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福建省安溪一中、养正中学、惠安一中20122013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联考高二语文试题一、古诗文阅读(27分)(一)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浩荡离愁白日斜, 。(龚自珍己亥杂诗)(2) ,复得返自然。(陶渊明归园田居)(3)仰观宇宙之大,_ _。(王羲之兰亭集序)(4)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5)出师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6) ,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15分)寓山注序【明】祁彪佳 予家高士里,固山阴道上也。家旁小山,若有夙缘者,其名日“寓”。往予童稚时,季超、止祥两兄以斗粟易之。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予
2、时亦捧土作婴儿戏。迨后余二十年,松渐高,石亦渐古,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予自引疾南归,偶一过之,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于是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此开园之始末也。 卜筑之初,仅欲三五楹而止。客有指点之者,某可亭,某可榭。予听之漠然,以为意不及此。及于徘徊数回,不觉问客之言,耿耿胸次。某亭、某榭,果有不可无者。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每至路穷径险,则极虑穷思,形诸梦寐,便有别辟之境地,若为天开。以故兴愈鼓,趣亦愈浓。朝而出,暮而归。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两年以来,橐中如洗。予亦病而愈,愈而复病,此开园之痴癖也。? 园尽有山之三面,其下平田十余亩
3、,水石半之,室庐与花木半之。其他轩与斋类,而幽敞各极其致。室与山房类,而高下分标共胜。与夫为桥、为榭、为径、为峰,参差点缀。大抵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聚者散之,散者聚之;险者夷之,夷者险之。如良医之治病,攻补互投;如良将之治兵,奇正并用;如名手作画,不使一笔不灵;如名流作文,不使一语不韵。此开园之营构也。 园开于乙亥之仲冬,至丙子孟春,草堂告成,斋与轩亦已就绪。迨于中夏,经营复始。一径未通,意犹不慊也。于是疏凿之工复始。于十一月自冬历丁丑之春,凡一百余日,曲池穿牖,飞沼拂几,绿映朱栏,丹流翠壑,乃可以称园矣。此开园之岁月也。 至于园以外山川之丽,古称万壑千岩;园以内花木之繁,不止七松五柳。四时之
4、景,都堪泛月迎风;三径之中,自可呼云醉雪。此予亦不暇缕述之矣。(原文有删节)【注】胼胝(pián zhT):手脚因摩擦变硬的厚皮。慊(qiè):满意。2对下列句子中加黑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躬荷畚锸 荷:挑 B而幽敞各极其致 致:尽头 C险者夷之 夷:使平坦 D都堪泛月迎风 堪:可以 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作者“卜筑之兴,遂勃不可遏”的一组是( ) 剔石栽松,躬荷畚锸,手足为之胼胝 于二十年前情事,若有感触焉者 前役未罢,辄于胸怀所及,不觉领异拔新,迫之而出 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 虚者实之,实者虚之 一径未通,意犹不慊也 A B C D4对原文
5、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家旁有座名为“寓山”的小山,原是季超、止祥两兄弟交换所得,后来被废置。二十余年后作者辞官回家,路过寓山,动了建造山园的心思 B作者只想在山上修建三五座房子,虽然自始至终对于客人的建议不以为然但在修建过程中兴致愈加浓厚,朝出暮归,乐此不疲,痴迷于山园建造。 C作者营构山园时,讲究水石、室庐与花木的搭配适宜,轩与斋、室与山房以类相从桥、榭、径、峰高低错落;体现了虚实相映、聚散结合等特色。 D山园的建造,始于乙亥仲冬,至丙子孟春建成草堂、斋与轩,当年仲夏又开始营建,后又经过从十一月到第二年春天的百余天修建,山园终于告成。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
