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20-2021学年河北省石家庄高新区实验小学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填空题1.看拼音,写词语。jù jué hu huáng táng gu lí míng zhào yào_ _ _ _ _2.日积月累。(1)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中,“_,_”两句从形体习性和声音三个方面写出了蝉的特点。(2)山居秋暝一诗中,点明天气时
2、间和季节的两句诗是:“_,_”(3)渔歌子一词中,“青箬笠,绿蓑衣,_” 写出了渔夫在雨中乐而忘返。评卷人得分二、选择题3.对句子中加点多音字的读音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这家工厂太偏僻了,职工上下班很不方便(biàn)。B这是集体讨论决定的,不能擅自更(gèng)改。C他顺着小道直奔(bèn)那山头。4.对于“孙”字,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它是一个左右结构的生字。B它的第三笔是竖钩。C它的部首是“子”,除部首外有3画。5.“夜( )、扫( )、( )名”中,括号内应填的字依次是( )A幕、墓、慕B墓、幕、慕C慕、墓、幕6.下列词语中全部互为近义词的一项是(
3、 )A配合协作 平衡平稳 千真万确千差万别B仿照依照 勉强乐意 举世闻名举世瞩目C领略领会 降临来临 不可计数数不胜数7.对下列成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指非常多或极其漫长。B成家立业:指结了婚,有了家业或建立了某项事业。C不计其数: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8.与“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这句话表达意思不一致的一项是( )A这么远,箭能射得到。B这么远,箭不能射得到。C这么远,箭不可能射得到。9.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A故乡靠海,八月是台风季节。B一年一年过去,牛郎渐渐长大了。C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传,成为风。10
4、.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反复修辞的一项是( )A供他们吃,供他们穿,供他们上学,还供他们看闲书哇!B小时候,我无论对什么花,都不懂得欣赏。父亲总是指指点点地告诉我,这是梅花,那是木兰花但我除了记些名字外,并不喜欢。我喜欢的是桂花。C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人手脚并用的机械忙碌状态11.关于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_A搭石中,作者按“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的顺序叙述了所见所闻。B父爱之舟中描写了“我”与母亲逛庙会的场景,流露出母子之间的温情。C鸟的天堂中,作者和他的朋友去了两次“鸟的天堂”,这两次见到的景象是一模一样的。评卷人得分三、信
5、息匹配12.“触动”在字典中的解释有:碰,撞;冲撞,触犯;因某种刺激而弓|起(感情变化、回忆等)。给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触动”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1)这个制度触动了他的利益,因此遭到他的反对。_(2)这些话触动了老人的心事。_(3)他轻轻地触动琴键。_评卷人得分四、语言表达13.口语交际。民间故事语言平实,情节生动,深受人们的喜爱。民间故事中的人物更是有着鲜明的特点。你最喜欢哪个民间故事中的哪个人物呢?他(她)有着怎样的特点?想一想,写一写。_评卷人得分五、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忆读书(节选)我会认字后不到几年,就开始读书。倒( )四岁时读母亲教给我的国文教科书,( )七岁时开始自
6、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的三国演义。那时,我的舅父杨子敬先生每天晚饭后,必给我们几个表兄妹讲一段三国演义,我听得津津有味,什么“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真是好听极了。但是他讲了半个钟头,就停下去干他的公事了。我只好带着对故事下文的无限期待,在母亲的催促下含泪上床。此后,我决定拿起一本三国演义,自己一知半解地读了起来,居然越看越明白。虽然字音都读得不对,比如把“凯”念作“岂”,把“诸”念作“者”之类,因为只学过那个字的一半。我第一次读三国演义,读到关羽死了,哭了一场,便把书丢下了。第二次再读时,到诸葛亮死了,又哭了一场,又把书丢下了。后来忘了是什么时候才把全书读到“分
7、久必合”的结局。因为看三国演义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贾宝玉的女声女气、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才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兴亡盛衰的滋味。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我这一辈子读到的中外文艺作品不能算太少。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
