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评(基础测评+综合测评)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评(基础测评+综合测评)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评(基础测评+综合测评)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评(基础测评+综合测评)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九下第一单元《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测评(基础测评+综合测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单元 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基础测评 (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尾括号中) 1十月革命前,俄国的革命条件比其他资本主义国家更成熟,最突出表现为() A发生了二月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性强 C布尔什维克党政治上已经成熟 D战争使沙皇政府被极大削弱 2俄国无产阶级的革命性特别强,主要是因为         

2、60;                () A资本主义比较发达 B绝大多数来自于农民 C俄国无产阶级身受双重压迫     D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强烈不满 3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十月革命的发生重要影响包括() 战争的消耗,使反动政府的统治力量被大大削弱    战争使首都和内地大城市相对空虚,给革命提供了有利环境 战争激化了各种

3、社会矛盾,加速了革命的爆发    战争还使工人在一定范围内拥有的武装合法化 A B C D 4二月革命是一场() A社会主义革命 B兼有社会主义革命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双重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自上而下的贵族革命 5二月革命后,两个政权并存,这主要是因为                  

4、;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共同领导革命 B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有共同利益 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力量暂时平衡 D无产阶级还不想推翻临时政府 619171919年,俄国发生的重大事件,其正确顺序是               () 二月革命 列宁回国 颁布土地法令 推行战时共产主义 A  

5、;  B    C    D 7布尔什维克党在“七月事件”后,决定举行武装起义,主要是因为          () A列宁回国,做出关键判断 B“七月事件”使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 C临时政府决定退出战争 D临时政府决定继续参加帝国主义战争 8苏维埃政府成立后,采取的革命措施中,最能反映人民普遍愿望的是    () A颁布土地法令 

6、;B成立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C将铁路、银行收归国有 D与同盟国缔约,退出第一次世界大战 9苏联建立时,创始共和国中不包括                                () A白俄罗斯    

7、  B乌克兰      C外高加索      D爱沙尼亚 10彼得格勒起义胜利后,建立的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是            () A工兵苏维埃    B人民委员会    C国家杜马     D最高苏维埃 11新生的苏维埃政府是一个无产阶

8、级政权,其标志包括                  () 建立了新型无产阶级政权 将铁路、银行收归国有 没收地主土地分给农民耕种与德国、奥匈帝国议和 A    B     C     D 12苏维埃政府与德、奥议和,是一项正确的策略,主要是由于  

9、      () A为十月革命提供了条件 B因此而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C为巩固苏维埃政权赢得了时间 D为建立苏维埃政府营造了和平环境 1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设在                           

10、0;      () A斯莫尔尼宫      B冬宫      C夏宫       D克林姆林宫 14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是                   &

11、#160;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对中小型企业实行国有化 C国家集中分配一切生活必需品      D对日用商品限价销售 15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包括         

12、;                                 ()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鼓舞了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 A    B    

13、; C    D 16反对国外武装干涉和反对国内叛乱斗争结束后,苏维埃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任务是          () A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             B开展工业化运动     C开展农业集体化运动       &

14、#160;       D开展肃反运动 17领导苏联人民完成了工业化任务的领导人是                        () A列宁      B斯大林      C布哈林

15、0;      D赫鲁晓夫 18关于苏联工业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B用了两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工业化 C工业生产总值位居世界第二

16、 D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欧洲第一 19关于苏联农业集体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与苏联工业化运动同时开展B目的是为了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 C对农民采取了强迫参加的办法D富农在运动中成为打击对象 20对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17、                           () A农民在纳税后可以自由支配余粮B大型企业仍然归国家管理 C中小型企业允许私人经营D所有企业均不准外国人经营 21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于() A苏联宣布建立      

18、            B工业化基本实现 C苏联新宪法之中D十月革命胜利 2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19、;           () A斯大林成为苏联领袖            B工业化基本实现 C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D苏联新宪法颁布 23斯大林模式在经济领域的特点有     &#

20、160;                              () 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 实行高积累、高投资限制商品货币关系 A     B     C  &

21、#160;   D 24促成斯大林模式形成的特定历史因素有                              () 国内经济文化落后阶级斗争形势仍很严峻 大量小生产存在国外反动势力进行大规模武装干涉 A   &#

22、160;  B      C       D 25斯大林模式的消极影响有                                 &

23、#160;       () 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产品品种单调,质量差 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阻碍了工业化的进程 A     B      C      D 二、非选择题 26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指第一次世界大战),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都不会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战争给包括俄国人民在

24、内的世界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列宁在此似乎在肯定这场战争。这场战争究竟与俄国的革命有何关系?如何辩证地看待这场战争?同学之间可以进行讨论后做出结论。(15分) 27有人在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说:“它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也陷入严重的失败。”利用所学的知识,结合你对这一政策的分析,说说这里面的道理。(15分) 28阅读以下材料:(20分) 材料一:“既然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作为小生产和交换的自发产物的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之间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和方法。”

