1(2017江苏地理)如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一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 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 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
2、人口占比均高 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 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 (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 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 C人口死亡率 D人口密度A B 【解析】第(1)题,由统计图可知,天津、北京和上海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均大于6%,而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小于2%,说明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A项正确;贵州、广西、湖北、湖南等中西部省区,城镇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均小于5%,B项错误;广东城镇和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均小于4%,C项错误;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均小于城镇,D项错误。第(2
3、)题,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就业机会少,大量农村中青年人口向城市或东部发达地区迁移,造成农村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比相对上升,A项错误,B项正确,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村经济、医疗水平相对落后,人口死亡率较高,会降低农村老年人口占比,C项错误;人口密度对人口结构(包括人口老龄化)产生的影响较小,D项错误。 2(2017海南地理)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測,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该国可能是() A中国B美国 C印度D俄罗斯 (2)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
4、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C B 【解析】第(1)题,我国2000年人口约占世界的四分之一,排除A选项,美国和俄罗斯人口占世界的比例都小于5%,排除B、D两项。故选项C正确。第(2)题,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占世界人口的比例几乎没有变化,说明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 1人口增长模式的判读技巧 (1)根据国家类型判读:发达国家以及个别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古巴等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低低低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传统型(高低高模式);个别经济极为落后的地区(原始部落)为原始型(高高低模式)。同一国家内部的
5、不同地区或城市由于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等因素影响,人口增长模式也有所不同。 (2)根据人口自然增长率判读:通常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1%,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低于1%或为负值,为现代型。 (3)根据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判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形状为“下宽上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上宽下窄”则为现代型。 (4)根据生产力水平判读:如农业社会及其以前是原始型;工业化初期属于传统型;后工业化时期属于现代型。 2常见人口问题分析 (1)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问题对策 (2)人口年龄结构问题项目人口年轻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年龄结构趋势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断上升,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下降少年儿童人口比重不
6、断下降,而老年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人口问题人口年轻化可导致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持续增长,最终会超出环境的供应和自净能力,进而引发各种资源问题、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可造成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社会上用于老年人的退休和养老等费用的增加、老年人生活困难和孤单等问题 (3)人口性别结构问题 人口的性别结构通常用“性别比”来衡量,即用100位女性对应的男性数来衡量。它用来反映该地区或国家人口的性别结构是否合理或协调。 性别比失衡会造成婚姻、家庭和社会的不稳定,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应加大思想宣传教育,严禁非医学鉴定胎儿性别。 (4)人口文化结构即人口素质过低产生的问题 人口素质低,生态环境保
7、护意识差,可能给环境造成极大的破坏;缺乏开发利用新资源的知识和能力;对资源的利用往往不充分,甚至产生全社会对资源的浪费性使用。 (2017东北三校第二次联合模拟)如图为“中国人口抚养比随时间的变化及预测曲线图”。四条曲线是按照高、不变、中等和低人口出生率所做的预测。据此完成(1)(3)题。 (1) 推测对应高出生率的预测曲线可能是() AB CD (2) 我国的人口抚养比曲线若按线发展,短期内会() A影响劳动力人口数量B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C降低了人口的抚养比 D加剧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 (3) 关于图中曲线,正确的说法是() A上世纪60年代高抚养比的出现主要原因是战争 B上世纪60
8、年代至今我国新生儿数量持续减少 C2013年前后我国被抚养人口比例达到最大 D未来40年左右,老龄化可能使人口抚养比达到新高D B D 【解析】第(1)题,四条曲线是按照高、不变、中等和低人口出生率所做的预测,高出生率则在开始少儿抚养比大,但随着后来新生婴儿长大成人,最后人口抚养比就低,所以图中最后人口抚养比最低的曲线对应高出生率的预测曲线。第(2)题,我国的人口抚养比曲线若按线发展,目前人口处于高出生率,短期婴儿人数会明显增加,增加了人口的抚养比,婴儿相关的用品需求增加,所以短期会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短期不会影响劳动力人口数量,长期劳动力人口数量会增加,会减缓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进程。第(