6、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季超兄辄弃去,余则委置于丛篁灌莽中。(3分)(2)祁寒盛暑,体粟汗浃,不以为苦。(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闽 中 秋 思杜荀鹤注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北畔是山南畔海,只堪图画不堪行。【注】 杜荀鹤:晚唐诗人。此诗是作者客居福建时所作,后人对其评价极高。(1)后人评说本诗工于炼字,请以“雨匀紫菊丛丛色,风弄红蕉叶叶声”一联为例,试作简析。(3分)(2)“不着一字,尽得风流”是诗人表情达意的最高境界。本诗在抒情方面即有此特点,试结合全诗,加以分析。(3分)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
7、文学名著阅读(10分)7下列各项中,对红楼梦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5分)A面对罢工风潮,屠维岳让吴荪甫假令开除姚金凤而提拔告密女工薛宝珠,此令遭到了女工的反对。吴荪甫就以收回成命作为复工条件之一,从而平息了工潮。 (子夜)B.吴荪甫拿着孙吉人的“草案”,一面看,一面憧憬起来:烟囱如林,吐着黑烟,轮船在乘风破浪,汽车在驶过原野。这么想着吴荪甫便觉得双桥镇失陷不算什么事了。(子夜)C.在吴老太爷丧礼期间,雷鸣前来拜访旧情人林佩珊,献上一本崭新的少年维特之烦恼,揭开的页面是一朵枯萎的白玫瑰。雷鸣请求佩珊替他保管这本书,佩珊接受。(子夜)D.端阳节后,杜竹斋来到吴公馆提醒吴荪甫说,
8、和赵伯韬斗很危险。吴荪甫发现杜竹斋的不满,想用策略激发杜竹斋的雄心,但是杜竹斋无论如何也不肯冒险。此时,吴荪甫产生了不祥的预感。(子夜)E聂赫留朵夫到医院看玛丝洛娃,把过去的合照给了她。玛丝洛娃回到病房,几次从信封里取出照片,仔细察看着发黄的褪色照片。(复活)8简答题。(任选一题作答)(5分)(1)子夜中有这样的描写:“紫酱色的一张方脸,浓眉毛,圆眼睛,脸上有许多小疱”“声音洪亮而清晰”“大概有四十岁了,身材魁梧,举止威严,一望即知是颐指气使惯了的大亨”这些人物描写指的是谁?子夜中充满了利益的明争暗斗,李玉亭所说的“吴荪甫扼住了朱吟秋的咽喉,赵伯韬又从后面抓住了吴荪甫的头发”具体指什么事? (
9、2)阅读下面的复活选段,根据原著故事情节,回答问题。“别人干了坏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我什么都没干却要受罪。”说这句话的人是谁?请简述一下“什么都没干却要受罪”的相关情节?答:选答( )题。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好声音”的精神追求张颐武最近,中国好声音的出现既获得了诸多好评,也引发了对于选手的经历等方面的争议。好评和争议交错,热播和分歧共存,这其实是近年来中国选秀文化变化和发展的一个新的状况的投射。中国的选秀文化经过了2005年以后的第一波的高潮之后,在相当程度上进入了某种困局。一是造就超级明星的功能业已减退。通过选秀为公众所认识
10、好像越来越难。这是由于歌手的形象风格都相当接近,难以脱颖而出。一开始通过选秀的梦想舞台选出青春偶像的情况已经不再出现,反而是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二是观众的新奇感消退之后,对于选秀的形式已相当熟悉,各个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也都有重复之嫌,使得观众产生了疲劳感。当下引发观看热潮和争议的中国好声音一出现就引发了轰动效应。它力求超越粉丝和明星的关系,从音乐专业方面着力,从“好声音”中寻求新的可能性。让刘欢、那英等这样最有声望的音乐人来指点新人,让迷人的好声音得以展现。通过这些华语歌坛的最重量级的人物收徒,而选手也可以选择导师的做法,使普通人能够成为音乐人,进入这一专业领域得
11、到更多的培养和深造,从而能够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个构思另辟蹊径,让选秀不再一下子就能实现梦想,也不仅仅展现梦想;而是让梦想通过一个专业的路径,通过较为严谨的程序得以延伸,最终成为一个职业生涯的选择。这是将梦想的实现转换为实实在在的修业和学习的长期的努力的过程,节目正是在这一点上赢得了公众。一举成名的冲动,展示自我的激情如何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的路径,正是青年一代的焦虑所在。诸多选秀节目尚未从这一方面加以具体的指点,而青年的职业生涯的内在需求和成长渴望在中国好声音中得到了展现。这很像是一个音乐的职场节目,激励青少年更好地学习,更艰苦地磨练,给他们提供更加积极和向上的价值。这样,音乐
