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学习教案_第1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学习教案_第2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学习教案_第3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学习教案_第4页
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环评工程师考试资料(zlio) 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影响评价第一页,共66页。2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4. 2010年我国大部地区(dq)遭遇严重干旱,其中西南5省市地区(dq)上千万人饮 水困难,干旱预警等级达: A. 轻度干旱 B. 中度干旱 C. 严重干旱 D. 特大干旱 5. 全国七大水系中有约四分之一是:A. 生活用水使用标准的类水B. 可供工业使用的类水 C. 可供农业灌溉的类 D. 连农业灌溉都不能使用的劣类水 6. 2009年我国的“血铅事件”发生在:A.湖南武冈 B. 陕西凤翔 C. 福建上杭 D. 广

2、东清远E. 以上都是第1页/共65页第二页,共66页。2.8万亿m3 2200m313亿人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第2页/共65页第三页,共66页。水泥厂印染厂造纸厂全球(qunqi)9亿人无洁净饮用水 每天5000名儿童死亡 第3页/共65页第四页,共66页。地球缺水了地球渴了第4页/共65页第五页,共66页。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ngji)(pngji)8.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8.2 相关水环境标准相关水环境标准8.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ngji)工作程序工作程序8.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

3、ngji)等级及范等级及范围围8.5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pngji)8.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8.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ngji)第5页/共65页第六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河流(包括河口)、湖泊、水库。考虑到地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河流(包括河口)、湖泊、水库。考虑到地表水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在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表水与海洋之间的联系,在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pngji)时,还包括有关海时,还包括有关海湾(包括海岸带)的部分内容。

4、湾(包括海岸带)的部分内容。 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体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质、水生物组成,以及水生物组成,以及(yj)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能。8.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6页/共65页第七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凡对水环境质量可以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的来源,统称水污染凡对水环境质量可以造成有害影响的物质和能量输入的来源,统称水污染(wrn)源;输入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污染

5、源;输入的物质和能量,称为污染(wrn)物或污染物或污染(wrn)因子。因子。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wrn)物有耗氧有机污染物有耗氧有机污染(wrn)物、营养物、有机毒物、重金属、非物、营养物、有机毒物、重金属、非金属无机毒物、病原微生物、石油类、热量和放射性核素等。金属无机毒物、病原微生物、石油类、热量和放射性核素等。 污染源按产生污染源按产生(chnshng)(chnshng)和进入环境的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和进入环境的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 按污染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如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按污染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如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如耗氧有机物非持久

6、性污染物(如耗氧有机物);); 酸碱污染物;酸碱污染物; 热污染;热污染;水污染源分类水污染源分类(fn li)8.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7页/共65页第八页,共66页。持久性污染物:指在地表水中很难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分解、持久性污染物:指在地表水中很难由于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分解、沉淀或挥发的污染物。沉淀或挥发的污染物。如在悬浮物甚少,沉降作用不明显如在悬浮物甚少,沉降作用不明显(mngxin)(mngxin)水体中的无机盐类、重金水体中的无机盐类、重金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属、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通过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比值来判定,通过生化需氧量与化学需氧量比值来判定,BOD

7、/COD0.3BOD/COD0.3,判别其为持,判别其为持久性污染物。久性污染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指在地表水中由于生物非持久性污染物:指在地表水中由于生物(shngw)(shngw)作用而逐渐减少的污染物。作用而逐渐减少的污染物。如耗氧有机物,如耗氧有机物,BOD/COD0.3BOD/COD0.3则判别其为非持久性污染物。则判别其为非持久性污染物。酸碱污染物:各种废酸、废碱等,表征酸碱污染物的水质参数是酸碱污染物:各种废酸、废碱等,表征酸碱污染物的水质参数是PHPH值。值。废热:表征废热的水质参数为水温。废热:表征废热的水质参数为水温。 8.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8页/共65页第九页,共66

8、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无机无毒物质无机无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无机有毒物质有机无毒物质有机无毒物质有机有毒物质有机有毒物质含含义义排入水体中的酸、碱及一般的无机盐类重金属Hg、Cd、Pd等,但也包括As、Se等非金属元素有机无毒物主要指耗氧有机物有机且有毒,如农药、苯、硝基苯等来来源源矿山排水及许多工业废水、碱法造纸化工厂人类排放的生活污水和大部分工业废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等举举例例化肥、农药、粘胶纤维、酸法造纸等工业的废水有机汞化合物如烷基汞、苯基汞,氰化物主要是耗氧有机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等酚类化合物、有机农药、聚氯联

