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弯构件桥涵斜截面设计学习教案_第1页
深受弯构件桥涵斜截面设计学习教案_第2页
深受弯构件桥涵斜截面设计学习教案_第3页
深受弯构件桥涵斜截面设计学习教案_第4页
深受弯构件桥涵斜截面设计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深受弯构件桥涵斜截面深受弯构件桥涵斜截面(jimin)设计设计第一页,共74页。5.2.2 深受弯构件斜截面设计深受弯构件斜截面设计1. 深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深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1)计算公式)计算公式矩形、矩形、T形和工形截面的深受弯构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当配有形和工形截面的深受弯构件,在均布荷载作用下,当配有竖向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gngjn)和水平分布钢筋和水平分布钢筋(gngjn)时,其斜截面的时,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00000065322513870hsAfh/lhsAfh/l.bhfh/l.Vvshyh

2、hsvyvt 第1页/共74页第二页,共74页。 00000065322513870hsAfh/lhsAfh/l.bhfh/l.Vvshyhhsvyvt 第2页/共74页第三页,共74页。 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深受弯构件(包括对集中荷载作用下的深受弯构件(包括(boku)(boku)作用有多作用有多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截面所产生的种荷载,且其中集中荷载对支座截面或节点边缘截面所产生的剪力值点总剪力值的剪力值点总剪力值的75%75%以上的情况),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以上的情况),其斜截面的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力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式中 计算剪跨比计算剪跨比,当,当l

3、0/h2.0时,取时,取 =0.25;当;当2.0l0/h5.0时,时,取取 =a/h0,其中,其中, a为集中荷载到深受弯构件支座的水平距离,为集中荷载到深受弯构件支座的水平距离, 的上的上限值按限值按 u=0.92l0/h-1.58计算;计算; 的下限值按的下限值按u=0.42l0/h-0.58计算;计算; l0/h跨高比跨高比。当当l0/h2.0时,取时,取l0/h=2.0。 000006/532/175. 1hsAfhlhsAfhlbhfVvshyhhsvyvt 第3页/共74页第四页,共74页。(2)截面尺寸要求)截面尺寸要求当当hw/b4时:时:当当hw/b6时:时: 当当4hw/

4、b6时时,按线性内插法取用。,按线性内插法取用。当当l0/h2时时,取,取l0/h=2.0。 00/10601bhfhlVcc 00/7601bhfhlVcc 第4页/共74页第五页,共74页。式中式中 V剪力设计值;剪力设计值; l0计算跨度;计算跨度; b矩形截面宽度以及矩形截面宽度以及T形、形、I形截面的腹板厚度;形截面的腹板厚度; h、h0截面高度和截面有效高度;截面高度和截面有效高度; hw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截面的腹板高度,矩形截面取有效高度h0;T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工形和箱形截面取腹形截面取有效高度减去翼缘高度;工形和箱形截面取腹板净高;板净高;c混凝士

5、强度影响系数,混凝士强度影响系数,当混凝上强度等级当混凝上强度等级(dngj)不超过不超过C50时,取时,取c=1.0当混凝土强度等级当混凝土强度等级(dngj)为为C80时,取时,取c=0.8;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或查表;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或查表6-1;第5页/共74页第六页,共74页。一般要求不出现斜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深梁,应符合一般要求不出现斜裂缝的钢筋混凝土深梁,应符合(fh)下列条件:下列条件: 式中式中 Vk按荷载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剪力值。按荷载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剪力值。 此时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但应配置分布钢此时可不进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但应配置分布钢筋。筋。 钢筋混凝

6、土深受弯构件除应进行钢筋混凝土深受弯构件除应进行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正截面和斜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的计算之外,在承受支座反力和集中荷载的部位,还应进之外,在承受支座反力和集中荷载的部位,还应进行行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0bhfVtkk (5-22)第6页/共74页第七页,共74页。2. 深受弯构件深受弯构件(gujin)的构造要求的构造要求 (1)深梁的截面宽度或腹板厚度)深梁的截面宽度或腹板厚度b不应小于不应小于140mm。当。当l0/h1.0时,时,h/b不宜大于不宜大于25;当;当l0/h1.0时,时,l0/b不宜大于不宜大于25。深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深梁的混凝土强

7、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当深梁下部支承在。当深梁下部支承在钢筋钢筋(gngjn)混凝土柱上时,宜将柱伸至深梁顶(图混凝土柱上时,宜将柱伸至深梁顶(图5-39)。深梁顶应与楼板等水平构件可靠连接。深梁顶应与楼板等水平构件可靠连接。 图图5-39 下部支承下部支承(zh chn)伸入深梁高度范围的构造伸入深梁高度范围的构造 第7页/共74页第八页,共74页。(2)钢筋混凝土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宜采用(ciyng)较小直径,并较小直径,并应按下列规定布置:应按下列规定布置: 简支深梁和连续深梁的下部简支深梁和连续深梁的下部(xi b)纵向钢筋应均匀纵向钢筋应均匀布置在

