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谈如何营造魅力语文课堂)_第1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谈如何营造魅力语文课堂)_第2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谈如何营造魅力语文课堂)_第3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谈如何营造魅力语文课堂)_第4页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浅谈如何营造魅力语文课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学 论文分类号:2013届学士学位论文 浅谈如何营造“魅力”语文课堂 系别、专业 中文系汉语言文学 研 究 方 向 语文教学论 学 生 姓 名 * 学 号 * 指导教师姓名 * 指导教师职称 副高 2013年5月2日 浅谈如何营造“魅力”语文课堂摘要:语文教学包罗万象,从字词用典、布局谋篇到风格特色、地位影响,均在教授之列。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若面面俱到,则纷乱杂芜,广而不深;若有所取舍,则漏洞比比,精而不广。这些现象是语文课丧失魅力的关键因素,因此,营造富有魅力的语文课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如何设计并没有多少固定的模式让教师去借鉴,而要靠教师自己去研究、去探索、去发现、去积极而认真的尝试。

2、在本文中,从语文课堂之空间、语文课堂之美、语文课堂之实、语文课堂之高潮、语文课堂之个性五个方面浅谈如何营造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关键词:语文课堂 “空” “美” “实” “高潮” “个性”How to arrange an excellent Chinese classAbstract: Chinese teaching is an all-inclusive process. In a class, a teacher will lecture on allusion, composition, style and status and influence. In the teaching p

3、rocess, if the teacher try to cover all aspects, he or she may make it extensive but insufficiency in profundity. And if he or she try to leave out some points, he or she may lose its range and make it full of loop holes in the end. As these factors are the main causes that make Chinese classes unat

4、tractive, teachers need make their efferts to arrange classes considerately to make it attractive. Till now, there is no fixed model for reference. Teachers need to explore, to discover, to study, and to do by themselves. In the following, I would like to talk briefly how to arrange an excellent Chi

5、nese class from 5 aspects: the room, the beauty, the enrichment, the climax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a Chinese class.Key words:Chinese classes; room; beauty; enrichment climax; characteristic.目 录引言正文一、 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留“空” (一)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有“空” (二)留“空”要讲配合二、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有“美” (一)老师的声音美(二)课堂的节奏美(三)气氛的和谐美三、富有魅力的语文

6、课堂要有“实” (一)训练扎实(二)生成丰实(三)美丽真实四、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有“高潮” (一)紧扣文眼掀高潮(二)层层剥笋掀高潮(三)发挥想象掀高潮五、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有“个性” (一)教师自身要具有个性化风格(二)语文课堂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结语注释参考文献致谢引 言有人对中学生做过调查,按喜欢程度把所学学科排个顺序,结果语文排在倒数第。由此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是不喜欢语文课的。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部分学生昏昏欲睡,提不起精神;教师提问,很少有人主动回答,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不高;教师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课文,学生却各忙各的事(交头接耳者有之,

7、写其它科目作业者有之,看课外读物者亦有之)。语文是一门有着悠久历史的学科,学好语文至关重要。作为在校学生,学习语文尤其重要。语文是一门伦理道德与逻辑思维相结合的课程。从理论来说,它能帮助我们学会辨别事物的本质,理解别人的语言、举止、行为,从而达到人与人互相沟通的境界。说到逻辑思维,有人一定会理解为这是理解的本质,与文科毫无瓜葛。其实不然,语文实质上也须动脑筋,里面的许多问题不单是呆板的死记,还有更多都能够表现理科方面所不能表现的一处。学好了语文,还可以为其他科目打基础,做铺垫。而今语文课堂落得如此狼狈的境地,可以说是语文教育的一种悲哀。因此,唤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成为当前语文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

8、要问题。唤起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关键在于语文课对学生形成的吸引力,必须营造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才能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正文现代汉语词典中“魅力”一词的解释为“很能吸引人的力。“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就是“富有很能吸引人的力量的语文课堂”。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比较沉闷,缺乏生气,刻板繁琐,枯燥乏味,难以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具有感染性,这种感染性能够在学生心里洋溢起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和喜悦,能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师精心设计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有利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有利于改变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的尴尬境

9、地,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营造出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从多方面入手。一、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留“空”在新课程标准里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应该”“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两个“应该”为语文课要有“空”提供了理论基础。(一)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有“空”1、留出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空间强烈的问题意识可以激发学生认识的冲动性和思维的活跃性,如果让学生课前

