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园地四【教学目标】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2.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3.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4.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5.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教学重难点】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2.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3.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教学准备】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准备横竖不同书写行款的纸张。【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能围绕“如何通过
2、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2.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3.能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用法,并能正确使用顿号。语文要素【教学过程】板块一 交流平台1.回顾课文,引入话题。(1)引导: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想一想在这四篇课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是如何借助资料来体会课文表达的情感的。(2)学生交流。2.以文为例,指导方法。(1)阅读“交流平台”。思考:搜集、整理的相关的资料,对理解文章的情感有什么作用呢?预设: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2)学生结合本单元的学习,交流自己怎样使用资料。预设一:可以借助资料了解
3、作者的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如,陆游为何临终长叹“但悲不见九州同”?林升为何愤怒质问“西湖歌舞几时休”?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就更能体会陆游的伤痛和林升的愤慨。预设二:通过查阅有关圆明园的资料,了解圆明园沉淀一百多年来的园林建筑的非凡、历史文物的丰富,所以说它的毁灭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3.通过朗读,表现情感。(1)思考:如何通过朗读把课文中丰富的情感表达出来?(2)阅读“交流平台”第3自然段,说说你学到的方法。(3)学生交流:朗读时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如圆明园的毁灭第1自然段应读得慢一些,语调低沉一些,体现痛惜之情,而少年中国说(节
4、选)第1自然段应读得语调高一些,语速快一些,读出节奏,读出壮志豪情,才更有气势。(4)运用方法,学生自选文段,练习朗读。(5)指名朗读,师生评议。【设计意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已熟知使用资料的作用,通过交流、概括,学生能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从而把它当成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语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因此反复引导学生揣摩和练习,才能体会不同情感的表达方法。板块二 词句段运用1.词语训练。 (1)(课件出示词语)学生自由读。课件出示:举世闻名 兴高采烈 足智多谋 呕心沥血臭名远扬 得意忘形 诡计多端 处心积虑(2)指名学生读词语,共同正音,再齐读。(3)不理解的词语可以查字典或请教同学。(
5、4)男女生合作朗读每组两个词语。引导:每组词语有什么相同点?有什么不同点?预设:每组词语意思相近,但感情色彩不同。第一行词语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的情感;第二行词语含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的情感。(5)从这几组词中任选一组写一段话。预设: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是一个足智多谋的人,而曹操则可以说是诡计多端。(6)学生写话,教师巡视。(7)指名读话,师生共同评议。2.标点训练。(1)(课件出示前面两个句子)学生自由读句子,试着从停顿上体会顿号和逗号的不同。指名读一读,其他学生评价交流。小结:在句子中,顿号表示分隔同类的并列的事物,是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也可以是短语间的停顿,较逗号短。逗号是一句话
6、中间的一般性停顿,表示句子内部的结构关系。再读一读这两个句子,注意停顿。(2)(课件出示最后一个句子)学生读一读,试着加上标点,教师巡视指导。课件出示:毽子越做越讲究 有黑鸡毛 白鸡毛 芦花鸡毛等 各种颜色的毽子满院子飞指名读句子及标点,全班进行交流。(“黑鸡毛”“白鸡毛”和“芦花鸡毛”三个词语是并列关系,所以用顿号)再读一读句子,体会停顿的不同。【设计意图】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比较这些词语的异同,从而弄清褒义词和贬义词不同的感情色彩。在写话运用的实践过程中,真正帮学生理解不同的句子应用不同感情色彩的词来表达,不同感情色彩的词对表达情感也是不一样的。第2课时【课时目标】1.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
7、行款,并能正确书写。2.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教学过程】板块一 书写提示1.看例子,找规律。(课件出示教材第64页示儿和登鹳雀楼两首古诗书写作品)学生自己观察书写行款,试着找出规律。2.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规律。3.师生共同小结:(1)上面为横款,下面为竖款。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2)每句首字对齐,字距均匀,字字齐平,行列整齐。左右空档相当,不能太满也不可过疏。(3)横款顺序从上到下,竖款顺序从右到左。(4)要写好看。还要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4.欣赏有名的书法作品,结合上面的规律再次对比、巩固。5.学生统一书写,分别按横款和竖款练习。6.展示成果,共同评议
