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1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2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3页
2019高考历史一轮选训习题(4)(含解析)新人教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人教历史 2019 高考一轮选训习题( 4) 李仕才 一、选择题 1、(2017 银川一中三模,25)隋书食货志提到,南梁时中国内地大多数地区交易用 铜币或实行物物交换,只有在“交、广之域 ( 今两广、海南等地 ) ,全以金银为货” 。被贬官 到潮州的韩愈也记载说: “五岭买卖皆用银。 ”这反映了当时该地区 ( ) A. 地处偏远,政府无力掌控 B. 分裂局面之下币制混乱 C. 经济发展水平全国最高 D. 外贸发展,有金银外币流入 答案 D 解析 我国古代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因此不可能对五岭地区缺少掌控,故 A 项错误;材料主要考查五岭地区使用金银的原因, 未体现当时币制的混乱,

2、故 B 项错误;材 料仅仅涉及这一地区,并无比较,不能说全国最高,故 C 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当时交、广之 地,金银为货,说明这一地区商品经济发展, 对外贸易发展导致金银外币流入, 故 D 项正确。 2 、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 , 列举了中国古代科技向西方传播的水力冶炼鼓风机等 26 项发明。而在列举公元 31 8 世纪西方传入中国的技术发明时 , 李约瑟只找到了 4 项。以 上现象说明 ( ) A. 闭关锁国妨碍西学东渐 B. 作者的立场使作品缺乏公正性 C. 西方科技一直落后于中国 D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解析:D 闭关锁国政策与题中“公元 318 世纪”时间不符,A 项错误;作者

3、是西方人,找到 4 项西方传入中国的发明是事实 ,B 项错误;C 项缺乏时间限定,不符合史实,错误;中国古代大 量技术发明传入西方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对世界影响深远 ,D 项正确。 3、 (2018 湖北黄冈调研)在新文化运动一百周年之际,中国科学报发文指出;“回顾百 年不同人、不同时代、不同阶层关于新文化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 确的东西称为新文化。”这种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 ) A. 目的具有复杂性 B.过程具有曲折性 C.内容具有广泛性 D.启迪了民族意识 解析 :C 由材料“不同阶层关于新文化唯一共通之处”可知是各阶层对新文化的运动的共 识,没有涉及其目的,故 A 项错误

4、;材料没有提到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过程 ,无法体现其曲折性, 故 B 项错误 ; 通过“唯一共通之处大约就是他们都把自己认为正确的东西称为新文化”可以 看出作者意在强调新文化运动内容之广泛 ,故 C 项正确 ;材料没有提到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 义,故 D 项错误。 4、 (2017 保定二模,29)晚清时期有思想家提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无体不立,无 用不行,二者相需,缺一不可。泯中西之界,化新旧之门户,庶体用并举,人多通才。 ” 该主张 ( ) A. 本质上属于地主阶级洋务派思想 B. 是对“中体西用”思想的发展 2 C. 否定了传统文化,主张全面学习 D. 提倡维护传统文化,反对西方学说

5、答案 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洋务派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与题目中的中西并重不同,故 A 项错误;根据前面的分析,故 B 项正确;根据题意,主张“中西并重” ,并未体现完全否 定中方或西方的现象,故 C、D 项错误。 5、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 ,犹水之就下也” ,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 ,世界上没有 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 )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解析:B 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对人的教化 ,不是研究人本身,故 A 项错误,B 项正确;材料中没 有提及民主政治,故 C 项错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6、,不符合题干材料反映的主旨,故 D 项错 误。 6、 (2018 株洲一模,17)马丁 路德在致德意志民族的基督教贵族书中写道: 教皇须 让我国不再受他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括,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荣誉、身 体和灵魂,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 ”材料主要反映了马丁 路德 ( ) A. 主张用暴力反抗教皇干预德意志 B. 认为罗马教皇是万恶之源 C. 为德意志民族利益消除教皇干预 D. 主张组成脱离罗马的教会 答案 C 解析材料内容仅表达对教皇干预德意志的反抗, 并没有主张用暴力反抗的方式, 故 A 项错 误;材料内容并未反映罗马教皇是万恶之源, 故 B 项错误;根据材料“教

7、皇须让皇权成为名 副其实的皇权”,说明马丁 路德主张皇权高于教权, 消除教皇干预,强大德意志民族国家, 故 C 项正确;材料内容并未主张组成脱离罗马的教会,故 D 项错误。 7、 (2017 福建泉州一模)刘瑜在罗斯福新政的另一面 中写道:“大萧条之前美国的失业 率是 3%左右,1931 年是 15.9%,到 1939 年仍停留在 17.2%。1943 年,美国的失业现象基 本消失。”出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 A. 新政调整工业生产 B. 新政调节农业生产 C.政府兴办公共工程 D. 二战需求的刺激 解析 :D 调整工业生产有利于缓解失业 , 但到 1939 年失业率仍然很高 , 可见不

8、是主要原因 , 故A 项错误;调节农业生产与缓解工人失业关系不大 ,故 B 项错误;政府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 业机会,有利于缓解失业,但到 1939 年失业率仍然很高,可见不是主要原因,故 C 项错误;1943 年处于二战期间 , 二战需求的刺激创造出巨大的人员需求 , 从而使“失业现象基本消失” , 故 D 项正确。 8、 10、有学者说: “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之间,有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而五四运动领导者本身, 主张打倒宗教, 其实是要回归中国的人文精神。 由于要打倒中国的传统, 并没有把中国的人 文精神转移作为五四运动的精神资源。 ” 该学者认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 “偏离了方向” 的主 要原

