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知识简介入门级学习教案_第1页
测井知识简介入门级学习教案_第2页
测井知识简介入门级学习教案_第3页
测井知识简介入门级学习教案_第4页
测井知识简介入门级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测井知识测井知识(zh shi)简介入门级简介入门级第一页,共27页。地震地震(dzhn)(dzhn)采集、采集、处理处理勘探勘探(kntn)(kntn)目标目标(mbio)(mbio)评价评价钻井工程钻井工程泥浆、录井、测井、泥浆、录井、测井、下套管、固井、试油下套管、固井、试油储量储量、经济评价、经济评价开发开发海洋、钻完井工程海洋、钻完井工程第1页/共27页第二页,共27页。资料资料(zlio)(zlio)录取录取钻井钻井(zun jn)(zun jn)泥浆泥浆(njing)(njing)二次解释、应用二次解释、应用试油试油录井录井一次解释一次解释固井固井地质地质邻井资料邻井资料

2、个人经验,个人经验,“库库”第2页/共27页第三页,共27页。第3页/共27页第四页,共27页。测井能够测量的一些性质有:1) 岩石的电子密度(岩石重量的函数);2) 岩石的声波传播(chunb)时间(岩石的压缩技术的函数);3) 井眼不同距离处岩石的电阻率(岩石含水量的函数);4) 中子吸收率(岩石含氢量的函数);5) 岩石或井液界面的自然电位(在岩石或井眼中水的函数);6) 在岩石中钻的井眼大小;7) 井眼中流体流量与密度;8) 与岩石或井眼环境有关的其它性质。第4页/共27页第五页,共27页。自然电位测井自然电位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普通电阻率测井侧向侧向(c xin)(聚焦)测井(聚焦)测

3、井感应侧井感应侧井介电(电磁波传播)测井介电(电磁波传播)测井新方法新方法(fngf)阵列感应阵列感应阵列侧向阵列侧向过套管电阻率过套管电阻率第5页/共27页第六页,共27页。新方法新方法第6页/共27页第七页,共27页。第7页/共27页第八页,共27页。 地球物理地球物理合成地震道,波阻抗计算合成地震道,波阻抗计算 储量计算储量计算孔隙度孔隙度, , 渗透率渗透率, , 含油含油气饱和度气饱和度 钻井工程钻井工程安全安全, , 井眼稳定性井眼稳定性/ /几何尺寸几何尺寸 固井质量、腐蚀检查等固井质量、腐蚀检查等第8页/共27页第九页,共27页。 用测井资料划分井剖面的岩性和储集层,评价储集层

4、的岩性(矿物成分,泥质含量)、储油物性(,K)、含油性(So,Sw),我们称之为地层评价。 地层评价是测井技术最基本、最重要的应用,也是测井技术其他应用的基础(jch)。在钻井勘探中,它还是在泥浆录井基础(jch)上进一步发现油气层和取得地层物性参数的最主要手段。它可以有效地解决地质家提出的一些疑难问题。泥质含量(hnling)计算储层划分孔隙度计算饱和度计算渗透率计算整体评价第9页/共27页第十页,共27页。3.7minmaxmin2121GRGRGRGRGRGRGRVcl第10页/共27页第十一页,共27页。第11页/共27页第十二页,共27页。22250.4eeRwVclVclSwRw

5、RtRshRsh1 0.51mVsheVshSwa RwRtRshma RwSwRt第12页/共27页第十三页,共27页。第13页/共27页第十四页,共27页。第14页/共27页第十五页,共27页。第15页/共27页第十六页,共27页。第16页/共27页第十七页,共27页。第17页/共27页第十八页,共27页。第18页/共27页第十九页,共27页。DGR/EWR5/ALD/CTNEco(GR/RES/Den/CN)DGR : 双向自然GREWR : 电磁波电阻率ALD : 岩性密度(md)CTN : 中子孔隙度DDS : 钻具震动传感器MWD :随钻测量NUKE : 中子和密度(md)仪器串贝

6、克、油服随钻测井短节名称(mngchng)Telescope : 通信短节(包含GR)Ecoscope : 测量短节(包含GR/RES/Den/CN等)seismicVISION : 地震波短节sonicVISION : 声波短节SLB随钻测井短节名称入井仪器序列组合示例第19页/共27页第二十页,共27页。LWD : LOG while DRING,等时间(shjin)间距采集时间(shjin)驱动测量值;内存(ni cn)数据()实时数据()、时间采样泥浆传输解编、校正、匹配至现场录井、深度采样卫星传输录井基地地面传输特普注意点:数据实时性数据一致性数据合理性第20页/共27页第二十一页,共27页。简略判断随钻数据准确性的方法:1) 核对(随钻仪器零长数据),确保各测井曲线底部值与钻井井底深度一致性;2) 判断曲线区间值,确保各曲线在合理区间范围(fnwi);3) 判断有无剧烈跳变值、长距离平值等异常现象;4) 判断各曲线的一致性;第21页/共27页第二十二页,共27页。第22页/共27页第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