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_第1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_第2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_第3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_第4页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学期期末联考综合检测试题测试卷 (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综合检测试卷(120分钟120分)一、积累与运用(25 分)1. 下列各组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2 分)A发髻(jì)宽恕(shù)嶙峋(xún)目眩(xuàn)B茁壮(zhuó)伫立(zhù)虬龙(qiú)撤销(chè)C猝然(z)论语(lún)湛蓝(zhàn)黄晕(yùn)D竦峙(sn)骸骨(hái)峰峦(luán)静谧(mì)2. 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有误的一组是()(2 分)A踉跄怡然澄澈呼朋引伴B洗濯炫耀赏赐一丝不苟

2、C诀别敖然憔悴骇人听闻D瑟缩喧嚣喑哑苦心孤诣3. 下列加点的词语(含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 分) A.在我国北方,人们却让蝉篡夺了你的名声!B. 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C. 我们有的同学,整日埋头苦干,不知疲劳地学习,结果把身体搞垮了,学习成绩也不好, 真可谓事半功倍呀!D. 我国政府对南方泥石流灾区人民,首先是解决他们的燃眉之急,重建家园,然后才是组织他们搞生产自救。4. 下面一段空白处,应该依次填入的一组句子是( )(2 分)不是所有的笑容都表达喜悦, ;不是所有的喝彩都表达赞颂, ;不是所有的顺从都表达尊敬, ;不是所有的顺利都表达成

3、功, 。就像不是所有的反对都表达憎恶 就像不是所有的眼泪都表达悲痛就像不是所有的沉默都表达否定就像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表达不幸ABCD95. 关于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搭配不当的一组是()(2 分) A河中石兽纪昀清代文学家B论语孔子春秋时思想家、教育家 C次北固山下王湾唐代诗人D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作家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再塑生命的人语言精美而流畅,富有诗意,感情真挚而深沉。B. 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文学家泰戈尔,文章写出了孩子的天真、顽皮,并寄予了深深的母子之爱。C. 化石吟题目用了拟人手法,自述了化石的产生及亿万年前生物世界的状况。 D看云识天气属于说明文,说明

4、了云和天气的关系。7.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上句或下句。(7 分)(1) 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2)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 正入万山圈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4)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5) 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6)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曹操观沧海)(7)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8. 请向同学们推荐下面列出的你熟知的一部文学名著,并能从内容概要、主题思想、艺术特 点、地位影响等方面说明你的推荐理由,让同学们对这部名著产生兴趣。(2 分)爱的教育繁星春水伊索寓言 推荐名著: 推荐理由: 9. 口语交际。(

5、4 分,每小题 2 分)新年到来之际,同学们纷纷用自己亲手制作的贺卡表达对友情的珍重、对师恩的感激和对亲人的祝福,他们写出的新年贺词有的幽默诙谐,有的言辞恳切,有的则催人奋进。 试仿照下面某同学写给老师的新年贺词,运用恰当的修辞格,分别给你的同学和父母写出新年贺词。示例:您是一盏明灯,指引我们前行;您是睿智的乐施者,传播知识与美德。感谢您一直 以来的谆谆教诲,祝您新年快乐。(1) 给同学的新年贺词。(2) 给父母的新年贺词。二、阅读理解(21 分)(一)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5 分)过故人庄 唐·孟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

6、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0.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两句中的“合”“斜”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一个词作简要赏析。(2 分)11.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 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

7、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 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夙惠)【注】著:放置。箄(bì):煮食物用的竹屉子,使米不漏掉。釜:锅。馏:把米放在水里煮开,再滤出蒸熟。糜:粥。识:记住。更:交替。易夺:改正补充。12.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 分)(1) 元方入门不顾顾: (2) 宾客诣陈太丘宿诣: (3) 俱委而窃听委: 13. 下列各项加点词语含义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俱委而窃听相委而去B. 尊君在不炊何不馏C.

