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选修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案例研究_第1页
语文选修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案例研究_第2页
语文选修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案例研究_第3页
语文选修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案例研究_第4页
语文选修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案例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选修粤教版唐宋散文选读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案例研究一、教学实录(师生问好,宣布上课)师:大家知道,唐代是一个诗歌创作非常繁荣的时代,不仅产生了数量众多的诗歌,而且诗家辈出,星光灿烂。所以,王国维说诗歌是唐“一代之文学”,是唐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能说出哪些最著名的唐代诗人的名字呢?生(齐):李白、杜甫、杜牧、李商隐、白居易、王维师:如果让大家继续列举的话,可能得说好一会儿,因为出名的诗人实在太多了。今天我们要去了解、认识的一位诗人是大家刚才说到的王维。大家对王维熟悉吗?(生小声议论,指一生作答)生1:一般。师:一般?那就说一点好吗?你对王维有哪些了解?生:我记得小学的时候学

2、过他的一些诗歌,不过记得不太清楚,我觉得王维的诗歌风格还是比较豪迈的,而且他是一位著名的田园诗人。就这么多。师:嗯,诗风比较豪迈,是一位田园诗人,说得不错。(指另一生)你可以给大家说说吗?生2:王维以前做过右丞相。师:两位同学说的基本上都是正确的。前面一位同学说他的诗风豪迈,是一位田园诗人,这看起来是矛盾的。确实,王维本身就是充满矛盾的。王维创作前段确实写了一些边塞诗,非常豪迈,但是在他的后半生,主要是写田园诗。对王维的了解大家还不是太多,这里我简单介绍一下王维。关于王维,我们大家要注意三点。(幻灯片展示关于王维的介绍)一是王维是盛唐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这个第一位同学已经说到了。他和孟浩然合称

3、“王孟”,成为盛唐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第二点大家要注意的是他和李白、杜甫是齐名的。大家知道,李白被称为(生齐答“诗仙”),对,而王维则被称为“诗佛”,这倒不是说王维的境界比李白高,这和他的生平和诗歌创作有一些关系。因为王维笃信佛教,佛教对他的生活和创作有着深远的影响。第三,王维擅长写诗,也擅长画画,而且精通音乐,可以说是一个多面手,在这方面,李白、杜甫还不能和他相比。苏轼对他有一个评价,说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王维的作品,不过不是诗,也不是画,而是一篇散文。在大家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先给大家读一遍,请大家注意一些生字的读音和断句。(幻灯片展示课题,背景音乐起。师读课文。)

4、师:好,下面是大家自读的时间,请大家放声朗读课文,读的时候,注意读准字音,正确断句,并结合注释独立的疏通课文,找出自己的疑问。(生自由诵读课文,疏通字词。教师巡视。)师:好了,大家都自读完了。下面的时间是大家自由讨论的时间,大家可以就刚才自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看看能不能解决。(生讨论。教师巡视。)师:好,同学们,刚才大家议论了一下,咱们先齐读一遍课文,看看读的过程对大家理解课文是不是有点帮助。然后我们再将仍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一起讨论一下。(生齐读课文。)师:大家刚才读得不错,但是有几个地方要注意一下。第一段里“故山殊可过”读的时候不能在“故”后面断开,因为它不是“因此”的意思。同样“

5、辄便往山中”中的“辄”后面不能断开。还有“曩昔”的“曩”、“村墟夜舂”的“舂”、“麦垄朝雊”的“朝”等几个字没有读准。下面,请大家把你们小范围内讨论还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来。第一段有吗?(生表示“没有”)师:看来大家的讨论能解决问题,起到了作用。那么第二段呢?生3:“多思曩昔”的“曩昔”是什么意思?师:有同学知道吗?(生默然,摇头。)师:“曩”是“先前”的意思,和“昔”意思一样,古文里面有常用的“曩者”一词,也是“先前“的意思。其他同学还有问题吗?生4:“与月上下”怎么翻译?师:哪位同学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指一学生)你们讨论的时候碰到这个问题了吗?解决了吗?生5:我们讨论的结果是“月亮的影子