8、梁下边缘以上布置在梁下边缘以上0.2h的范围内(图的范围内(图5-40及图及图5-41)。 图5-40 简支深梁的钢筋(gngjn)配置 图5-41 连续深梁的钢筋配置 第8页/共74页第九页,共74页。连续连续(linx)深梁中间支座部位的上部纵向受拉钢筋应按图深梁中间支座部位的上部纵向受拉钢筋应按图6-42a、b、c规定的高度范围和配筋比例均匀布置在相应高度范围内。对于规定的高度范围和配筋比例均匀布置在相应高度范围内。对于l0/h1.0的的连续连续(linx)深梁,在中间支座底面以上深梁,在中间支座底面以上0.2l0到到0.6l0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高度范围内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尚不得小于拉

9、钢筋配筋率尚不得小于0.5%。水平分布钢筋可用作支座部位的上部纵。水平分布钢筋可用作支座部位的上部纵向受拉钢筋。不足部分应由附加水平钢筋补足。附加水平钢筋应自支座向向受拉钢筋。不足部分应由附加水平钢筋补足。附加水平钢筋应自支座向跨中延伸不小于跨中延伸不小于0.4l0后截断(图后截断(图5-41)。)。 第9页/共74页第十页,共74页。图图5-42 不同跨高比时连续不同跨高比时连续(linx)深梁中间支座上部纵轴受深梁中间支座上部纵轴受拉钢筋在不同高度范围内的分配比例拉钢筋在不同高度范围内的分配比例 (1.5l0/h2.5)(1l0/h1.5)(l0/h1)第10页/共74页第十一页,共74页

10、。(3)深梁的下部纵向受拉钢筋全部伸入支座,不得在跨中)深梁的下部纵向受拉钢筋全部伸入支座,不得在跨中弯起或截断。在简支深梁支座及连续深梁端的简支支座处,弯起或截断。在简支深梁支座及连续深梁端的简支支座处,纵向受拉钢筋应沿水平方向纵向受拉钢筋应沿水平方向(fngxing)弯折锚固(图弯折锚固(图5-40),其锚固长度应按受拉筋锚长度,其锚固长度应按受拉筋锚长度la乘系数乘系数1.1采用;采用;图6-40 简支深梁的钢筋(gngjn)配置 第11页/共74页第十二页,共74页。当不能满足上述锚固长度要求时,应采取在钢筋当不能满足上述锚固长度要求时,应采取在钢筋(gngjn)上加上加焊锚固钢板或将

11、钢筋焊锚固钢板或将钢筋(gngjn)末端焊成环形等有效的锚固措施末端焊成环形等有效的锚固措施。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受拉钢筋。连续深梁的下部纵向受拉钢筋(gngjn)应全部伸过中间支座应全部伸过中间支座的中心线,其自支座边缘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的中心线,其自支座边缘算起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gngjn)锚固长度锚固长度la。 图6-40 简支深梁的钢筋(gngjn)配置 第12页/共74页第十三页,共74页。(4)深梁应配置双排钢筋网,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深梁应配置双排钢筋网,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直径均不应小于不应小于8mm,网格间距不应大于,网格间距不应大于200mm:当

12、深梁端部竖向边缘处设有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应锚入柱当深梁端部竖向边缘处设有柱时,水平分布钢筋应锚入柱内,其锚固长度不宜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内,其锚固长度不宜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la;当深梁端部竖;当深梁端部竖向边缘无柱时,水平分布筋在竖向边缘处应做成封闭式,或向边缘无柱时,水平分布筋在竖向边缘处应做成封闭式,或按图按图5-40的规定进行锚固。在深梁上、下边缘处,竖向分布的规定进行锚固。在深梁上、下边缘处,竖向分布钢筋宜做成封闭式,或按图钢筋宜做成封闭式,或按图5-40的规定弯折后锚固。的规定弯折后锚固。图5-40 简支深梁的钢筋(gngjn)配置 第13页/共74页第十四页,共74页。在深梁双排

13、钢筋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在深梁双排钢筋之间应设置拉筋,拉筋沿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宜大于间距均不宜大于600mm,在支座区高度与宽度各为,在支座区高度与宽度各为0.4h的范的范围内(图围内(图5-40)和图()和图(5-41)中的虚线部分),尚应适当增)中的虚线部分),尚应适当增加拉筋的数量。加拉筋的数量。图540 简支深梁的钢筋(gngjn)配置 图5-41 连续(linx)深梁的钢筋配置 第14页/共74页第十五页,共74页。(5)当均布荷载作用于深梁下部时,应沿梁全跨均匀布置)当均布荷载作用于深梁下部时,应沿梁全跨均匀布置(bzh)竖向竖向吊筋,其间距不应大于吊筋,其间距

14、不应大于200mm: 当有集中荷载作用于深梁下部当有集中荷载作用于深梁下部3/4高度范围内时,该集中荷高度范围内时,该集中荷载亦应全部载亦应全部(qunb)由竖向吊筋承担,吊筋应优先采用附由竖向吊筋承担,吊筋应优先采用附加竖向钢筋,亦可采用斜向吊筋。竖向吊筋的水平分布长加竖向钢筋,亦可采用斜向吊筋。竖向吊筋的水平分布长度度 按下列公式确定(图按下列公式确定(图5-43a):): 图5-43 间接集中(jzhng)荷载作用时的附加吊筋 当当hlhb/2时:时: 当当hlhb/2时:时: 第15页/共74页第十六页,共74页。式中式中 bb传递集中荷载构件传递集中荷载构件(gujin)的截面宽度;

