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1页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2页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3页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4页
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教版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设计一、单元内容本单元所选用的课文全部围绕“长征组歌”这一主题,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惊天动地的壮举,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少文人墨客用不同的方式抒发过对长征的感慨和歌颂。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就是诗歌创作史上不朽的杰作。56个字,负载着长征路上的千种艰难险阻,饱含着中国共产党的万般豪情壮志。它是中国革命的壮烈史诗,也是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灿烂明珠。无论对革命而言,抑或对诗歌史而论,它都是里程碑之作。长征组歌用10个不同的战斗生活场面,塑造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形象。陆定一的老山界一文,以细腻、生动的笔法描述了红军翻越长征中第一座难爬的高山“老山界”的情景。草借一个普通战

2、士的视角塑造了周恩来的光辉形象。长征则以文学剧本的形式反映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长征途中的种种经历,展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二、教学目标1、了解红军长征的光辉业绩和伟大意义,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2、了解不同样式的作品表现同一题材内容的一般方法,感受红军指战员的高大形象及其丰富的内心世界。3、记诵、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句。4、学习理清一件事的来龙去脉,写清楚它的起因、经过和结果。5、学习当节目主持人,做到有信心,有口才,有连缀语,有服务意识。三、教学课时安排(共12课时)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课文七律 长征 (1课时)课文长征组歌两首 (1课时)课文老山界 (2课时)课文草 (2课

3、时)课文长征节选 (1课时)诵读欣赏 (1课时)写作 (2课时)口语交际 (1课时)七律 长征【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认识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教学重点】抓住关键句指导学生认真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感情。【教学难点】结合全诗内容,体会红军在长征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英雄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课前准备】通过查找相关资料,初步感知诗歌中较难理解的词语长征: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福建出发,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行程二万五千余里.五岭:大庾岭,骑田岭,都庞岭,萌渚岭,越城岭

4、(或称南岭),横亘在江西、湖南、两广之间.逶迤:弯弯曲曲延续不绝的样子.乌蒙:云贵间金沙江南岸的山脉.走泥丸:汉书?蒯通转,“阪上走丸”,从斜坡滚下泥丸,形容跳动之快.铁索:大渡河上的泸定桥,它是用十三根铁索组成的桥.岷山:在四川和甘肃边界,海拔四千米左右.1935年9月红军长征经此.【课时安排】1课时初备二备一、导入新课(1)关于长征你知道哪些?(2)教师补充讲述长征。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毛泽东写的七律 长征。1934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为了北上抗日,保存自己的实力,从江西瑞金出发,一路跋山涉水:翻过五岭,突破乌江,四渡赤水,越过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终于在1935

5、年10月到达陕北。在这短短的一年时间里,红军战士靠着自己的双脚,走过了十一个省,行程25000余里,完成了举世无双、惊天动地的万里长征。1935年10月,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红军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怀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二、七律知识1、结构:首联-颔联-颈联-尾联2、押韵3、七言律诗的简称。 七律是律诗的一种,每篇一般为八句,每句七个字;偶句末一字押平声韵,首句末字可押可不押,必须一韵到底;句内和句间要讲平仄,中间四句按常规要用对仗。包括四联。三、朗读课文(1)教师范度读全诗,正音正形。(2)学生自由朗读,体会

6、诗意。(3)教师指导朗诵。掌握方法。介绍四字学习法译、读、悟、诵译:指疏通诗歌大意;读:反复诵读、揣摩品味;悟:理解诗歌内涵;诵: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再现作者的情感。四、研读课文1.哪两句是诗的总纲?这首诗的诗眼在哪里?这首诗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明确:一二两句;“不怕”;革命英雄主义;“更喜”革命乐观主义。2.“红军不怕远征难”,远征究竟“难”在何处?作者在这首诗中描绘了几幅“征难图”?明确: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3.首联与颔联、颈联在结构上是怎样的关系?首联与尾联在结构上又是怎样的关系? 明确:总分关系,颔联承“千山”,颈联承“万水”总起与总收,革命英雄

7、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的统一4红军于1935年1月攻占遵义,1935年5月抢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巧渡金沙江,1935年6月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颔联腾五岭、跨乌蒙是按时间先后顺序写的,为什么颈联上下句不按时间顺序写呢?颔联和颈联各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明确:颔联:夸张。颈联:纪实。5。1935年8月21日,以毛泽东为首的右路军出发过草地,以张国焘为首的左路军却南下,另立中央,以贺龙、关向应为首的二方面军还没有开始长征,这是历史事实,但作者为什么要在诗中说成是“三军过后”呢?明确:“三军”一词的运用,充分表达了毛泽东对红军二、四方面军;广大指战员的殷切希望和信任。五、重点词句1

