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八年级上苏教版第21课《醉翁亭记》教案_第1页
语文八年级上苏教版第21课《醉翁亭记》教案_第2页
语文八年级上苏教版第21课《醉翁亭记》教案_第3页
语文八年级上苏教版第21课《醉翁亭记》教案_第4页
语文八年级上苏教版第21课《醉翁亭记》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个案)复备人所在单位上课时间2013.4.26 主备人复备人课型复习课 课时3 课 题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让学生较熟练的背诵课文,识记课文翻译,尤其对文章中的难词难句能正确熟练的解释和翻译。 过程方法1.通过老师设疑、点拨和学生互相讨论,理解文章及掌握相关内容。2.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复习,提高学生复习兴趣及复习效率。3.通过当堂落实,及时总结,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作者思想感情,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学 习 重 点引导学生当堂掌握本课的注解翻译,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 习 难 点学生能熟练准确的答题。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课件 

2、教法、学法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二次复备教学环节教师引领、点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句话启示我们学习知识不仅要复习,而且关键是在复习中要有新的体会或发现,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复习醉翁亭记这篇课文, 激趣 二、知文学常识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北宋文学家,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选自欧阳修散文选集文体知识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它们都有一个“记”字,它们的文体都是“记”。、“记”是古代一种不定文体,一般来说,作者对现实生活中某件事有所感受,而后不拘一格的记下来,都可以称“记”

3、。记可以全是叙事,如桃花源记,也可以叙事、描写、议论相结合,如岳阳楼记。识记三、 熟练背诵准确默写 1、学生在一组组图片的展示中背诵课文,教师在学生中巡视,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2、检查背诵第一三段点名背诵,第二四段齐背, 3、考考学生的记忆力()其西南诸峰,_, _ ,琅琊也。() _ ,在乎山水之间也。()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_ 。() _ ,非丝非竹, _,_ ,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已而夕阳在山, _ , _ 。(6)_ ,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 _ , 太守也。4、进一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1、写醉翁亭命名缘由的句子是 _。2、解释

4、“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_。3、写山间早晨和傍晚景色的句子是_。4、写春景的句子是_ 。5、写夏景的句子是_。6、描写众宾欢的句子是_。 7、全文的主旨句是_。8、美国在联合国大唱人权高调,真是“_”,意在干涉别国内政。 识记     四、积累词汇准确翻译 (一)、重点字词1、环:环绕 诸:众多 尤:尤其,特别 蔚然:茂盛的样子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临:靠近 名:命名,取名 辄:就 自谓: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自号:给自己取别号 意:情趣 得:领会 寓:寄托 开:消散 螟:昏暗晦明:有时昏暗,有时

5、明亮 佳:美 伛偻:脊梁弯曲,借指老人 提携:牵抚,借指小孩渔:钓鱼,捕鱼 为酒:酿造 洌:(洒)水清 肴:荤菜 蔌:蔬菜 杂然:杂乱的样子陈:摆放 酣:畅饮 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都借指音乐 交错:交互错杂 颓然:精神不振的样子。文中指醉醺的样子。已而:不久 翳:遮蔽 上下:树的上部是下部2、一词多义秀 于 谓 乐 而 3、词义活用山行(沿着山路) 自号(取别号) 野芳(香花) 临溪而渔(钓鱼,捕鱼) 乐其乐(以为快乐)(二)、重点语句1、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译:沿着山路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了潺潺的水声,(又看到一股水流)从两个山间飞淌下来的,是醉泉啊)2

6、、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译:山势回环,道路弯转,有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的,是醉翁亭啊。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译:给之起名的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称它的。4、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译:欣赏山水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喝酒上。5、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译:醉翁的心酒不在酒上,而在山光水色中啊。6、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醉泉为酒,泉香而酒洌。译:到溪边来钓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来醉酒,泉水甜酒水清。7、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译:(一人)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的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

7、太守之乐其乐也。译: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他们的快乐为快乐啊。9、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译:野花开放而散发出幽微的香气,美丽的树木枝繁叶茂而一片浓阴。10、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而禽鸟乐也。译:树林茂密阴蔽,上下一片叫声,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唱啊。  熟记   五、熟悉内容感悟情感 (一)1、引入:亭周围的环境:环滁皆山琅琊酿泉有亭翼然亭的得名: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2、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乐亦无穷3、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4、写归:太守归、众宾从游人去,禽鸟乐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

8、 学生在老师展示以上脉络的同时,共同按照此脉络图再一次背诵相关的文字,熟悉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  初三年级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个案)复备人所在单位寿阳三中 上课时间2013.4.26 主备人梁利秀 复备人郝鲜萍课型复习课 课时3 课 题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语言的艺术风格。过程方法1.通过老师设疑、点拨和学生互相讨论,理解文章及掌握相关内容。2.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复习,提高学生复习兴趣及复习效

9、率。3.通过当堂落实,及时总结,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旷达情怀。学 习 重 点理解本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旷达情怀。学 习 难 点理解作者在文中,写“醉”是表象,写“乐”是实质,以“醉”写“乐”的用意。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课件 教法、学法分析法。比较法,练习法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二次复备教学环节教师引领、点拨学生活动  一、理解内容1、贯穿全文,并表达作者情感的是哪个字?作者到底都在“乐”些什么呢?2、本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写滁人游与本文的主旨有什么关系?3、如何理解“太守之乐其乐”?4、贯穿全文的主线是“乐”字,而文中又多次提到“

10、醉”字,这是否矛盾,请谈谈看法。 5、欧阳修的人生态度对你有何启示?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想法。6、醉翁亭记极其生动地描写了_和变化多姿的自然风光,并勾勒了一幅¬_的图画,抒发了作者_,文章的名句是_。7、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含义是 _,现在常用它来比喻_。8、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从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9、“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围绕“热爱山水,寄情山水,随遇而安,与