9、3)题,上世纪60年代高抚养比的出现主要原因是因为解放后我国人口出生率高,新生婴儿多,上世纪60年代至今我国新生儿数量先增加后减少,2013年前后我国被抚养人口比例达到最低;未来40年左右,老龄化可能使人口抚养比达到新高。 1(2017江苏地理)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如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考点二人口迁移及其影响 (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B闽川 C桂黔D粤湘 (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A要素综合性B环境复杂性 C空间邻近性 D条件相似性D C 【解析】第
10、(1)题,读图可知,图中最粗的箭头是从广东省指向湖南省,即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方向是“粤湘”。第(2)题,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中,除了广东与四川不相邻外,其余红包单向流量都发生在相邻省份之间,反映了地理空间的邻近性。此图为单个人文地理要素的分布图,因而其不能反映地理要素综合性或地理环境复杂性。红包收发体现的是经济现象中的资金流动,广东与广西、广东与湖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明显,这样的资金流动并不能反映地理条件相似性。 2(2017天津文综)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 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 【答案】商
11、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 【解析】影响人口迁移的经济因素主要指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具体表现为就业机会、收入水平、个人发展前景等方面的差异);影响人口迁移的社会因素主要指服务设施(包括教育、交通、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等),社会治安,婚姻家庭等,结合这两方面进行分析即可。 1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不同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人口迁移的成因分析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差异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小,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越来越大地域差异由经济落后地区迁入到经济发达地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年龄差异青壮年人群迁移主要是经济因素
12、或婚姻因素;老年人群迁移可能是家庭因素或环境因素;青少年人群迁移最可能是家庭因素或教育因素 (2)其他原因。在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导致人口迁移。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吸引高端技术人才迁入。区域引入劳动力密集型的第二产业,吸引普通劳动力迁入。差异主要影响因素性别差异男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重工业发达,以第二产业为主;女性人口迁移,迁入区可能轻工业发达,以第三产业的服务业为主文化差异学历水平较高的人群迁入区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发达,学历水平较低的人群迁入区一般劳动力导向型产业较多 2人口迁移的影响 (1)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影响迁入地迁出地有利
13、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加强与外界经济、科技、文化联系,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缓解人地矛盾;更好地开发利用土地资源不利增加了公共设施的负担和城市管理的难度,增大了生态环境的压力人才外流、劳动力减少 (2)人口迁移对城市化的影响 大量农村人口迁入城市,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规模的扩大,城市的用地规模也不断扩大,城市功能区布局也随之发生变化,郊区不断出现住宅小区,促进了郊区城市化的进程。 (3)人口迁移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伴随人口迁移,会不断出现新的职业。如学龄儿童迁移人口增多,则迁入地应增加或加强中小幼教师的师资力量。 (2017湖北省
14、第四次联考)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1)(3)题。 (1)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 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 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 (2)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资源状况 C国家政策D交通条件 (3)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B环境污染严重 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B A C 【解析】第(1)题,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19852010年,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仔细读图,甲、乙人口以迁入为主,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至2030年中国氯片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第17课《屈原(节选)》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
- 山东省菏泽市10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地理试题(解析版)
- 吉林省长春市农安县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 19《一只窝囊的大老虎》(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全国电子工业版初中信息技术第四册第2单元2.4活动3《人脸的识别过程与模拟打开门禁》教学设计
- 湖北省宜荆荆随恩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B卷)(解析版)
- 2025至2030年中国数控活塞环内外圆立式车床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My classroom Part C story time大单元设计+课时教学设计设计+反思-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上册
- 第14课 金鸡报晓-光敏传感器和多任务的应用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清华大学版(2012)初中信息技术九年级下册
- 产品结构设计概述课件
- 八年级下综合实践教案全套
- 胸痹心痛中医诊疗方案及临床路径
- 第8课《山山水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 word 公章 模板
- 泛读2unit2-music
- 世界技能大赛PPT幻灯片课件(PPT 21页)
- 中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件(PPT 44页)
- Python程序设计ppt课件完整版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腹膜透析》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