8、 仿佛志之下车引之D. 去后乃至乃俱窃听14.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 分,每小题 2 分)(1)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2) 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15. 请根据甲、乙两文的叙述简要概括元方的形象。(3 分)16. 甲、乙两文在人物表现的方法上有什么共同之处?(3 分)三、现代文阅读(24 分)(一)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1 分)不知什么时候,奶奶站在门口。她一定想说什么,可是,她没有说。这时,妈妈从柜子里拿出一铁盒糖果对我说:“不是妈妈不懂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她和爸爸一起看着我, 像是在等待着什么。我

9、知道事情已经无可挽回了,眼泪顺着我的脸颊流下来。屋子里静极了。奶奶突然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妈妈一边递过糖盒一边说:“您不知道那是多么名贵的木雕!”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

10、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的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看我呆会儿揍她!”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个寒战。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

11、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可是,这能全怪我吗?17. “我从妈妈的眼睛里看出了羚羊的贵重。”你能说说这时妈妈的眼神是什么样的吗?(3 分)18. 爸爸妈妈执意让“我”取回羚羊,奶奶却说“算了吧,这样多不好”,说说有什么不好。(3 分)19. “月亮出来了,冷冷的”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20. 爸爸把贵重的羚羊给了“我”,“我”把羚羊转送给好朋友,这样可以吗?谈一谈你自己的看法。(3 分)(二)阅读下文,回答下列问题。(13 分)与陌生人交流铁凝从前的我

12、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 10 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那年我 13 岁,念初中一年级。每个清晨,我就带着一副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 里吃馃子喝豆浆,馃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A)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这油炸馃子已经是欢天喜地的事了。我排在等待馃子的队伍里,看炸馃子的师傅麻利、娴熟的动作。站在锅前的是位年轻姑娘,她手持一双长的竹筷,不失时机地翻动着,将够了火候的成 品夹入锅旁的铜丝笸箩。她用不着看顾客,只低垂着眼睑做着自己的事,但她是愉快的,

13、身 形也因了这愉快的劳作而显得十分灵巧。当她偶尔因擦汗把脸抬起时,我发现她长得非常好 看,新鲜的肤色,从白帽沿下掉出来的栗色头发,纯净、专注的眼光,她的一切在我当时的生活中,她几乎就是美丽的代名词一种活生生的可以感觉和捕捉的美丽。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以后的早晨, 我站在队伍里开始了我细致入微的观察,观察她那两条辫子的梳法,她站立的姿态,她擦汗的手势,脚上的凉鞋,头上的白布帽。当我学着她的样子,将两条辫子紧紧并到脑后时,便觉得这已大大缩短了我与她之间的距离。后来我搬了家,不能再光顾那家小吃店了。又是一些年过去,我又一次光顾那家小吃店。 记得是秋后的一个

14、下午,我乘坐的一辆面包车在那家小吃店前抛锚。(B)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我走进店内,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 就像早已将自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给了这家店。柜台里是打着蔫儿的凉拌黄瓜。我算着,无论如何她不过 40 来岁。下午的太阳使店内充满金黄的光亮,使那几张铺着干硬塑料布的餐桌也显得温暖、柔和。 我莫名地生出一种愿望,非常想告诉这个坐在柜台里打着呵欠的女人,在许多年前我对她的崇拜。“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我说。“现在没有。”她漠然地告诉我。 “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我说。

15、“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她打断我。“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你到底想干什么?”她几乎怪我打断了她的呆坐,索性别过脸不再看我。“我只是想告诉您,那时候我觉得您是最好看的人,我曾经学着您的样子打扮我自己。” “嗯?”她意外地转过脸来。面包车的喇叭响了,车子已经修好,司机在催我。我匆匆走出小吃店,为我这唐突的表白寻找动机。但我忘不了她那终于转向我的脸。我多么愿意相 信,她相信了一个陌生人对她的赞美。不久,当又一个新鲜而嘈杂的早晨来临时,我又乘车经过这家小吃店。(C)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还是她手持竹筷在锅里拨弄。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 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

16、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她以她那本来发 胖的身形,正竭力再现着从前的灵巧,那是一种更加成熟的灵巧。车子从店前一晃而过,我 忽然找到了那个下午我对她唐突表白的动机。正因为你不再幼稚,你才敢向曾经启发了你少 年美感的女性表示感激;为着用这一份陌生的感激,唤起了她那爱美的心意。那小吃店的门前该不会有“欢迎卫生检查团”的标语了吧?我庆幸我的车子终究是一晃而过,我坚信愿意 坚信的:她的焕然一新是因为听见了我的感激。当你走向陌生人,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选自铁凝散文,有删改) 21.本文主要记叙了“我”对“炸油条姑娘”的三次不同印象。请分别概括写出。(3 分)第一次: 第