15、的截面宽度; hb传递集中荷载构件传递集中荷载构件(gujin)的截面高度;的截面高度; hl从深梁下边缘到传递集中荷载构件从深梁下边缘到传递集中荷载构件(gujin)底边的高度。底边的高度。 第16页/共74页第十七页,共74页。附加竖向吊筋应沿梁两侧布置,并从梁底伸到梁顶,在梁附加竖向吊筋应沿梁两侧布置,并从梁底伸到梁顶,在梁顶和梁底应做成封闭式。顶和梁底应做成封闭式。吊筋截面面积应按悬吊荷载标准值及吊筋容许应力确定。吊筋截面面积应按悬吊荷载标准值及吊筋容许应力确定。吊筋容许应力对吊筋容许应力对HPB235级钢筋取级钢筋取130N/mm2,对,对HRB335、HRB400(或(或RRB40

16、0)级钢筋取)级钢筋取190N/mm2。第17页/共74页第十八页,共74页。(6)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水平分布)深梁的纵向受拉钢筋、水平分布(fnb)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fnb)钢钢筋的配筋率筋的配筋率(=As/bh、sh=Ash/bsv、sv=Asv/bsh)不应小于表不应小于表5-7规规定的数值。定的数值。 深梁中钢筋深梁中钢筋(gngjn)的最小配筋率(的最小配筋率(%) 表表5-7钢筋种类钢筋种类纵向受拉钢筋纵向受拉钢筋水平分布钢筋水平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竖向分布钢筋HPB2350.250.250.20HRB335、HRB400(或(或RRB400)0.200.200.15

17、注:当集中荷载作用于连续注:当集中荷载作用于连续(linx)深梁顶部,且深梁顶部,且l0/h大于大于1.5时,竖向分布钢筋时,竖向分布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0.05。 第18页/共74页第十九页,共74页。(7)除深梁以外)除深梁以外(ywi)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的深受弯构件,其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及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规定与一般梁相同,但这类深受弯构件截面下纵向构造钢筋的构造规定与一般梁相同,但这类深受弯构件截面下部部1/2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部高度范围内和中间支座上部1/2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高度范围内布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应适当加强。筋应适当加强。

18、第19页/共74页第二十页,共74页。第20页/共74页第二十一页,共74页。5.3 公路桥梁工程中受弯构件斜截面公路桥梁工程中受弯构件斜截面(jimin)设计方法设计方法 5.3.1 5.3.1 斜截面斜截面(jimin)(jimin)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位置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位置 公路桥梁工程中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公路桥梁工程中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yn sun)(yn sun)位置,应按下列规定采用(图位置,应按下列规定采用(图5-405-40):): 图5-40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位置示意图 第21页/共74页第二十二页,共74页。1. 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简支梁和

19、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1)距支点中心)距支点中心h/2处截面;处截面;图图5-40a截面截面1-1;(2)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截面)受拉区弯起钢筋弯起点处截面图图5-40a截面截面2-2、3-3;第22页/共74页第二十三页,共74页。(3)锚于受拉区的纵向钢筋开始不受力处的截面)锚于受拉区的纵向钢筋开始不受力处的截面图图5-40a 截面截面4-4;(4)箍筋数量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箍筋数量或间距改变处的截面图图5-40a截面截面5-5;(5)构件腹板宽度变化处的截面。)构件腹板宽度变化处的截面。第23页/共74页第二十四页,共74页。2. 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梁段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

20、梁段(1)支点横隔梁边缘处截面)支点横隔梁边缘处截面图图5-40b截面截面6-6(2)变高度梁高度突变处截面变高度梁高度突变处截面图图5-40b截面截面7-7;(3)参照简支梁的要求,需要进行验算的截面。)参照简支梁的要求,需要进行验算的截面。第24页/共74页第二十五页,共74页。5.3.2 斜截面斜截面(jimin)抗剪承载力的验算抗剪承载力的验算 1. 1. 基本验算基本验算(yn sun)(yn sun)公式公式 矩形、矩形、T形和形和I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配置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配置(pizh)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箍筋和弯起钢筋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

21、(图力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图5-41)。)。 sbcsdVVV 0 kcuSVSVcsffpbhV,0331)6 . 02(1045. 0 ssbsdsbAfVsin1075. 03(5-24)(5-25)(5-26)第25页/共74页第二十六页,共74页。式中式中V Vd d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上由作用(或荷载)产生的最大剪力组合设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上由作用(或荷载)产生的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计值(kNkN),对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当该截面处于变高度梁),对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当该截面处于变高度梁段时,则应考虑作用于截面的弯矩引起的附加剪力设计值;段时,则应考虑作用于

22、截面的弯矩引起的附加剪力设计值;V Vcscs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斜截面内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的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kN););V Vsbsb与斜截面相交的普通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设计值(与斜截面相交的普通弯起钢筋抗剪承载力设计值(kNkN););1 1异号弯矩影响系数,计算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的抗剪承异号弯矩影响系数,计算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的抗剪承载力时,载力时, 1 1=1.0=1.0;计算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梁段的抗剪承载力时,;计算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梁段的抗剪承载力时,1 1=0.9=0.9; ssbsdsbAfV sin1075. 03kc