8、、“金沙水拍云崖暖”“暖”字写出了5月春暖的金沙江风高浪急、暖气蒸腾的实景;烘托出红军战士渡江脱险的喜悦心情和一片沸腾的景象。2、“大渡桥横铁索寒”状写了红军征服“万水”途中所战胜的艰难险阻;突出了红军克敌制胜、一往无前的大无畏精神。3、“更喜岷山千里雪”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在极其艰苦条件下的乐观主义精神;一方面表现了红军战士对革命前途的美好向往和自信。六、拓展阅读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壮歌。毛泽东不但写下了长征来加以赞颂,而且在长征途中写下了许多诗。请读下面两首诗,让我们进一步体会红军战士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用投影仪打出清平乐六盘山、忆秦娥娄山关)七、课堂小练(100分

9、)默写这首诗八、布置作业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或作业批改情况: _ _ _长征组歌【教学目标 】再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学会长短句式相结合运用;品味、积累语言。【教学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教学难点】 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课前准备】上课前粗读课文,圈出生字、生词。【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再现红军战士的英勇无畏与乐观豪迈;体会环境烘托与渲染的作用;【教学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表达作用。【教学难点】 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初备 二备 课前三分钟演讲一、 导入课

10、文: 由长征的路线导入:;瑞金乌江赤水乌蒙山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岷山陕北(1935.10) 二、感知课文1介绍组歌的创作背景2自由阅读、注意字音。皑 ái 黔qián 调虎离山:比喻为了便于乘机行事,想法子引诱有关的人离开原来的地方。3指名朗读,注意感情。三、研读课文1教师出示自读问题,学生合作讨论。(1)找出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中心句,从而明确歌词的主题学法指点:如何判断歌词的中心句?可从中心句与其他句子内容上的联系,中心句在歌词中的具体位置(一般出现在歌词的结尾处,起画龙点睛的作用),中心句在表达这首歌词的主旨方面的作用,中心句与四渡赤水出奇兵主旨的关系等方面考虑。参

11、考四渡赤水出奇兵描写一系列战事(在路途难行、敌军重兵围困下,红军依靠毛主席的正确指挥,演出了四渡赤水、飞渡乌江、威逼贵阳、佯攻昆明、巧渡金沙江等一幕幕令人惊奇的活剧,彻底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意在突出一个“奇”字,赞扬毛泽东出奇制胜的军事艺术,所以最后一句是中心句。(2)请根据你的理解把这首歌词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参考四渡赤水出奇兵:第一部分(1-5行)表现红军在横断山脉行军的艰难和亲人送水解渴的军民鱼水深情因为沿途人民群众对工农红军的支持和拥戴,是红军四渡赤水、克敌制胜的群众基础。( 四渡赤水战役取得胜利,靠的是红军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靠的是人民的支持帮助,靠的是毛主席的英明领导。)

12、第二部分(6-17行)表现中央红军四渡赤水,巧妙穿插,同国民党军队进行了一场出色的运动战,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这一部分分两层。第一层(6-9行)描写红军在几十万国民党军围、追、堵、截下面临的艰难处境。(路难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敌人的重兵重重封锁,是红军战士们面临的更大困难。)第二层(10-17行)展现红军在赤水河流域巧妙调动敌军最终摆脱其围追堵截而进行的几次重大战斗画面,赞扬毛主席用兵如神。“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总述了四渡赤水河战役中红军巧妙运动、出奇制胜。以下五句基本按照战斗的先后顺序来写。(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次渡过赤水河,牵着敌人鼻子走,调动敌人的兵力出云南,为红军北上摆脱敌人的

13、围追堵截,因为用兵出神入化,所以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昆明逼贵阳”这两句分别讲的是中央红军第二次渡过乌江的故事和声东击西佯攻贵阳又转向昆明进发从而牵动敌人的大批兵力让敌人疲于奔命的故事。这正是毛泽东声东击西战略的具体实施。)(3)四渡赤水出奇兵用词非常准确生动,请你从敌人、红军两方面各找出一些用得好的动词,分析其作用或妙处。参考“压”写敌军来势汹汹,“弃”、“丢”写敌人狼狈不堪、望风而逃,前后对比鲜明,反衬我军的神勇;“出、飞渡、临、逼、赶、袭”写红军作战机动灵活,“毛主席用兵真如神”;“走”古义是跑,这里既说明红军徒步长征的艰难,又写出红军运动的快捷;“飞”写出红军再渡乌江天险的神