9、苯、多环芳烃类特特点点 破坏了水体的自然缓冲作用,抑制着细菌及微生物的生长,妨碍着水体自净,腐蚀着管道、水工建筑物和船舶,增加了水中的一般无机盐类和水的硬度具有强烈的生物毒性,它们排入天然水体,常会影响水中生物,并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康。具有明显的累积性,可使污染影响持久和扩大这些物质过多地进入水体,会造成水体中溶解氧严重不足甚至耗尽,从而恶化水质,并对水中生物的生存产生影响和危害种类很多,且这类物质的污染影响、作用也不同第9页/共65页第十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10页/共65页第十一页,共66页。Environ

10、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11页/共65页第十二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水体自净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水体自净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时间的推移用,使排入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时间的推移(tuy)(tuy),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称之为水体的自净作用。中自然降低,称之为水体的自净作用。 简单的说,水体受到污染后,靠自然能力逐渐变洁的过程称为水体的自简单的说,水体受

11、到污染后,靠自然能力逐渐变洁的过程称为水体的自净。净。 水体水体(shu t)(shu t)自净特自净特征征8.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12页/共65页第十三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特征:1)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在连续自净过程中,总趋势是浓度逐渐下降。2)大多数有毒污染物经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转变为低毒或无毒化合物。3)重金属一类污染物,从溶解状态(zhungti)被吸附或转变为不溶性化合物,沉淀后进入底泥。4)复杂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利用和分解。5)不稳定的污染物在自净过程中转变为稳定的化合物。6)在自净过程的初期,水中溶解氧数量急剧下降

12、,到达最低点后又缓慢上升,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7)随着自净过程的进行,生物种类和个体数量也逐渐随之回升,最终趋于正常的生物分布。 8.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第13页/共65页第十四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1 基本概念基本概念1 1)物理过程)物理过程其中包括混合、稀释、沉淀、扩散、挥发等过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在这一系列的其中包括混合、稀释、沉淀、扩散、挥发等过程。水体中的污染物质在这一系列的作用下,其浓度得以降低。作用下,其浓度得以降低。混合稀释作用只能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不能减少其总量。混合稀释作用只能降低水体中污染物的浓度,不能减少

13、其总量。沉淀作用对于水体来说是净化过程,但对于底泥来说污染物的量反而增加。沉淀作用对于水体来说是净化过程,但对于底泥来说污染物的量反而增加。 2 2)化学过程)化学过程 污染物在水体中发生的理化性质变化的化学反应,使得污染物在水体中发生的理化性质变化的化学反应,使得(sh de)(sh de)污染物质的存污染物质的存在形态发生变化和浓度降低。在形态发生变化和浓度降低。 包括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吸附和凝聚等作用。包括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分解、化合、吸附和凝聚等作用。 氧化氧化- -还原反应在水体化学净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还原反应在水体化学净化过程起着重要作用。3 3)生物过程)生

14、物过程水体中的有机水体中的有机(yuj)(yuj)污染物由于水体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分解、氧化并转化为无害、污染物由于水体中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分解、氧化并转化为无害、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浓度降低。稳定的无机物,从而使浓度降低。影响生物自净关键因素是溶解氧的含量、有机影响生物自净关键因素是溶解氧的含量、有机(yuj)(yuj)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及微生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性质、浓度及微生物的种类、数量等。数量等。第14页/共65页第十五页,共66页。8.2 相关相关(xinggun)水水环境标准环境标准*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hunjng)质量标准质量标准 GB38382002(重点掌握)(重点

15、掌握)地下水环境地下水环境(hunjng)质量标准质量标准 GB/T14848 (一般了解)(一般了解) 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一般了解)(一般了解)*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重点掌握)(重点掌握)* 环境环境(hunjng)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hunjng)(HJ/T2.3-93)其他水环境其他水环境(hunjng)质量标准还有质量标准还有:渔业水质标准(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

16、J302093)等)等第15页/共65页第十六页,共66页。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hunjng)(hunjng)质量标准(质量标准(GB3838GB383820022002) 1. 水域环境功能水域环境功能(gngnng)分分为五类为五类I类:类: 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主要适用于源头水、国家自然保护区;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珍稀水生生物栖息地、鱼虾、鱼虾(y xi)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类产卵场、仔稚幼鱼的索饵场等;III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