9、因是 ( )3 A. 缺乏具有现代性的思想资源 B. 挽救民族危亡是当务之急 C多数国人守旧落后,缺乏反省 D .中国民众民主与科学意识淡漠 答案 A 解析 材料“并没有把中国的人文精神精神资源” 认为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方向在于 绝对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故 A 项正确;材料未提及挽救民族危亡的紧急性, 故 B 项错误;材 料论述近代中国思想启蒙偏离方向是从五四运动的领导人出发而非多数国人,故 C 项错误; 材料未提及中国民众的民主科学意识,故 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1、以下为王文泉、刘天路主编的中国近代史 (18401949) 的相关目录 : 第三章 洋务运动的开展及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10、 第一节 清政府政治格局的调整 (一) 总理衙门的设立和辛酉政变 (二) 相对稳定的内外环境 第二节 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和新阶级的诞生 (一) 近代军事工业的开办 第三节 洋务运动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 近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兴办 (二) 西学传播和社会观念的变化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 对该目录省略部分任两处各增加一方面内容 ,并说明增加理由。 (观点正确 , 理由充分 , 符合历史事实 )(12 分) 解析 : 本题属于开放性问题 , 回答时可以将这一时期的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 如第一节可以增 加“汉族地主势力的壮大”“洋务派形成”等。第二节可以结合洋务运动的内容 , 如洋务运 动兴办民用

11、企业等。第三节可以从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等角度增加内容。 答案:示例一 :第一节增加“洋务派的形成及其与顽固派的斗争”。 (2 分) 理由 :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 ,面对如何解决内忧外患问题 ,部分开明地主日益认识到应学习西 方以挽救清政府的统治 , 逐渐形成了地主阶级洋务派。 他们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 , 同时增强 了汉族地主的实力 ,影响着晚清的政治格局。 而面对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 顽固派与其展 开辩论与斗争 , 一方面表现出中国社会传统势力的强大 , 另一方面促进了封建士大夫的思想 解放。 (10 分 ) 示例二 : 第二节增加“近代民用企业的出现”。 (2 分) 理由:洋务派在创办军

12、用工业的过程中 , 遇到经费、原料、运输等困难 ,同时洋务派对西方的 认识不断深入 , 意识到西方经济实力的强大以及抵御西方经济侵略的重要性 , 因此开始着手 创办民用企业。 这些具有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民用企业对瓦解自然经济、 刺激民族资本主义 产生、引进西方近代生产技术和方式等方面有积极作用。 (10 分 ) 示例三 :第二节增加“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出现和民族资产阶级的诞生”。 (2 分) 理由:19 世纪六七十年代 , 随着自然经济的逐步解体 ,受洋务企业的诱导和外商企业的刺激 中国诞生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 这改变着中国近代的经济结构。同时产生了中国的民族资产 阶级,他们宣传资产阶级的新

13、思想 , 要求社会变革 ,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 ,影响近代中国的发 展。 (10 分) 示例四 : 第三节增加“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 (2 分) 理由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以及西学的广泛传播 ,反映民族资产阶 级利益和4 4 要求的早期维新思想兴起 :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 , 与外国进行商战 ;政治上主 张革新 ,实行君主立宪 ;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 , 学习西学。早期维新思想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理 论, 但反映了中国社会和时代发展的方向 , 为后来康梁维新思想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10 分)( 选取一个示例回答即可 ) 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茶的原产地

14、在中国长江上游地区。早在公元前 1 世纪王褒 僮约 中便有 “武阳买 茶”的记载。三国时期广雅记载了荆巴间采茶制茶的过程,并早就认识到茶醒酒、提神 的功能。 唐代时茶的栽培大大扩展, 其中以蜀中的蒙顶茶最为有名, 茶业也从中国流传到日 本、朝鲜半岛和东南亚。宋代时,福建茶的地位上升,蜀茶的地位相对下降。宋在江淮地区 设置六个榷场、 十三个山场管理茶务。元代产茶区较大, 但总体上以江浙行省茶品最好。明 清以来南方地区的茶业更加发达, 今天安徽黄山毛峰、 浙江狮峰龙井、 江苏碧螺春等茶在当 时都已享有盛名。摘编自蓝勇中国历史地理学 材料二 近代以来, 为打破中国垄断国际茶叶市场的局面, 英国积极支

15、持其殖民地印度试种 茶叶, 使印度茶叶种植事业得以迅速发展。 同时英国还通过对中国茶叶多征税等方式, 造成 了华茶在英国市场的不平等竞争。 19 世纪 70 年代中期,印度茶叶生产实现机械化,而中国 依然是手工制造,产量小,品质难以统一。印度茶叶通过铁路、轮船廉价运至目的地,中国 茶叶主要靠人力挑运, 然后再通过河流辗转运至通商口岸。 印度茶业经营方式完全采取现代 公司制, 茶叶的生产和销售紧跟市场需求, 而中国茶叶的生产和出口销售是脱节的, 出口任 由外国洋行长期把持。中国茶叶对英出口则随着印度等国茶叶出口的不断增加而持续下降, 以至到 1893 年,华茶在英国市场上已经被称为“充数之物” 。 摘编自林齐模近代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衰减以对英国出口为中心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茶业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印两国茶叶发展的历史背景,并分析中国茶叶在英 国市场走向衰落的原因。 答案 (1) 特点:种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