11、民同乐,排遣抑郁”回答:15、段中“太守之乐其乐”中太守“乐”的含义是什么?(a、寄情山水之乐;b、与民同乐之乐)16、总领山水自然环境描写的一句是:环滁皆山也。段写春夏秋冬之景的句子分别是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文中最能说明醉翁命名之意的句子是: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文中生动刻画太守外貌特征,醉酒神态的句子: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段写朝暮之景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螟。 生思考后回答问题 二、探究内容(1)主题表现作者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胸襟。(2)本文醉翁之意到底在何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更在乎乐民之乐

12、 (3)本文在艺术风格上有什么特点? 第一,语言凝练,语意精警含蓄。 第二,大量使用骈偶句,加强韵律美。 第三,大量使用虚词,21个“也”,25个“而”。小组交流三、拓展延伸 北宋文学家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和本文都是历代传诵、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而且这两篇散文都是作者因为倡导改革当时弊政而被贬官降职后的作品。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分析一下这两篇文章有哪些共性和不同。、 比较写作背景与思想感情岳阳楼记写于庆历六年。当时作者贬居邓州(现河南邓州)。文章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也表达了对滕子京的慰勉和规劝之

13、意。醉翁亭记本文也写于庆历六年,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而被贬滁州。他一方面励精图治使“政通人和”,一方面寄情山水,以诗酒自娱,排遣遭贬谪的抑郁。文中主要表现了他随遇而安、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拓展:对联的比较 说明:这是近几年在中考里出现较多的题型,因为它可以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联一: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联二:琅琊山幽深秀丽联三:范仲淹为天下先忧后乐 3、小石潭记、岳阳楼记、桃花源记与醉翁亭记一样,都是借景言情,感世抒怀之作。请根据提示,在空白处填上与文章主旨或景物特点相关的词语:岳阳楼记四荡着忧乐天下的恢宏之音。醉翁亭记洋溢着与民同乐的和谐之声。小石潭记弥漫着悄怆幽邃的凄寒之气。

14、桃花源记飘逸着宁静祥和的理想之风。4、醉文语言优美,尤其是对偶句,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对联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下联: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替君主分忧)(先天下而忧)。     四、 课后作业请从两文中各找出一句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出理由。    板书设计   醉翁亭记  春:野芳发而幽香 夏:佳木秀而繁阴 秋:风霜高洁 冬:水落而石出  教学反思       初三年级

15、语文学科集体备课(个案)复备人所在单位寿阳三中 上课时间2013.4.26 主备人梁利秀 复备人郝鲜萍课型复习课 课时3 课 题醉翁亭记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文章语言的艺术风格。过程方法1.通过老师设疑、点拨和学生互相讨论,理解文章及掌握相关内容。2.通过多媒体引导学生复习,提高学生复习兴趣及复习效率。3.通过当堂落实,及时总结,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者的旷达情怀。学 习 重 点理解本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旷达情怀。学 习 难 点理解作者在文中,写“醉”是表象,写“乐”是实质,以“醉”写“乐”的用意。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课件 教法、学法

16、分析法,比较法,练习法中考训练题(一)、若夫日出太守醉也。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1)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临: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之:9分别写出“穷”字的意思。(2分)(1)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穷: (2)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穷: 10太守为什么“醉”呢?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孝公既用卫鞅,鞅欲变法,恐天下议己。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 民怪之,莫敢徒。复曰“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个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

17、“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明日,秦人皆趋令。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秦民初言令不便者有来言令便者。 注释:孝公:秦孝公。卫鞅:人名,即商鞅。虔;人名。黥:古代的一种肉刑。11与文中“将法太子”的“将”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左将军王凝之妻也<咏雪) B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木兰诗) C.晓雾将歇,猿鸟乱鸣(答谢中书书) D.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12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断句。(2分) 太 子 君 嗣 也&

18、#160;不 可 施 刑 刑 其 傅 公 子 虔 黥 其 师 公 孙 贾1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直线的句子。(2分)14从本文看,卫鞅变法成功的原因之一是 。(二)、桑怿传(节选) 欧阳修 (怿)又闻襄城有盗十许人,独提一剑以往,杀数人,缚其余。汝旁县为之无盗,京西转运使奏其事,授郏城尉怿虽举进士,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多此类。姑居雍丘,遭大水,有粟二廪,将以舟载之。见民走避溺者,遂弃其粟,以舟载民。见民荒岁,聚其里人饲之。粟尽乃止。怿善

19、剑及铁简,力过数人而有谋略。注释:桑怿(yì):人名。襄城:地名。下文的“汝旁县”“郏城”“雍丘”均指地名。京西转运使:官职名。下文的“尉”也是官职名。廪:粮仓。里人:同乡人。饲:供养。铁简:狭长的铁片。9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1分) 力 过 数 人 而 有 谋 略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3分)(1)缚( ) (2)走( ) (3)善( )11说说文中画线句“而不甚知书,然其所为皆合道理”的意思。(2分)12用自己的话概括桑怿“授郏城尉”的原因。(2分)13面对受灾的民众,桑怿是如何救助的?请用原文回答。(2分)14结合选文,请你对桑怿这个人物作简要评价。(2分) (三)、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3分) (1)环滁皆山也 环: (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 (3)野芳发而幽香 发: 7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8.选文第段在总写滁州山景后,由远及近依次驾了“西南诸峰”、“ ”“  ”、“醉翁亭”等景物。(2分)9.概括选文第段的内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