23、uSVSVcsffpbhV,0331)6 . 02(1045. 0 第26页/共74页第二十七页,共74页。3 3受压翼缘的影响系数,取受压翼缘的影响系数,取 3 3=1.1=1.1;b b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处,矩形截面宽度(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处,矩形截面宽度(mmmm),或),或T T形和形和I I形截面腹板宽度(形截面腹板宽度(mmmm););h h0 0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的有效高度,自纵向受拉钢筋合力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的有效高度,自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边缘的距离(点至受压边缘的距离(mmmm););P P斜截面内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斜截面内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百分率,P P=10

24、0=100,=(=(A Ap p+ +A Apbpb+ +A As s)/)/bhbh0 0,当,当P P2.52.5时,取时,取P P=2.5=2.5;f fcu,kcu,k边长为边长为150mm150mm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MPaMPa);); svsv斜截面内箍筋配筋率,斜截面内箍筋配筋率,svsv= =A Asvsv/ /S Sv vb b ;kcuSVSVcsffpbhV,0331)6 . 02(1045. 0 ssbsdsbAfV sin1075. 03第27页/共74页第二十八页,共74页。f fsvsv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不宜大于箍筋

25、抗拉强度设计值,取值不宜大于280MPa280MPa; A Asvsv斜截面内配置在同一截面的箍筋各肢总截面面积(斜截面内配置在同一截面的箍筋各肢总截面面积(mmmm2 2);); S Sv v斜截面内箍筋的间距(斜截面内箍筋的间距(mmmm);); A Asbsb斜截面内在同一弯起平面的普通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斜截面内在同一弯起平面的普通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mmmm2 2);); s s普通弯起钢筋(在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处)的切线与水平线的普通弯起钢筋(在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处)的切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夹角。 kcuSVSVcsffpbhV,0331)6 . 02(1045. 0 ssbsdsb

26、AfV sin1075. 03第28页/共74页第二十九页,共74页。箱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可参照箱形截面受弯构件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可参照(cnzho)上述方法规定进行。上述方法规定进行。kcuSVSVcsffpbhV,0331)6 . 02(1045. 0 ssbsdsbAfV sin1075. 03第29页/共74页第三十页,共74页。 变高度(承托)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悬臂梁,其变高度变高度(承托)的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悬臂梁,其变高度梁段内的剪力设计梁段内的剪力设计(shj)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式中,Vd-Vd-按等高度梁计算的计算截面的剪力

27、组合设计按等高度梁计算的计算截面的剪力组合设计(shj)(shj)值;值;Md-Md-为相应于剪力组合设计为相应于剪力组合设计(shj)(shj)值的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弯矩组合设计(shj)(shj)值;值; h0 h0为计算截面的有效高度;为计算截面的有效高度;为计算截面处梁下缘切线与下水平线的夹角。当弯矩绝对值增加而梁高减小时,公式中的为计算截面处梁下缘切线与下水平线的夹角。当弯矩绝对值增加而梁高减小时,公式中的“-”“-”改改“+”“+”。 (5-28) tghMVVddcd0 第30页/共74页第三十一页,共74页。06 . 0 mhC (5-28)2. 斜截面斜截面(jimin)水平投

28、影长度的计算水平投影长度的计算第31页/共74页第三十二页,共74页。式中式中m m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处的广义剪跨比,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处的广义剪跨比,m m= =M Md d/ /V Vd dh h0 0,当当 m m3.03.0时,取时,取m m=3.0=3.0; M Md d相应于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的弯矩组合设计值。相应于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的弯矩组合设计值。 算得的算得的C C值大于按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确定的值大于按斜截面受弯承载力确定的x xu u时时( (斜截面受压端至距斜截面受压端至距支座中心支座中心h h/2/2处的距离处的距离x xu u) ),取,取 C C= =x xu u。

29、06 . 0 mhC 第32页/共74页第三十三页,共74页。3. 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gngjn)的计算和处理的计算和处理 钢筋混凝土矩形、钢筋混凝土矩形、T形和形和I形截面受弯构件,当进行斜截面形截面受弯构件,当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配筋设计时,共配置的箍筋和弯起钢筋可按下抗剪承载力配筋设计时,共配置的箍筋和弯起钢筋可按下列规定进行计算和处理(图列规定进行计算和处理(图5-42):):绘出剪力设计值包络图,用作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绘出剪力设计值包络图,用作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按以下规定取值:组合设计值按以下规定取值: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支点梁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支

30、点梁段取离支点段取离支点h/2处的剪力设计值处的剪力设计值Vd(图(图5-42a);等高度连);等高度连续梁近中间支点梁段取支点上横隔梁边缘处的剪力设计值续梁近中间支点梁段取支点上横隔梁边缘处的剪力设计值Vd(图图5-42b);变高度(承托)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变高度(承托)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梁段取变高度梁段与等高度梁段交接处的剪力设计值梁段取变高度梁段与等高度梁段交接处的剪力设计值Vd0(图(图5-42c)。将)。将Vd或或Vd0分为两部分,其中至少分为两部分,其中至少60%由混由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至多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至多40%由弯起钢筋承担,并且用由弯起钢筋承担,并且用