6、映在水里,水在晃动,月影也跟着晃动”。师:嗯。我认为这个理解是正确的,辋水泛起一阵涟漪,月影在水里随着水波忽上忽下。第二段还有问题吗?(生摇头)好,那我们看到第三段。第三段里有不明白的地方吗?(生摇头表示没有)看来大家没有问题,课文中有几个词大家应该注意一下,我们以后读文言文可能会碰到。(幻灯片展示重点字词)第一个是“猬不收相烦”的“相”字,应该怎么理解呢?生(齐):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师:老师讲过是吗?生(齐):是。师:那好,那么大家记下来。相同的还有“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的“相邀”。关于这个“猬”字大家理解吗?生(齐):谦词。师:大家挺聪明,很好。关于“曩昔”,我们刚刚说过,另外还有“斯之不远

7、”的“斯”和“之”。“斯”是“这”的意思,而“之”是一个音节助词。希望大家积累一下这些词语。关于文字上咱们就说这么多。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的具体内容。(幻灯片展示思考的问题)下面请大家自己放声朗读这篇课文,读的时候注意屏幕上的问题,就本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任一方面进行探究、赏析、评价。然后我们交流一下鉴赏的成果。请注意,读也是一种鉴赏方法,所以一定要大声朗读,一边读,一边品味。(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讨论)师:好,下面请大家说说对这篇文章,你读出了点什么?(一生举手,示意她回答)生6:我觉得文章的第二段写“寒山远火”“深巷寒犬”都突出了一个“寒”字,好像一副画面中的冷色调。他写第三段的时候将

8、春天的温暖写了出来,好像画面中的暖色调。我想问的是,是不是用冬天的“冷”衬托春天的“暖”,从而邀请他的朋友一起游玩?师:有自己的鉴赏,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很好。有没有同学能给她解答一下呢?语文科代表能给解释一下吗?生7:我认为不止是衬托,其实他想展示冬天和春天两种截然不同的美。冬天和春天的景色有着不同的风格,但是都很迷人,很美丽。作者想邀请他的朋友来游玩,他们想游玩的不只是春天的美景,还有冬天的景色。当然这时冬天已经过去,他们将要看到的是春天。师:大家赞同这种说法吗?(生表示赞同)我也赞同。这里作者所写的冬天的景色虽然是冷色调,但是不一定就不美,在王维的眼里是美的。我们看看他所写的景物就知

9、道,像“清月映郭”啊,“辋水沦涟,与月上下”啊,多么富有诗意啊,这是很美的。另外,我想提醒一下,关于“寒山”“寒犬”,这“寒”不一定就是冷色调的。我们回忆一下杜牧的那首山行:远上寒山石径斜霜叶红于二月花。写到“寒山”,但是它是冷色调的吗?后面有“霜叶红于二月花”啊,红红的霜叶,这是冷色调的吗?显然不是。所以我们不能单纯从“寒山”“寒犬”就判断它是冷色调的。好,其他同学继续说说你的发现。(一生举手,师示意其回答)生8:我觉得文章的第三段是很有特色的。从“草木蔓发”到“麦陇朝雊”,作者用的全部是四个字的主谓短语,很简洁,意思却很清楚,写出了春天的景色之美。师:不错,抓住了语言形式上的特点,写出了春

10、日之美。请其他同学接着说。(思维激发:这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我们已经读过很多写景抒情的诗歌,看看这篇文章所写的景与作者的情感之间如何联系起来,两段写景文字也是值得我们好好赏析的。)(一生举手,师示意其回答)生9:我觉得第二段写“寒山远火,明灭林外”,给人一种很幽静的感觉,后面又写到狗吠,这是一种以动衬静的手法,给人一种更加幽静的美感。师:说得很好!这里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这是诗歌常用的艺术手法。王维有一首诗鸟鸣涧还记得吗?(师生齐背“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这是很典型的用有声衬托无声。还有同学来说说你的鉴赏结果吗?我相信大家的眼睛肯定还发现了其他东西。(一生举手,师示意其回答)生10:第二

