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3*月是故乡明文本分析月是故乡明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作者以其特有的清新、自然的笔调向我们展现了故乡那温馨的夜晚,那恬淡的明月,那童话般美妙的童年,给人一种亲切的感受,使我们感受到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对故乡浓浓的爱和思念。本文内容浅显易懂,却体现了语言美、诗意美、人情美。教学时,可让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寻找文章美点,品味文章语朴情醇的特点,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感受力。同时,因为月亮是一种特殊的意象,所以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阅读积累,共同完成对“月”这个意象的理解和归纳,再进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广阔的空间,理解乡土情结也就是最淳朴的家国观念,激发学
2、生爱故乡、爱亲人、爱祖国的深沉情感。教学目标1.会认“徘、徊、渺”等15个生字,掌握1个多音字“燕”;重点理解“浩渺、澄澈、旖旎”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把握行文线索。3.学会品味语言,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体会作者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感受作者的家国情怀。教学重点把握“月”作为抒情线索在文中的作用;感受作者的童年乐趣和对故乡浓烈的思念之情。教学难点品析典型词句,体会文章语言质朴平淡、感情真挚醇厚的特点和借景抒情的写法。课时安排1课时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多媒体视频播放:2006感动中国颁奖典礼录像及季羡林介绍。学生边看边思考,然后交流感受
3、。导语:月亮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非常熟悉和平常的。然而,一位笃实敦厚的长者却赋予了它不一样的深情蜜意。他是谁呢?(出示“2006感动中国人物季羡林颁奖词”: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得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今天,我们将通过学习月是故乡明这篇文章来解读他的“明月”情结。(板书:月是故乡明)2.齐读课题,理解课题。预设:教师介绍“月是故乡明”的出处,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说“月是故乡明”?作者借“月”寄托了什么情感?3.介绍作者季羡林。季羡林(19112009) 山东聊城人,字希逋
4、,又字齐奘。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他精通12国语言。其主要著作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东方文学史等,散文集有天竺心影朗润集留德十年牛棚杂忆病榻杂记等。二、检测预习,整体感知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认清字形。2.教师检测学生字词掌握情况。(1)出示带拼音的字词卡片,指名认读。教师纠正字音,学生识记生字。 烟波浩 火 动 士 蒙湖 平沙无 万 巍 园 点需注意的字音:“萌、澄、顷”是后鼻音;“垠”是前鼻音;“澈、缀”是翘舌音;“燕”是多音字,在“燕园”一词中读“yn”。(2)指导学生理解词语。不可胜数 不能数尽。形容数量极多。恍然大
5、悟 忽然一下子明白醒悟过来。 浩渺 水面辽阔无边。乐此不疲 因喜欢做某件事而不知疲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萌动 (植物)开始发芽。(事物)开始发生。澄澈 清澈透明。 旖旎 柔和美好。 3.整体感知。(1)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可分为几部分?预设:划分文章的段落层次没有一定的标准,只要学生言之有理有据,教师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结构梳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月是故乡明”是一种普遍的感受。第二部分(第2、4自然段):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第三部分(第5、6自然段):对比他乡之月与故乡之月。第四部分(第7自然段):呼应开头,突出主旨。(2)作者写到了哪些地方的月亮?那些地方的月亮美吗?预设:
6、教师引导学生读课文,然后填写。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_的瑞士莱芒湖上,在_的非洲大沙漠中,在_的大海中,在_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_的,我都非常喜欢。此地有_,_,还有_,风光无疑是_。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_之上,上下_,_,而且,_,_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4.指导朗读,初步感悟。(1)教师指导朗读。明确:本文基调深沉真挚,带有淡淡的忧伤;语调平稳,不宜过高或过低;语气亲切、温和、庄重;语速以中速为主。第2、3自然段轻快活泼些;第5自然段后面应该情绪激越,读得动情;第6、7自然段应缓慢低沉些。(2)自读课文,理清本文的思路。预设
7、:师:季老以细腻的笔触把故乡留在脑海中的记忆细心地描绘了出来,没有迷人的山,没有多情的水,没有流芳百世的古迹,也没有勾人心魄的神话传说,有的只是一个赤子对故乡的爱恋。初读课文,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生:作者思乡情深。师:那他是怎样流露、抒发这份浓浓的思乡情的?生:借对故乡月亮的回忆、思念巧妙地表达思乡之情。师:围绕着月亮,本文写了哪些内容?生:童年的趣事、故乡的山(无)水(坑)即故乡月亮的背景、世界其他地方的月亮、朗润园的月亮,最后睹月思乡抒情。三、自主阅读,研读重点1.学生汇报默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教师随机点拨。(1)“月是故乡明”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诗的上一句是什么?文章以此为题的作用
