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归纳_第1页
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归纳_第2页
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归纳_第3页
自考大学语文重点归纳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考 -大学语文 -自考通归总寡人之于国也1简述孟子这个人以及孟子的作者?答:主张施仁政,行王道。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2本人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文章体现了孟子的王道思想,并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战国时代社会的不平等。3加点字解释领国之民不加少加:更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走:跑直步百步耳直:只数罟不入洿池数:细密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动词,王天下,以仁政统治天下王无罪岁也,斯天下之民至焉谨庠序之教罪:归罪岁:一年的收成认真办好学校的教育斯:这样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检:约束、制止发:发放4本文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反对霸政,推行仁政,反对战争,发展

2、生产使人民养生丧死无憾,再施以礼仪道德教育5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论述的?答:以“民不加多”、“民如何加多”为线索。6简述本文的内容结构?答: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梁惠王的治国方法跟邻国没有本质区别阐述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根本措施和应持的正确态度7简述孟子实行王道的措施有哪些?答:初步措施“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根本措施“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申之以孝悌之义”8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答:说明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9文章中所用的比喻“涂有饿莩”和用刀杀人却说“不是我杀,是刀杀”都说明了什么?答:说明了不顾百姓的死活,

3、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的谬论。10本文中“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材木不可胜用也”和“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可以无饥矣”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排比。11本文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答:先是用“五十步笑百步”的例子,批评梁惠王治理国家与邻国没有本质区别,这是“抑”;然后又提出实行王道的具体措施,这是“扬” ;先批评梁惠王不顾人民死活的做法,又指出只要不怪罪年成,就可以称王天下。在说理上,先易后难,步步推进。12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什么?答:演绎法“养生丧死无憾(大前提)”,“移民”、“移粟”是小恩小惠,没有实行王道。秋水1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在客观

4、上有何思想意义?答: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个人的认识和作为都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给我们的启示是人们不能囿于个人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不断进步。14加点字解释以及句子翻译秋水时至时:按季节东面而望东:动词,向东;东面:面朝东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少:小看,以?为少,动词;轻:轻视,以?为轻,动词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已:停止;虚:虚空而吾未尝以此自多者以:因为;多:自负;自多:自夸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听到各种道理,以为没有人比得上自己,这就时说的我呀。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现在我亲眼目睹了大海您难以穷尽的气势,

5、我如果不是亲自来到您的身边,那就很危险了,我将要永远被明白大道理的人所嘲笑。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拘于虚也不是像你刚才那样自夸水势的浩大吗?虚:居住的地方望洋向若而叹望洋:仰视的样子15本文的寓言特色时什么?答:本文虚构河伯与海若对话的寓言故事,将抽象的哲理形象化。海若是庄子思想观念的化身,河伯是庄子要批评的思想观点。16试谈本篇中的景物描写对表现主旨所起的作用?答:开头的景物描写,以河水与海水大小的对比,陪衬河伯与海若的不同思想境界,形象的突出了主题,为后文的发展作了铺垫。17试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红色字体看熟)答:主要是类比“礨空之在大海” 、“稊米之在大仓” 归纳法“四海之在天地” 、

6、“中国之在海内” 、“人卒九州” 演绎法大前提是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十分有限;小前提是孔孟是人;所以说孔孟之道既少又轻18下列句子各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比喻、排比吾在天地之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见少,又奚以自多?反诘、比喻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比喻、反诘计中国之在海内,不死稊米之在大仓乎?比喻、反诘此其比万物也,不似毫末之在于马体乎比喻、反诘五帝之所连,三王之所争,仁人之所忧,任士之所劳,尽此矣排比伯夷辞之以为名,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反诘五代史伶官传序19本

7、文文体是什么?答:是一篇史论。20谈谈本文的中心论点?答:中心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阐述了国家的盛衰取决于人事,而非天命。21加点字解释以及句子翻译?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与:给 其:语气副词,表命令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部、所有的智勇多困于所溺 溺:沉溺的人或事情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当他用绳索把燕王父子捆绑起来,用匣子放入梁朝君臣的首级,送进太庙,把箭还给先王,把成功的喜讯向他报告时,他的气概盛大,可说是够豪壮的。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

8、下沾襟,何其衰也一个军人在夜间一声呼喊,叛乱者四处响应,庄宗仓皇从东门逃出,没等见到叛贼,士卒就逃散,君臣面面相视,不知逃到哪里,以致于剪断头发,对天盟誓,泪流满面,沾湿衣襟,是何等衰败的景象。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旺,安逸享乐可以把自身毁掉。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祸患常是由细小的事情逐渐积累起来的,而充满智慧和勇敢的人大多被所沉迷的事物陷于困境。满招损,谦得益自满就要招致损害,谦虚就会有所补益22试以本文第二段为例,说明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世言晋王之将终也?)?答:主要是对比论证。庄宗消灭仇敌时,意气风发,极写其强盛;在大功告成,天下平定后,又极写

9、其衰败,在盛衰、成败、兴亡的对比中,阐述了本文的主旨。23识别文中所运用的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答:事实论据庄宗兴国及败亡的历史事实。理论论据尚书的话,以及警语“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24分析本文第三段(书曰: “满招损、谦得益。 ”?岂独伶人也哉)这段话的论证方法有哪些?答:演绎法,用名人名言论据,用来证明庄宗亡国的教训以及事实论据。25本文的写作风格是什么?答:欲抑先扬。论毅力26结合自身经验,谈谈本文所说道理有何启发意义?答:“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即只有具备坚韧毅力去战胜逆境,才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27加点字解释以及句子翻译?而顺逆两境又常