14、速。(4)这首歌词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你任选一种举例说明并谈谈其表达作用。参考 “横断山,路难行,天如火来水似银。”用比喻、夸张极写红军转战川黔边境所遇到的严酷的自然环境。“亲人送水来解渴,军民鱼水一家人。”把军民关系比作鱼水关系,说明红军和人民群众之间相互依存的深厚情谊。反复吟唱“横断山,路难行”,强调突出红军行军的艰难。四总结本课五、课堂小练(100分)根据“敌人弃甲丢烟枪”歌词的内容,展开想象,分别扩展成一段100字左右的话,描写当时的情景。六、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歌词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长短句式相结合运用;2.品味、积累语言。【教学重点】理解歌词中关键词句的含义及其

15、表达作用。【教学难点】 体会歌词的气势美和音乐美。初备二备课前三分钟演讲一、检查复习:指名同学进行有感情的朗读。二、导入本课的学习,揭示学习目标。 三、感知课文1、自由朗读,注意读音。毡zhn 草毯 tn 扎zh千锤百炼:比喻多次的斗争和考验。四、研读课文1教师出示自读问题,学生合作讨论。(1)找出本首歌的中心句参考过雪山草地描写红军(在百困交加的情况下,翻越雪山、穿过草地的)的惊世壮举,意在表现红军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所以最后一句是中心句。(2)划分层次,并归纳层意。参考过雪山草地:第一部分(14行) 描写红军过雪山草地时遇到的极大困难。第二部分(512行

16、)描写红军战天斗地、以野菜充饥的顽强斗志,并且由表及里,揭示了红军战士力量的源泉同甘共苦、充满理想。(3)找出本歌的修辞,并说说表达作用。“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用夸张手法突出了红军敢于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雪山低头迎远客”,(不直接说红军战士把高耸的雪山踩在脚底下,)“低头”、“迎”把雪山拟人化,写出红军不畏艰难、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征服雪山的喜悦之情。 “草毯泥毡扎营盘”, “毯”、“毡”用比喻精练生动地展现了过草地时艰难困苦的情景,突出了红军在恶劣环境中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不怕难”的钢铁意志。“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 用对偶充分表现了红军饥寒交迫的处境,一个“更

17、”字,一个“越”字,再次突现了红军“不怕难”的精神。五、比较阅读1、这两首歌词有异曲同工之美,说一说它们在写法上有哪些共同特点?参考相同:都通过中心句直接表达主题;均由两部分组成,都对红军所遇的困难作了描绘,以此衬托红军将士的高贵品质;句式都长短交错,整齐中略有变化:都以七言为主,整齐的句式、和谐的韵脚,表现了一种壮阔的场面、宏大的气势,表现了红军从容不迫、英勇无畏的精神和乐观豪迈的情怀;都用整齐集中的三言句描绘红军所处的险恶处境,渲染了一种紧张、激烈或庄严、残酷的气氛,对红军起到了烘托作用。 不同:过雪山草地主要是表现自然环境的恶劣,红军饥寒交迫、生存危机之严重;四渡赤水出奇兵中则既表现了自

18、然环境的恶劣,也写了敌军的凶猛攻击。2、我们也读了很多有关长征的故事,请你思考一下:故事与歌词在语言表现形式上有什么不同?参考故事需有完整情节,以叙事、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叙事生动具体,篇幅长;诗歌语言凝练,重在抒情。六、课堂小练(100分)根据“草毯泥毡扎营盘”歌词的内容,展开想象,分别扩展成一段100字左右的话,描写当时的情景。 七、布置作业1、背诵这首歌词2、学唱长征组歌,课外再摘录两首歌词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或作业批改情况: _ _ _老山界【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热爱长征的革命传统。 2、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教学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

19、层次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 【教学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热爱长征的革命传统。 【教学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热爱长征的革命传统。 初备 二备 课前三分钟演讲一、导入 1、介绍作者 陆定一,生于1906年,江苏无锡市人。曾任八届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国务院副总理。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长征时,在红军第一方面军“红章”纵队政治部宣传部工作。 2、导语 二万五千里长征,历时一年,震惊中外。英勇的红军战士克服了重重困难,越过了万水千山,胜利到达陕北。同学

