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人教版_第1页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限时集训9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人教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 6课后限时集训(九)全球气候变化与气候类型判读(限时:40 分钟)、选择题(2018 -湖北质检)下图示意亚洲部分区域 2013 年 5 月对流层 C浓度(颜色越深表示浓 度越大)的分布。读图,完成 12 题。【导学号:21490040】1.若仅考虑 CQ 的影响,在海拔相同的近地面,与地相比较,则地()A. 白天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大B. 白天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小C. 夜晚气温明显较低,昼夜温差大D. 夜晚气温明显较高,昼夜温差小2大气中的 CQ 增多可能使()A. 地球上淡水资源增加B. 北冰洋成为海上繁忙航线C. 热带雨林植被遭到破坏D. 极地动物生存环境得以改善1. C2

2、. B第 1 题,由图可以看出,地比地颜色浅,CQ 浓度小,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少,夜晚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气温低,昼夜温差大。第2 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温室效应增强,气温升高,会使极地的冰川融化,汇入大海,淡水资源反而减少,并且极地动 物的生存环境受到严重破坏,A、D 错误;北冰洋的极冰融化,此地的地理位置特殊,沟通各大洲,那么会成为繁忙的航线,B 正确;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 错误。(2018 合肥模拟)2016 年 11 月 4 日,巴黎协定正式生效,把“全球平均温升控制 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 2 C 之内”作为长期气温控制目标,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风险和 影响。据此完成 34

3、题。3. 全球温升可能带来的影响是()A. 阿尔卑斯山雪线降低B. 北冰洋通航时间延长C. 孟加拉湾海平面下降D. 东欧平原气候生长期缩短4.为了实现长期气温控制目标,可采取的措施2 / 6有()增加森林覆盖面积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降低单位 GDP 能耗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A.B.C.D.3. B4. A第 3 题,全球温升会导致山地积雪融化量增加,从而造成阿尔卑斯山雪线上升,故 A 项错误;全球温升会使北冰洋结冰时间缩短,从而延长其通航时间,故 B 项正确;全球温升会使冰川融化及海水热膨胀,从而导致孟加拉湾海平面上升,故 C 项错误;全球温升会使东欧平原地区气温升高,气候生长期延长,故 D

4、项错误。第 4 题,增加森林覆盖面积可以增加对温室气体的吸收,有利于实现长期气温控制目标,正确;降低化石能源使用比例可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正确;降低单位 GDP 能耗有利于减少化石燃料使用,从而抑制气温升高,正确;发展热带雨林迁移农业,砍伐森林会使森林面积减少,不利于实现长期气 温控制目标,错误。故选A 项。(2018 长沙模拟)读某山南北坡不同高度降水量和降水变率变化图(横轴表示测站的海拔,其中 441m 至 3 539m 表示北坡测站海拔、934 m 至 1 739 m 表示南坡测站海拔),回答 5 7 题。【导学号:21490041】5图中山脉可能为()A.阴山 B .贺兰山C.秦岭

5、D .天山6关于该山脉降水量及降水变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 降水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增的趋势不明显B.南北坡的最大降水高度均介于海拔1 600 m 与 2100m 之间C. 降水变率与降水量呈明显的正相关D. 南坡降水变率明显小于北坡,高山区变率也小于低山区7.据图推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山南坡为迎风坡3 / 6B. 该山南坡可能为背风坡4 / 6C. 该山降水越多,变率越大D. 该山南坡更适宜发展畜牧业5. D6.B7耳第 5 题,读图可知,图中山脉山麓地区的年降水量均在200 mm 以下,说明该地区气候干旱,降水量小;该山脉的坡向为南坡和北坡,由此可判断该山脉的走向大致为东西走向

6、;该山脉的北坡降水量大于南坡。阴山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南坡的降水量较北坡多,排除 A 选项;贺兰山为东北一西南走向,排除 B 选项;秦岭与我国 800 mm 年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排除 C 选项;天山的走向为东西走向,南部为封闭程度高的塔里木 盆地,受地形阻挡,水汽难以进入,导致天山南坡降水量小,而北部为西北部存在缺口的准噶尔盆地,有利于来自大西洋的水汽进入,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 使得天山北坡降水量较大,选项 D 正确。第 6 题,该山脉北坡降水量由山麓地带的不足150 mm 增加到最大降水高度处的约 470 mm,降水量随海拔升高而递增的趋势较为明显,选项A 错误;读图可知,该

