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 苏州园林(2) 学案苏教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 苏州园林(2) 学案苏教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 苏州园林(2) 学案苏教版_第3页
八年级语文 苏州园林(2) 学案苏教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州园林班级学号姓名教学目标:1、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激发爱美爱国的情感。2、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3、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 4、从环境保护和建筑遗产的保护的角度谈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教学重、难点:1. 理解课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特点。(标本-完美的图画四个讲究、三个细节) ;2.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精练性。第一课时一、预习导学1、给加粗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池沼( ) 嶙峋( ) 着眼( ) 琢磨( ) 轩榭( )叠嶂( )镂空( )斟酌( ) 相间( )模样( )对称( )庸俗( )2、解释词语 (1)因地制宜: (2)败笔: (3)重峦叠嶂: (

2、4)俯仰生姿: (5)珠光宝气: (6)明艳照眼:二、课内研讨(一)导入(二)了解作者、解题 (三)整体感知课文,梳理文章的写作思路,弄清作者介绍园林的条理和顺序。(1)自由朗读课文,想想 :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这些共同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2)从上述看,本文的说明顺序是什么?(3)根据以上问题请给课文划分层次。 (4)提问:全文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5)小结: 三、训练巩固1. 下边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是( )a. 轩榭() 池沼() 丘壑()b. 嶙峋() 镂空() 阑干()c. 重峦叠嶂() 摄影() 玲珑()d. 鉴赏() 蔷薇() 称心()2. 找出有错别字的一组(

3、)a.因地制宜 布局 映衬 b.自出心裁 阅厉 漫延c.珠光宝气 欢悦 败笔 d.雕镂 琢磨 别具匠心 阅兵式3.苏州园林的作者是_,我国现代_,著名_。4.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_。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_,讲究_,讲究_,讲究_。5.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1)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2)摄影家挺喜欢这些门和窗,他们斟酌着光和影,摄成称心满意的照片。( )(3)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 )阅读下列语段,完成611题。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

4、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6. 第句中“着眼在画意”的意思是( )a. 重视图画的意味 b. 从图画的意境上考虑 c. 观察画面的意趣 d. 把眼光放在表现一定的情调上7. 文中的“寂寞”,原意是“孤单冷清”,这里是_之意。8. 对“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是议论,点出这样设计的艺术效果 b. 是说明,告诉这样设计的艺术目的c. 是叙述

5、,表明这样设计的艺术感受 d. 是描写,体现这样设计的艺术魅力9. 这节文字的中心句是_。10. 文中加横线句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对它的理解是_。四、延伸扩展 请用一段文字介绍你的房间或所在的班级室内布置情况,要求用一定的说明顺序进行介绍。第二课时一、预习导学选词填空:1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_(完美、完整)的画面而存在,决不_(允许、容许)有欠美伤美的_(地方、败笔)。2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_(尽量、追求)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_ (简单、简朴)而别具匠心。3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_(虽然、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_ (但是、也)能得到美的享受。4谁_(如果、既然)要鉴赏

6、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_(就、可)不该错过。5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_(美术、图案)画,不是_(美术、图案)画,而园林是_(美术、图案)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二、课内研讨(一)、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仔细阅读课文中的三至六段,看看苏州园林在具体设计时是如何体现四个讲究的。(1)、和邻座讨论,尝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四个语段按照什么顺序,各语段间能否互换?布局、配合、映衬和层次用的是否精准?(2)、详解重点段落,体会文章的语言美和画意美1、请同学读第三段,思考苏州园林中亭台轩榭等建筑的布局和其他地方有何不同,为什么要这样? 这一自然段写法上有什么特色?2

7、、齐读第四段,试着给语段分层。(精讲)苏园中是否都有假山和池沼,苏园主人造假山和池沼的原因是什么,遵循的是什么原则? 分析说明层次。(3)池沼的安排有何讲究?3、指导学习第自然段。自读这一段,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应注意些什么? 逐句分析: 4、研析第6自然段在苏园里安排“镂空的花墙、无所依傍的廊子、一面大的镜子”这样做想达到什么目的?你能运用刚学到的知识,谈谈你对杜甫的诗句“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理解吗?(二)、学习其他段落1、完成或达到了四个讲究后苏州园林就可以成为处处完美了吗? 2、苏州园林各个角落都注意画意美,门和窗简朴而别具匠心。苏州园林的彩绘也“自出心裁”。这几节是紧紧围绕“处处入画”

