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工业学院马克思末试题_第1页
太原工业学院马克思末试题_第2页
太原工业学院马克思末试题_第3页
太原工业学院马克思末试题_第4页
太原工业学院马克思末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共 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1. 马克思主义认为,哲学是(B )A.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 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C. 人们自发形成的世界观D. 人们对人生目的意义的根本观点2. 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是 ( C )A. 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B. 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C. 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D. 一部分哲学的基本问题3.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D )A. 是否信仰上帝或菩萨B. 有否高尚的理想C. 是否承认世界只有一个本原D. 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回答4. 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 ( B )A. 形而上学

2、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 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 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 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5.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 ( D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B.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关系问题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6.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 A )A. 客观实在性B. 运动变化性C. 可知性D. 广延性7. 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世界一切事物的最小单位 , 是堆砌宇宙大厦的“宇宙砖”。这是一种 ( D )A. 朴素唯物主义的物质观B. 庸俗唯物主义的物质观C. 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D

3、.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物质观8. 意识的本质是 ( C )A. 人脑的分泌物B. 人与生俱来的特性C. 人脑的机能和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D. 观念的综合9. 下列选项中 ,正确说明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 ( A )A. 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B. 物质是运动的形式 , 运动是物质的内容C. 物质是运动的原因 , 运动是物质的结果D. 物质是运动的本质 , 运动是物质的现象10. 时间和空间是 (C )A. 物质的唯一特性B. 物质的根本属性C. 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D. 物质运动的根本原因11.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A.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B. 对立统一的观点C.

4、质量互变的观点D. 否定之否定的观点12. 下列选项中 ,比喻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是 ( C )A. 夕阳无限好 , 只是近黄昏B.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C.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D. 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13.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 ( C )A. 观察实验方法B. 逻辑推理方法C. 矛盾分析法D. 归纳演绎方法14. 矛盾的基本属性是 ( B )A. 普遍性和特殊性B. 斗争性和同一性C. 变动性和稳定性D. 绝对性和相对性15. 下列选项中 , 体现矛盾双方相互转化这一哲学道理的是 ( A )A. 乐极生悲,苦尽甘来B. 月晕而风 , 础润而雨C.

5、千里之行,始于足下D. 野火烧不尽 , 春风吹又生16.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这句话在哲学上讲 ( C )A. 矛盾的普遍性B. 矛盾的斗争性C. 矛盾的特殊性D. 矛盾的同一性17. 列宁指出: “如果要开一张包治百病的丹方 ,或者拟定一个适用于一切情况 的一般准则那是很荒谬的。”其荒谬在于违背了 (B )A. 任何事物都包含矛盾的原理B. 不同的矛盾只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的原则C. 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的原理D.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原理18. 中国古代哲学家公孙龙“白马非马”之说的错误在于割裂了 (D )A.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B. 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关系C. 矛盾主

6、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D.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19. 在实际工作中 ,要注意掌握分寸 , 防止“过”或“不及” ,这在哲学上属 于 (D )A. 抓事物的主要矛盾B. 确定事物的质C .认识事物的量D .把握事物的度20. 下列选项中 ,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 ( C )A. 世上无难事 , 只怕有心人B. 祸兮福所倚 , 福兮祸所伏C. 千里之堤 , 溃于蚁穴D. 月晕而风 , 础润而雨21. 辩证的否定即“扬弃” ,它的含义是指 (D )A. 抛弃B. 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的组合C. 纯粹的否定D. 既克服又保留22. 下列选项中,属于因果联系的是 ( C )A. 风来雨

7、至B. 冬去春来C. 摩擦生热D. 电闪雷鸣23. 下列俗语中表达必然性的有 (B )A. 因祸得福B. 种瓜得瓜 , 种豆得豆C. 塞翁失马 , 焉知非福D. 失败是成功之母24. 古代哲学家荀子说 : “天行有常 , 不为尧存 , 不为桀亡”学道理是 (D )A.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 D 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25. “拔苗助长”的事例是 (C )A. 重视可能性的表现B. 忽视可能性的表现C. 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表现D. 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表现2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 B )A. 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感性认识B. 实践认识实践C

8、. 感觉知觉表象这句话体现的哲D. 概念判断推理27. 下列选项中 , 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 ( D )A. 直接性B. 主观性C. 摹写性D. 抽象性28. 最初人们把文盲定义为“不识字的人” ; 后来又把文盲确定为“看不懂现 代信息符号、 图表的人” ; 而现在联合国把文盲确定为“不能用计算机交流的 人”。从哲学上看 ,这表明( C )A. 人在确定事物的标准上起主导作用B. 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C. 人的认识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变化D. 人的认识是一个反复曲折的过程29. 判断一种观点对错的依据是 ( D )A. 伟人之言B. 吾人之心C. 众人意见D. 社会实践30.

9、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A. 主观唯心主义B. 客观唯心主义C. 辩证唯物主义D. 机械唯物主义31. 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D )A. 社会意识B. 人口因素C. 地理环境D. 生产方式32. 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钥匙是 (C )A. 阶级斗争史B. 思想发展史C. 劳动发展史D. 文化发展史(A )33. 马克思说 ,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的社会 , 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 的社会” , 这句话揭示了 (A )A. 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C. 生产关系是衡量社会形态的依据D. 物质生产的发展需要建立相应的生产关系34. 上层建筑是

10、指 ( D )A.科学技术B.社会意识C. 社会的经济制度D. 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及相应的制度和设施35.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 ( B )A.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C. 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D. 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36. “每一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 , 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 ,它就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A )A. 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B. 属于英雄创造历史的唯心史观C. 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D. 违背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7. 生产商品的劳动分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其中具体劳动的作用是 ( D )A.

