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质量测试(2)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质量测试(2)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质量测试(2)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质量测试(2)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安徽省舒城晓天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化学下学期质量测试(2)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安徽省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质量测试(2)化学试题选修4化学反应与能量测试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有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固体碘在受热时发生升华现象,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碘受热升华,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未破坏II共价键,因此未发生吸热反应B碘受热升华,吸收热量,发生了吸热反应C碘升华,未破坏共价键,不供应热量也能发生D碘升华过程中,热能转变为化学能解析:碘受热升华时,碘的状态由固态变为气态,未破坏共价键,破坏分子间作用力而吸收热量。答案:A2为减少汽车对城市大气的污染,近年来中国成功地开发出了以新燃料作能源的“绿色汽车”。这种汽车可避免有毒

2、的有机铅、苯和苯的同系物以及多环芳香烃的排放,保护环境。这种“绿色汽车”的燃料是()A甲醇B汽油C柴油 D重油解析:燃料的含碳量越高越不易充分燃烧,易造成污染。甲醇含碳量低,燃烧充分,污染少。答案: A3下列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铝片与稀H2SO4反应BBa(OH)2·8H2O与NH4Cl反应C灼热的炭与CO2反应D甲烷在O2中的燃烧反应解析:已知为吸热反应的是B和C,B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C与CO2的反应方程式为:CCO22CO,是氧化还原反应。答案:C4当1 g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 kJ的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N2(g)3H

3、2(g)=2NH3(g)H92.4 kJ/molN2(g)3H2(g)=2NH3(g)H46.2 kJ/molNH3(g)=N2(g)H2(g)H46.2 kJ/mol2NH3(g)=N2(g)3H2(g)H92.4 kJ/molABC D全部解析:1 g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吸收2.72 kJ的热,则1 mol氨气完全分解为氮气、氢气时,需吸收2.72 kJ/g×17 g46.2 kJ的热量,氮气和氢气生成1 mol氨气时放出的热量为46.2 kJ。答案:B5参照反应BrH2HBrH的能量对反应历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C加入催化

4、剂,该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增大D从图中可看出,该反应的反应热与反应途径有关解析:该反应中反应物BrH2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HBrH的总能量,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正确;H117 kJ/mol42 kJ/mol75 kJ/mol,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与终态有关,与反应途径、是否使用催化剂无关。答案:A6“能源分类相关图”如图所示,四组能源选项中全部符合图中阴影部分的能源是()A煤炭、石油、潮汐能B水能、生物能、天然气C太阳能、风能、沼气D地热能、海洋能、核能解析: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均不是新能源,核能不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答案:C7下列燃烧反应的反应热是燃烧热的是()AH2(g)O2(g)=H

5、2O(g)H1BC(s)O2(g)=CO(g)H2CS(s)O2(g)=SO2(g)H3DH2S(g)O2(g)=S(s)H2O(l)H4解析:本题要严格按燃烧热的概念来分析。在“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燃烧热”。A、B、C、D均满足“1 mol”的要求,但A生成的H2O是气态,不是25 、101 kPa下的稳定产物,B生成的CO可继续燃烧生成CO2,D生成的S亦可继续燃烧生成SO2,而SO2则不能再燃烧了,故C是正确的。答案:C8已知常温时红磷比白磷稳定,在下列反应中:4P(白磷,s)5O2(g)=2P2O5(s)Ha kJ/mol4P

6、(红磷,s)5O2(g)=2P2O5(s)Hb kJ/mol若a、b均大于零,则a和b的关系为()Aa<b BabCa>b D无法确定解析:红磷比白磷的能量状态更低,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白磷燃烧放出的热量大于红磷。答案:C9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Sn(s,白)2HCl(aq)=SnCl2(aq)H2(g)H1Sn(s,灰)2HCl(aq)=SnCl2(aq)H2(g)H2Sn(s,灰)Sn(s,白)H32.1 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H1>H2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C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D锡制器皿长期处在低于13

7、.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得,Sn(s,灰)Sn(s,白);H3H2H12.1 kJ·mol1,因此很容易判断出,A、B、C是错误的;由可看出,在低于13.2 的环境中,锡易变成粉末状的灰锡,锡制器皿会自行毁坏。答案:D10已知:101 kPa时,2C(s)O2(g)=2CO(g)H221 kJ/mol稀溶液中,H(aq)OH(aq)=H2O(l)H57.3 kJ/mol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B的反应热为 221 kJ/molC稀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D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

8、水,放出57.3 kJ热量解析:A项由于CO会继续燃烧放出热量,故碳的燃烧热大于110.5 kJ/mol;B项,由反应热的定义可知:的反应热应为221 kJ·mol1;C项,表述中和热时,不应有“”,故不正确;D项由于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故浓硫酸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大于57.3 kJ。答案:A11已知1 g氢气完全燃烧生成水蒸气时放出热量121 kJ,且氧气中1 mol O=O键完全断裂时吸收热量496 kJ,水蒸气中1 mol HO键形成时放出热量463 kJ,则氢气中1 mol HH键断裂时吸收热量为()A920 kJ B557 kJC436 kJ D1

9、88 kJ解析:本题考查了反应热(焓变的计算方法)。2H2(g)O2(g)=2H2O(g) H2 mol H05 mol121 kJH484 kJ·mol1设1 mol HH断裂吸收的热量为Q,则2Q496 kJ4×463 kJH,故Q436 kJ。答案:C12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AH>0表示放热反应,H<0表示吸热反应B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C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2的燃烧热解析:A项,H>