8、是什么?明确:露从今夜白。不落俗套,新颖脱俗,增加了文化底蕴,富有亲切感。(2)第3、4自然段中,作者追忆了哪些童年趣事?题目是写故乡的月,文中为什么写了童年趣事,这样写是否多余?为什么?明确:数星星、抓知了、看月亮、梦月亮。不多余。故乡之月,是思乡(乡愁)的载体,取其团圆和美之意。只有在故乡才能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因此人们常常用它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作者早年离家,童年趣事深刻在记忆中,不管走到哪里,都成了他思乡的回忆内容,而这些趣事,都是在月下或跟月亮有关,因此不多余。(3)除了故乡的月,文章还描写了哪些地方的月?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预设:本文通过列举自己到过的许多地方,那里的月夜始终没有故
9、乡的月夜那般清凉,那般喜人。没有写太多的记忆,作者记住的只是故乡的月明,门前池塘的月影,以及月夜下的童趣。把故乡农村的那种静谧祥和气氛与城市里的喧嚣作比较,把北大朗润园与鲁西平原的一个小村作比较,从中让人感受到“儿不嫌母丑”的深情。明确:文中还写了世界各地美妙绝伦的月亮和朗润园的月亮。起到了对比和烘托的作用,突出了故乡月亮的美丽,表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4)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乡的月亮形容为“小月亮”?明确:用“小”字来修饰月亮,使故乡的月亮显得更加平凡,更加可爱;并且“我”故意拿故乡的小月亮和见过的广阔世界的大月亮对比,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加强烈而真挚地表达出对故乡深厚而独特的情感,故乡哪怕再平
10、凡,也永远是“我”的最爱。(5)为什么在第5自然段作者写“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改故乡为第二人称“你”有什么表达效果?明确:此刻作者感情强烈到极点,为便于直接抒情,改故乡为第二人称,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挚爱之深情。2.美点寻踪。(1)品读有关月色的描写,赏析自己最喜欢的语句,说说文章运用了哪些写景的方法,谈谈其表达作用。预设:故乡不是一个抽象的名词,而是由很多人、景物、故事和场景构成的,包含了很多情感和记忆。所以,思乡类的作品都是从一些具体的内容出发,由眼前之景激起相思之情,也就是借景抒情(本文最重要的写作手法)。此外还运用了以下写景方法:对比、衬托、虚实相生、动静结合;使用了以下修
11、辞手法:拟人、引用、排比;调动多种感官:嗅觉、视觉、听觉。在引导学生品析时,可采用下面的句式:我喜欢文中的“ ”这句,它运用了 (修辞)手法,表现了 。(2)分享你读了这篇文章的心得。预设:针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方面品赏本文的人情美、语言美和意境美。示例:这是一篇美文,作者以美的文字感染着我们,以真挚的思乡情感动着我们。我最喜欢的是文中关于童年的那段描写,仿佛把我带回到自己的故乡,回到了池塘、竹林、大山的怀抱,感受到夏夜的清凉,感受到空气弥漫着的欢乐的气氛四、知识延伸,提升素养1.引导学生说说关于思乡的诗句。过渡:这篇感情真挚醇厚、语言清新质朴的文章,以“月”为线索,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
12、。乡愁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古诗词中就有许多思乡的名句,大家积累了哪些?亮出来晒晒吧。示例: 关于思乡的诗词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唐张九龄望月怀远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唐崔颢黄鹤楼蝴蝶不传千里梦,子规叫断三更月。南宋辛弃疾满江红·点火樱桃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增强他们背诵诗词名句的兴趣。教师小结:古往今来,人们对故乡的思念,往往借助文学意象如柳、月、炊烟、乡音等,通过动人的描写,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牵挂。大家课后继续积累有关思乡或月的作品,加深自己的知识储备吧。五、课堂回顾,交流收获1.教师总结本课时教学内容,点评学生的课堂表现。小结:离家千万里,最忆是故乡,因为那
13、里是我们的根,是我们生长的地方。季羡林先生对故乡就怀着这样的深情。尽管他在外漂泊几十年,阅历丰富,见识广博,但最思念的仍是故乡的那个小月亮。故乡就是有这样的魅力,它像一根无形的线将我们牵绊,让我们永远无法忘怀。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 。2.引导学生交流收获。(1)自由交流并积累学习方法。(2)摘抄、积累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六、作业设计,巩固提升1.小练笔:大雨倾盆的时刻,野花绽放的瞬间,落叶飘零的刹那,或许都会引发你的情思,请运用借景抒情的方法,描绘某个画面或情境,写一个小片段。2.完成本课对应训练。(“”,“”)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个体
14、,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就像“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以读为本,理解感悟。本篇课文语言优美,感情真挚,含义深刻。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做到了以读为本,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自读、师生合作读、生生配合读、齐读等),去体味文章的语言,去感受文字中蕴含的情思。通过这样一遍一遍地读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使学生获得情感体验。二、以生为本,合作探究。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自始至终没有过多地干涉学生学习行为,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
15、教学理念,让学生在课堂中合作、交流、讨论、争辩、质疑,我只是在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维护课堂秩序方面做了适当地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尽情地发言,抒发对课文的感悟。三、联系实际,升华情感。语文教学既要注重学生语文知识的掌握与语文能力的培养,还要注重学生思想情感的培养。课文结束时,我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书心得,并说出自己积累的关于思乡的诗句,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升华。总之,教学中我侧重于引导学生完成对月这个意象的理解和归纳,激发学生爱故乡、爱亲人、爱祖国的深沉情感,收到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生为本,以读为主,努力创设和谐、融洽、欢快的课堂氛围,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让人文精神在语文教