11、段写到仆人都睡着了,留下他一个人回忆过去,写出了他的孤独,所以想找朋友在春天游览山景。师:你揭示出了文章第二段和第三段内容上的联系,也就是为什么作者在这会儿产生对春景联想,很好。下面请大家接着说。(一生举手,师示意其回答)生11:我觉得第二段是通过写冬夜里的景物来抒发作者的情感,这表现了诗人心灵的平和,从第三段诗人对春景的描写,可以看出诗人对春天的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师:我想问你一下,作者对冬天的景物喜欢吗?生11:他喜欢,但是在这个寂寞的冬日里,他还是有一种孤独的感觉。师:说得不错。(另一生举手,示意其作答)生12:我觉得第二段写到“此时独坐,童仆静默,多思曩昔”这里的“曩昔”是裴迪先前陪

12、着作者在一起弹琴赋诗的,所以作者很想念裴迪,他希望裴迪在春天能来看他,陪他一起游玩。师:嗯,说出了作者写作的动机,不错。生13:我觉得这篇文章写景从始至终是从多个角度去完成的。例如第二段“北涉玄灞,清月映郭”是由上到下写的,而“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是由远到近写的,这样多个角度写景,突出了景物的美。师:说得很好。我们写景的时候都喜欢用这样一些方法,动静搭配啊,写景的层次啊,我们读的时候也要注意这样一些方法。(示意另一举手学生回答)生14:我觉得作者在第二、三段只是反映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因为他写的冬景和春景情调都是相当平和、洒脱、自然的,这就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

13、和他本身的信仰是相通的。第二段写到“多思曩昔”反映了他对早年和裴迪一起隐居终南山的美好时光。师:说得也不错,这是从思想上去探究他为什么把景色写得那么美。不过有两点我要更正一下,一是他这会儿不是“追求和向往”,他已经得到了(隐居生活),那我们换一个词,换个什么词呢?生:享受、喜欢。师:第二呢,“多思曩昔”不一定是他们原来隐居终南山的时候,其实在王维隐居在辋川别墅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有了亲密的交往,而且彼此之间有诗歌唱和往来。王维有一个诗集叫做辋川集,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看。(示意另一举手学生回答)生15:我觉得这篇散文中,表现了王维是一个非常乐观的人。第三段“当待春中”给我们描绘了一副很美的春景图,

14、但是这副图完全是他想象的,因为他“此时独坐”,现在还是很孤独的,但是他已经能想象到春天的美景,春天的快乐。师:说得不错,很乐观。如果我们再去细细探究一下他为什么这么乐观,恐怕我们要说到他背后的宗教信仰的支持。“一叶一菩提”,在这自然世界里,他能悟到很多禅理,所以他是充满信心和热爱的。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的探究就只能到此打住。其实还有很多问题,比如后面的短文里面写到的“诗画统一”的特点虽然我们说这是一篇散文,但是它也像一首诗,一幅画,我们可以去看看这篇文章如何达到“诗画统一”的。另外文中说“然是中有深趣”,这个“深趣”到底是指什么?“趣”在哪里?这是个很难的问题。还有一些问题,大家都可以在课下去

15、探究一下。今天这节课,我们读了一下这篇文章,让大家自由探究了一些问题,我们重点抓住了对写景的文章、诗歌赏析的时候常常涉及的艺术表现技法,这大约算是我们这节课的收获吧。希望大家不断有所收获。(教师宣布下课。)二、教学反思教完这一课,我算是长舒了一口气。说实话,在正式上课之前,我是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的。一来,我今天实在没有准备任何“花招”,做的是“家常菜”,敲的是老实锣鼓,对于能不能做得香敲得响实在没有什么把握;二来,对学生的情况不了解,对能否创设让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理想的课堂氛围没有一点底儿。现在看来,担心是必要的,但是也是多余的。首先说“也是多余的”。事实证明,虽然面对的是陌生的教师,不熟

16、悉的课文,这些学生仍然表现出了良好的素质和习惯。(真让人羡慕!)对于字词都能自觉利用课下预习时间去疏通,这是很好的习惯。因为有了扎实的预习作铺垫,所以学生能很快进入到文章的鉴赏中来,并且能有所收获。高中新课程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时间慢慢构建,但是这个“时间”绝不应局限于每节课上的那几十分钟,应该延伸到学生的在校期间的每一分钟甚至高中三年的每一分钟。课前的预习其实是最能体现自主阅读的,它最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当课堂成为自主阅读活动的延伸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探究式学习可能实现之日。再说说“担心是必要的”。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不应是完全预设好的,而应该是适时的、即时的,能满足学生的需要的。预设