8、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14.选文的作者是( )A冰心B郭沫若C琦君15.选文括号中应填的关联词语是()A因为 所以 B虽然但是C不是而是16.“我”回忆的读书经历有:(1)七岁时,由一知半解到越看越明白,越来越爱读_。(2)爱读_并将其与荡寇志进行比较。(3)十二三岁时看_与中年时再看此书有了不同的感受。17.从读书中“我”得到了什么?_18.关于读书的名言很多,请你写出一句。_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字字皆辛苦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颖,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
9、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改,改了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风餐露宿,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
10、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惟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19.为了_, 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后来,因为他_,被和尚赶出了庙门。
11、20.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李绅在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_(2)李绅写诗总是一气呵成,不用修改。_(3)“人们都摇扇乘凉,惟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衫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这里运用对比的手法,表现了李绅作诗时刻苦、执着的态度。_21.人们为什么说李绅写的诗“字字皆辛苦”呢?_22.读了这篇短文,你从李绅的身上受到怎样的启发呢?_评卷人得分六、书面表达23.习作。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每个季节都有它独特的美。春天生机盎然,夏天五彩斑斓,秋天层林尽染,冬
12、天银装素裹。亲爱的同学,你最喜欢哪个季节?请以“我爱美丽的 ”为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文章。把题目补充完整,语句通顺,详略得当,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参考答案1. 拒绝 辉煌 糖果 黎明 照耀【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13、。书写时要注意“辉、煌、糖、黎、耀”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2.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斜风细雨不须归【解析】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1)唐代诗人虞世南的蝉全诗为: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前两句的意思是:蝉垂下像帽缨一样的触角吸吮着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续不断地鸣叫声从稀疏
14、的梧桐树枝间传出。描写了蝉的样子、吃什么和叫声。(2)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所作,全诗为: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前两句的意思是:新雨过后山谷里空旷清新,初秋傍晚的天气特别凉爽。交代了天气是新雨过后,凉爽,时间是初秋的傍晚。(3)渔歌子是唐代诗人张志和作的词,全词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从渔翁头戴箬笠,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里欣赏春天水面的景物,便可以体会到渔夫在捕鱼时的愉快心情,寄托了作者爱自由、爱自然的情怀。3.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多音字的掌握情况,在于平时学生对读音的
15、的辨析。多音字读音不同,义不同,组成的词语也不同,解答此题,要求学生首先要读准词语,然后根据语句判断读音是否正确。B项:更改gng gi。意思是:改换;改动。4.B【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等方面的知识。“孙”是一个左右结构的生字。部首为“子”。总共有6画。书写笔顺为:横撇/横钩、竖钩、提、竖钩、撇、点。B项:它的第三笔是提。5.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 笔画相同,位置不同。 字形相近,笔形不同。 字形相近
16、,偏旁不同。 字形相近,笔画不同。 字形相近,读音相同。 字形相近,读音不同。 部首相同,位置不同。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本题中互为近义词的是C项。A项:千真万确无可置疑B项:勉强委曲7.C【解析】本题考查成语解释。C项:不计其数:无法计算数目,形容极多。应接不暇:原指美景繁多,看不过来。后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接待应付不过来。8.A【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也可以看成是句型转换。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如下:第一步:问号改为句号;第二步:删掉疑问词比如:“难道吗?”和“怎能呢?