20、们,你们知道红军翻过的第一座难走的山是哪一座吗?那就是老山界。这座山高三十里,悬崖峭壁,十分险峻,可我们的红军战士却勇敢地翻过去了。大家想听听这段故事吗?那就请亲身经历过这次翻山战斗的一位老红军给我们讲述吧。 二、放朗读录音,学生速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要求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 讨论、明确:红军长征途中翻越老山界。 三、探究学习 明确顺序安排 1、写文章首先得有条有理、顺序清楚。本文以什么为顺序呢?(时间变化、地点转移) 2、要求学生在文中找出表明时间、地点的词句。 了解事件经过。填表说明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 时间 地点 人物 活动 第一天 上

21、60;午  傍 晚  天 黑  夜 黑  半 夜  第二天 黎明以后  下 午  理清结构层次。 1、提问:记叙一件事,文章结构一般如何安排?交代起因,记叙经过,说明结局。 2、本文是不是这样安排的呢? 大致如此。分三部分:交代决定翻越老山界(第一自然段);记叙翻越老山界的经过(233段);说明老山界比起其它“小得很”(34段)。 四、课堂小练(100分)默写字词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

22、赏析精彩的语段。【教学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本文主旨,体会红军的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初备 二备 课前三分钟演讲一、 复习旧课 二、 继续学习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作者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为顺序记叙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经过。同时我们也了解了老山界是一座难翻的山。其“难”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全面思考。 走路难、睡觉难、吃饭难、处境难 对于这些困难,课文是怎样描述的?(要求学生跳读、勾划、概括)。 走路难:悬崖峭壁、山高路险。 睡觉难:路窄石硬、寒气逼人 吃饭难:粮食奇缺、肚子饥饿。&#

23、160;处境难:敌人追击、枪声密集。 面对这般重重困难,我们的红军战士是如何对待的呢? 打趣逗笑、奋勇登山。 酣然入梦、观赏夜景。 鼓着勇气、继续前进。 毫不畏惧、嘲笑敌机这些描述表现了红军战士怎样的思想性格? 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 首尾两段的作用。 1、文章主要记叙翻山的艰难,首尾两段说了这个意思没有呢? 2、研读首段: 首段交代了些什么? 高度(三十里高) 名称(土名叫老山界) 交代高度起什么作用? 说明山难翻(暗示中心意思)。 文题为何用土名“老山界”?(联系与瑶民攀谈一段) 通俗亲切:暗示红军是人民的军队。 3、研读尾段。 抓住“第一座”、“小

24、得很”细加体会。 三、课堂小练(100分)完成课后练习第二题四、 布置作业 默写课文“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板书设计:第三课时【教学目标】理解一些词语的含义,赏析精彩的语段。【教学重点】学习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记叙事件、安排层次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生动描写对表达中心的意思的作用。初备 二备 课前三分钟演讲一、复习旧课 二、继续学习课文,揣摩生动描写 1、 本文把红军战士的顽强意志和乐观刻画得具体形象,靠的是什么? 生动的描写。 2、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的? 行动、语言、场面、景物 3、揣摩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贯穿全篇,只要求学生抓住几个典型细节加以领会。 4、揣

25、摩语言描写 细读文中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红军的什么精神? 如“别掉队、做乌龟、顶着天、哈哈笑”等,表现了相互鼓励,豪迈乐观。 5、揣摩场面描写 找出最典型的场面描写。 “之”字奇观 作者是怎样描绘这一奇观的? 着重于观察的立足点和角度的理解,想象场面的雄奇壮观。 这样描写表现了红军战士的什么精神? 烘托出红军英勇豪迈的英雄气魄。 6、揣摩景物描写 找出最精彩的一段。 半夜醒来观赏夜景(所见所闻) “见”主要写了哪些景物?以什么为序?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星星、山峰、山谷;自上而下;比喻、排比 所“见”景象给人什么感受?“闻”突出了什么特点? 庄严、奇伟。 寂静 可作者描写的却是

26、各种“声响”,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不矛盾。以动写静,角度巧,效果好。(进一步要求学生谈谈自身感受) 这些声音有何特点?采用什么方法写出?远、近、大、细; 比喻、拟人(山泉呜咽) 这段景物描写对表现中心意思有何作用? 寒气逼人、刺入肌骨,浑身打颤,而红军战士却能平心静气地欣赏眼前景、细听耳边声,可见红军战士的镇定与豪迈。这是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的形象刻画。 三、小结 本文真实、生动地叙述了红军翻越老山界的全过程,写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农红军不怕困难、艰苦奋斗的坚强意志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课堂小练(100分)找出文中你认为写得最精彩的地方,进行赏析。五、布置作业 预习下