8、优秀作业,同时找出有缺陷的作品,共同交流该如何改正。7.请书写最好的学生介绍自己的诀窍,其他人可以补充,共同总结。(1)注意力要集中。先认真熟悉整个内容,对整体内容做到心中有数。(2)要有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3)一句话(诗)连贯地写下来,不要写一个字去看下一个字,尽量做到一气呵成。(4)书写速度要均匀,不可忽快忽慢。8.布置书写任务,课后认真进行书写练习。板块二 日积月累1.游戏导入,切入主题。男女生对读少年中国说(节选)第2自然段的四字韵文,玩对答游戏。2.课件出示“日积月累”中的成语,学生自由朗读。课件出示:太平盛世 国泰民安 丰衣足食 安居乐业 政通人和 人寿年丰 夜不闭户 路不拾遗
9、多事之秋 兵荒马乱 流离失所 生灵涂炭 家破人亡 哀鸿遍野 民不聊生 内忧外患(1)生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2)指名读,检查读音。(3)齐读成语。3.理解词义,找出异同。(1)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象成语描绘的景象,试着理解成语的含义。(2)师生交流成语的含义。(3)各自再读成语,根据意思读出感情。(4)同桌分组对读。引导:你有什么发现?这两组成语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5)交流后小结:这两组成语都是表现人们的生活状况的,但意思完全相反。第一组表现出了国家兴盛的繁荣景象,人民幸福生活的状态;第二组则是国家衰败,人们生活痛苦的场景。4.指导学生想象成语所描绘的画面。5.结合本单元课文的内容和时代背景
10、,用上其中的成语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6.全班男女生对读成语。【设计意图】设计时注重多层次朗读,一边正音,一边想象画面,再次朗读理解,读出情感,最后积累和背诵。这样层层递进,在读中理解,在读中记忆,并且尝试运用,就能对成语的理解做到了然于心。【教学反思】在语文园地这一板块的教学中,我主要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为教学目的展开教学。根据语文园地的内容,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把握词语、句子的意思,并根据要求完成练习。这样的教学方法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度,效果较好。学生学习“交流平台”时,我首先让学生朗读这几个自然段
11、,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方法。然后让学生尝试运用这种方法去朗读圆明园的毁灭和少年中国说(节选) ,学习通过朗读表达课文蕴含的情感,养成有感情地朗读文章的好习惯。在教学“词句段运用”时,我引导学生利用工具书理解每个成语的意思,然后根据意思辨析每组成语中两个成语的异同,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一个成语写一段话。这次的“日积月累”是两组成语,第一组描写的是繁荣富强的景象;第二组描写的是水深火热的情景。先让学生正确朗读这些成语,然后借助工具书理解这些成语的意思,最后积累、运用这些成语。本课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领悟语
12、文学习的方法和语言运用的规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语文园地四 本单元语文园地共安排了四个板块的内容。“交流平台”引导学生围绕借助资料深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表达的情感以及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感情等方面的内容展开交流。让学生认识到搜集整理资料的作用和价值,了解有感情朗读的方法,提升有感情朗读的能力,促进对课文所蕴含情感的体会。“词句段运用”安排了两项内容。第一题旨在让学生体会、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学会正确运用;第二题旨在通过体会顿号的用法,能正确使用顿号。“书写提示”编排了书写古诗的两种不同行款,旨在引导学生书写时考虑整体性,注意行款整齐,提高书写质量。“日积月累”编排了十六个成语,分成两组。第一
13、组主要表现太平盛世的景象,第二组主要表现国破家亡的境况。本单元的课文感情充沛,能引起学生共鸣。因此,在交流时,学生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和同学交流。对于词语的感情色彩,学生在积累词语的时候也有所了解。古诗书写的竖列方式,需要着重指导。 “交流平台”要创设宽松、民主的氛围,引导学生交流读课文的方法。“书写提示”要引导学生细细欣赏,感受汉字的美。“日积月累”要引导学生理解词意,积累成语。【知识与技能】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2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3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4理解、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过程与方法】1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
14、当运用。2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心系祖国的热情和家国情怀。重点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2理解、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难点1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2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教师:准备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学生:预习教材。2课时第一课时1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2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3理解、背诵与国家兴衰有关的成语。重点能总结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难点能围绕如何通过朗读表达课文的情感展开交流。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本单元课文透露着浓浓的爱国之情,学完了本单元,你又
