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无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无答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无答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无答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无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练习题(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 "桃叶复桃叶,渡江不用崔。但渡无所苦,我自迎接汝。”这首民谣传唱的是南朝末期,江南人民厌恶腐朽的陈王朝,盼望南北统一的情景。灭掉陈朝,重新统一全国的朝代是()A.秦朝B.西晋C.隋朝D.唐朝2、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杨坚建立隋朝 B .首次实现南北统一 C .首创科举制度D.因暴政而亡3隋朝大运河的中心在:A.涿郡 B. 洛阳 C. 扬州 D. 余杭4法国启蒙思想家魁奈说:“中国无世袭贵族,官爵仅靠功绩与才能 获得工匠的子弟也能当上总督。”他所评

2、价的是中国的()A.分封制度B.宗法制度 C.监察制度D.科举制度5、我们现在的高考有“文科状元”、“理科状元”,而科举考试中 也有“文状元”、“武状元”。那么“武状元”最早出现()A.唐太宗统治时期B.唐高宗统治时期C.武则天统治时期D.唐 玄宗统治时期6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哪一时期的农业发展成就A.西汉B .唐朝 C .宋朝 D .明朝6 “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唐太宗吸取了隋亡的教训,励精图治,在位期间出现了清明的统治时期,史称()A.贞观之治 B .开元盛世C .文景之治D.光武中兴7 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 ,小明却说:“对人民来说,

3、武则天不算是坏皇帝。”小明得出该结论的主要依据是武则天()A.发展农业生产,推动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8 .在位期间出现了 “开元盛世”的局面C.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D.开始用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8唐代诗人陆龟蒙以“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来形容素雅温润的唐代某种瓷器。该瓷器是()A.唐三彩 B .白瓷 C .青瓷 D .人面鱼纹彩陶盆9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武则天遗言无字碑,由后人评价自己的功过。史学家之所以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 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 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10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 7

4、世纪,是藏王松赞干布为远嫁西藏的唐朝公主而建。这位密切了汉蕃关系,受到汉藏两族人民尊敬的唐朝公主是()A.王昭君 B .蔡文姬 C .金城公主D.文成公主1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出自A. 唐高祖B. 唐太宗C. 唐中宗D.唐玄宗12“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起义领袖黄巢的名句。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大起义爆发的原因有()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人民赋役繁重制定法律,减省刑罚A. B . C. D .13小明同学想要研究唐朝时印度和中亚的历史,最好参考书籍是()A. 史记 B. 资治通鉴 C. 西游记 D. 大唐西域记14 某地要举办唐朝书画展

5、,他们可以选择下列哪些人的作品颜真卿 柳公权阎立本吴道子王羲之A. B. C. D. 15 唐朝初期,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蓬勃发展。唐朝时,我国最著名的书法家是( )柳公权 颜真卿 阎立本吴道子A. B. C. D.16 隋唐时期的中外交流十分频繁,涌现了许多“国际友人”,如晁衡、崔志远等。玄奘和鉴真亦是这一时期和平交往的使者,玄奘到天竺取回了佛经,鉴真给日本送去了中国文化。据此判断,下列对唐朝中外交流的解读中,最全面的是()A.唐朝善于吸收其他民族先进的文化成果B.唐朝向外族宣传了中国文化C.唐朝在中外交流中起主导作用D.唐朝在中外交流中兼容并蓄,发展了自我17 据史料记载,天宝十

6、三年(754 年) ,全国人口5280 多万,而到广德二年(764 年) ,全国人口只有1690 多万。导致这一时期人口锐减的主要原因是()A.修建大运河B .隋末农民起义C .安史之乱D.黄巢起义18、下列工程与隋炀帝无关的是()A.营建东都洛阳B.开凿大运河C. 修筑长城和驰道D.兴建都城长安19“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中的“此河”是指( )A.黄河B 大运河C.淮河D.长江20、电视剧贞观长歌向我们讲述了唐太宗“贞观之治”时期的历史。下列有关“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民占有一定的土地,生产时间有所保证B.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注意轻徭薄赋,发展生产C.唐太

7、宗注意用人,重视纳谏,政治比较清明D.唐太宗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二材料解析题21 材料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赏宝此三镜,以防己过。” 唐太宗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请问:( 1)材料一中唐太宗的“以史为鉴”和“以人为镜”的具体表现是什么?( 2)请你运用所学知识,举出历史上 “水能覆舟”的一个例子。( 3)他为避免“覆舟”实行了什么政策?(举出两项即可)( 4)唐太宗是大唐盛世的奠基人,史称他的统治为:22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被称为“诗的国度” , 而诗之盛者莫过

8、于唐。清代康熙年间编定的全唐诗收录的诗作就有48000 多首。唐诗内容既涉及政治、经济、宗教, 又涉及亲情、友谊、怀古、山水、田园 ; 作者中既有帝王将相,也有贩夫走卒还有外国人。摘编自仪平策等著中国审美文化史材料二 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京城和各大城市居住着很多域外来的使节和留学生, 有不少人与当地人通婚。武则天下令组织编纂的三教珠英一书, 儒、佛、道的内容都包括在其中。 摘编自朱汉国主编历史(1) 根据材料一、材料二, 分别概括唐诗、唐朝精神风貌的特点。(2) 上述特点形成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古帝王虽平定中夏,不能服戎、狄。朕才不逮古人,而成功过之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 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材料二 贞观十五年(641 年)正月,松赞干布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回到吐蕃后,他对亲近的人说:“我父祖未有通婚上国者,今 我得尚大唐公主,为幸实多。”中华上下五千年材料三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 佛法 ) ,唐风( 唐文化) 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1) 材料一体现了唐朝皇帝的什么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