27、一课草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或作业批改情况: _ _ _草【教学目标】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2、理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 【教学时数】 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重点难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 初备 二备 课前三分钟演讲一、   导入课文:翻开历史的画卷,是无数的革命先烈和战士用生命换来了今天我们甜蜜而安逸的生活环境,今天我们所学的草所展

28、示的不再是你以前读到的富有顽强生命力的草,也不是你看到的滚着晶莹露珠的草,而是争夺红军战士生命展现革命家高尚人格的草。1、    作者简介王愿坚,山东省诸城县相州镇人。当代作家。创作党费粮食的故事七根火柴普通劳动者等十多篇短篇小说。2、    关于“草地”课文中的“草地”特指松潘草地,即松潘高原。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北部。为阿尼玛卿山、岷山和巴颜喀拉山之间的高原。平均海拔3000米左右。多草甸、沼泽。为四川省主要牧业基地。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这里。二、 检查预习情况:1、给加点的词注音: 焦灼(zhuó)&#

29、160;    湿漉漉(lù   lù   )   飒飒( sà   sà   )蔫巴(nin)    踉踉跄跄(liàng qiàng)    绽(zhàn )开     愠怒(yùn)2、 解释词语惶惑:疑惑不安。 酸涩:又酸又苦涩。围追堵截:围剿、追击,迎面拦截。花天酒地:形容沉湎于

30、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标本:保持实物原样或经过加工整理,供学习、研究时参考用的动物、植物、矿物。三、 整体感知悟精神1、 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2、 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这篇课文主要内容。四、 抓住线索理情节战士误食野草班长摸黑报告撇开毒草忙救人引出担架设悬念主席下令辨毒草不顾安危尝毒草平易近人议吃草启迪战士悟真理理清思路,分析结构五、课堂小练(100分)默写本课字词六、布置作业找出周副主席尝毒草时的动作与神态描写,模仿这一段,写一段类似的描写,100字左右。板书设计: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体会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表达作用。2、理

31、解课文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理清课文的线索。 初备 二备 课前三分钟演讲一、 复习旧课二、研读描写,揣摩人物1、 两个主要人物周副主席、战士杨光2跳读课文,圈点勾画出文中高潮部分对周副主席的神态和动作的描写。(一系列描写周副主席尝毒草的动作与神态的词语和句子(细节描写),充分表现了作为领袖的周副主席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对红军战士的生命和健康高度关注,对革命大业极端负责、无比忠诚的高尚品质和非凡气度。接下来周副主席所下的命令进一步表现了其高尚品质和伟人气度。)3.分角色演读,在跳读课文的基础上,以

32、小组为单位分角色朗读高潮部分,并能通过一定神态和动作来体现人物的精神风貌。(要求:小组成员自选认为自己最有把握的角色,并确保每一个人都担当一定的角色,组长注意调控。)4.教师点拨:要求能抓住周副主席亲自尝有毒野草时的一系列动作和神态,以体现主席的虽身患重病仍置个人安危于不顾、高度关注战士生命的高尚品质。3、 评析人物:同学们可以用一个或长或短的句子来说说你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或认识。教师点拨:周副主席有着关爱战士胜过关心自己的高尚人格,有着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英雄气概。4.思考: 课文以“草”为题目,有什么含义? 课文以“草”为题目,既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提示了小说的线索,还以此引发出思想的火

33、花。正文前面有一段引语,其中的“最甜”一语双关,既指“糖”“甜”,更指今天的人们继承了当年红军长征的革命传统,用这笔巨大的精神财富去创造更美的生活。三、探究课文中有些话看起来平淡无奇,仔细想想又觉得余味无穷。阅读下面的句子,你有怎样的感受? 1、(他的)语气里透着深深的感情:“等你们长大了,就会想起这些草,懂得这些草;就会看到:我们正是因为吃草吃得强大了,吃得胜利了!” 2、就在这一霎,他看到了伟大战士的那颗伟大的心。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第一句中两个“就会”强调了青年一代继承并发扬革命传统的必要性,强调了革命精神、革