17、的问题要不要?答案肯定是要,但是不能全部预设好。没有全部预设好,老师教起来难度就大了,如果他能够尊重学生,那么他就不可避免地怀有“担心”的情绪。这个“担心”将促使教师首先能对作品进行个性化解读,而不是迷信教参上的定论。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中,如果教师的个性化阅读缺位,势必导致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丧失。自恃真理在手,往往就容易误判。所以保留一份“担心”倒也必要。三、研讨实录詹小俊:关于公开课、研讨课之类,我一直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尽可能做“家常菜”。因为不管是新课标还是当初的新大纲,它们的推行,最终是要落实到课堂上,而且不是单纯落实到研讨课、竞赛课这样的课堂上,而是要落实到我们平时教学的每一节课里面去。

18、所以我就想做这么一道家常菜,看看这堂课到底离新课标的理念有多远,这对我是莫大的帮助,因此,今天拿出这节课来,“私心”的痕迹又是很明显的。关于这节课的设计理念,就是上面所说的两点:一是三个维度的落实,另外一个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关于三个维度的落实,对于这篇文言文来说,知识和能力方面我觉得首先还是应该重视文言词语的积累,我觉得这是我们高一阶段读文言文必须要做的一件事。讲曾听一位老师讲苏轼的赤壁赋,整堂课只讲了一个词“壬戌之秋,七月既望”的“望”,然后就开始鉴赏全文。说实话,我挺羡慕有这样的学生。如果说字词没有疏通,我觉得鉴赏是很难展开的,所以我还是非常注重词语的积累。当然,在这节课上,学

19、生没有办法先准备工具书,只能依靠师生、学生之间的合作来解决这个问题。事实上,今天这个环节,学生完成得相当不错。关于“过程和方法”,主要是在鉴赏方面,让学生有所领悟,知道对这种写景抒怀的散文,甚至可以拓展到类似的诗歌如何把握,或从景物出发揣摩到情感,或从语言形式上去作一些鉴赏。不过这还是一种感性的而非理性的鉴赏。第二个维度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情感方面,于漪先生认为首先是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情感。如果让学生感觉到怕或缺少积极性来学习,那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我试着让学生的脑子动起来,让他们能参与到教学的互动里来,因个人能力的欠缺,我觉得效果还可以更好一些。关于价值观及作者的情感的鉴赏,在本节课难以完成

20、,一是时间的问题,另外这也是一个很有难度的问题,学生对此类作品接触还不是太多。关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理念,我是尽力去做了。在疏通文章的时候,我让学生自主去“读”,不问任何人,把自己的问题找出来。这其实是带有点强制性的让学生自主阅读。后面安排了学生的交流,在交流中学生解决了一大部分问题。最后一个环节是我和学生的交流,由我解答一部分难题。对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鉴赏,我也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没有规定具体的方向,因为我想每个人因个人的情感、经验、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读出来的东西都可能不一样,给他们规定一个方向恐怕都不太妥当。学生有的从语言方面赏析,有的从文章的内容这一点去赏析,有的从景、情的关系去赏析

21、。我觉得这就已经达到目的了,让学生动了起来,主动去鉴赏并有所获。最后我强调了写景抒怀类的散文、诗歌的鉴赏方法,即如何抓住景物描写,从所描写的景物出发,去揣摩情感;抓住景物的动静结合等特点,通过这些经验性的东西给学生一些暗示,希望学生在考试时也能用得上。最后想说的一点是,真正意义上的探究理念,我们现在还无法做到。完全把文本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探究,老师不带任何导向性,纯粹让学生自主阅读,这个对我们还不现实。一方面我们的课改使得我们的课堂容量必须加大,新课标所规定的不同的能力目标必须在不同的课文教学中贯彻实施,所以我不可能做到纯粹的理想的探究。曹殿成:将大多数时间交给了学生,我觉得这很好,我们就是要