11、创造新价值B. 创造剩余价值C. 创造必然价值D. 创造使用价值38. 货币之所以能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 ,是因为( B )A. 它能衡量其他商品价值的大小B. 它是社会劳动的产物 , 本身具有价值C. 它具有计量单位D. 它可以是观念上的货币39.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 , 在社会平均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需要的劳动时间 , 它是以( B )A. 具体劳动为尺度的B. 简单劳动为尺度的C. 复杂劳动为尺度D. 个别劳动为尺度的40. 资本积累 (A )A. 是资本家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B. 是资本家把分散资本集中为大资本C. 不受社会财富绝对增长的限制D

12、. 不会增大社会资本总额41.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 ( D )A. 生产与需要的矛盾 ;B.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 生产力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D.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的矛盾42.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 (A )A. 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B. 生产绝对过剩的危机C. 生产不足的危机D. 生产过剩的危机43. 剩余价值的源泉是 ( D )A. 雇佣工人的全部劳动B. 雇佣工人的必要劳动C. 雇佣工人的具体劳动D. 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44. 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根据是A. 资本各个部分在价值周转方式上不同B. 资本各个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不同C. 资

13、本各个部分的自然形态不同D. 资本各个部分在再生产过程中的职能不同45. 相对剩余价值的获得是 ( C )A. 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生产部门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B )C.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结果D. 延长工作日长度的结果46.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 ( A )A. 可变资本之比B. 不变资本之比C. 固定资本之比D. 流动资本之比47. 资本家采用先进技术的直接动因是 (D ) 。A. 降低劳动力价值B. 追逐绝对剩余价值C. 追逐相对剩余价值D. 追逐超额剩余价值4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私人垄断统治的发展表现在 ( D )A. 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现B

14、. 金融寡头的统治C. 国际垄断同盟的兴起D. 形成跨行业跨部门的混合联合企业4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 C )A. 消除生产无政府状态的垄断资本主义B.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互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C.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D. 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50.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寡头在经济上的统治主要借助于 (D )A. “代理制”B. “个人联合”C. “企业联合”D. “参与制”二、多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 , 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 , 并将 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 2 分, 共 10

15、 分)1. 辩证的否定是 (ABCD )A. 事物的自我否定B. 事物发展的环节C. 事物联系的环节D. 扬弃2.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 (ABCD )A. 发展变化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变化不完全同步B. 社会经济水平之间发展上的不平衡性C. 它的发展往往具有历史继承性D. 各种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3. 构成社会发展动力系统因素的有 (ABCD )A. 阶级斗争B. 人民群众C. 社会革命和改革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4. 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 , 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 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BCD )A. 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和价值

16、一致的原则进行的B. 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 , 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C. 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D. 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5.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主要有(ABCD )0A. 发生了新的科技革命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际垄断资本主义C. 阶级结构出现了新变化D. 经济结构出现了新变化三、简答题 (每题 5 分,共 20 分)1. 为什么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2.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3.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辩证关系。4.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原因及结果。四、论述题 (共 1

17、0 分)试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在当代如何深化对它的理解 ?五、材料分析题 :( 共 10 分)分析下列关于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的不同观点。【材料 1】孟轲说: “民为贵 ,社稷次之,君为轻。”荀子认为 : “君者,舟也; 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 (摘自孟子 )【材料 2】梁启超说 : “大人物心理之动进稍易其轨而全部历史可以改 观”, “舍英雄几无历史”。胡适说 : 英雄人物“一言可以兴邦 , 一言可以丧邦” ( 摘自饮冰室合集 )【材料 3】黑格尔认为 , 历史不是个人随意创造的 , 而是决定于某种“客观精 神”。伟大人物是“世界精神的代理人” ,

18、拿破仑代表了“世界精神” , 他“骑着马 驰骋全世界 , 主宰全世界”。世界历史是伟大人物和王朝的历史 , “而不是一般人民 的历史”。(摘自黑格尔 : 历史哲学 )请回答 :(1) 材料 1 的合理思想和局限性。(2) 分别指出材料 2 和材料 3 的思想倾向。(3) 材料 2 和材料 3 的共同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B2 C3 D4 B5 D6 A7 D8 C9 A 10 C11 A 12C 13 C 14 B 15 A 16 C 17 B 18 D 19 D 20 C21 D 22 C 23 B 24 D 25 C 26 B 27 D 28 C 29 D

19、 30 A31 D 32 C 33 A 34 D 35 B 36 A 37 D 38 B 39 B 40 A41 D 42 A 43 D 44 B 45 C 46 A 47 D 48 D49 C 50 D二、多项选择题1 ABCD2 ABCD3 ABCD4 BCD5 ABCD三、简答题1. 为什么说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 ?答 :(1)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探索、改造世界的对象性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它 具有物质性、 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2)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体 现在四个方面 :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 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实践推动了认识的 发展, 实践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

20、2. 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 ?答: 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是同一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包 含。相对之中有绝对 , 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相对真理不断向绝对真理转化 , 真理是一 个过程, 它永远处在由相对向绝对的转化和发展中。3. 简述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辩证关系。答: 社会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 ,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起促进或阻碍的反作用。所 以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变 化, 但上层建筑可以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巩固服务 , 其作用有积极与消极之分。所以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变化的经济基础的要求。4. 简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原因及结果。答: 经济全球化是指在生产、科技不断进步与发展 , 生产的社会化与国际化不 断提高的情况下 , 各国的经济活动在全球范围内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一体化过程。(1) 它的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