34、命意志对于壮大队伍、克敌制胜的重要性。   第二句,前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是“全军都敬爱的人”;后一个“伟大”,指周副主席关爱红军战士生命和健康、唯独没有自己的高尚人格,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以及善于引导、启迪红军战士的高超领导艺术四、小结这篇小说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重病在身的周副主席得知红军战士因误食有毒的野菜而中毒的险情,他置个人安危于不顾,不仅仔细辨识毒草,而且亲口咀嚼毒草,果断作出英明决策,引导红军战士正确对待困难,从而成功地塑造了以周副主席为代表的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高大形象。五、 拓展练习从课文提供的材料想开去,以“说吃草”为话题,谈一点或

35、几点自己的看法与同学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忆苦思甜,继承和发扬革命优良传统。2、从周副主席尝毒草、议毒草,学习他的高尚人格、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以及闪光的辩证法思想。3、要懂得植物学方面的有关知识,学会识别无毒和有毒的野菜,以便保护自己,战胜困难。   4、今天,人们已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小康生活,开始以吃野菜这时尚,这是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的表现,体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好处。   5、鲁迅先生曾说:“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牛奶,是血。”又把自己当做是人民大众的“孺子牛”。从牛感受鲁迅先生倡导的奉献精神3、 阅读

36、同一位作家的两篇文章,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可以从选择材料和组织材料的角度去思考)七、课堂小练(100分)分别找出文中的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以及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说说表达作用。八、 作业设计  选择一位你熟悉的人物,通过富有个性的语言、动作、和神态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150字左右。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或作业批改情况: _ _ _长征节选【教学目标】 1、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 2、理解含义深刻的语句,探究基本的情节结构。3、了解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重点难点】1、  了解红军过草地的险恶环境,感受红军指战员丰富的内心世界。2、

37、   理解故事情节,体会环境的作用,品味含义深刻的语言【教学时数】 一课时初备 二备 课前三分钟演讲一、   导入课文:长征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波澜壮阔的壮举,前人、今人用各种各样的文学样式来书写长征、纪念长征。我们本单元已经学习了诗歌,小说等文学样式,今天就来学习剧本长征。二、   探究新知(一)    题解   长征是王朝柱写的一个电视文学剧本,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中央电视台把这个剧要搬上了屏幕,演成了长达24集的电视连续剧,本文就是从中截取的四个场景。

38、(二)    阅读课文,理清思路 1、  师引导学生学习第1个场景-泥泞的草地。     分角色朗读第1个场景。     课件展示图片:泥泞的草地上躺着许多头向着北的红军烈士。      请同学概括第一部分的主要内容。(红军将士北上抗日的决心矢志不渝,面临困境,彭德怀欲杀死自己的战马以救急。)     分析人物形象。这个场景中一共有几个人物?分析一下他们的形象。 &#

39、160;  可以叫多个学生回答(两个;彭德怀:爱兵如子、克己奉公;刘少奇:急人之急、虚怀若谷。)2、  让学生总结我们是如何学习第一个场景的。    生可以同桌交流着总结。(分角色读-概括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3、 分小组,让每小组按总结出的学习方法讨论着学习。 4、 让几个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第二、三、四场景的主要内容和人物形象。其他同学补充。第二部分(“草地水塘旁边”) 眼见两抬担架的战士因饥饿而生命垂危,为攻占娄山关而失去一条腿的周团长毅然将所剩不多的炒面让给

40、战士,继而爬向水塘赴死。周团长,舍己为人。第三部分(“泥泞的草地”) 刘少奇和彭德怀寻找掉队的周团长,含着极大的悲痛向殉难的指战员致哀;彭德怀忍痛杀死心爱的战马来挽救极度饥饿的战士们的生命。彭德怀,忍痛割爱。 第四部分(“草地之夜”) 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高唱马赛曲,举行篝火晚会,用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来战胜困难。随着先遣队送来粮食解危,红军指战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红军指战员,乐观坚强。(三)品味感悟1、思考:课文中多处用了“猝然”这个词,请你联系课文内容,分别说说下列句中的“猝然”所含的情理。 A、彭德怀俯身整理一位烈士的遗容,猝然眼花,栽倒在草地上。