16、学中得以渗透,这样就会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教学要求1.会认“徘、徊”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会读“徘徊、烟波浩渺”等词语。2.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感受。3.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和文章,和同学交流。重点难点了解作者由月亮联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教学课时2课时1.会认“徘、徊”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燕”,会读“徘徊、烟波浩渺”等词语。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弄清文章结构。多媒体。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1.播放古诗静夜思,范读音频。学生欣赏,互相交流。2.教师评议并小结:从古至今,月亮一直是文人墨客所吟咏的对象,诗人在描写月亮
17、的诗句中倾注了爱恨情愁,寄托了悲欢离合,展示了人生经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季羡林先生的月是故乡明,感受他寄托在“月”中的情感。(板书:月是故乡明)学生齐读课文题目。3.理解课文题目。(1)“月是故乡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2)这首诗写于安史之乱,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3)月亮其实无处不明,但杜甫偏说“月是故乡明”,突出了他对故乡的感怀。这句诗特别能引起人们的思乡共鸣,故而广为传诵。4.看到课文题目你想到了什么?全班交流,教师总结。(1)想到了季羡林先生的文章月是故乡明的主旨应该是“思念故乡”。(2)想到了与月亮有关的其他古诗,如李白的古朗月行。二简介作者,了解背景1.简
18、介作者。(出示多媒体)季羡林(19112009),中国语言学家、翻译家、作家。字希逋、齐奘,山东清平(今并入临清)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1941年获德国格丁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系教授、系主任,副校长。精通梵、巴利、吐火罗等多种古文字,在佛教文化、印度历史与文化、中印文化关系史等领域颇有建树。有季羡林文集(24卷)行世。2.月是故乡明是季羡林先生在耄耋之年,回忆了故乡月色和自己的童年生活,抒发了自己对故乡永远的思念与牵挂。下面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细细品味吧。三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多读几遍自己喜欢的语句。2.学生自学课
19、文生字词,可以在文中画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生字词。3.教师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1)认读生字。(2)读准多音字“燕”。(3)学生自由发言,全班交流对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教师相机小结。四再读感知,弄清结构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月是故乡明”?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小组交流,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总结。(1)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将故乡和月亮联系在一起,引出“月是故乡明”的主题。(2)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写月下故乡的山、水,以及离开故乡后在各地看到的月亮。(3)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照应题目,表达了“我”强烈的思乡
20、之情。五图片展示,欣赏故乡的明月出示月亮的图片、课文内容,学生感受“月是故乡明”。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1.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并随季羡林先生一起欣赏了他故乡的月亮。2.请同学们课下搜集与月亮有关的诗词和文章,和同学分享。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主动参与教学是创新学习的前提和基础。导入新课前,教师播放表达思乡之情的古诗静夜思,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感官,诗句所表达的思乡之情使学生很快受到感染,进入课文描述的思乡情境中。1.细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感受。2.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和文章,和同学交流。3.学习作者留心观察生活,用心感受生活, 真实地表达
21、自己的感受。多媒体。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1.指名让学生分自然段合作朗读课文,师生评议,纠正读得不准确的字音。2.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月是故乡明” 这句诗的出处,学习了文中的生字词,还随作家季羡林一起欣赏了他故乡的月亮。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了解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和经历,体会作者寄托在明月中的对故乡永恒的思念与牵挂之情。二细读品味,体会文意1.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2)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这一自然段和题目有什么关系?(这一自然段是对题目“月是故乡明”的简单解释)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开篇点题,总结全文,引起下
