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第四专题《旅夜书怀》教学设计_第1页
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第四专题《旅夜书怀》教学设计_第2页
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第四专题《旅夜书怀》教学设计_第3页
苏教版选修系列《唐诗宋词选读》第四专题《旅夜书怀》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旅夜书怀?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掌握诗歌朗读技巧,读出诗歌的音韵美、节奏美。2理解诗意,感受诗人复杂的思想感情。3理解诗中的抒情方式直接间接抒情,体会杜甫诗歌的沉郁风格,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意,感受杜诗的形式美与内容美。2诗中反衬、反语和比喻辞格表现出来的沉郁风格。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961年,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世界和平理事会主席团会议上,杜甫被推崇为世界文化名人。他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被后人所推崇,忧国爱民的思想内容为后人所敬仰。 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正月,杜甫辞去节度参谋职务,返居成都草堂。四月,严武死去,杜甫在成都失去依靠,遂携家由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今四川乐山、榆州今重

2、庆市至忠州今四川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今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旅夜书怀?是杜诗五律的名篇,历来为人称道。?四溟诗话?评此诗“句法森严,涌字尤奇。?瀛奎律髓汇评?引纪昀语:“通首神完气足,气象万千,可当雄浑之品。二、注释诗歌危樯:危:高。樯;桅杆。危樯,高高的桅杆。独夜舟:独,孤独。独夜舟,月夜孤独地停泊着一条小船。星垂:星星低垂。月涌:水中月亮,随波涌动。著:著名。岂:岂止,哪里。“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我有点名声,哪里是因为文章而得名!但我的官职倒应该因年老多病而休止了。飘飘:孤独飘零。何所似:主谓倒装句式:

3、“所似者为何。译为“相似的东西是什么?天地:天地之间。在一个微风习习的月夜,一叶扁舟孤零零地停在长满小草的岸边,从船上向四周望去,原野是那样广阔;再看月光下的江水,浩浩荡荡,奔流不息,诗人想到自己一生的经历,不禁心潮澎湃。自己的政治抱负不能得以施展,年过半百却还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想想自己终究像个什么?不就像那天地之间到处飘飞的一只沙鸥嘛。三、朗读诗歌整体语调:缓慢、消沉的。      这首诗是感慨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其实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应当读得缓慢一些,使听者能品出此中情味。后一层直抒胸臆,“名岂二句中上句为宾

4、,下句为主诗人后半生漂泊四方,居无定所,正是因“休官之故,要读出压抑感。这两句可以不按“义群读,仍读作:“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最后两句形象地概括了诗人的后半生生活,要缓缓读出,有自伤漂泊之意。四、赏析诗歌采取提问作答形式进展1纵观全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前四句写了怎样的景?后四句抒发了怎样的情?首四句塑造了一个宏阔宁静而又冷寂的江边夜景。后四句抒发了老诗人不得志的悲愤与失意痛苦之情。2首联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描写旅夜处境,营造了怎样的气氛和意境?首联点明地点、时间和环境。一个孤舟夜泊的旅夜,岸上细草微风,江上一叶孤舟,诗人依岸而宿,就舟而居,融情于景,营造了一个凄凉孤寂的意境。这

5、是作者孤独感伤之情的外化。3颔联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这两句写景的诗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无垠的星空,平旷的原野,浩渺的月光,奔流的江水,看上去是那样的雄浑阔大,让人心旷神怡,难怪有人认为这两句诗是“开襟阔远浦起龙?读杜心解?,甚至有人认为是写出了作者“喜的感情见?唐诗论文集杜甫五律例解?,你认为这两句写景的诗句,有什么深化的含义和作用?其实这两句诗是在以乐景写哀情,作者正是以自然的辽阔无边反衬一叶可怜小舟的孤单与渺小,命运简直可以听凭大自然的摆布。面对茫茫的宇宙,想想坎坷的过去,望望无光的将来,何处才是自己的归程,悲从中来,悲愤难抑,悲愤之情跃然纸上。4颈联“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立意至为

6、含蓄,含蓄表如今哪里?这是正话反说。诗人素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长期被压抑而不能施展,因此声名竟因文章而著,这实在不是他的心愿。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斥。说“应当,本是不应当,这就表现出诗人因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同时提醒出政治上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诗人是胸存块垒,不吐不快,却又不能直吐出来,只能采用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5尾联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运用什么手法来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请做简要分析。诗人运用了比喻手法表现诗人孤寂而悲愤的心境。诗人面对辽阔寂寥的原野,想起自己的痛苦遭遇,深感自己漂泊无依,在这静夜孤舟的境界中,飘然一身像个什么呢?不过像天地间无所依存的一只沙鸥罢了。诗人即景自况以抒悲怀。水天空旷,沙鸥飘零;人似沙鸥,转徙江湖。这一联借景抒情,深化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天地虽大,却无自己安身之处,风光辽阔,却反衬出诗人孤单与渺小的身世。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一沙鸥照应“独夜舟,比照鲜明,比喻贴切。五、总结诗歌1这首诗是感慨身世之作。前一层写旅夜风景,寓情于景,为下文抒怀作铺垫,后一层直抒胸臆。抒发了老诗人不得志的悲愤与失意痛苦之情。2在艺术技巧上,突出的一点是情景相生寓情于景、寓景于情。前面写景,写宜于表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