17、鱼虾类: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二级保护区、鱼虾(y xi)类越冬类越冬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场、洄游通道、水产养殖区等渔业水域及游泳区;IV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接触的娱乐用水区;V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类:主要适用于农业用水区及一般景观要求水域。同一水域兼有多种适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同一水域兼有多种适用功能的,执行最高功能类别对应的标准值!某水体具有水产养殖、娱乐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功能,该水体应执某水体具有水产养殖、娱乐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功能,该

18、水体应执行()类?行()类?第16页/共65页第十七页,共66页。8.2 相关相关(xinggun)水水环境标准环境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重点掌握)(重点掌握)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一般了解)(一般了解) 海水水质标准海水水质标准 GB30971997(一般了解)(一般了解)*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重点掌握)(重点掌握)*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HJ/T2.3-93)其他其他(qt)水环境质量标准还有水环境质量标准还有:渔业水质标准(渔

19、业水质标准(GB1160789),),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生活饮用水源水质标准(CJ302093)等)等第17页/共65页第十八页,共66页。污水污水(w shu)(w shu)综合排放标准(综合排放标准(GB8978GB897819961996) 该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该标准按照污水排放去向,分年限规定了69种水污染物最高允种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许排放浓度(nngd)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和部分行业最高允许排水量。 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的环境影适用于现有单位水污染物的排放管理,以及建

20、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响评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竣工验收及其投产后的排放管理。 1997年年12月月31日前建设日前建设(jinsh)的单的单位位1998年年1月月1日后建设日后建设(jinsh)的单位的单位!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国家综合排放标准与国家行业排放标准不交叉执行。第18页/共65页第十九页,共66页。标准标准(biozhn)分级分级(1)排入排入GB3838-2002 III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类水域(划定的保护区和游泳区除外)和排入GB3097-1997中二类中二类海域的污水海域

21、的污水(w shu),执行一级标准。,执行一级标准。(2)排入排入GB3838-2002 IV、V类水域和排入类水域和排入GB3097-1997三类海域的污水三类海域的污水(w shu),执行二,执行二级标准。级标准。(3)排入设置二级污水排入设置二级污水(w shu)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w shu),执行三级标准。,执行三级标准。(4)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w shu)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w shu),必须根据排水系,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别执行“(1)”

22、和和“(2)”的规定。的规定。(5) GB3838-2002中中I、II类水域和类水域和III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类水域中划定的保护区,GB3097-1997中一类海域,中一类海域,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禁止新建排污口,现有排污口按水体功能要求,实行污染物总量控制,以保证受纳水体水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质符合规定用途的水质标准。排入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排入一般工业用水区及人体非直接(zhji)(zhji)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的污水,执行几级标准?接触的娱乐用水区的污水,执行几级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G

23、B897819961996)第19页/共65页第二十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3地表地表(dbio)水环水环境影境影响评响评价工价工作程作程序序第20页/共65页第二十一页,共66页。8.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dngj)及范围及范围污水排放量污水排放量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受纳水域的规模受纳水域的规模受纳水域对水质要求受纳水域对水质要求 与建设项目排污有关与建设项目排污有关与地表水环境有关与地表水环境有关污水排放量越大,水质污水排放量越大,水质(shu zh)(shu zh)越复杂,评价等级越高越复

24、杂,评价等级越高;受纳水域规模越小,水质受纳水域规模越小,水质(shu zh)(shu zh)要求严格,评价等级要求严格,评价等级越高。越高。评价工作等级评价工作等级(dngj)(dngj)分为三级!分为三级!第21页/共65页第二十二页,共66页。污水排放量污水排放量按照日排放量按照日排放量Q(m3/d)分成)分成(fn chn)5个等级:个等级: Q20000 20000Q10000 10000Q5000 5000Q1000 1000Q 200注意: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注意:污水排放量中不包括间接冷却水、循环水以及其他(qt)含污染含污染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

25、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物极少的清净下水的排放量,但包括含热量大的冷却水的排放量。第22页/共65页第二十三页,共66页。复杂:复杂:污染物类型数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或者只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cnsh)数目数目10。中等:中等:污染物类型数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cnsh)数目数目10;或者只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或者只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cnsh)数目数目7。简单:简单:污染物类型数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cnsh)