41、B、警卫员猝然回身抱着战马的脖子失声地哭了。 C、彭德怀猝然拔出手枪,对准战马扣动了扳机。 D、毛泽东怀着异样的情感猝然站起身来。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A、彭德怀爱兵如子,把自己的炒面分给伤病员吃,忍饥为革命操劳过度,突然晕倒,当在情理之中。 B、警卫员有高度的责任心,眼见首长饿晕而身无半点炒面,认为自己没有尽责,因此突然哭起来,这并不出乎意料。 C、此前曾欲杀马,现在眼见更多的指战员因饿极而牺牲,为挽救战士的生命,为走出草地,彭德怀在凝视“无声战友”良久后拔枪扣动扳机诀别爱马,亦在情理之中。 D、被马蹄声惊醒的毛泽东眼

42、见十多匹战马疾驰而来,预感到饥饿难耐的红军指战员有救了,因而兴奋激动得突然站起身来,这是十分自然的。2、师提问:本文的哪个场景最使你感动,为什么?   3、师提问:本文的哪个人物你最喜欢,为什么?三、 编演课本剧。     1、 让学生自己找伙伴表演自己喜欢的一个场景。      2、 让学生评价一下这些同学的表演。四、总结: 1 、让学生总结电视文学剧本的一般特点,师补充。精心选择和切换场景;个性化的台词和动作;特

43、写景头的恰当的动用。2、让学生总结本文的中心,师补充。     本文充分渲染了红军长征过草地途中的险恶环境和悲壮场面,表现了红军指战员坚定的革命意志和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同时也细腻地展现了红军领袖特有的以革命人道主义为核心的丰富的内心世界。五、课堂小练(100分)默写本课字词六、作业:本文只是讲了长征这部电视剧中的四个故事,请你再搜集一些讲给同学们听。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或作业批改情况: _ _ _诵读欣赏:诗人 领袖【教学目标】1,理解毛泽东具有典型诗人气质的领袖形象2,理解本诗角度的新颖、欣赏比喻的精当【重点难点】把握毛泽东具有诗人气

44、质的领袖身份理解全诗。【教学时数】 一课时初备 二备 课前三分钟演讲一、作者简介: 任先青 : 1943年10月10日出生,山东莱州人。现为山东作协会员、德州市作协副主席、德城区文联副主席。1988年被命名为德州市首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陆续于诗刊、星星、黄河诗报、诗神、绿风、时代文学、山东文学、北京文学、人民日报等全国报刊发表诗歌八百余首,出版诗集无涯之心、心形的叶子二部。个人传略入编中国专家大辞典等十余种大型辞书 二、结合以往学习诗歌的体会,想想欣赏诗歌一般有哪几个步骤?首先,理解诗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其次,分析特色,选择诗的构思、表现方法、语言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进行赏析三、理

45、解诗的内容。(一)、检查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平仄 磅礴 酝酿2、解释词语:平仄:磅礴:潇洒飞扬:酝酿:神思:(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要求:1、结合语境理解下列诗句的意思:平平仄仄的枪声:战地黄花 如血残阳 成了最美的意象:一首气势磅礴的诗:嘹亮的东方:2、按要求填空:      第一节:从诗的( ) 方面 设喻;      第二节:从诗的( )方面 设喻;     第三节:重点刻画诗人的形象与风格;    

46、  第四节:以代表诗作设喻;     第五节:从诗的( )角度设喻 3、全诗表达了作者对毛泽东的( )之情。四、再读本诗,理解构思的新颖和毛泽东的形象。讨论:1、现代著名诗人柳亚子曾用“才华优美多娇,看千古词人共折腰。算黄州太守,犹输气概;稼轩居士,只解牢骚。”来高度评价毛泽东及他的词。你能否背一首毛泽东的与本诗内容有关的词?本诗是如何表现他作为诗人的一面的?答:(1)化用了毛泽东的不少诗句,丰富了诗作的内涵 (2)把他领导大家创业开国比作诗人酝酿诗作,从诗歌创作的主要方面设喻。2、作为革命领袖的毛泽东,你能说出他的哪些重要的革命事迹?本诗又是

47、怎么表现他领袖风采的?秋收起义、以农村保围城市、用枪杆子夺取政权等长征、庄严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3、你能否用一句话概括本诗中毛泽东的双重身份之间的关系?4、这首诗的角度新在何处?五、你最欣赏这首诗中的哪一个比喻句?为什么?六、小结写作特色:角度新颖 比喻精当七、有感情的朗诵,品味这首诗八、课堂小练(100分)仿造冰心诗的形式和内容,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首。原诗: 仿诗: 墙角的花, 你孤芳自赏时, 天地便小了。 九、布置作业背诵这首诗和此诗中涉及的毛泽东的词教学反思或作业批改情况: _ _ _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教学目标】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掌握按时