12、大家和青年选手的双向选择就有了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所标举的是脚踏实地,所倡导的是一种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但这个节目引起的质疑和思考也值得我们反思。“好声音”的几位选手的经历和过去的生活引发了一些争议,这些问题曾经是电视节目为了制造效果而经常存在的,但这一次引发的争议似乎相当大。这其实说明,这些年来公众对于诚信的要求有了更严格的标准,并要求电视节目有更严格的自律,要求出现在屏幕的上的人更为真实。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胡乱编造的情节。因为人们越来越明白,诚信的缺失造成的损害和冲击是社会无法承受的。年青一代所需要的是更真实的人生的反映,而不是戏剧化的表演。这其实也给这个优秀的节
13、目一个更为苛刻的要求。只有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一个选手的过去都经得住追问,节目才可能赢得更多的成功,因为只有真实的人的努力和梦想才有价值。这其实凸显了今天社会的必然要求。10下列对原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好声音不同于那些让年轻人当即实现明星梦,或是仅仅让普通人在舞台上展现梦想的选秀节目。B观众对选秀节目产生疲劳感,是因为他们对选秀的形式相当熟悉,而且选秀节目又大同小异,缺乏新意。C人们越来越不能容忍曾经相当盛行的“托儿”或者虚假的情节,显示公众对于诚信的判断标准过于苛刻。D选秀节目要赢得更多的成功,就必须更加真实,更加让每个选手的过去都
14、经得起追问。11第二段画线句子“许多参加各电视台选秀的选手都差不多,观众的印象模糊”在论述中有什么作用?请作简述。(2分)答:12怎样让选秀节目走上良性的发展之路?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答:(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守在科学的屋檐下王波1913年,普朗克担任柏林大学校长不久,便将爱因斯坦请到柏林大学,并为他设立了一个新的教授职位。在他看来,“把更多有天赋的科学家留在德国”是一名科学家应尽的责任。当然,对普朗克来说,一切并不是“责任”两个字这么简单。在这个路德教徒心中,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而终其一生,他一直守在科学的屋檐下。1878年,20岁的普朗克
15、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名声来自他的音乐天赋,这个大二学生曾为多首歌曲和一部歌剧作曲。但在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一位物理学家教授试图劝说年轻人另走他路,这样或许更容易有所成就。普朗克拒绝了教授的好意,他回应道:“我并不期望发现新大陆,只想把现有的物理知识搞清楚。”第二年,当为自己以“论热力学的第二定律”为题目的博士论文答辩时,年轻的普朗克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幸运的是,普朗克最终通过答辩,并获得了慕尼黑大学的教职,可以继续从事他的理论物理研究。普朗克所不曾期望的“新大陆”,则在22年后浮现。1900年,普朗克提出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给物理学带来巨变,也在18
16、年后给普朗克带来了诺贝尔奖。只是,此时的奖励,已难以抚平普朗克内心的千疮百孔。他的妻子和女儿先后离世,大儿子则死于一战战场。战争带给普朗克的,不仅是家庭的巨变,还有事业的动荡不安。1914年,在军国主义分子的操纵和煽动下,德国科学和文化界发表了文明世界宣言。普朗克在德国物理学界享有最高声誉,不得不在这个臭名昭著的宣言上签名。很快他便后悔了。两年后,他再次签名,不过是反对军国主义。与此同时,德国的科学研究也陷入了困境。为了让局面改观,普朗克向同事们呼吁“坚持到底,继续工作”。1920年10月,他和犹太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创建德国科学临时学会,以求募集资金支持科学研究。纳粹的上台,则让普朗克的努力几乎