26、数目数目7。污水污水(w shu)水质的复水质的复杂程度:杂程度:持久性污染物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非持久性污染物酸和碱酸和碱热污染热污染第23页/共65页第二十四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河流:按多年平均河流:按多年平均(pngjn)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pngjn)流量流量划分。划分。大河:大河: 150m3/s;中河:中河:15150 m3/s;小河:小河:15m3/s。湖泊和水库:以枯水期湖泊、水库的平均湖泊和水库:以枯水期湖泊、水库的平均(pngjn)水深和水水深和水面积划分水域规模面积划分水域规模 受纳受纳(shu

27、n)水域水域的规模:的规模:当平均水深当平均水深10m时时当平均水深当平均水深10m时时大湖大湖(库库):25km2大湖大湖(库库):50km2中湖中湖(库库):2.525km2中湖中湖(库库):550km2小湖小湖(库库) :2.5km2小湖小湖(库库) :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chogu)了规定的水质标准。了规定的水质标准。 Si,j 标准指数;ci,j 评价因子i在j点的实测统计代表值;cs,i 评价因子i的评价标准限值。 第45页/共65页第四十六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5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地表水环境现状调

28、查(dio ch)与评价与评价 2)特殊(tsh)水质因子sjsfjfjDODODODODODODOS,sjsjjDODODODODOS,910,)6 .31/(468TDOf(2)(3)(4)DO的标准指数某水温、气压下的饱和溶解氧浓度,mg/Lj点的溶解氧实测统计代表值,mg/L溶解氧的评价标准值,mg/L水温,第46页/共65页第四十七页,共66页。例题:气温为例题:气温为2323时,某河段时,某河段(h dun)(h dun)溶解氧浓度为溶解氧浓度为6.5mg/L6.5mg/L,已知该河段,已知该河段(h dun)(h dun)属于属于IIIIII类水体,如采用单类水体,如采用单项指数

29、法评价,其指数为()。(根据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根据GB3838GB383820022002,IIIIII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类水体溶解氧标准为 5.0mg/L 5.0mg/L)解:根据解:根据求得求得23时的时的DOf8.57mg/L。根据根据已知已知 DOs5.0mg/L,DO j=6.5mg/L代入得代入得SDO,j=0.58第47页/共65页第四十八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5 地表水环境地表水环境(hunjng)现状调查现状调查与评价与评价SpH,j 标准指数;pHj pH的实测统计代表(dibio)值;pHsd 评价标准

30、中pH的下限值;pHsu 评价标准中pH的上限值。第48页/共65页第四十九页,共66页。例题:某水样例题:某水样pHpH为为1313,如采用,如采用(ciyng)(ciyng)单项指数法评价,单项指数法评价,其指数为?其指数为?解:解:pH值大于值大于7,所以采用,所以采用S pH,jpH su=9, pH j=13 ,代入得代入得 S pH,j= 3第49页/共65页第五十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5 地表水环境现状地表水环境现状(xinzhung)调查与评价调查与评价实测统计代表实测统计代表(dibio)值计算值计算极值法:适用于某水

31、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少,水质浓度极值法:适用于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少,水质浓度变幅大。变幅大。均值法: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多,水质浓度变幅小。均值法:某水质因子的监测数据量多,水质浓度变幅小。内梅罗法:某水质因子有一定的监测数据量,水质浓度内梅罗法:某水质因子有一定的监测数据量,水质浓度变幅较大。变幅较大。第50页/共65页第五十一页,共66页。水质水质(shu zh)参数的取值:参数的取值: 单项水质参数(cnsh)评价可采取多次监测的平均值,但是如果该水质参数(cnsh)数值变化大,则可取平均值与极值的均方根作评价参数(cnsh)值,即内梅罗平均值。式中:式中:C某参数的评价浓度值;某参

32、数的评价浓度值;C均均某参数监测数据(共某参数监测数据(共k个)的平均值;个)的平均值;C极极某参数监测数据集中的极值。某参数监测数据集中的极值。222ccc极均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5 地表水环境现状地表水环境现状(xinzhung)调查与调查与评价评价第51页/共65页第五十二页,共66页。例题:某水域例题:某水域(shuy)(shuy)经经5 5次监测溶解氧的浓度为:次监测溶解氧的浓度为:5.6mg/L5.6mg/L,6.1mg/L6.1mg/L,4.5 mg/L4.5 mg/L, 4.8mg/L 4.8mg/L,5.8mg/L5.8mg/L,

33、用内梅罗法计算溶解氧的统计,用内梅罗法计算溶解氧的统计 浓度值是()浓度值是()mg/Lmg/L。解:解:C均均(5.6+6.1+4.5+4.8+5.8)/5=5.36mg/LC极极4.5mg/L代入公式:代入公式:得得 C4.95mg/L。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222ccc极均第52页/共65页第五十三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与评价与评价一、预测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二、水质预测因子的筛选三、河流水体中污染物的对流和扩散混合四、预测方法(fngf)的选择