25、0;材料二:“既然无产阶级紧紧掌握着政权,紧紧掌握着运输和大工业,那么我们就没有什么可怕的地方。” 以上均引自列宁论粮食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列宁依据什么断定当时还不能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2分) (2)列宁认为资本主义在向社会主义过渡中将发挥什么作用?(4分) (3)依据材料二,列宁为什么不怕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资本主义?(4分) (4)后来苏维埃政府采取了哪些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措施?(4分) (5)这些措施采取后的效果怎么样?(2分) (6)随着后来工业化进程的开始,苏联取消了这些政策,你是否认为这些政策取消

26、得有些过早?为什么?(4分) 第一单元综合测评(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的选项代号填入题尾括号中) 1在世界范围内,俄国是帝国主义链条上的薄弱环节,其理由有          () 经济相对落后 社会矛盾尖锐 统治危机很深 国土面积大 A B C D 2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胜利,在取得胜利的原因中不包括   &

27、#160;      () A沙皇政府无力镇压革命        B布尔什维克党的正确领导 C帝国主义在大战中互相削弱        D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革命武装 3为巩固苏维埃政权奠定了经济基础的措施是              

28、0;           () A摧毁旧的国家机器B没收地主、寺院土地,分配给农民耕地 C废除教会的一切特权D将银行、铁路、大工业收归国有 4“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之所以被称为“共产主义”主要是由于          () A经济上实行平均主义的按需分配 B政治上实行权力和地位平等  C生活上实现了共同富裕 D生产中实行共同劳动&

29、#160;5实行新经济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缓和工农矛盾       &

30、#160;       B恢复私营经济    C引进外资                   D恢复和发展经济 6新经济政策的特点是               

31、0;                              () A利用市场和货币关系发展生产B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C实行部分私有化D用粮食税代替粮收集制 71923年,在苏联境内允许存在的现象有      

32、60;                       () 在市场里进行自由贸易 私人租赁经营一些工矿企业 农民将富余的粮食出卖 外国资本在俄国进行允许范围内的投资 A    B    C    D 8苏联的工业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主要不同之处是  &#

33、160;         () A以重工业为中心     B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 C农业发展滞后       D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进行 9对苏联成立的评价中,正确的有                  

34、;                  () 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说明民族团结进一步加强 标志着民族矛盾从此消失增强了与帝国主义对抗的力量 A    B  C    D 10在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主要经济部门的比例关系是() A农、轻、重协调发展B农业发展快,工业发展慢 C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D轻工

35、业发展快,农业、重工业发展慢 11列宁说:“如果没有战争,俄国也许会过上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不发生反对资本家的革命。”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36、   () A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的根本原因 B没有世界大战就没有十月革命 C战争激化社会矛盾,加速革命爆发 D十月革命必须借助于对外战争 12下列关于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说法,正确的是                  () 二月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政权 十月革命后俄国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37、#160;A        B         C         D 131936年苏联新宪法的颁布,说明了                     

38、0;            () A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基本确立B苏联已经成为工业化强国  C苏联已实现社会主义理想D苏联已成为高度民主的国家 14苏联的下列政策和运动,在历史上没有起过积极作用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39、60;  B新经济政策     C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大清洗运动 15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有                       &#

40、160;            () 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 走由城市波及农村的革命道路 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紧密相联 革命在短时间内取得胜利 A    B    C    D 16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不同之处是            

41、;              () A布尔什维克党领导斗争B工人是革命的主要力量 C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D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革命 1720世纪30年代,如果莫斯科人与外国人联系,寄信时地址栏写的国名应是                     

42、;                () A社会主义国家联合体           B苏维埃俄国 C沙皇俄国D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18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主要“新”在           &#

43、160;     () A国家控制经济命脉B无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 C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D国家的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性质 19列宁把新经济政策比喻为“退一步,为了进两步”。这说明列宁认为    () A新经济政策是一种历史倒退 B有必要退回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部分恢复资本主义是为了建立更雄厚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D现在进行尝试,将来发展更为高水平的资本主义 20布尔什维克曾幻想将战时共产主义用于向社会主义过渡,其思想根源是 ()

44、60;A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将要灭亡 B忽视了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 C认为共产主义很快可以实现 D忽视了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作用 21实施新经济政策,未改变苏俄的社会主义性质,这主要是因为          () A国家政权的性质是工农政府 B苏俄宪法确定苏俄是社会主义国家 C农村中的土地属于国有 D国家的经济命脉属于社会主义性质 22对30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   &#

45、160;               () 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 B苏联已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强国 C斯大林模式在一定程度推动了工业化 D大清洗是巩固苏维埃的必要手段 23 1921年苏维埃政府推行的新经济政策                 

46、;              () A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继续 B是苏维埃政府在经济政策上的倒退 C是尝试建立市场经济的步骤 D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殊尝试 24苏联只用十多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对此发挥了积极作用的有 () 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 当时世界相对和平的环境 继续推行新经济政策所发挥的作用 A     

47、 B       C       D 25“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中不包括() A重点发展重工业B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加强国防力量D权力高度集中 二、非选择题 26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为什么没有发生在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而发生在相对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俄国,结合你所了解的情况,谈谈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12分) 27依据你所了解的十月革命后苏俄或苏联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2分) (1)十月革命胜利后(1