48、间顺序写和按空间顺序写这两种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重点难点】目标1、2【教学时数】 二课时【教学重难点】1、学会写清楚一件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2、掌握按时间顺序写和按空间顺序写这两种记叙事情过程的基本方法。初备 二备 课前三分钟演讲(一)、学习记叙的六要素,清楚记叙的顺序。(二)、明确题目及要求 以“_里的新鲜事”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少于600字。1、题目的重点在“新鲜”,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2、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三)、点拨: 1、写作本题,首先要求学生在选材上多下功夫。所写范围很广,可以写学校、班级、家庭、社区 所谓新鲜,不是要去猎奇,去编

49、造离奇的故事。而是要去认真观察生活,观察的面广一些,点深入一些,要写出那种能给大家带来新鲜感的事,这正如题目要求中所说,要写出事情“不一般化”的地方。2、事情的来龙去脉要写清楚。把记叙的六要素交代清楚,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具体,写清楚。3、讲究顺序,按一定的顺序来写。可以采用顺序或倒叙,也可以适当使用插叙。4、范文班里的新鲜事最近我们班以自主投票的方式产生了六个董事。“董事”?!整个年级都轰动了。班里的董事?不是在只有大企业才有的董事吗?其实董事长就是班长,老师称之为“懂事长”。上周二的班会课上,经过竞职演说产生的九名董事候选人,又经过了一周考察期终于等到了全班公开投票选举。投票前他

50、们有30秒的拉票机会。但是很意外,不知是紧张还是矜持,或是有意看看自己硬碰硬的实力,上任班长孔祥明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我心里直替他惋惜。投票过程是严肃认真的,教室里鸦雀无声,台上台下充满了紧张的气氛。选民们手握选票权衡再三,候选人的表情时而微笑时而严肃,看得出他们略显平静的外表下一定是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我注意到孔祥明的手微微颤抖着。六位懂事长诞生了。他们是懂事长徐雅文、副懂事长孔祥明、邹庆军、严静、陈鹏、张浩。我们欢呼起来。接着,副懂事长纷纷聘请懂事,好几个懂事长来请我做他们的纪律懂事、外交懂事。我很乐意的接受邀请。于是,课后同学间又出现了新鲜的称呼:徐董事、邹副董、张副董后来懂事长们在班

51、里通过了班级目标,管理办法,评价和奖惩。后来这六个董事长在全校成名了。我们会听到“初二(1)班有六个懂事长!”“什么?董事!六个?”我狡黠地笑笑。现在班里出奇的好,好象是有默契,每个人都同心协力,课间充满了欢歌笑语,这一切都让我看到了我们初二(1)班的更美好的明天。我相信,我们的明天会像我们的班歌唱的一样发光发亮!小区里的新鲜事在我妈居住的小区里,我路过一幢楼的时候,常听到一楼的杂物间传来“a ,o ,e"的“郞郞”读书声,没细想以为这是老师搞“创收”给小学生补课,有时一念闪过,不对呀,今天可不是周末!闲暇时和姐姐聊时,她告诉我说这是一群妇女在学小学课本的知识,我

52、听了很新鲜,还一直问这是真的吗?以前常听父辈说八十年代时很多人参加扫盲班补习文化知识,到了今天居然还有妇女们坐在拥挤的杂物间里听老师讲课,而且从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学起,我突然对她们肃然起敬,想走近她们。    今天中午的时候,姨和她的一个朋友来我妈家坐坐,刚好她的这位朋友就是参加这学习班的一名学员,我饶有兴趣地和她聊起,她们这些人大都是没文化的乡下妇女,当年因为家里要干农活,总是有一天没一天地上学,这么多年来字基本都忘光了。现在她们有的家里投资办企业、有的女子在国外,生活条件优越了,天天打麻将闲得慌,没知识不会讲普通话让她们寸步难行,趁着年轻至少还不老的时候时候邀上周围的女友一起学学知识,从最基础的“a ,o ,e "、从“上中下、左中右”学起,周一至周五每天两个小时,每个月130元的学费。教她们的老师也全方位满足她们的需求,课程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语文知识,单元房和杂物间全腾出来办学,她们当中不乏从乡下慕名而来,在城关租房求学的妇女。想想这么多年吃了没知识的亏,她们的认真劲不亚于坐在学堂里的小学生们,老师念一句也跟一句。真有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