22、学生疏通文字,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点拨。我认为这节课教师的点拨已经到位了,比如实词、文言句式的落实。接下来让学生主动探究进行鉴赏。我觉得在点拨上还可以进一步引向深入,比如有同学说冬天是实写,春天是虚写;有同学说作者对这种隐居生活已经很满意了。这里,能不能这样点拨一下:作者恰恰是对他的隐居生活还不满意,所以在冬季他感到寂寞孤独,虚写了春季美景,而且邀请他的朋友在春里来游览。周庆光:我觉得这节课非常自然、亲切、大气,打个不恰当的比方,很有男子汉的气概,有大将风度,毫不矫揉造作。我非常欣赏这样一个环节,那就是让学生进行鉴赏的时候,没有给他们规定任何的目标,让他自己去发现,去感受,去表达,这和容理诚老师所

23、主持的语言个性化教学实验课题的宗旨非常吻合,学生在这个过程中都可以在这个课堂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和课文作者、文中的美产生深层次的共鸣。如果长期这样教,学生肯定不会对语文课冷漠。这是我所向往的一种境界。冯善亮:从这节课,我想到了为什么要提倡多元解读的问题。詹老师这节课后面的环节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他后面的环节就是一种多元解读。如果我们像詹老师这样上文言文,学生这样读文言文,他们所获得的东西会比我们一个个字地去落实、很清晰地告诉学生这篇文章讲什么所获得的东西更多。通过多元解读,学生体会的是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得到一个结论。这也是我们新课标非常强调的一点:重视过程,而不只是重视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我

24、们应该可以接受多元解读,包括对我们高考成绩的提高也是有帮助的。当然,所有的课都不会没有缺点,我觉得这节课最大的缺点可能就在于老师的“导”的作用。老师的点拨,老师的重要作用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不然都顺着学生的思路,去完善他的思维成果,那老师的重要作用何在呢?有一句话说“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将学生引向新的水源”,这就说明了老师“导”的作用。开始的时候,詹老师让学生自己去读,这个很好,没有框框,接下来,詹老师“导”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来,没有突出“诗中有画”的重点。郭铭辉:从这节课可以看出他的素质很好,素养也很好,驾驭课堂的能力很强,和学生能产生亲切感。这节课最闪光的地方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引导学生自

25、主学习,我们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要尽可能调动学生学习主体性,创设好的学习环境。二是尽量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詹老师给学生提供了很多机会,引导学生多动脑多思考。三是尽可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如果每节课都这样去培养,那么学生这些方面的意识就会增强,就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样的语文学习的效率就会提高。还有一点是如何处理课本、读本的问题。我们应该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关于老师的作用,在这节课上老师精辟的解说,巧妙的点拨非常好,表面看来,是给了学生广阔的空间,实际上,学生后面的鉴赏也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的,老师真正发挥了促进者、组织者的作用。第二点,老师在导入

26、之后,用配乐朗读营造了一个良好的鉴赏氛围。作为探究,我认为有些地方还需要教师作深入的点拨。有一个地方,我觉得学生讲得非常好,有一个学生讲到“寒山”是冷色调,教师说它不是冷色调的,学生补充说是寂静的,静谧的,我觉得这里老师可以作深入的指导,补充一些例子让学生揣摩,把学生引入本文深层次去探讨。容理诚:我们现在正处于从教知识到教学生的转型期。让学生学会学习,有独立思想、独立人格,这对学生的发展是很重要的。我想说两个事例。美国一名叫杰克的教师,他搞了一个公告栏,让学生自由在上面写东西,内容包括“我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我最有成就感的地方”“我的目标和梦想”“让我最沮丧的事情”等。结果这个公告栏的效果出乎他的意料,学生和他的关系马上就密切了,一个学期下来,很多学生在上面表达了自己的想法,而且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效果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杰克后来说,“如果我们能让学生自主学习,我们能欣赏学生的宝贵的思想和经验,我们的课堂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现实中,很多老师瞧不起学生,他们认为学生很幼稚,对他们的很多问题都不屑一顾。第二个事例是我们有一位老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