48、917年11月1918年)苏维埃政府完成了哪些任务?(8分) (2)19181920年三年期间,苏维埃政府完成了什么重要任务?(4分) (3)19211924年期间,苏维埃政府完成的主要任务是(4分) (4)19251937年期间,苏维埃政府完成的主要任务是(6分) 28苏俄、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出现了明显的问题,根据所学知识,归纳出这些错误所在。(6分)参考答案第一单元基础测评 一选择题(50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CACCABDDBAC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

49、32425 答案DDABDADCDBAA  二、非选择题(50分) 26总的说来,当各国无产阶级还没有能力去阻止这场帝国主义战争爆发的情况下,无产阶级所应该做的就是如何去利用这场战争客观上给自己的革命所带来的机会,来发动无产阶级自己的革命。就俄国的具体情况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无产阶级的十月革命创造了以下一些有利的条件。  由于俄国在工业和军事技术上的落后,战争给俄国带来的消耗显得特别大,这就使反动政府的统治力量被大大削弱。(2分)  俄国是一个社会矛盾复杂的国家(包括各民族间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资产阶级与沙皇专制制度的、地主与

50、农民的矛盾)。这些矛盾由于俄国沙皇统治的野蛮和腐朽,本来就非常尖锐。而战争开始后,由于各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急剧下降,俄国在战场上屡遭败绩,更加引起了俄国社会各阶级的强烈不满,大大激化了各种社会矛盾,进一步增加了革命的因素,加速了革命的爆发。(3分)  战争期间,反动政府的军队绝大部分都派往前线,使首都和内地许多大城市相对空虚,这就给无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可乘之机。(1分)  俄国反动政府在战争中的无能表现和在战争中付出的巨大代价,使很多进步的士兵强烈不满,产生了强烈的厌战情绪,进而又接受了布尔什维克党的革命思想,而这些革命士兵的倒戈,成为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关键因

51、素。(1分)  战争造成的非常时期,还使反动政府对工人在一定范围内拥有武装放松了警惕,这就客观上给无产阶级革命以武装斗争形式举行起义提供了难得的机会。(1分)  战争还使国际帝国主义互相牵制,互相削弱,这使得俄国资产阶级统治者在难以镇压革命、向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寻求援助时,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力不从心,这就使革命胜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2分) 总之,第一次世界大战毫无疑问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灾难,但对俄国人民来说却有着一些相反的意义。如果没有这场战争,沙皇政权和资产阶级就不会被大大削弱,国内社会矛盾就不会空前激化,人民的革命要求就不会那样强烈,就不一定会有大量士兵到向革

52、命阵营,就不会出现大量工人持有武器而反动政府不闻不问。总之,没有这场战争,十月革命就不会在那时爆发,即使革命爆发,也许不会如此顺利地获得胜利。所以,列宁所说的那一席话,是完全正确的。(5分) 27这样的评论看起来似乎很矛盾,但恰恰是比较客观的评价。(2分) 说它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主要体现在:它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在财力极其困难物资十分困乏的情况下,集中了有限的财力和物力,支援前线的红军将士,保证了他们在反对国内外敌人武装干涉的斗争中取得胜利,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没有这项政策,或者按照通常的经济原则去为前线提供经济支援,就决不可能战胜强大的敌人。(5分) 说

53、它陷入了严重的失败,主要体现在布尔什维克在执行这一政策时,在内容上超出了战时的需要,在时间上超出了战时的限度,在对经济问题的认识上忽视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幼稚地幻想把这一政策用于向社会主义、甚至是向共产主义过渡。结果引发极其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内部和自身威胁了苏维埃政权的稳固。(5分) 总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从物质上保证反干涉斗争的胜利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而在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遭到了严重的失败。(3分) 28(1)列宁做出这样的断定,是依据布尔什维克党在企图运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过程中遭受严重挫折后

54、而得出的。(2分) (2)列宁认为资本主义是从小生产向社会主义过渡必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发展生产力、建立雄厚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手段、途径和方法。(4分) (3)因为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的政权,还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所以就不会因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资本主义的因素而使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发生本质改变。(4分) (4)除了那些重要的大型企业外,余下的中小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按照资本主义的模式去经营和管理;废除实物配给制,恢复自由贸易。(4分) (5)国民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到1927年,国民经济已恢复到战前的水平。工农联盟也得到巩固,为后来社会主义工业化准备

55、了条件。(2分) (6)是的。因为俄国的资本主义起步比较晚,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不迅速,所以俄国在经济上仍然是一个相对落后的国家,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这样一个国家里,要想建成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就需要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在过渡期里,应该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存,并让国民经济按照市场经济规则运行。只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制度真正建成时,具备了更强大的经济基础。从苏联的实际情况看,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几年中,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就,但对于建立强大的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来说还远远不够,这就必然造成苏联后来工业化过程中后劲不足,出现了一些严重问题,如工业体系不完善,产品质量低,技术含量低,成本高,竞争力差,农业长期落后等。再加上一些政策上的失误,使得苏联的国民经济后来难以做到良性发展,长期停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