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_第1页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_第2页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_第3页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_第4页
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七年级诗歌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宝应县2011年中考基础百题(诗歌赏析)沈学生诗歌赏析方法指导学习目标:1、能了解整理写作的背景、目的及反映的思想感情。 2、掌握赏析诗歌的方法。一、了解诗歌赏析的方法(一)鉴赏字词1、动词: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例: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3、特殊词: (1)叠词: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其一刘禹

2、锡) (2)表颜色的词: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欣赏时,或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3)虚词:在古典诗词中,虚词的锤炼恰到好处时,可以获得疏通文气,开合呼应,悠扬委曲,活跃情韵,化板滞为流动等美学效果。(二)品鉴思想情感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有:忧国伤时:如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反映离乱的痛苦 ;同情人民的疾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建功报国:如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

3、;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 ;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生活杂感: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昔胜今衰的感慨 ;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仕途失意的苦闷;告慰平生的喜悦。(三)赏析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 以景衬情、 融情入景、 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诗

4、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二、介绍解题的方法(一)主观题解题方法: 主观题包括填空、简答、品析等子题型,在概括填空、简答、品味分析表述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从关键词语上着手。如抓住诗句中

5、的主体,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去品味赏析作答。 从关键诗句(主旨句、情感句)上着手。分析概括,推断作答的切入点。 从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和表达方式(白描、议论)着手。分析含义,探究其作用。 从作品、作家相关背景资料着手。准确把握作品的旨趣、整理的情感倾向、诗句的原意。 从诗歌所写的具体内容着手。把握各类诗歌的思想内容(如送别诗、怀古诗、爱国诗、哲理诗、咏物诗等,应依据各自的类属,提取概括各自所表现的思想情感)。 从作家的风格(豪放、婉约、沉郁顿挫)和语言特征(简洁、含蓄、凝炼)着手。去领悟诗句的含义和表达的情感。 (二)诗歌赏析题整体解题方法: 体味诗歌遣词,应从诗歌语言的准确

6、性、生动性、形象性三方面来考虑用词的精妙之处。 体味诗歌的意象(意境)。所谓“意”,就是整理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境”,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即意中有景,景中有意。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想像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 体味诗歌所表现的情感旨趣、情物之美、含蓄之妙。 体味试题的要求,把握解答的切入点,把握试题的侧重点。 另外,要借助注释、提示、作家的生平经历、自身的知识储备和业已形成的能力,仔细诵读,品味所给的诗词曲,找出答题的角度,在反复比较、辨析的基础上,推断所求的答案。七年级诗词鉴赏练习1、品读唐朝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7、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找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整理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2)诗中的千古名句是 ,它抒发了整理的 情怀。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取的景物有 。 (3)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 (4)此诗第二联“潮

8、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5)解释颈联的意思,并说说它所蕴含的哲理。2、读杜牧的赤壁,然后答题。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 ;诗中的“周郎”是指三国演义中的一位英雄人物 。诗人杜牧和 合称“小李杜”。 (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是千古传颂的名句,它的意思是 (3)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 答: 3、阅读苏轼的浣溪沙 山下兰芽

9、短浸溪,回答13题。 浣溪沙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黄鸡”的本意是: ,诗中是指: (2)把词上阕的“溪边风光图”用现代汉语描绘出来。 (3)下面对苏轼的浣溪沙一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上阕写景,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划,松间沙路洁净无尘,画面清新优美,淡雅宁静。 B“潇潇暮雨子规啼”一句写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的啼叫声,正所谓鸟鸣山更幽,突出了环境的静谧。 C下阕转入抒怀,“门前流水尚能西”句,写词人由西流的溪水,想到“人生无再少”,因此为时光流逝、人生短

10、暂而叹息。 D全词情景交融,恬淡优美的景色,富有情趣的语言,充满人生哲理的议论,表现了词人执着生活、呼唤青春的情怀。 4、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地白”的意思是 。其意境与李白的诗句 最接近。 (2)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 (3)说说“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两句诗的妙处。5、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

11、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 (2)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 (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 (4)“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5)全词抒发了整理怎样的思想感情? 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萎萎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1)解释下面的词浯。 历历