17、化为乌有。身为威廉皇家学会主席的普朗克,眼睁睁看着大批犹太朋友和同事被驱逐和羞辱,数以百计的科学家被迫离开德国。部分人在普朗克的劝说下,留了下来,其中包括哈伯。只是,这些为科学而留下来的人,几乎处处饱受屈辱。普朗克曾直接找到希特勒,抗议哈伯遭受的不公正待遇,但丝毫于事无补。德国科学的屋檐之下,已无这些人的容身之处。哈伯最终在1934年死于流亡途中。爱因斯坦则在1935年远走美国。普朗克弹钢琴时,由爱因斯坦拉小提琴伴奏的场景,也从此成为绝响。那些在皇家学会研究所内工作的犹太科学家,在失去了普朗克竭尽全力的保护后,不得不离去。普朗克则选择留在德国,在他看来,自己“有责任”留在国内,保护已经支离破碎
18、的科学研究。他无力反抗纳粹的暴行,但当二战的战火燃烧到柏林时,他似乎看到了希望。他写到:“要渡过危机,一直活到重新崛起的转折点那天。”可惜的是,在1944年2月的一次空袭中,普朗克在柏林的家完全被摧毁,他留在家里的论文手稿和藏书化为灰烬。5个月后,他的二儿子埃尔温普朗克因参与密谋暗杀希特勒,被逮捕关入盖世太保的总部,并在1945年被处决,曾经幸福的家庭,只剩下一位87岁的老人,在屋檐之下体会着家国的凋零。而为了“扩大科学的影响”,老人不顾健康问题的困扰,前往各地巡回演讲。在演讲中,他呼吁人们“向上帝走去”,这个“上帝”不是他信仰了一生的耶稣,而是他为之付出了一生的科学。13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
19、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A文章在表现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的同时说“科学是他的另一个上帝”,文末进一步提到普朗克的呼吁“向上帝走去”,这正暴露出人性的两面性。B在作者看来,20岁的普朗克凭借他的音乐天赋已在慕尼黑大学小有名气,可是选择专业时,他选择了物理,这表现了普朗克对科学的兴趣与坚守。C文章运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普朗克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苦难经历,塑造了一位执著爱国的物理学家的形象。D虽然普朗克不曾期待在物理学上有“新大陆”般的发现,但他在1900年,却提出了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这正是因为他对科学始终不渝,坚持探索。E尽管作出了最大的努力,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
20、些为科学留下来的人免受屈辱,同时他本人,也不得不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14文章第四段提到普朗克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被一位知名化学家进行了近乎讽刺的批评一事,这一事件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答:15文章用哪些事情表现普朗克终其一生一直守在德国科学的屋檐下的?请分条表述。 (6分)答:答: 改为 ;
21、 改为 ; 改为
22、; ;17.根据所给材料,按要求作答。(3分)“随时受不了”这句语词来自一个叫崔成浩的朝鲜人写的微博,他自称被派到中国留学。崔成浩用一本正经的口气,对朝鲜的现实进行了大规模恶搞,我相信真正的朝鲜人没这个胆量。崔成浩的习惯用语是“一本正经”和“随时受不了”。试举一例: “那时,金正日将军一本正经地视察冬季蔬菜生产,对冬季能生产粗长翠绿的黄瓜交口称赞。”崔成浩用官方语言体系对意识形态进行了解构,可谓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不但戏谑了神圣,又娱乐了大众。这两个词引发了模仿潮,很多人在微博上用“一本正经”绚耀自己的不正经,用“随时受不了”显摆自己很愉悦的心情。(1)划线句中有一个成语用错,请改正