22、文)2.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学习第2自然段。小组交流,说说对这一自然段中引用内容的了解。小组派代表汇报,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并小结。(出示多媒体)“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山高月小”分别出自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所作的散文前、后赤壁赋。“三潭印月”是西湖十景之一,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风景秀丽,景色清幽。这一自然段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由“总有什么东西给月亮当陪衬”引出下文作者对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月亮的描述和怀念)(2)学习第3自然段。作者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一句中的“此”指的是什么?
23、(指“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和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等趣事)这句话有什么作用?(突显“我”对童年和家乡的深切眷念)作者明明是写故乡的月亮,为什么写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和点起篝火,摇树捉知了这些童年趣事呢?(这些童年趣事是围绕月亮来写的,都跟月亮有关,更能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3)学习第4自然段。作者又回忆了幼年时在故乡的哪些趣事?(天上的月亮与水里的月亮相映成趣;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梦见两个月亮叠在一起)“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一句由现实到梦境,作者想表达什么?(表达对故乡的热爱,对故乡的眷念)(4)学生默读课文第24自然段,教师小
24、结:作者在第24自然段写的是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第2自然段是一个过渡,由月到山,到水,进而过渡到故乡的水,过渡到作者的童年生活。这些充满童趣的生活画面构成了一幅美丽恬静的乡村生活图,经过几十年后一位老人的叙述,显得更加动人。(板书:对故乡与童年的回忆)(5)学习第5自然段。作者离乡背井,看到过许许多多的月亮,他列举了哪些地方的月亮?(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的月亮,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的月亮,碧波万顷的大海中的月亮,巍峨雄奇的高山上的月亮)作者喜欢这些月亮吗?(喜欢)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从“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非常喜欢”这句话看出来的)为什么除了写故乡的月亮,作者还写了其他许多
25、地方的月亮?(作者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自己对故乡月亮的喜爱,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从“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会想到故乡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这几句话中你又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作者对故乡月色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因为“我的小月亮”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使“我”想起故乡)指导朗读:读出作者对故乡月亮的喜爱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6)学习第6自然段。了解“朗润园”和“燕园”。(朗润园今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校内;燕园即北京大学校园,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作者为什么描述“朗润园”这个赏月胜地?(作者用赏月胜地与故乡作对比,表达出自己浓浓的思乡之情)从“我现在年事已高”一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随着年月的增加,作者的思乡之情更加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制作冰淇淋课件
- 第七讲 调用五官感受写一写(看图写话教学)-一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2024秋)
-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数学真题卷及答案解析
- 幼儿园小班音乐《狐狸和石头》教案
- 西京学院《影像信息学与使用》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继电保护装置》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儿科护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中国画基础》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修辞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华师范大学《体育课程与教学论》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发展过程纪实簿
- 小班《中国传统节日春节》
- 综述性论文写作-课件
- 祛淤通脉三圣药川芎、血竭、地龙
-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本科《理工英语4》期末题库及答案(试卷号:1388)
-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 34化粪池安全风险告知卡
- 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计划与实施
- GB/T 27700.1-2023有质量评定的声表面波滤波器第1部分:总规范
- 猜歌名教学讲解课件
- 性传播疾病-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