10、独立思考或者课后独立解决,则有可能只是电光石火,闪过即逝;而在课堂内留有发现问题与订正失误的空间,则可以使全体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使问题从追索探究到落实解决都一一昭然。如教奇妙的超低温世界(粤教版必修3),课文说,“在零下一二百度,就叫超低温。”这是一个原则问题,必须腾出课堂空间来解决。到底是零下一百度还是零下二百度,对于“超低温”的概念不可能有这么宽泛、模糊的标准的。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查工具书,寻找对“超低温”科学的界定。现代汉语词典对“超低温”的解释是:“指低于-263的液体空气温度”,物理词典也是这样解释的。而课文中三分之二的事例都在-260至-100之间发生的,这些内容明显不对

11、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求订正错误的办法,即在题目“超低温”前面加上“低温和”三个字。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空间里,可以在无形中使学生养成“字斟句酌”的好习惯,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严谨的态度。此外,在课堂上发现教材问题并订正失误会让学生感到是一件“刺激”的事,这种“刺激”恰恰会影响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2、留出学生体验探究的空间新课程教育观认为,课程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系统”和“完整文化”,教学过程是课程内容持续生成和转化的过程,是课程意义不断建构与提升的过程,是由学科内容走向学生体验的过。因而课堂应留有学生体验探究的时间空间。以语文课堂中的作者和时代背景介绍为例,改变教师系统全面介绍、学生作大

12、量笔记的方式,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汇报课前在书上或网络上或日常生活经历中所得到的与作者相关的信息。譬如教离骚,就可以让学生来汇报屈原是什么时代哪国人、做过什么官、有哪些政敌、现今风俗中哪些事与屈原有联系,对屈原有哪些主流评价等。学生查阅搜集的过程是一种体验,课堂中的汇报与学生之间的汇报也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的过程也是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过程。(二)留“空”要讲配合1、此“空”与彼“空”相协调一堂课中或许不止留“空”一处,只要留“空”两次以上,就需要有轻重、大小、主次之分。即使只有一处留“空”,也可能会有学生争论的现象,这需要教师有临场协调的能力。鲁迅先生的小说故乡中多处运用了省略号

13、,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省略号所代表的内容和作用时就需要不止一处留“空”,当然更应注意留“空”的轻重、主次之分。比如当闰土递过纸包时说:“冬天没有什么东西了,这一点干青豆倒是自家晒在那里的,请老爷······”。这里省略号代表的内容并不难理解,学生基本上都能意识到是“收下”或者“不要嫌弃”的意思,因此关于省略号代表内容的留“空”就是次要的,主要的留“空”则应放在学生对省略号作用的思考上。要让学生明白鲁迅先生的良苦用心需要学生做深入思考,教师无须急忙道出答案,而应该给予学生较为宽裕的时间,让学生研读课文,走进闰土的内心世界,走进鲁迅的内

14、心世界;考虑闰土见到阔别二十年现在已经是“老爷”的迅哥时的心理,思考闰土这二十年的生活状况,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等等。2、预设留“空”与即兴留“空”相配合预设留“空”是教师预先安排好的,即兴留“空”是伴随课堂教学临时生成的,教师必须要有即兴留“空”的心理准备。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要有预设的一面,当预设了然于胸,做到胸有成竹时,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教学。因此教师要预设学情,正确分析学生的思路特点和可能的走向。但是,教师往往无法预料到课堂教学中可能产生的所有状况,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实际过程进行及时有效地调控。例如,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识字教学,教师根据自己对本班学生的学情分析,预设“留

15、空”十五分钟,但是在实际课堂中有的同学不到十五分钟就会读会写会用生字,有的学生在教师预设的十五分钟内还不能达到会读会写会用的要求。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即兴“留空”,教师可以再多用三五分钟耐心教那些没能达到要求的学生,让接受能力较强的孩子耐心等待接受能力稍弱的孩子,师生共同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语文课上受到关注,保证那些接受能力稍弱的孩子能够轻松、自信地学习。二、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有“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的事物在人心中所唤起的感觉,是类似我们当着亲爱的人面前时洋溢于我们心中的那种愉悦。我们无私地爱美,我们欣赏它,喜欢它,如同我们喜欢我们亲爱的人一样。由此可见,美包含着一种可爱的、为我们心所

16、宝贵的东西。这就是美的感染性。所谓感染性,是说美诉诸人的情感,具有陶冶性情,能引起人喜爱、激动、崇敬等心理,从而在精神上得到愉悦和满足的独特性。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必定要有感染性,而这种感染性则来自于能够在学生心里洋溢起一种难以名状的兴奋和喜悦的“美”的东西。因此,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有“美”。(一)老师的声音美声音不仅影响人的神经,而且对于血液循环、脉搏跳动、呼吸活动等都有一定的影响。声音的强弱、大小及其在时间中的延续变化,与人的心理机制、生理机制之间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因而通过声音的变化能引起人的昂扬、亢奋以及幽婉、哀伤等情绪反应,这就使得本无情感因素的客观的声音,负载了情感意味。老师主要是通