7、山脉北坡的最大降水高度为 1 921 m,南坡的最大降水高度为 1 739 m,故选项 B 正确;降 水量与降水变率整体呈负相关,选项C 错误;南坡的降水变率明显大于北坡,选项D 错误。第 7 题,由第 5、6 题分析可知,天山北坡为迎风坡,南坡为背风坡,选项A 错误、选项 B正确;降水量与降水变率整体呈负相关,选项 C 错误;该山北坡降水量较南坡多,水分条件较南坡好,更有利于牧草的生长,更适宜发展畜牧业,选项D 错误。下图为北半球亚热带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沿海两地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读图,完成 89 题。5 / 6F 列统计图与地区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最接近的是& B9. A第 8

8、题,地区 59 月逐月累计降水量增加快,说明59 月降水多,应为大陆东岸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水多。第9 题,地 58 月逐月累计降水量变化不大,说明 58 月降水少,1012 月逐月累计降水量增加快,说明冬季降水多,为大陆西岸的地10. 3 个区的关系是()A.盈亏区 1、3 蕴含能量的多少等同于盈余区2B.盈亏区 1、 3 在地球上的面积大小等同于盈余区2C.盈余区 2 蕴含的能量,可以被输送到盈亏区1、3D.盈亏区 1、3 蕴含的能量,不可能被输送至盈余区211 若全球气候变暖()A.大气环流强度增大B .水循环彻底逆转C.地壳物质循环不变 D .自然带分布不会改变10. C11. A

9、第 10 题,低纬度地区太阳高度大,太阳辐射强烈,故9.A.C.地区利用当地典型农产品,可发展葡萄酿酒 B .橡胶加工甜菜制糖 D 杧果罐头加工 mail7M妣414血LM010|和( )( )6 / 61、3 为亏损区,2 为盈余区,但是各盈亏区热量多少、面积大小均无法判断,故A、B 错误。低纬度地区可通过大气环流、水循环等方式向高纬度地区输送余热,也可以反向输送实现热量交换,故 C 正确、D 错误。第 11 题,全球变暖后,大气环流强度可能增大。二、非选择题12.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 50 年更为明显;近

10、50 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 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 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下图为我国近30 年变化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IL.01970I帧19902000(笔手平均吒髭(D197D9019W2000(年)(1) 图中反映出我国近 30 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2) 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3) 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原因。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 3 点)(5)全

11、球气温升高与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以减少二氧化碳等 温室气体的排放?解析第(1)题,从我国近 30 年平均气温变化图和冬季平均气温变化图可直接读出。第(2)题,根据材料可知,我国北方增温更明显,进而推测世界气温的纬度变化。第(3)题,我国河西走廊农业生产缺水,降水增多会使粮食产量增加。第(4)题,全球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其影响可从对土地、陆地污水排放、港口等方面分析回答。第(5)题,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是人们燃烧化石燃料造成的,因此可从改善能源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节约能源等方面分析。答案(1)近 30 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12、7 / 6(2) 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3) 粮食产量会增加。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会有利于粮食生产。(4) 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 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5) 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马拉开波盆地位于委内瑞拉西北部,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拉开波湖湖区

13、。该湖区除北部委内瑞拉湾沿岸气候干旱、年平均降水量不足 500 毫米外,大部分地区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在1500 毫米以上。湖泊以东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约 88 万平方千米,流域内人口约 225 万,人烟稀少。8 / 6(1)分析马拉开波湖湖区“湿”“热”的原因。(2)说明甲、乙两地的气候特点及其形成原因。(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解析第 题,从影响湿度、气温的因素入手分析。湿与降水、蒸发、水域、地形有关;热与纬度、盆地地形有关。第(2)题,甲地位于低纬(赤道附近),受赤道低气压带控之有理即可。答案(1)湿:多对流雨和地形雨,降水丰沛;河流众多,湖泊面积大,气温高,蒸 发旺盛,水汽多;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扩散。热:纬度低,气温高;盆地地形,不易散热。(2)甲地全年高温多雨;形成原因是地处低纬,全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同时受暖流增温增湿影响, 全年多雨。乙地全年高温,一年分为干湿两季;形成原因是地处低纬, 全年高温,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东北信风带交替控制,干季时沿海山地阻挡了水汽进入。(3)观点一:应该大力发展水电。奥里诺科河水能资源丰富,发展水电可以促进经济发展, 修建大坝具有防洪、灌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