12、:_;乡关:_。 (2)除“黄鹤楼”外,被称为江南三大名楼的还有哪两座? (3)诗的一、二两联借今昔变化之大抒发了整理怎样的感情? (4)诗中最能概括整理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_。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归园田居 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1)选出表述不恰当的一句( )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二句,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劳动的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

13、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整理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2)诗中“但使愿无违”的“愿”是什么? (3)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倾向? (4)赏析“带月荷锄归”一句(结合本诗说说陶诗的风格)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

14、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1)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情怀。 (2)请用形象的语言描述第三联的内容。 (3)第三四句表现了破山寺后禅院环境 的特点。第五六句表现了整理 的心情。 (4)“万籁此都寂”与“但余钟磬音”是否矛盾?为什么? (5)末联表面上是进一步写禅院的幽静,实际上借景抒情,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12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1) 整理登楼为什么会流泪?可看出整理怎样的思想感情? (2)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写了洞庭湖的什么景象?请你置身诗境,说说自己

15、的感受。10、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秋词 秋 思 刘禹锡 马致远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同是写秋,两首诗表露出诗人的心境有何不同?(2)两首诗相比较,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3)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词的整理刘禹锡是唐代人,秋思的整理马致远是元代人。B“我言秋日胜春朝”的大致意思是:我认为秋天的景致胜过明艳美丽的春景。C秋词中“排云上”的鹤矫健凌厉、奋发有为,这一形象冲破了秋天的萧杀之气;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等形象,则写尽了秋天的萧杀之气。D这两首诗

16、同是咏秋之作,所写之景虽不同,但均没有摆脱“悲秋”的情调。读完后,使人悲情顿生。(4)对秋思分析不当的一项是:()A、用具有特点的景物写秋,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B、景与情结合,表现了天涯游子的悲凉感情。C、“夕阳”、“天涯”交代了时间地点。“断肠人”今夜宿谁家?在“小桥流水人家”。D、读者是随着秋思满腹的主人公的脚步、视线、思绪进入这幅画卷的。(5)上面两首诗同写秋景,但表达的思想感情截然不同,刘表达的是 的情怀,而马却抒发了 。在表现手法上,秋词是 ,天净沙秋思是 。(6)秋词是一首抒发议论的即兴诗,整理在被贬朗州后写的。诗篇一翻悲秋成案,谱成一曲高亢的秋歌。请简要评析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思

17、想感情。 11、春光旖旎,引人暇思。阅读下面两首咏写春天的诗歌,回答诗后的问题。甲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乙春望 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甲诗中的钱塘湖指现在的_ _,诗人通过对“水面”、“云脚”、“_”、“_”、“_”、“_”、“_”、“西湖”、“绿杨”、“白沙堤”等景物的描写来表现其美丽的早春景色。(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的首联交代了踏春的去处,简洁明快地勾勒了西湖早春的轮廓

18、。B乙诗首联写望中所见,极概括,极沉重。国家残破,河山尚存,只是江山换了主人。C甲诗颈联中诗人用“乱”字勾画出了春天百花竞放,万紫千红的美丽画卷;用“没马蹄”写出了西子湖畔春草深深,绿色醉人的景象。D乙诗颔联写花写鸟,紧扣诗题,借此来表达诗人那种伤乱思家的感慨。(3)两首诗都写了春景,但两种景色又不相同。甲诗里的景为_春之景,通过_、_、_、_等几词可以看出;乙诗写的是_春之景,因为“_”。(4)这两首诗都写了春天的景象,各有什么作用?(5)读完这两首诗,你觉得哪句诗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请用自己的话把诗句所表现的情景描绘出来。12、旅途中有许多美景,引人观赏。为此,诗人留下了不少佳篇,请阅

19、读下面的诗歌并答题。甲次北固山下 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乙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1)两首“游记”诗,甲诗抒发了诗人_的情感,乙诗则抒发了诗人_之情。(2)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诗,写下你读后的心得感悟。 (3)这两首诗在写作上各有什么特色? (4)阅读古诗,要学会运用。你一定能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引用两首古诗中的一句,写一段话。13、阅读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和苏轼赠刘景文,回答问题。 早春呈水部张

20、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赠刘景文 苏轼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两首诗分别写了什么季节的景物?诗人抓住了哪些景物来表达感情?( 4分)(2)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苏轼诗所表达出的思想感情.(4分)14、阅读下面两首写春天的诗,做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春雪 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注:第十八,指张籍,他在兄弟辈的排行中是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天街"指皇城中

