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 年级 学科集体备课(个案) 复备人所在单位上课时间 主备人复备人课型自读课课时1 课 题窗 教学目标知识能力提高朗读、复述等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方法学习阅读小小说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创造性阅读。 情感态度价值观深入剖析人物的内心世界,认识人性的美与丑。 学 习 重 点了解小小说的结构特色,品味语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学 习 难 点分析人物形象,展开想像,拓展思维空间。 教学、教具(课件)准 备多媒体课件 教法、学法诵读法、激疑探究法、讨论法 教学设计 教学流程
2、二次复备 教学环节教师引领、点拨学生活动 一、导入新课世界是五彩缤纷、美丽丰富的,有位诗人说过:“打开窗户,阳光不只一种颜色。”“窗户是房屋的眼睛,眼睛是灵魂的窗户,我们看见外界,同时也让人看到我们的内心。”是呀,多彩的世界在每个人的眼里都是各不相同的。那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打开澳大利亚作家泰格特笔下的窗,走进两位病人的内心世界。二、检查预习(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斑 斓 (lán) 克 制(kè)
3、争奇斗 妍 (yán) 栩栩 如生(x)(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充塞(sè) 惭愧(kuì) 气喘吁吁(x) 俯瞰(kàn)三、学习新课1、听读课文,整体感知2、复述课文,同桌交流3、分析课文内容(1)走进文本,开启情节之窗提问:小说情节发展有哪些环节?明确: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提问:本文既为小说,是否也符合这样的情节发展规律?如果是,
4、具体应该如何划分?(理清情节,用一句话概括)明确:课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1-3):写两人关系友好。这是故事的开端。第二部分(4-7):写“不靠窗口的病人”从“享受”到“困扰”。这是故事的发展。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4、5):紧承前文写“靠近窗口的病人”描述他“所见到的窗外的一切”,同伴听了感到是一种“享受”。第二层(6、7):写“不靠窗口的病人”嫉妒心恶性发作。第三部分(8-12):写“不靠窗口的病人”见死不救。这是故事的高潮。第四部分(13-15):写窗外只有光秃秃的一堵墙。提问:小小说篇幅短小,惜墨如金,为何用大量的篇幅描写窗外风景?提示:为下文不是公园而是一堵光秃秃的墙增强了悬念,
5、造成了落差。文章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公园美景,这些美景描绘越生动,我们就越信以为真,这些可以看成是蓄势,而最后却是一堵墙,自然是陡转。陡转既要出乎意料之外,又要合乎情理之中。总之,悬念、蓄势、陡转是小小说鲜明的结构特色。(2)人物扫描,点击心灵之窗技巧是为人物形象服务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才是小说的生命。课堂活动:讨论一下本文两个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希望每位同学都能拿出自己独特的理解和认识。揣摩下列语句,讨论问题A 病房有一扇门和一个窗户,门通向走廊,透过窗户可以看到外界。(这句话为什么笼统地说“外界”?)引导读者对“外界”景象的想象,为“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埋下伏笔。B
6、;很显然,这个窗户俯瞰着一座公园,公园里面有一泓湖水,湖面上照例漫游着一群群野鸭、天鹅。(这句话为什么加“很显然”三个字?)“很显然”是倾听者感受,因为讲述者描述的景象无比优美,他信以为真了。为下文他想占有窗口的床位留下伏笔。C 躺着的那位病人津津有味地听着这一切。这个时刻的每一分钟对他来说都是一种享受。(这里写那位病人的感受包含哪两层意思?)其一,陶醉在病友描述的窗外美景中;其二,心里无比渴望住上窗口的床位。D 他为自己会有这种想法而感到惭愧,竭力不再这么想。可是,他愈加克制,这种想法却变得愈加强烈,直至几天以后,这个想法已经进一步变为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这个
7、人为什么起初还“感到惭愧”?“紧挨着窗口的为什么不该是我呢”这个想法含有什么严重的因素?)他心地本也善良,知道这个想法包含了自私、嫉妒,所以“惭愧”。 含有想通过不择手段方式满足愿望的因素,为后文见死不救埋下伏笔。E 但是,另一位病人却纹丝不动地看着。(这句话中的“纹丝不动”对于塑造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嫉妒心恶性发作,一心想占据窗口那个床位,所以置他人性命不顾,表现了灵魂的丑恶。 小结: 近窗者开朗热情、舍己为人、心地善良、道德高尚远窗者自私自利、得寸进尺、贪得无厌、卑劣冷酷(3)主题剖析,揭示构思之窗。A. 两个病人,怀有两颗不同的灵魂,