17、过声音来传递自己的心声,特别是语文老师,更需要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来恰如其分地表达文本的情感和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声音引起的共鸣,不是欢呼不是呐喊,而是自然的浸染,心灵的震颤。它如流水般吸引着学生探求知识的源头,它如花之芬芳绽放于学生的心胸。虽然天生的音质可能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用美好的情感来美化自己的声音,可以用体态表情来修饰我们的声音,可以用委婉、激动、平和、果敢的语气来调节我们的声音,可以用精练准确的点拨、流畅中肯的鼓励来磁化我们的声音。富有磁性、富于变化的声音定能把学生带入身临其境的语言环境,听这样的课才是一种享受!(二)课堂的节奏美“节奏”原本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现代

18、汉语词典中这样解释:“节奏,音乐或诗歌中交替出现的有规律的强弱、长短的现象;比喻均匀的,有规律的进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是按照一定的节奏进行运转,体现着生生无尽的节奏之美,如日升日落,花开花落,寒来暑往,四时更替,这是时间现象的节奏;还有空间变化的节奏,如层峦叠嶂,陵谷相间,潮起潮落,海陆纵横,阡陌交通等等。课堂有如音乐,也有起、承、转、合的节奏美。课堂的节奏美不但取决于课堂的容量,而且取决于知识的密度。如果一节课的容量太大,密度太大,学生就会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即使老师激情四射,学生也可能无动于衷;如果一节课的容量太小,老师即使安排得很紧凑,学生仍然会觉得味同嚼蜡。这就好比调和一杯牛奶,乳太

19、多,则浓而不化;乳太少,则淡而无味。所以,一节富有魅力的语文课,既要有潜心会文的静品,也要有书声琅琅的声韵;既要有独立思考的自由,也要有讨论辩驳的碰撞;既要有老师的精彩点拨,也要有学生的思维火花;既要有课内知识的探究,也要有课外延伸的拓展;既要有口语交流,也要有书面表达。富有节奏的语文课堂才能既充实又有效,才能称得上有魅力的语文课堂。(三)气氛的和谐美“和谐”的本义,是指事物与事物之间,或一个事物各部分之间的一种协调一致的组合关系。课堂气氛的和谐需要师生共同营造,如教师亲和的态度,学生愉悦的微笑都会营造出轻松的课堂氛围。和谐的课堂学生不会因一时语塞而遭到责备,不会因学习困难而失去信心;和谐的课

20、堂是老师与学生心灵对话的场所,老师会用眼神提醒学生,用语言鼓励学生,用细微的动作抚摸学生,使学生产生心理安全感;和谐的课堂,是学生心灵自由的乐园,学生能自由自在地进行语文游戏和活动,产生兴趣盎然之感;和谐的课堂,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自由地参与教学活动,在解决问题时,教师不急于将自己的观点灌输给学生,而是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并对学生进行中肯的评价、给予鼓励,让学生既有归属感,又有成就感,这样的课堂才是有吸引力、有魅力的课堂。三、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有“实”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各个层次的竞赛课、研究课、展示课层出不穷,各种流派、不同风格的观摩课,让一线教师大开眼界,受益匪浅。但是我

21、们的一线教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听的课越多,越觉得困惑,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怎么样上课了。“花里胡哨”的语文课堂不是完整意义上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充其量只能说形式上有“魅力”,这种“魅力”只体现为学生的主观喜爱。完整意义上的有魅力语文更要有“实”。 (一)训练扎实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能力,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这几句话为语文教师指明了语文课堂教学扎实训练的方向。而当前的语文课堂重视对语言文字的整体感悟上,而缺乏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扎实的语言文字训练对语感起着促进作用。例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教学爱如茉莉一

22、课时,首先让学生听写7个词语,并请学生写在黑板上:第一组4个词语(茉莉花 平淡无奇 洁白纯净 缕缕幽香),第二组3个词语(袅袅清香 弥漫 诗意)。学生听写后,师生共同读字,修改。接着,他让学生们说说对茉莉花的看法,并且要求用上刚才听写的词语。薛根法对爱如茉莉一文的授课细节朴实、训练扎实,巧妙地把训练与感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听有法度,说有理据,读有韵味,写有法章,书有形神,悟有情理,于听、说、读、写、书、悟的训练之中达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薛根法的这种教法虽然平淡,但是易学好用,并且这种教法巧妙自然,摆脱了机械死板地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方法,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自然会感到轻松舒畅,从而激