17、二次: 第三次: 22. 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 分)(1) 她使我空荡的大脑骤然满当起来,使我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2) 她的头上又有了一顶雪白的新帽子,栗色的卷发又从帽沿里滚落下来,那些新烫就的小发卷儿为她的脸增添着活泼和妩媚。23. 对话,不仅是言语的应答,更应是思想和心灵的互动。仔细阅读 814 段,“我”和“她”之间是否实现了真正的对话?为什么?(3 分)24. 文中 A、B、C 三处都对“油锅”进行了细节描写,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 分)25. 文章结尾写到,“平淡的生活便会常常充满陌生的魅力”。联系全文,谈谈“陌生的魅力”有哪些丰富的内涵。(3

18、分)四、写作(50 分) 26.根据要求作文。青春是无价之宝。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仅需要物质营养滋养身体,更需要良好的精神养料心灵鸡汤,来滋养自己的心。我们的学习、生活中有不少精神养料:理解是养料,鼓励是养料,善意的批评也是养料请以“心灵鸡汤”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要求: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注意选材立意,写出真情实感。参考答案1.C(“猝”应读 cù。)2.C(敖傲。)3. C(应为“事倍功半”。)4.C(注意寻找题中句子、词语的对应规律。)5.B (论语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6.C(化石吟以第二人称的形式展现了亿万年前的

19、神奇景象,赞美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7.(1)隔江犹唱后庭花 (2)无可奈何花落去(3)一山放过一山拦 (4)问渠那得清如许(5)惊起一滩鸥鹭(6)星汉灿烂,若出其里(7)海日生残夜(注意不要写错别字。)8.示例:(推荐名著:)爱的教育 (推荐理由:)它蕴涵着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理由言之有理即可。)9.(1)示例:相处的距离会变,对你的关注不会变;流逝的岁月会老,真挚的情谊不会老。 感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祝你新的一年学习更上一层楼。(2)示例:一片绿叶,包含着它对根的情谊;一句贺词,浓缩了我对您的祝愿。又是一个美好的开始,愿健康和快乐永远伴随着您。(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固定,所写

20、贺词与主题相符即可。)10. 示例:“合”字表现了绿树环抱相拥的情态,突出了村边绿树的繁茂。“斜”字形象地描画出村外青山由近及远伸向远方的景象,画面感强。(可从两字表现出来的画面内容的角 度入手分析。)11. 表达了作者不贪恋官爵而乐于田园赏菊的淡泊和对老友的深厚情谊。(这是一首田园诗, 描写农家恬静闲适的生活情景,也写老朋友的情谊。通过写田园生活的风光,表现出作者不贪恋官爵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12.(1)回头看。(2)到。(3)丢下,舍弃。(注意结合上下文语境解释。)13.A(A.两个“而”都是连词,表示承接;B.前一个“不”通“否”,后一个“不”是一般的否定词;C.前一个“ 之”是代词,

21、指谈话内容,后一个“ 之”也是代词,代元方; D.前一个“乃”是副词,意思是“才”,后一个“乃”是连词,意思是“就”。)14.(1)到了正午还不到,这就是不讲信用。(2)既然这样,只吃粥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吃干饭呢?(对于文言文翻译,要遵循“信”“达”“雅”的原则。“信”即忠实原文,“达”即文意通达流畅,“雅”即表达有文采。)15. 元方是一个知书识礼、聪敏好学、言辞犀利的孩子。(“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这一句表现了元方知书识礼、言辞犀利。“俱委而窃听”, “言无遗失”,表现了元方的聪敏好学。)16. 都运用对话来表现人物,都是从小事入手来表现人物。(两则短文

22、都通过语言对话描写来 展示人物性格,所写的事情也是平常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附文言文参考译文:有位客人到陈太丘家留宿,陈太丘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太丘在一起交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一同放下手头的事,都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太丘问他们:“饭为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跪在地上说:“大人和客人交谈,我们两人都在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粥。”陈太丘问:“你们能记住一些吗?”兄弟两人回答说:“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俩跪在地上一起说,互相补充更正,一句话也没有漏掉。陈太丘说:“既然这样,只吃粥就行了,何必一定要吃干饭呢?”17. 焦急,

23、期盼女儿去把木雕要回来。(或严厉,命令女儿去把木雕要回来)(“不是妈妈不懂 道理,你把这盒糖送给你的好朋友那只羚羊,就是爸爸妈妈也舍不得送人啊!”从此 句可以看出妈妈是希望女儿把木雕要回来,眼神中必定透露出焦急的神情。)18. 破坏了孩子之间的友谊,影响了两家之间的关系,伤了孩子们的心。(奶奶这样说是因为 奶奶懂得有些东西比如友谊、孩子纯真的心灵远非金钱、物质所能换取,奶奶知道爸爸 妈妈这样做必定会破坏孩子之间的友谊,伤了孩子们的心灵。)19. 烘托出“我”当时悲凉的心情。(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20. 示例:这样可以。因为在“我”看来,友情是无价的,虽然羚羊木雕贵重,但在友情面前,它还不是最