17、”等;第三步:否定改为肯定,肯定改为否定。“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为:这么远,箭不能(不可能)射得到。9.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句子的语病辨析,仔细分析原句的内容进行辨析。本题中句子有语病的是C项,属于用词不当,应将“流传”改为“流动”。10.B【解析】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运用,反复:是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让句子或词语重复出现的修辞方法,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子或者段落等。A项:多个“供他们”体现了反复的修辞手法。B项:未体现反复的修辞手法。C项:多个“立刻又”体现了反复的修辞手法。11.A【解析】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A项,搭石
18、一课中,确实是按照“话搭石摆搭石走搭石赞搭石”的顺序写的,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和乡亲们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B项,父爱之舟中,与“我”逛庙会的是父亲,而非母亲,在庙会上父亲给“我”买热豆腐脑吃,回家后还给“我”糊万花筒玩,体现了父亲对“我”的爱。C项,鸟的天堂中,两次见到的景象是不一样的,第一次看到的是高大茂盛的大榕树,第二次看到的是群鸟飞舞、百鸟争鸣的美丽画卷。12.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多义词,注意平时对词语含义的积累,根据语境写出
19、相应的词语即可。(1)本句话中的“触动利益”是指触犯了别人的利益,所以“触动”是指冲撞,触犯。(2)本句话中的“触动心事”是指引起了别人的回忆。所以“触动”是因某种刺激而弓|起(感情变化、回忆等)。(3)本句话中的“触动琴键”是指碰到琴键。所以“触动”是碰,撞。13.我最喜欢孟姜女哭长城中的孟姜女,她善良、勤劳,深爱自己的丈夫,她千里迢迢去找丈夫,却得到丈夫劳累过度去世的噩耗,悲恸大哭,哭倒了长城,这份深情让我深受感动。【解析】本题考查口语交际。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民间故事人物,说明是出自哪个民间故事的,简要概括一下有关他/她的故事,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他/她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能按照题目要求,言
20、之有理,符合故事人物特点,没有语法错误,即可得分。例如:我最喜欢的是木兰代父从军中的花木兰,她不忍心让年老的父亲去受苦,于是决定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从军十二年,木兰屡建奇功,战争结束了,论功行赏时木兰既不想做官,也不想要财物,她只希望立刻回家。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是一位巾帼英雄。14.A15.C16. 三国演义 水浒传 红楼梦17.从读书中,“我”得到了生命中最大的快乐,并且“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
21、思考的大道理。18.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解析】(1)本题考查作家作品的识记。本文为冰心(原名谢婉莹)所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主要向中学生讲述有关读书的问题。不同于其它此类的文章大多是读书说教。更像是叙事,因而让读者不乏亲切感。(2)本题是对关联词的考查,要明确关联词的正确用法。在解答时只要弄清楚句与句之间存在的关系,然后选用正确的关联词语就可以了。仔细阅读句子,分句前后表示并列关系。所以选择“不是,而是”这组关联词。(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寻找关键信息。(1)通读全文,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岁时开始自己读“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的三国演义。”可知答案。(2)通读
22、全文,从文章第五自然段中“对于那部述说“官迫民反”的水浒传尤其欣赏。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如林冲、武松、鲁智深,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虽然因为作者要凑成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勉勉强强地凑满了一百零八人的数目,但我觉得比没有人物个性的荡寇志要强多了。”可知答案。(3)通读全文,从文章第六自然段中“红楼梦是我在十二三岁时看的”可知答案。(4)本题考查寻找理解文章内容,寻找关键句子。通读全文,从文章第七自然段中“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要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得不到的。”可知答案。(5)本题考查名人名言的识记。关于读书的名言有: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
23、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郑板桥19. 读书 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20. × 21.李绅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他的诗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另外,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他写诗的环境非常差。22.不怕艰苦,刻苦认真,值得我们学习。【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
24、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根据原文内容“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和“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可以得出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后来,因为他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2)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的内容进行分析。(1)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2)本题的说法是错误的。根据原文内容“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可以得出说法是错误的。(3)本题的说法是正确的。(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结合原文内容“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可以得出说李绅写的诗“字字皆辛苦”是因为李绅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他的诗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另外,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他写诗的环境非常差。(4)本题考查的是通过原文内容所获得的启发和启示,根据原文的额住址主要围绕李绅学习读书的经过来写。所以获得启发也围绕这个方面来论述即可。例如“不怕艰苦,刻苦认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太阳能光伏发电站项目进度控制与协调合同
- 二零二五版美容美发行业员工试用期劳动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新型公私合作转账借款合同模板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有企业原材料采购合同补充协议范文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影视MV拍摄制作与艺人肖像权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民政局离婚协议书修订版解读3篇
- 课题申报参考:民俗视域下江汉平原地区民歌音乐形态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服务合同4篇
-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二零二五年度社区食堂运营管理合同4篇
- 再生障碍性贫血课件
- 产后抑郁症的护理查房
- 2024年江苏护理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电能质量与安全课件
- 医药营销团队建设与管理
- 工程项目设计工作管理方案及设计优化措施
- 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金汇萤石开采有限公司三义号萤石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小升初幼升小择校毕业升学儿童简历
- 资金支付审批单
- 第一单元(金融知识进课堂)课件
- 介入导管室护士述职报告(5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