8、的说明中心来说明的,而且巧妙地照应了第一段中“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之句。(三)、反馈和迁移1、设计者和匠师们的设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完美的图画的效果,你能从文中找到例句证明吗?(从游览者的角度来谈)2、游览苏州园林有没有最佳观赏角度和观赏时间?谈谈你的看法!“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角度)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3、文章结尾叶老说“可以说的不止以上这些”的确,苏州园林值得我们了解的还有很多很多,介绍苏州园林的方法和思路也不会只有本文的一种。它要我们亲身去体验、用心去品味、执画笔来描绘、写文章来赞美三、训练巩固。1、朗读句子,回答问题

9、:(1)、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标本”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2)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后半句能否改为“谁就不该错过苏州园林”?)(3)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去掉“一切”“决不”,可以吗?)(4)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艺术”与“技术”有什么区别?)(5)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去掉“往往”好不好?)(6)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罗,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这个描写的句子有什么作用?)(7)“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

10、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句中“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绿地是城市之肺绿地是城市之肺。科学测验表明,每人呼吸需氧量由150平方米的绿叶面积提供,也就是说每人须依靠一株枝叶繁茂的乔木的产氧量而得以健康生存。在绿树成荫的城区,空气中的细菌可减少3至6成,二氧化碳、二氧化氮、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被绿色植物 、 、 ,灰尘减少10%至27%,城市噪音减弱。清洁、安静的绿色世界有利于心脏病、高血压、神经衰弱患者调养和康复,人均寿命可延长2至3岁。工作节奏不断加快的都市人,在园林化的环境中,中枢神经、呼吸、血流得到调节,视、听、嗅觉和思维的灵敏性得

11、到增强。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本是交融一体的,绿树是人类生命之源。那些为眼前利益而肆意伐树毁绿的人们,可曾意识到他们的举动无异于操利刃戳杀自己的心肺,残害自己的身躯啊!据专家估算,我国某个大城市每年因呼吸系统疾病引起的工作日损失为620万个,经济损失达4亿元。如增加城市绿化,无疑可大大减少这笔损失。(1)选段的三个空格里,依次应填入的一组词语是a过滤阻挡吸收 b过滤吸收阻挡c吸收阻挡过滤 d阻挡过滤吸收(2)这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3)“据专家估算”中加粗词删去好不好?为什么?请作简要回答。(4)文中画线句使用了列数据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为了说明_。(5)精读全文,请列举出城市绿地的作用。(至

12、少答出6点)(6)“人的生命与绿树的生命是交融在一起的”一句中“交融”一词能否换成“交织”?为什么?四、拓展延伸一、阅读短文,完成各题。云水洞北京周口店西20余里,有一座上方山。在山影林间,掩映着一簇规模庞大的庙宇兜率寺。在这座古刹西南方3千米的山腰上,有一个深邃的洞穴,名曰云水洞。这是一座规模很大,奇特异常的“地下深洞”,人称“地下宫殿”。云水洞深600余米,由七个厅堂和一个150米长的入洞通道组成。七个厅堂中前四座最大,大厅顶均呈穹窿状,高的达20余米。从厅顶垂下来的石乳和与此相对的地面石笋,玉肌冰肤,千姿百态,难以名状。有的像十八罗汉,有的像猴子吃桃,有的状物,有的貌人,无不惟妙惟肖,各尽其妙。洞中一厅、三厅各有一泉,曰黑龙、白龙,水清洌,可饮。为什么上方山会形成这样的溶洞呢?11原来,这是石灰岩地区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地形。12据研究认为,在过去地质历史的某一个时期,上方山地区气候湿热,地下潜水在石灰岩的裂隙中缓缓移动,年深日久,流水穿石,造成了云水洞的雏形。13再加上后来地壳上升,洞体在溶蚀中不断扩大,便形成了今天规模的云水洞。1云水洞的特征是_。2.句中“600余米”具体说明_。3.选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这一说明方法,意在说明_。4.选文句运用生动的说明文字意在说明:_。5.选文1113句介绍了云水洞的什么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