23、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二)生成丰实 只有精心的预设,才有精彩的生成。老师备课时,不仅要在目标的确定、内容的安排、方法的选择、媒体的运用等方面作充分的思考与准备,还要对在课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变化作出充分的预设。真正到了课堂上,老师就要把身心投入到课堂中去,把目光集中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关注他们表情的变化,倾听他们发言的内容,观察他们讨论的状况,了解他们掌握的程度.如果出现了预设之外的问题,一定要善待,及时调整,灵活处理,而不是一板一眼地完全按照预设来实施教学。这样的课堂才能充满生机与活力,充满挑战与创新。这样的课堂才是丰满、充实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释放、教师的智慧得到彰显。(三

24、)美丽真实有句老话说得好,“教学本身就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虚假的美丽只能取悦于一时,真实的精彩方能恒久地打动人心。很多语文教师把语文课堂变成了演戏的舞台,把教案变成了课本剧的脚本。例如,很多语文教师上公开课之前总爱“彩排”对学生进行课前训练。毫无疑问,这样的语文课堂是悲哀的。真正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应该是真实美丽的,不能因为怕学生“节外生枝”而禁锢学生的思想。一言以蔽之,一个语文老师要牢牢记住:真实的,才是美丽的。四、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有“高潮”组织并掀起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潮,是一种精湛的教学艺术,课堂上高潮迭起、气氛热烈,学生才会表现出强烈的学习激情和旺盛的求知欲,不仅能进入豁然开朗的境界,而

25、且能在精神上产生愉悦、振奋甚至心旷神怡的感受,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也会很容易被突破,教学效果也将大大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设法把课堂教学引向那“千军万马战尤酣”的高潮场面。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高潮”是指在语文课堂中师生注意力最集中、思维最活跃、情绪最紧张、课堂气氛最高涨的阶段,它是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达到最佳配合状态的时刻。没有“高潮”的语文课就如同一个人没有灵魂。“高潮”处理得是否得当,与整个课堂教学的成败是息息相关的。那么,怎样才能掀起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潮”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一)紧扣文眼掀高潮“文眼”是文章的灵魂,如果教师能够抓“文眼”来组织教学,往往事半功倍、高潮迭起。

26、著名语文教师孙双金在教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紧扣“诗眼”-“还”字组织教学:“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说明诗人“靠家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说明诗人“离家久,应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说明诗人“思家切”,但却“不能还”。这样,紧扣“还”字,步步深入,层层挖掘,高潮迭起。(二)层层剥笋掀高潮层层剥笋,就是紧扣语言文字,从一点切入,然后逐层展开,层层递进,直至最后揭示文章主旨,达到训练目的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特别有利于训练学生敏感的语感,强化语言文字训练。如落花生中有这么一个关键句:“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就可以采用层层剥笋的

27、方法创设教学高潮:(1)“体面”是什么意思?(2)“讲体面”是什么意思?我们要不要讲体面?(3)“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我们能不能只讲体面?(4)我们应该做什么样的人?以上4个问题形成了“体面-讲体面-只讲体面-要不要”的问题系列,紧扣词句,帮助学生准确地理解“体面”和“讲体面”,以及“讲体面”和“只讲体面”的差别,为准确把握落花生一文的主旨扫除了障碍,铺平了道路。(三)发挥想象掀高潮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教材的具体内容,设置各种情景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以启发学生的思维、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中去。例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可以让学生对故事进行改写:

28、假如菲利普夫妇在船上遇到一位百万富翁像于勒,他们会怎么样?让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并进行讨论,再对菲利普夫妇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教学王维的诗歌使至塞上时,可以让学生想象“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所描绘的画面,即广阔无垠的大漠中,一缕孤烟直直地升起,一条宽广的大河映着夕阳,空旷的大漠,孤零零的炊烟与长河,使人倍感孤寂。如此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还提高了学生对文章的鉴赏能力,使学生达到了一种全新的审美境界,从而掀起语文教学的高潮。虽然语文课堂教学中掀起高潮有助于使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有波澜,但是教学的高潮并不等于杂乱的喧哗和热闹,所以教师要在追求课堂教学高潮的同时,还要防止教学高潮出现过于频繁的

29、现象,更不能哗众取宠,为了“高潮”而“高潮”。促使形成语文课堂教学高潮的方法多种多样,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关键在于教师引导,教师要善于同时控制学生的认知和情感两条轨道,并激活他们的思维,从而改善教学效果。五、富有魅力的语文课堂要有“个性”所谓“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性。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个性首先是一种人性,教学的目的是发掘个性潜能优势,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实现自我并完善自我;其次,个性带有明显个体特征,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特点和差异,尊重学生的意愿和兴趣爱好,并提供给学生相适应的有效学习舞台。那么,如何建构个性化的语文课堂呢?(一)教师自身要具有个