31、水平线将剪力设计值图分割;水平线将剪力设计值图分割;第33页/共74页第三十四页,共74页。图图5-42 斜截面斜截面(jimin)抗剪承载力配筋设计计算图抗剪承载力配筋设计计算图 (a)简支梁、连续)简支梁、连续(linx)梁近边支点梁段梁近边支点梁段 (b)等高连续梁近中间)等高连续梁近中间(zhngjin)支点梁段支点梁段 3. 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计算和处理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的计算和处理 第34页/共74页第三十五页,共74页。图图5-42 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配筋设计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配筋设计(shj)计算图计算图 (c)变高连续)变高连续(linx)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梁段梁和悬臂梁近中

32、间支点梁段 第35页/共74页第三十六页,共74页。 预先选定箍筋种类和直径,可按下列公式计算预先选定箍筋种类和直径,可按下列公式计算(j sun)箍筋间距:箍筋间距: mmVbhfAfPSdsVsVkcuV2020,623216 . 02102 . 0 第36页/共74页第三十七页,共74页。式中式中V Vd d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设计值(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设计值(kNkN),计算简支梁、连),计算简支梁、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和等高度连续梁近中间支点梁段的箍筋间距时,令续梁近边支点梁段和等高度连续梁近中间支点梁段的箍筋间距时,令 V Vd d= =V Vd d (图(图5-425

33、-42a a、b b);计算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计算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梁段的箍筋间距时,令点梁段的箍筋间距时,令 V Vd d= =V Vd d0 0(图(图5-42c5-42c);); 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设计值分配于混凝土和箍筋共同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设计值分配于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的分配系数,取承担的分配系数,取 0.60.6; h h0 0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截面的有效高度(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截面的有效高度(mmmm);); b b 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截面的梁腹宽度(用于抗剪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截面的梁腹宽度(

34、mmmm),当梁的腹),当梁的腹板厚度有变化时,取设计梁段最小腹板厚度;板厚度有变化时,取设计梁段最小腹板厚度; A Asvsv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总截面面积(配置在同一截面内箍筋总截面面积(mmmm2 2);); mmVbhfAfPSdsVsVkcuV2020,623216 . 02102 . 0 第37页/共74页第三十八页,共74页。计算计算(j sun)(j sun)第一排弯起钢筋第一排弯起钢筋Asb1Asb1时:对于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取用距支点中心时:对于简支梁和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取用距支点中心h/2h/2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Vsb1V

35、sb1(图(图5-42a5-42a);对于等高度连续梁近中间支点梁段,取用支点上横隔梁边缘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对于等高度连续梁近中间支点梁段,取用支点上横隔梁边缘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Vsb1Vsb1(图(图5-42b5-42b);对于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的变高度梁段,取用第一排弯起钢筋下面弯点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对于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的变高度梁段,取用第一排弯起钢筋下面弯点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Vsb1Vsb1(5-42c5-42c);); 第38页/共74页第三十九页,共74页。计算第一排弯起钢筋以后计算第一排弯

36、起钢筋以后(yhu)的每一排弯起钢筋的每一排弯起钢筋Vsb2Vsbi时:对于简支梁、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和等高度连续时:对于简支梁、连续梁近边支点梁段和等高度连续梁近中间支点梁段,取用前一排弯起钢筋下面弯点处由弯起钢筋承梁近中间支点梁段,取用前一排弯起钢筋下面弯点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担的那部分剪力Vsb2Vsbi(图(图5-42b);对于变高度(承托);对于变高度(承托)的连续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的变高度梁段,取用各该排弯起钢筋下的连续和悬臂梁近中间支点的变高度梁段,取用各该排弯起钢筋下面弯点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面弯点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剪力Vsb2Vsbi(图(图5-42c)

37、; 第39页/共74页第四十页,共74页。计算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跨越变高段与等高度交接处的弯起钢筋计算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跨越变高段与等高度交接处的弯起钢筋Asbf时:取用交接截面剪力峰值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时:取用交接截面剪力峰值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b fen)剪剪Vsbf(图(图5-42c);计算等高度梁段各排弯起钢筋);计算等高度梁段各排弯起钢筋 Vsb1、Vsb2、Vsbi时,取用各该排弯起钢筋上面弯点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时,取用各该排弯起钢筋上面弯点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那部分(b fen)剪力剪力Vsb1、Vsb2、Vsbi (图(图5-42c););

38、第40页/共74页第四十一页,共74页。每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按下列每排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按下列(xili)公式计算:公式计算: 式中式中Asb每排弯起钢筋的总截面面积,即为图每排弯起钢筋的总截面面积,即为图5-42中的中的Asb1、Asb2、Asbi或或 Asb1、Asb2、Asbi或或Asbf; Vsb由每排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设计值(由每排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设计值(kN),即为),即为图图5-42中的中的Vsb1、Vsb2、Vsbi; 230sin1075. 0mmfVAssdsbsb 第41页/共74页第四十二页,共74页。图中图中Vd0由作用(或荷载)引起的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由作用(