23、。(1分)答:改为(2)第二段中有一个错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答:改为(3)划线句有语病,请改正。(1分)答: 18、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7分)一些负面事件,都能引发公众强烈的情绪波动,引发“舆论围观”。公众开始必然力挺围观,确以为“围观可以改变现状”。当看守所的“非正常死亡”变得跟交通事故一样平常,当拆迁自焚变得和矿难一样频繁,当突发事件的死难者抽象为冷冰冰的数字,当无良商家为牟利在食品上的所作所为,早已成为“审毒疲劳”,曾几何时,这些负面事件涉及的社会公义、道德已很难触发公共痛感。到后来,民众发现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并没有因为你的“围观”而改善。请你就“舆论围观”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24、150字左右)答:和学习的长期努力的过程;应该关注公众的需求(如青年一代的焦虑),标举脚踏实地,倡导正面而积极的价值观;应该严格自律,自觉奉行诚信的社会准则。(每点1分)13. AE(解析:A项,“向上帝走去”中的“上帝”,正是普朗克所信奉的科学,文章着力表现的正是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没有人性的矛盾。E项,时间表述有误,在文明世界宣言上签名是1914年的事情,“普朗克还是不能使那些为科学留下来的人免受屈辱”是纳粹上台后的事情。)14答:这正照应了前面那位物理学教授在他选学物理学时对他的劝告,说明最初普朗克在物理学上并不突出。(1分)为后面普朗克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作了铺垫,正是由于普朗克
25、的坚持,才有了他后来的成就。(1分)这样写起到反衬的作用,突出了普朗克对科学的坚守和他不断探索的精神。(2分)(解析:从全文来看,作者是以肯定的态度来表述有关普朗克的选择的,他在进行博士论文答辩时受到讽刺,说明最初普朗克在物理学上并不突出,而后来普朗克提出了黑体辐射问题,进而提出了量子概念,并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说明他在物理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化学家的讽刺正起到反衬的作用。) 附录【文言文参考译文】 我家住在高士里,在原来的山阴道上。家旁有一座小山,好像和我有前定的缘分,它的名字叫“寓山”。以往我还是幼小的孩童的时候,季超、止祥两个兄长用斗粟换取它。他们剔除石头栽上松树,亲自挑着畚箕、扛着铁锹(劳作),手脚因此生了很厚的老茧。我当时也捧着土做小孩的游戏。等到后来二十年,松树渐渐长高,山石也渐渐变得古旧,季超兄就弃掷离去,我也将它们丢弃在丛生的竹子和杂草中。我自从托病辞官南归,偶尔经过这里,对于二十年前的情境事况,好像深有感触。于是兴建山园的兴致,就兴起而不可抑止,这就是开园之始末。 兴建之初,我仅仅想建三五座房子就行了。有一个指点山园建设的客人,说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我听了之后很不在意,认为想法没有达到这个地步。等到在山上徘徊了几回,不觉寻思客人的话,心中很是难忘。某处可以建亭,某处可以建榭,果然是不可缺少的。前面的建筑之事还没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九年级数学上册 第25章 随机事件的概率25.2 随机事件的概率 3列举所有机会均等的结果教学实录 (新版)华东师大版
- 小朋友国防教育
- 2025江西专升本《艺术概论》模拟练习试题(附答案)
-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古诗三首》课件
- 蠡县中学高一月月考语文试题
- 学校艾滋病宣传活动总结
- 乡镇卫生院年终工作总结
- 年轻干部廉洁教育
- 生物工程公司特约经销商合同
- 广告委托加工宣传合同
- 2023年广东省深圳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Lesson-56-Faster-than-sound-课件
- 管网漏水控制系统流程图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思考题(附答案)
- 信息经济学案例教学资料及内容
-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感受生活中的法律教学设计省一等奖
- 急诊与灾难医学-心肺脑复苏 完整版
- 非遗文化介绍推广课件
- 氧气吸入(中心供氧)课件
- 【电气专业】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 锐捷产品线拓扑图标合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