10、0表示吸热反应,H<0表示放热反应;C项,“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酸和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水时放出的热量,1 mol H2SO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2 mol水,放出的热大于中和热;D项,在101 kPa时,1 mol H2与0.5 mol O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才是H2的燃烧热,题中没有说明生成的水的聚集状态。答案:B13已知298 K时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92.0 kJ·mol1,将此温度下的1 mol N2和3 mol H2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存在时进行反应,测得反应放出的热量为(假定热量无损失)()

11、A一定小于92.0 kJ B一定大于92.0 kJC一定等于92.0 kJ D无法确定解析:合成氨反应是可逆反应,H92.0 kJ·mol1是1 mol N2与3 mol H2完全反应时放出的热量。现在将1 mol N2与3 mol H2在此条件下反应,因其为可逆反应,必然不能反应完全,放出的热量必小于92.0 kJ。答案为A。答案:A14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还是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H2O(g)=H2O(l)H1Q1 kJ/molC2H5OH(g)=C2H5OH(l)H2Q2 kJ/molC2H5OH(g)3O2(g)=2CO2(g)3H2O(g)H3

12、Q3 kJ/mol若使23 g酒精液体完全燃烧,最后恢复到室温,则放出的热量为()AQ1Q2Q3 B0.5(Q1Q2Q3)C0.5Q11.5Q20.5Q3 D1.5Q10.5Q20.5Q3解析:根据题目信息不管化学反应过程是一步完成或分为数步完成,这个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因此,我们可以把化学方程式当作代数式一样进行运算,将×3得C2H5OH(l)3O2(g)=2CO2(g)3H2O(l),该反应的H(3Q1Q2Q3)kJ/mol。由于题给23 g酒精的物质的量为0.5 mol,故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Q0.5×(3Q1Q2Q3)(1.5Q10.5Q20.5Q3)kJ。答案:

13、D15已知H(aq)OH(aq)=H2O(l)H57.3 kJ·mol1。以下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Cl(aq)NH3·H2O(aq)=NH4Cl(aq)H2O(l);CH3COOH(aq)NH3·H2O(aq)=CH3COONH4(aq)H2O(l),其中反应热为57.3 kJ·mol1的是()A和 BC D以上都不对解析: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热量为57.3 kJ,、的反应热应为2&#

14、215;57.3 kJ/mol;弱酸、弱碱在水中电离时要吸收部分热量,故、的反应热数值小于57.3 kJ/mol。答案:D16(2011·青岛质检)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 C(s)O2(g)=CO(g)H2NaOH(aq)HCl(aq)=NaCl(aq)H2O(l)H3NaOH(aq)HNO3(aq)=NaNO3(aq)H2O(l)H4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s)H8ABC

15、 D解析:中C完全燃烧放热多,但反应热为负值,H1<H2;中都是强酸与强碱中和,放热相等,故H3H4;中两方程式化学计量数不同,则H5×2H6,反应放热故H5>H6;中H7>0,H8<0,反应放热,故H7>H8。正确答案选C。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4小题,共52分)17(10分)根据下列叙述写出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1)已知16 g固体硫完全燃烧时放出148.4 kJ的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右图是198 K时N2与H2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曲线图。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1)1 mol固体硫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96.

16、8 kJ。(2)1 mol N2与3 mol H2反应生成2 mol NH3的焓变为92 kJ·mol1。答案:(1)S(s)O2(g)=SO2(g)H296.8 kJ·mol1(2)N2(g)3H2(g)=2NH3(g)H92 kJ·mol118(12分)50 mL 0.50 mol/L盐酸与50 mL 0.55 mol/L 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_ _。(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3)实验中改用

17、60 mL 0.50 mol·L1盐酸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4)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解析:(2)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会造成热量损失,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偏小;(3)反应物的用量改变,放出的热量改变,但中和热数值不变(中和热指稀强酸和稀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是定值);(4)氨水是弱碱,电离吸热,必然使放出热量减少。答案:(1)减小热量散失(2)偏小(3)不相等相等因中和热是指稀强

18、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4)偏小19(12分)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放热反应的观察装置。其实验顺序是:按图所示将实验装置连接好。在U形管内加入少量红墨水(或品红)溶液。打开T型管螺旋夹,使U形管内两边的液面处于同一水平面,再夹紧螺旋夹。在中间的试管里盛1 g氧化钙,当滴入2 mL左右的蒸馏水后,同时打开螺旋夹即可观察。试回答:(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该实验中必须进行的一步实验操作是_。(3)该实验的原理是_。(4)实验中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5)说明CaO、H2O的能量与Ca(OH)2的能量之间的关系_。(6)若该实验中CaO换成

19、NaCl,实验还能否观察到相同现象?_。解析:该题是一道以能量变化、反应热为背景的实验探讨题,解题时要明确设计者的意图。从提供的仪器和目的来看,意在通过观察U形管里液面变化指示左边装置中发生的反应的热量变化。可自然想到热胀冷缩现象,而在实验中利用大试管里的空气膨胀,故此实验装置必须气密性良好,否则无法观察到现象,弄清楚了这些,问题自然不难解决。答案:(1)U形玻璃管里的红墨水(或品红)会沿开口端上升(2)检查装置气密性(3)CaO和水反应放出热量使大试管中空气膨胀,引起红墨水(或品红)在U形管中的液面不再相平(4)CaOH2O=Ca(OH)2(5)CaO和H2O的能量和大于Ca(OH)2的能量(6)否20(18分)(2011·黄岗中学高二质检)红磷P(s)和Cl2(g)发生反应生成PCl3(g)和PCl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生成1 mol产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2)PCl5分解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 mol PCl5,反应达平衡时PCl5还剩0.60 mol,其分解率1等于_;若反应温度由T1升高到T2,平衡时PCl5的分解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