39、或荷载)引起的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 Vd用于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对简支梁和连续近边用于配筋设计的最大剪力组合设计值,对简支梁和连续近边支点梁段,取距支点中心支点梁段,取距支点中心h/2处的量值;对等高度连续梁近中间支点梁处的量值;对等高度连续梁近中间支点梁段,取支点上横隔梁边缘处的量值;段,取支点上横隔梁边缘处的量值; Vdl/2跨中截面剪力组合设计值;跨中截面剪力组合设计值; Vcs由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的总剪力设计值(图中阴影部分);由混凝土和箍筋共同承担的总剪力设计值(图中阴影部分); Vsb由弯起钢筋承担的总剪力设计值;由弯起钢筋承担的总剪力设计值;第42页/共74页第四十三

40、页,共74页。Vsb1、Vsb2、Vsbi简支梁、等高度连续梁、变高度(承简支梁、等高度连续梁、变高度(承托)的和悬臂梁的变高度梁端,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设托)的和悬臂梁的变高度梁端,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设计值;计值;Vsb1、Vsb2、Vsbi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的等高度梁段,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设计值;的等高度梁段,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设计值;Asb1、Asb2、Asbi简支梁、等高度连续梁、变高度(承简支梁、等高度连续梁、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变高度梁段,从支点算起的第一、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变高度梁段,从支点算起的第一、第二、第第二、

41、第i排弯起钢筋截面面积;排弯起钢筋截面面积;第43页/共74页第四十四页,共74页。Asb1、Asb2、Asbi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的等高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的等高度梁段,以变高段与等高段交接处算起的第一、第二、第度梁段,以变高段与等高段交接处算起的第一、第二、第i排弯排弯起钢筋截面面积;起钢筋截面面积; Vsbf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变高段与等高段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的变高段与等高段交接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设计值;交接处,由弯起钢筋承担的剪力设计值; Asbf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中跨越变高度与等变高度(承托)的连续梁和悬臂梁中跨越变高度与

42、等高度交接处的弯起钢筋截面面积;高度交接处的弯起钢筋截面面积; h等高度梁的梁高;等高度梁的梁高; l 梁的计算跨径;梁的计算跨径; 变高度梁段下缘线与水平线夹角。变高度梁段下缘线与水平线夹角。钢筋混凝土箱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配筋承载钢筋混凝土箱形截面受弯构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配筋承载力设计可参照本条规定进行。力设计可参照本条规定进行。第44页/共74页第四十五页,共74页。4. 只配箍筋时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只配箍筋时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 矩形、矩形、T形和工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仅配置箍筋时,形和工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仅配置箍筋时,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其斜

43、截面抗剪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验算:csdVV 0 kcuSVSVcsffpbhV,0331)6 . 02(1045. 0 第45页/共74页第四十六页,共74页。截面限制条件截面限制条件 矩形矩形(jxng)、T形和工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形和工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其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要求:0301051. 0bhfVcukd 式中式中V Vd d验算截面处由作用(或荷载)产生的剪力组合设计值(验算截面处由作用(或荷载)产生的剪力组合设计值(kNkN););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宜考虑对预应力效应的组合;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等超静定结构,宜考虑对预应力效应的组合;

44、 b b 相应于剪力组合设计值处的矩形截面宽度(相应于剪力组合设计值处的矩形截面宽度(mmmm)或)或T形和工形截面形和工形截面腹板宽度腹板宽度(mm)(mm); h h0 0相应于剪力组合设计值处的截面有效高度(相应于剪力组合设计值处的截面有效高度(mmmm);); 对变高度(承托)连续梁,除验算近边支点梁段的截面尺寸外,尚应验对变高度(承托)连续梁,除验算近边支点梁段的截面尺寸外,尚应验算截面急剧变化处的截面尺寸。算截面急剧变化处的截面尺寸。第46页/共74页第四十七页,共74页。5. 5. 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的条件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验算的条件 矩形、矩形、T T形和工形截

45、面的受弯构件,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形和工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当符合下列条件时: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仅需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可不进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验算,仅需按构造要求配置箍筋。式中式中f ftdtd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 对于板式受弯构件,公式(对于板式受弯构件,公式(5-335-33)右边计算值可以乘以)右边计算值可以乘以1.251.25提高系提高系数。公式(数。公式(5-345-34)中)中b b、h h0 0的计量单位为的计量单位为mmmm。0301050. 0bhfVtdd 5-33第47页/共74页第四十八页,共74页。5.3.3 斜截面斜截面(jim

46、in)抗弯承载力的验算抗弯承载力的验算 1. 验算公式验算公式矩形、矩形、T形和工形截面的受弯构件形和工形截面的受弯构件(gujin),其斜截面抗弯承,其斜截面抗弯承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参见图载力应按下列公式进行验算(参见图5-37):): 图图5-37斜截面斜截面(jimin)抗剪承载力验算抗剪承载力验算 第48页/共74页第四十九页,共74页。此时,最不利的斜截面此时,最不利的斜截面(jimin)水平投影长度按下列公式试算确定:水平投影长度按下列公式试算确定: svsvsvsbsbsdpppdsssddZAfZAfZAfZAfM0 svsvppbpdssbsddAfAfAfV sin

47、sin0第49页/共74页第五十页,共74页。式中式中 M Md d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的最大弯矩组合设计值;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的最大弯矩组合设计值; V Vd d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相应于最大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剪力组合设斜截面受压端正截面相应于最大弯矩组合设计值的剪力组合设计值;计值; Z Zs s、 Z Zp p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中心点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中心点0 0的距离;的距离;Z Zsbsb、Z Zpbpb与斜截面相交的同一弯起平面内弯起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中与斜截面相交的同一弯起平面内弯起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中心点心点0 0的距离;的距离; Z Zsvsv与斜截面相交的同一平面