8、一个纯洁美好,拥有许多向善的品质;一个灵魂龌龊,行为卑劣无耻,无情无义。小说在塑造这两个人物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手法(板书),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更有力的表现了人物性格。同学们在作文时也要运用这种创作手法,增强文章表现力。 有意识的提醒学生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 B.本文以“窗”为题,有什么含义?“窗”是全文的线索。是自然之窗,也是心灵之窗。C.小说的最后一段只有一句话:“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这句话能否删掉,为什么?不能。由这句话看到两个病人不同的思想
9、境界。D.文中自始至终都没有明确指出第一位病人是否真的看见了他说的美丽的景色,因为那堵墙也许是后来砌上的,你认为呢?说说你的理解。以那堵墙原来就有为好,更能体现靠窗的那位病人高尚的品质。其一,他对生活充满美好的憧憬;其二,他用自己的快乐去感染别人。E.为什么同是在一个位置,一位病人看到了丰富多彩的窗外世界,另一位病人“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因为两个病人的思想境界不同。阳光心理的人他能够透过那堵墙,看到色彩斑斓的世界,暗淡心理的人他只能被墙挡住双眼。F.靠窗的病人死了,医护人员“静悄悄地将尸体抬了出去,丝毫没有大惊小怪”,课文哪里点明了其死不属意外的原因?“他们的病情都很严重。”四、人生启
10、示 一篇富有哲理的小说会给人启迪,打开你的心灵之窗,可以看见你现在是怎样的一个人?若干年之后,再次开启你的心灵之窗,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学生发言,认清自己,要努力的向好的心灵发展,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也是在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的目标。 小结:希望同学们能将此启示付诸于行动,完美自己。 五、总结 如此一篇出人意料的小说,透过这扇窗,我们看到了人性的美与丑
11、。我认为只有纯洁的心灵,高尚的人格才能浇灌出绚丽多姿的生命之花,才能幻化出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幸福温馨的生活画卷;如果一个人灵魂丑恶卑劣,那么他看到的永远是荒漠,达不到真善美的境界。希望每一位同学都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学会关爱生命,关心他人,如此才能构建和谐的生活环境。 六、作业 1、 课后练习一、三2、想象不靠窗的病人看到光秃秃的墙时的情形。想象又来了新病友他会怎么做? 激发学习兴趣
12、60; 识记、积累词语 听读课文,整体感知复述课文,同桌交流 理清情节,用一句话概括
13、60; 思考回答 课堂讨论 &
14、#160; 主题剖析 板书设计窗
15、60; 开端:关系融洽 靠窗的病人: 热爱生活 热爱生命 发展:从“享受”到“困扰” &
16、#160; 关心他人 心灵美好 对比 高潮:见死不救
17、 结局:见到一堵光秃秃的墙 不靠窗的病人:嫉妒心强
18、0;
19、0; 自私无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小学生地震安全知识
- 2025届云南昆明市黄冈实验学校高三二诊模拟考试化学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工业用橡胶制品:胶管项目合作计划书
- 作文:小白兔课件
- 2025年酞菁颜料项目建议书
- 口腔科健康教育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杭州学军中学2025届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含解析
- 中考数学高频考点专项练习:专题15 考点34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 (3)及答案
- 贵州省长顺县二中2025年高三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
- 广告色彩设计课件
- 2025年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成都市2022级高中毕业班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25届北京市第四中学顺义分校高三零模英语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全国第9个近视防控月活动总结
- 智能传感器研发-第1篇-深度研究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换模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举办科普月的活动总结(3篇)
- 2025年高三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作文题目解析及范文:关于鸿沟的思考
- 2025年春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课件 第十一单元 化学与社会 课题1 化学与人体健康
- 【小学数学课件】搭积木课件
- 牛羊肉知识培训课件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