34、与预测条件的确定五、水质模型的选用六、常用水质模型介绍第53页/共65页第五十四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一、预测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一、预测范围和预测点的布设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与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相同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的范围与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相同或略小。确定预测范围的原则与现状调查相同。或略小。确定预测范围的原则与现状调查相同。在预测范围内应布设适当在预测范围内应布设适当(shdng)(shdng)的预测点,通过预测这些的预测点,通过预测这些点所受的环境影响来全面反映建设项目对该范围内地表水点所受的环境影响来全面反映建设项目

35、对该范围内地表水环境的影响。环境的影响。 当拟预测溶解氧时,应预测最大亏氧点的位置及该点的浓度,当拟预测溶解氧时,应预测最大亏氧点的位置及该点的浓度, 但是分段预测的河段不需要预测最大亏氧点。但是分段预测的河段不需要预测最大亏氧点。排放口附近常有局部超标区,如有必要可在适当排放口附近常有局部超标区,如有必要可在适当(shdng)(shdng)水水域加密预测点,以便确定超标区的范围。域加密预测点,以便确定超标区的范围。环境现状监测点;水文特征突然变化和水质突然变化处的上、下游;重要水工建筑物附近;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预测点。当需要预测河流(hli)混合过程段的水质时,应在该段河流(hli)中布设若

36、干预测点。8.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与与评价评价第54页/共65页第五十五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二、水质预测因子的筛选二、水质预测因子的筛选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实施过程各阶段拟预测的水质参数应根据工程分析和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当地的环保要求筛选和确定,和环境现状、评价等级、当地的环保要求筛选和确定,各阶段预测水质参数彼此不一定相同各阶段预测水质参数彼此不一定相同 。拟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拟预测水质参数的数目(shm)(shm)应既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一应既说明问题又不过多。一般应

37、少于环境现状调查水质参数的数目般应少于环境现状调查水质参数的数目(shm)(shm)。 8.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与与评价评价第55页/共65页第五十六页,共66页。ISE越大说明(shumng)建设项目对河流中该项水质参数的影响越大。 式中: ISE水质参数的排序指标; cp项目(xingm)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 Qp项目(xingm)的废水排放量, m3/s ; csi水污染物的地表水水质标准,mg/L: ch评价河段水污染物的浓度,mg/L; Qh评价河段的流量,m3/s。8.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56页/共65页第五十

38、七页,共66页。8.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与评价与评价第57页/共65页第五十八页,共66页。2、预测条件受纳水体的水质状况拟预测的排污状况预测的设计水文条件水质模型(mxng)参数和边界条件(或初始条件)8.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第58页/共65页第五十九页,共66页。8.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与与评价评价第59页/共65页第六十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与与评价评价1、水质模型的空间维数、水质模型的空间维数不

39、考虑不考虑(kol)混合距离的重金属污染物、部分有毒物质及其他持久混合距离的重金属污染物、部分有毒物质及其他持久性物质的下游浓度预测,可采用零维模型。性物质的下游浓度预测,可采用零维模型。对于小型河流中的有机物降解性物质,可采用零维模型分段模型,对于小型河流中的有机物降解性物质,可采用零维模型分段模型,但计算精度和实用性较差,最好用一维模型求解。但计算精度和实用性较差,最好用一维模型求解。大多数的河流水质预测评价采用一维模型,对于大中型河流中的废大多数的河流水质预测评价采用一维模型,对于大中型河流中的废水排放,横向浓度梯度(变化)较明显,需要采用二维模型进行水排放,横向浓度梯度(变化)较明显,

40、需要采用二维模型进行预测评价。在河流水质预测评价中,一般不采用三维模型。预测评价。在河流水质预测评价中,一般不采用三维模型。在混合过程段下游(xiyu)河段(xL),可以采用一维模型;在混合过程段(xL),应采用二维模型。第60页/共65页第六十一页,共66页。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8.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yc)与与评价评价式中:L混合段长度,m;B河流宽度,m;a排放口到岸边的距离(jl),m;H平均水深,m;u河流平均流速,m/s;I河流底坡,m/m。 2/1)(0065. 0058. 0()6 . 04 . 0(gHIBHBuaBL第61页/共65页第六十二页,共66页。Environm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