48、内箍筋合力点至斜截面受压端的水平与斜截面相交的同一平面内箍筋合力点至斜截面受压端的水平距离。距离。斜截面受压端受压区高度斜截面受压端受压区高度x x,按斜截面内所有的力对构件,按斜截面内所有的力对构件(gujin)(gujin)纵向轴投影之和为零的平衡条件求得。最不利斜截面水平投影长度,可用几个不同角度的斜截面通过试算得到。纵向轴投影之和为零的平衡条件求得。最不利斜截面水平投影长度,可用几个不同角度的斜截面通过试算得到。 第50页/共74页第五十一页,共74页。2. 构造构造(guzo)要求要求 (1 1)弯起钢筋)弯起钢筋直径不应小于直径不应小于12mm12mm,弯起角根据底板的厚度,弯起角

49、根据底板的厚度采用采用30300 045450 0,每一方向不应少于五根;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每一方向不应少于五根;弯起钢筋的倾斜段应与冲切破坏斜截面相交,其交点应在离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与冲切破坏斜截面相交,其交点应在离集中反力作用面积周边以外边以外 h h/2/22 2h h/3/3范围内。范围内。 (2 2) T T形截面梁或箱形截面梁的受力主钢筋形截面梁或箱形截面梁的受力主钢筋,宜设于翼,宜设于翼缘计算宽度内。超出上述分布范围的宽度,可设置不小于超缘计算宽度内。超出上述分布范围的宽度,可设置不小于超出部分截面积出部分截面积0.4%0.4%的构造钢筋。的构造钢筋。第51页/共74页第五十二

50、页,共74页。(3 3)T T形截面梁或箱形截面梁的腹板两侧形截面梁或箱形截面梁的腹板两侧,应设置直径为,应设置直径为6 68mm8mm的纵向钢筋,每腹板内钢筋截面面积为(的纵向钢筋,每腹板内钢筋截面面积为(0.0010.0010.0020.002)bhbh,其中,其中b b为腹板宽度,为腹板宽度,h h为梁的高度,其间距在受为梁的高度,其间距在受拉区不应大于腹板宽度,且不应大于拉区不应大于腹板宽度,且不应大于200mm200mm,在受压区不应,在受压区不应大于大于400mm400mm。第52页/共74页第五十三页,共74页。(4 4)钢筋混凝土梁内纵向受拉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钢筋混凝土梁内

51、纵向受拉钢筋不宜在受拉区截断。如必须截断如必须截断时,应从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强度的截面至少延伸时,应从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强度的截面至少延伸( (l la a+ +h h0 0) )长度,此处长度,此处l la a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为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h h0 0为梁截面有效高度;为梁截面有效高度;同时,尚应考虑从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至少延伸同时,尚应考虑从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至少延伸2020d d(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环氧树脂涂层钢筋2525d d),此处),此处d d为钢筋直径(图为钢筋直径(图5-435-43)

52、。)。 纵向受压钢筋如在跨间截断时,应延伸至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至少纵向受压钢筋如在跨间截断时,应延伸至按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以外至少(zhsho)15d(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环氧树脂涂层钢筋20d),此处),此处d为钢筋直径。为钢筋直径。图图5-43 纵向受拉钢筋截断时的延伸纵向受拉钢筋截断时的延伸(ynshn)长度长度 第53页/共74页第五十四页,共74页。 (5)钢筋混凝土梁的支点)钢筋混凝土梁的支点(zhdin)处,应至少有两根且不少于总数处,应至少有两根且不少于总数1/5的下层受拉主钢筋通过。两外侧钢筋,应延伸出端支点的下层受拉主钢筋通过。两外侧钢筋,应延伸出端支点(zhd

53、in)以外,并弯成直角顺梁高延伸至顶部,与顶层纵向架立钢筋相连。两侧之间的其他未弯起钢筋,伸出支点以外,并弯成直角顺梁高延伸至顶部,与顶层纵向架立钢筋相连。两侧之间的其他未弯起钢筋,伸出支点(zhdin)截面的长度不应小于截面的长度不应小于10d(环氧树脂涂层钢筋(环氧树脂涂层钢筋12.5d),),R235(Q235)钢筋应带半圆钩,此处,)钢筋应带半圆钩,此处,d为钢筋直径。为钢筋直径。 第54页/共74页第五十五页,共74页。 (6 6)钢筋混凝土梁当设置弯起钢筋时,其弯起角宜取)钢筋混凝土梁当设置弯起钢筋时,其弯起角宜取450450。受拉区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应设。受拉区弯起钢筋的弯起点,

54、应设在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强度的截面以外不小于在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充分利用该钢筋强度的截面以外不小于 h0/2 h0/2处,此处处,此处h0h0为梁有效高为梁有效高度;弯起钢筋可在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截面面积之前弯起,但弯起钢筋与梁度;弯起钢筋可在按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不需要该钢筋截面面积之前弯起,但弯起钢筋与梁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外。弯起钢筋的末端(弯终点以外)应留有锚中心线的交点应位于计算不需要该钢筋的截面之外。弯起钢筋的末端(弯终点以外)应留有锚固长度:受拉区不应小于固长度:受拉区不应小于20d20d,受压区不应小于,受压区不应小于