15、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和感悟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本单元的语文园地看看吧!二、交流平台1学了本单元的课文,你有哪些收获?(指名学生回答)2本单元的课文蕴含的情感都非常浓,我们要深入体会这些情感不容易,需要我们积累大量的相关资料,那么你们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是如何使用资料的呢?(全班交流)3默读交流平台第12自然段的内容,说说使用资料对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情感的作用。(我们可以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我们还可以结合更多的资料来丰富对课文内容的认识。)4朗读是我们学习课文的一个重要方法,回顾本单元课文的学习,说说你是如何通过朗读来表现课文的情感的。(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
16、师生共同总结:要能准确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可以通过调整语速、语调和节奏来表现课文的情感。5课件出示七子之歌中的片段,指名学生朗读。(引导学生评价)三、日积月累1自由读“日积月累”中的16个成语,读准字音,圈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2借助工具书,小组合作,理解词语的意思。(1)太平盛世:社会安定、昌盛的时代。(2)国泰民安:指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幸福。(3)丰衣足食:丰厚的衣服,充足的粮食。形容生活富裕。(4)安居乐业:指人们安定的生活,快乐地工作。(5)政通人和:政事通达,百姓和睦安乐。(6)人寿年丰:人健康长寿,农作物丰收。形容社会安定兴旺,人民生活富足美好。(7)夜不闭户:形容社会安宁,民风淳朴
17、。(8)路不拾遗:路上有失物,无人拾取。形容社会风尚淳朴良好。(9)多事之秋:指事变很多,动荡不安的时期。(10)兵荒马乱:形容战争造成的社会动荡、百姓生活不得安宁的景象。(11)流离失所:指到处流浪,没有安身的地方。(12)生灵涂炭:陷入烂泥和炭火中一样。形容百姓遭遇巨大的灾难,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13)家破人亡:家庭遭破坏,亲人死亡。(14)哀鸿遍野:形容到处都是在痛苦中呻吟的无家可归的灾民。(15)民不聊生:指百姓失去生存的条件,没有办法活下去。(16)内忧外患:指国家内有变乱,外遭侵扰。3说说你有什么发现?(上面的8个词语都是描写国泰民安、丰衣足食的太平盛世,下面的8个词语都是描写国
18、家落后、民不聊生的衰败景象。)4齐读16个词语。5你还能说出哪些描写国泰民安和民不聊生的词语?(学生举手回答)四、布置作业背诵“日积月累”的16个四字词语。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成语第二课时1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2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3了解古诗硬笔书写的两种行款,并能正确书写。重点1能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并恰当运用。2学会把字写得工整、漂亮。难点体会顿号的用法,并能正确使用。一、复习导入1上堂课我们总结了使用资料对理解内容的作用,还交流了朗读的方法,大家还记得吗?(学生举手回答)2指名背诵“日积月累”的词语。二、词句段运用(一)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1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举世闻名
19、、臭名远扬。(学生齐读)2利用工具书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1)举世闻名:世上的人都知道他的名字。形容名声很大。(2)臭名远扬:坏名声传得很远。3说说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两个词语都形容名声很大,意思相近。但词语的感情色彩不同,“举世闻名”是形容好名声,而“臭名远扬”是形容坏名声。)4小组合作,借助工具书理解剩下的几组词语的意思。(1)兴高采烈:多形容兴致很高,情绪热烈。(2)得意忘形:形容人因高兴而忘乎所以,失去常态。(3)足智多谋:指很智谋,善于策划。(4)诡计多端:狡猾的主意很多,各种各样。(5)呕心沥血:形容费尽心机。(6)处心积虑:形容用尽心思地谋划,多含贬义。5
20、再读词语,总结归纳。意思相近的一组词语蕴含的感情色彩不同,有的词语含有赞赏、嘉许、褒扬、喜爱的情感,如举世闻名、兴高采烈、足智多谋、呕心沥血;有的词语含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的情感,如臭名远扬、得意忘形、诡计多端、处心积虑。6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话,写好后全班交流。(二)体会顿号的用法。1默读前两组语段,把顿号圈出来,思考:为什么在这个地方用顿号?(指名学生回答)2交流顿号的用法。(1)小组讨论,全班交流。(2)教师总结:顿号表示句中停顿,一般而言,并列词语之间,不需要较长的停顿则用顿号。以下几种情况一般不用顿号:不确定的两个数字之间不用顿号;并列词语之间带有语气词的,如“啊”“哇”“啦”等,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并列的短语比较长、停顿比较大的用逗号不用顿号;并列成分做补语并且需要强调时用逗号不用顿号;两个书名号、引号之间不用顿号。3根据顿号的用法,给第三语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七创新创业大赛
- 导尿操作技术教学
-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普通高校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含答案)
- 党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
- 计算机二级考试基础试题及答案
- 电子商务毕业实习总结
- 工厂团员上半年工作总结
- 2025年长沙试用期内签订劳动合同的规定
- 公司印刷机租赁合同
- 个人消费贷款借款担保合同范本
- (一模)2025年广东省高三高考模拟测试 (一) 英语试卷(含官方答案及详解)
- 退役军人无人机培训宣传
- 退役军人保密教育
- DB44∕T 370-2006 东风螺养殖技术规范繁殖与苗种培育技术
- 交通运输行业股权分配方案
- 中试平台管理制度
- MOOC 跨文化交际通识通论-扬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正式版)SHT 3078-2024 立式圆筒形料仓工程设计规范
-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小二黑结婚》优秀公开课获奖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学设计
- 建筑节能技术课件
- 项目建设全过程管理经典讲义(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