30、性化风格1、塑造独特个性。语文教师的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是品德、知识、才能、风度的自我表现。语文教师要想取得教学的成功,就必须善于塑造个性。比如,有的语文教师擅长朗读,他在课堂上就可以多范读、多朗读,以读带讲;有的语文教师板书漂亮,学生因为喜欢老师的一笔好字而喜欢语文课;有的语文教师善于思辨,在课堂上就可以采用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的教法。语文教师要善于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才能使得语文课堂有一种牵人情思的吸引力,才会有一种扣人心弦的感染力。那些有某种特长并充分发挥其特长的语文教师,往往把语文课上的很简单,没有过多的环节和招式,就可以把学生引领到感悟语文之美、语文之妙的通道。 著名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十

31、分重视情感教学的作用。她在教学春时,就设计了这样一段精彩的导语:“春,列为四时之首,它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季节,我们很容易想起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之类的优美名句。古今中外的迁客骚人,写下了多少春的颂歌!现在正是阳春三月,我们学习春,就更能勾起我们对春天的赞美之情。在这篇散文中,朱先生写了春天的草、花、风、雨、山、水、树、蜂蝶等等,请同学们仔细读.就这样,随着教师充满个性的导入,伴随着琅琅读书声,学生进入了一个诗情画意、如沐春风的境地。2、设计独树一帜的个性化教学思路。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个性组织教学。其次,要找准教学“突破口”。设计教学思路要视教材的特殊性和学生的实际而定,要

32、设计出“个性”。比如教毛泽东的新闻两则,教师可以用“电视访谈”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先让学生当当“制片人”,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把学生分成三组:地图绘制组(画出进军路线);场景设置组(设计访谈时人物的服装、道具等);镜头剪辑组(设计与播音相配的画面)。再让学生进入“演播厅”,这一过程依然把学生分成三组:“播音员”(从播音员的角度设计朗读的重音、语调、情感节奏);“军事家”(介绍背景、战况分析、形势预测);“主持人”(设计导播语、采访问题、结束语)。这样独到的教学,既可以张扬学生的个性,又有利于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3、塑造别具一格的个性化教学风格。教师的个性会促进师生、生生交流,可以使学生在多种思想和

33、观点的碰撞下,触发思想火花,产生最大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使他们不迷信权威,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例如木兰诗一文,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分析木兰的光辉形象,让学生用过多的时间很精力去讨论木兰的人物形象。其实木兰诗这篇课文并不晦涩,对于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能够读懂这篇文言文,教师只需要引领学生从课文的语句中了解木兰的人物形象,即“勇木兰女扮男装屡建功勋沙场扬英名,奇女子替父从军不图利禄千古传佳话”。人物形象不需要过分突出,应该突出的是引导学生敢于发表独到见解,这一过程教可以鼓励学生思考木兰诗仅仅是为了赞扬木兰这一人物形象吗,其中透露出哪些社会问题呢?这样提示容易触发学生的思

34、维火花,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领到更深刻的思考境地,即徭役苛刻(女扮男装替父从军)、战争残酷(时间久、环境恶劣等)的社会问题。(二)语文课堂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1、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情感体验。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和独到见解,不能越俎代庖。教师的作用是引导、点拨,在教学中给学生留足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自奋其力、自求其果。 2、要尊重学生的创造思维。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往往会表现出多向思维,这种多向思维正是各具特色的个性反映。它蕴涵着一种敢于怀疑与批判的精神。对于这种思维苗头,虽然稚嫩,却颇具生命力,不可轻易否定、扼杀,应该予以积极引导。 语文课堂有了个性才能充满生机、富有魅力。语文教学泯灭了个性就像花儿少了雨露的滋润,即使绽放着也不会鲜艳。只有充满个性的语文课堂,才能成为成为学生心神向往的精神圣殿,才能使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但是,追求个性的语文课堂教师必须把持好度,不能打着“个性”的旗号而“狂放不羁”,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1、人文与工具。人文赋予我们价值观,赋予我们良知,强化我们的内在,昭示我们有事业的追求和社会责任的担当,并且让我们因为热爱语文而热爱生活从而“诗意的栖。教师的事业就是“育人”,教师的社会责任也是“育人”。因此,教师所有的创新、个性都必须为“育人”服务。价值观提醒教师反思当前应试教育的弊端,良知鼓励教师弱化片面追求升学率的行动、鄙视不择手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