55、10d10d,此处,此处d d为钢筋直径;为钢筋直径;R235R235(Q235Q235)钢筋尚应)钢筋尚应设置半圆弯钩;环氧树脂设置半圆弯钩;环氧树脂(hun yn sh zh)(hun yn sh zh)涂层钢筋增加涂层钢筋增加25%25%。 图图5-445-44弯起钢筋的弯起点弯起钢筋的弯起点(qdin)(qdin)位置位置 第55页/共74页第五十六页,共74页。靠近端支点的第一排弯起钢筋顶部的下弯点,应位于支座中心截面处;以后靠近端支点的第一排弯起钢筋顶部的下弯点,应位于支座中心截面处;以后各排(跨中方向)弯起钢筋的梁顶部下弯点,应落在前一排(支点方向)弯各排(跨中方向)弯起钢筋的梁

56、顶部下弯点,应落在前一排(支点方向)弯起钢筋的梁底部弯折点处或弯折点以内。起钢筋的梁底部弯折点处或弯折点以内。 弯起钢筋弯起钢筋不得采用浮筋不得采用浮筋。图图5-45 5-45 焊接焊接(hnji)(hnji)骨架图骨架图 第56页/共74页第五十七页,共74页。 (7 7)钢筋混凝土梁采用多层焊接钢筋时,可用侧面焊缝使之形成骨)钢筋混凝土梁采用多层焊接钢筋时,可用侧面焊缝使之形成骨架。架。侧面焊缝设在弯起钢筋的弯折点处,并在中间直线部分适当设置短侧面焊缝设在弯起钢筋的弯折点处,并在中间直线部分适当设置短焊缝(图焊缝(图5-455-45)。)。 焊接钢筋骨架的弯起钢筋,除用纵向钢筋弯起外,亦可

57、用专设的短弯焊接钢筋骨架的弯起钢筋,除用纵向钢筋弯起外,亦可用专设的短弯起钢筋焊接。起钢筋焊接。图图5-45 5-45 焊接焊接(hnji)(hnji)骨架图骨架图 第57页/共74页第五十八页,共74页。 斜钢筋与纵向钢筋之间的焊接,宜用双面焊缝,其长度为斜钢筋与纵向钢筋之间的焊接,宜用双面焊缝,其长度为5 5d d,纵向钢,纵向钢筋之间的短焊缝,其长度为筋之间的短焊缝,其长度为2.52.5d d,此处,此处,d d为纵向钢筋直径;当必须采为纵向钢筋直径;当必须采用单面焊缝时,其长度加倍。用单面焊缝时,其长度加倍。 焊接骨架的钢筋层数不应多于六层,单根钢筋直径不应大于焊接骨架的钢筋层数不应多

58、于六层,单根钢筋直径不应大于32mm32mm。腹。腹板两侧应设置纵向钢筋。板两侧应设置纵向钢筋。第58页/共74页第五十九页,共74页。图5-45 焊接(hnji)骨架图 第59页/共74页第六十页,共74页。 (8 8)钢筋混凝土梁中应设置直径不小于)钢筋混凝土梁中应设置直径不小于8mm8mm或或1/41/4主钢筋直径的箍筋,其最小配筋率,主钢筋直径的箍筋,其最小配筋率,R235R235(Q235Q235)钢筋为)钢筋为0.18%0.18%,HRB335HRB335钢筋为钢筋为0.12%0.12%。当梁中配有按受力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或在连续梁、悬臂梁近中间支点。当梁中配有按受力计算需要

59、的纵向受压钢筋,或在连续梁、悬臂梁近中间支点(zhdin)(zhdin)位于负弯矩区的梁段,应采用封闭式箍筋,同时,同排内任一纵向钢筋,离箍筋折角处的纵向钢筋(角筋)的距离不应大于位于负弯矩区的梁段,应采用封闭式箍筋,同时,同排内任一纵向钢筋,离箍筋折角处的纵向钢筋(角筋)的距离不应大于150mm150mm,如大于,如大于150mm150mm,应设复合箍筋。各根箍筋的弯钩接头,在纵向其位置应交替布置。,应设复合箍筋。各根箍筋的弯钩接头,在纵向其位置应交替布置。 第60页/共74页第六十一页,共74页。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梁高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梁高的1/21/2和和400mm400mm;当所箍钢筋为

60、按受力需要的纵;当所箍钢筋为按受力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不应大于所箍钢筋直径的向受压钢筋时,不应大于所箍钢筋直径的1515倍,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倍,且在任何情况下不应大于大于400mm400mm。在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搭接钢筋受拉时不。在钢筋搭接接头范围内的箍筋间距,当搭接钢筋受拉时不应大于钢筋直径的应大于钢筋直径的5 5倍,且不大于倍,且不大于100mm100mm;当搭接钢筋受压时不应大于;当搭接钢筋受压时不应大于钢筋直径的钢筋直径的1010倍,且不大于倍,且不大于200mm200mm。在支座中心两侧各相当于长度不小。在支座中心两侧各相当于长度不小于一倍梁高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宜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