24、贵重的。(无论答可以还是不可以,只要言之成理,阐述清楚即可。)21. 第一次:美丽(“愉快、灵巧”和“纯净、专注”两组词语中至少各选一词) 第二次:漠 然、邋遢(疲惫、不修边幅) 第三次:妩媚、灵巧(焕然一新、热爱生活)(仔细阅读原文,依次抓住关键性的语句来概括回答。“我”第一次见到“炸油条姑娘”时,第 4 段是对她的描写,外貌描写表现了她的美丽,动作描写表现了她的灵巧,神态描写表现了她的纯净、专注。第 615 段是对“炸油条姑娘”的第二次描写,“看见她独自在柜台里坐着,头上仍旧戴着那白帽,帽子已被油烟沤成了灰色。她目光涣散,不时打着大而乏的呵欠,脸上没有热情,却也没有不安和烦躁,就像早已将自

25、己的全部无所它求地交 给了这家店。”这些描写表现了她的邋遢、不修边幅,还有点漠然。后面的语言描写,更 加印证了她的漠然。第 16 段是对“炸油条姑娘”的第三次描写,从描写来看,说明她已经回到了从前的灵巧,恢复了对生活的热爱。)22.(1 )“骤然”写出了“她”的美丽在瞬间给“我”的心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2)“滚落”写出了卷发的生动和俏皮,富有动态美,烘托了“她”焕然一新的精神面貌。(1)“骤然”指来得很突然,没有任何的征兆,一下子就发生了,没给任何准备。说明她的美丽在瞬间让“我”震撼,“决意要向着她那样子美好地成长”。(2)“滚落”是在表现卷发的生动和俏皮,写头发就是为了写人,是为了表现“她

26、”精神面貌又焕然一新。23. 没有实现真正的对话。由于她对生活的冷漠和对工作的倦怠,她根本没有用心听“我”12说话,也不知道“我” 要说什么,只是敷衍应付,答非所问。(抓住文中的重点语句, 可以很好地解答本题。如:“小时候我常在这买馃子。”“那时候您天天站在锅前。”“您梳着两条又粗又长的辫子,穿着白凉鞋”“我”的语言充满着真诚和热情,希望表达出 “我”对她的赞美。“现在没有。”“你要买什么?现在只有豆包。”“你到底想干什么?”这些语言流露出了她对“我”的冷漠和对工作的倦怠,只是敷衍应付,答非所问。)24. 描写油锅从“滚沸”到“安静”到“又沸腾”这一变化过程,暗示了“炸油条姑娘”精神面貌(生命

27、状态)从年轻时的美丽到中年时的冷漠再到焕发新的热情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先找到具体的语句,然后结合上下文进行分析。“一口五印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这一细节描写暗示“炸油条姑娘”干活的麻利, 对工作有很高的热情。“此时,门前只有一口安静的油锅”这一细节描写暗示“炸油条姑娘”失去了往日对工作的热情。“门前的油锅又沸腾起来”这一细节描写暗示“炸油条姑娘”重新燃起了工作的热情。)25. “她”作为陌生人,以“她”美好的形象,唤起了少年的“我”对美的向往和追求;“我”作为陌生人,一句感激和赞美的话,改变了“她”对生活的态度。(“陌生”主要指的是 “我”和她之间互不相识,“魅力”也是相互的,“我”被她的美丽吸引,唤起了少年的 “我”对美的追求。她被“我”的话警醒,而改变了对生活的态度。)26. 思路点拨:这是一道话题作文。要写好此篇作文,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1) 紧扣题旨在内容上创新。同题作文,谁的内容新颖,谁的文章就能脱颖而出。不少同学面对“心灵鸡汤” 这个话题,思路总是局限在自我身上,不是写自己学习上的成功,便是写自己生活上的挫折,让人有千人一面、似曾相识之感,如果我们在内容上另辟蹊径,必定会别开生面。比如,我们可以写乞丐的自尊心、华侨的爱国之心等。(2) 紧扣题旨在角度上创新。大部分同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