21、的街道,"皇都"指京城长安。(1)韩愈在春雪中运用朴素的文字,描绘了春色如画的美景,诗中"草色遥看近却无"一句与他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哪一句所描写的春色与所表现的心情是一样的?答:()第一首诗"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揭示一个重要的哲理,请予概括。答:()第二首诗"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两句构思新巧。请问是如何的构思新巧的?答:七年级诗词鉴赏练习答案答案:1、D;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欢乐积极向上;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3、“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

22、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4、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5、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写景逼真,而且蕴含了一种理趣,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

23、舞力量。2、答案:1、火烧赤壁事(或周瑜火攻赤壁大败曹操的事)、周瑜、李商隐 2、假如东风不给周瑜以方便,结局恐怕是曹操取胜,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与此相近的表述即可)3、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3、答案1、黄鸡:指黄鸡报晓。代指时间,时光流逝;2、略(见教参P46页)3、C4、答案:1、地上好像铺了一层霜雪,呈现白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2、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会落在谁家?3、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含蓄蕴藉。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意境高远。5、收复中原,统一国家。(,意思正确即可)2、醉里挑灯

24、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亦可)3、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4、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氛围。(5)、抒发了整理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6、指(汉阳林木)分明可数。2、江南三大名楼: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3、寂寞、惆怅;4、“愁”字。全诗意境开阔,吊古伤今,虚实相映,情景交融。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忧思之情。(日暮怀归之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7、C;2、归隐之心愿(隐居躬耕,不与世俗同流合污);3、厌恶官场、喜爱

25、田园(颇为无数仕途不顺的文人欣赏);4、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穿行在草木遮掩的山路上,这是一幅多美的月夜归耕图。诗人用朴素、自然的语言把劳动写得富有诗意,语言平淡而又意境醇美。(这就是陶诗的独特风格)8、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如果不注意到诗中还有“古寺、禅房、钟磬音”,可能会填“向往大自然”或“热爱大自然”之类,此类答案只能算对了一些,不能算全对)2、山间风光宜人,鸟儿自由自在地飞鸣歌唱;潭水倒映着云影、树影、山影、人影,使人心中顿时摆脱一切烦恼。3、清幽;(或清静、幽静)欢悦;(或宁静、安详、空灵等意思均可) 4、提示:围绕“反衬”“以声衬静”来答。 不矛盾。 禅

26、院的钟磬之音袅袅传来不绝于耳,有赖于万物之音全部消失,禅院的空寂可见一斑,这就是“以声衬静”的妙处。5、以声衬静来衬写自己的心静,抒发自己万念俱寂的出世的思想感情。(或:对尘世喧嚣的厌烦,和对隐居林泉寄情山水的生活的向往)6、要达到能够领悟妙道的胜境,先得走过一段曲折的道路。7、赞同“曲径”,因为“曲”宇传达出幽深、藏而不露的意味,富有暗示性,而“竹径”一词则过于落实,限制了读者的联想与想像。 还有,“竹径”太直接说出了小径的物象,“曲径”道出了小径的曲折迷离,表现了佛寺净地特有的清幽和深邃9、因为整理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而落得如此

27、境地,皆因战乱未平,国家多难。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老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整理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颔联写洞庭的壮阔景象,衬托了整理心忧天下的博大胸襟,洞庭湖的阔大与整理胸襟的博大,可谓相得益彰;颈联写个人的不幸遭遇,但是在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的之间,整理却置个人于度外,从而更加突出了整理“位卑未敢忘忧国”的思想感情10、刘禹锡的秋词是颂秋,表达了乐观豁达、昂扬向上的心境;马致远的秋思是悲秋,表达的是失意、凄苦、思乡、感伤的心境。2、可以从写法、语言、主旨、情感等方面选择一点或多点进行阐述,言之有理即可。3、D 4、C (“断肠人”并没有宿在“小桥流水人家”。)5、豪放热情,乐观向上;凄苦的思想之情;议论兼抒情;借景抒情6、这首诗是一曲昂扬的励志高歌。古来悲秋的实质是志士失志,本诗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盛赞秋气,描绘了一幅开阔辽远而又富有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