10、相间以迭乘及骤尝焉而阻力猝来又以为我蹇于遭逢常相参伍成败之数迭乘:交替呈现猝:突然蹇:引申为艰难参伍:交相错杂数:规律28简述本文写作目的是什么?答:本文写作于“百日维新”失败之后,作者勉励处于逆境之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而灰心,要以坚忍不拔的毅力战胜逆境,克服困难,继续从事改良运动。29本文是如何在论证过程中贯串正反对举方法的?请作具体分析?答:第一段“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第二段顺境与逆境相对比第三段遇挫折不退却,与旁观者对比第四段堆山者(功亏一篑)与填土者(持之以恒)对比全文围绕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彼与我进行正反对比30“更譬诸操舟?故彼岸不可达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及

11、说明了什么?答:比喻说明了有毅力可把逆境变顺境31孔子的“堆山”与“填土”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及说明了什么?答:比喻。比喻有无毅力的两种结果。32孟子的“掘井”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以及说明了什么?答:比喻。比喻没有毅力,半途而废,什么事情都不会成功。33指出文中运用层递手法的地方?答:第二段“志力薄弱之士”、“其次弱者” 、“稍强者” 、“更稍强者” 。四次递进。第三段操舟作比喻。“一日而返” 、“二三日而返” 、“五六日而返” 、三次递进。34文章的论述主要围绕什么?答:人生处于顺逆两境,顺逆两境可以相互转化,贵在坚持,持之以恒,三方面展开论述。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35本文所阐述的办北京大学的理

12、念是什么?答: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36如何理解“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答:强调大学的宗旨是“研究高深学问”,非为做官致富。文章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会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苦读,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底子。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误己误国。37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答: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论证方法。在正面阐述了办学的“三事” ,又从“三事”的反面“来大学是为了升官发财,同乎流俗”等方面一一加以对比,有破有立,立中带破,使正面的论点更加突出,针对性更强。38本文说理有何特点?答:富有针对性和现实意义。在结构上,这篇演讲辞思路非常清晰。

13、在语言上,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39文章第二段(一旦抱定宗旨?)? 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对比论证,批驳了读大学要做官发财的思想,阐述了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观点。容忍与自由40如何掌握“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答:首先这是一个不正确的态度,使人丧失了容忍的雅量。而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克服的途径是建立在“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理性观念之上。41不能“容忍”的心里根源是什么?答:是“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总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和行为”。42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归纳法中的例证法。43如何理解“言之有

14、物,明白清楚”的大家风范?答:从自身经验谈起,坦诚进行反思和批判,不着重从理论的层面进行剖析,而是从具体实例出发,将理论的阐述融汇于平易的白话之中,易于为读者接受。它是一种胸有成竹,透彻于心,而后返璞归真的境界。44本文的中心思想以及现实意义是什么?答:容忍为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提出容忍的理念、态度、度量,有一个核心就是和而不同。当今社会趋向于多极并存,多元化文化共存的局面。更需要我们具备“容忍”和“和而不同”的雅量和气度。45历史上不容异己的例子有哪些?答:思想自由宗教自由政治自由46王制的四诛是哪四诛及其实质是什么?答:摧残宗教信仰的自由阻碍了科学进步言论的自由假借鬼神的

15、名义,经常用蓍草占卜的迷信举动来蛊惑民众中国专制体制下禁止新思想、新学术、新信仰、新艺术的经典的根据。咬文嚼字48本文是什么文章?答:文艺专论。4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是指对于文学写作和阅读,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50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及其特点?答:主要采用了归纳法中的例证法。先说结论,再举例子。51在引用“套板反应”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答:演绎法。52本文多用什么修辞手法以及“联想起与习惯,习惯老是喜欢走熟路?” 说明了什么?答:多用比喻。用人走路比喻用滥字,说明了“套板反应”的道理。53李广射虎、推敲的例子说明了什么问题?答:李广射虎的例子说明了斟酌文字实际是在调

16、整思想感情。推敲说明了更改了文字就是更改了思想感情。54善于运用联想意义的例子是什么?答:是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55如何理解“字被人用得太滥”的例字?答:作者举此例就是为了说明人们写作时习惯用一些用滥了字词,习惯套板反应,不习惯创新。56作者认为“推好”还是“敲”好?答:文章写到“作者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赏的那么妥当”,所以作者自己认为还是“推”好。57作者认为郭沫若更改“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得如何?答:作者认为郭先生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似乎改的不妥。吃饭5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答:本文借“吃饭”为名,借题发挥,通过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等手法,发表

17、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59如何理解“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答:作者在文章中通过类比联想和巧妙比喻,从“吃饭”的实质变成了“吃菜”,联想到生活中一系列名实错误的现象,例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不在女人,请人吃饭实质是请人吃菜等等,这些现象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名实背离的现象。60如何理解“人类的创造和活动,不仅表示头脑的充实,并且证明肠胃的空虚”?答:人类最基本的需要是吃饱肚子,只有这样,人才能活下去。也就是吃饭问题才是人一切活动的根本原因。人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还能谈什么别的事情呢?这也是对“物质第一、精神第二”的辩证唯物论的形象比喻。61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论证方

18、法?答:主要采用了类比论证方法。用结婚、烧菜、厨房等比喻来类比说明作者要阐明的道理。62本文主要用了什么修辞方法?答:比喻。吃饭与结婚、好菜与乐曲、人间与厨房,这些东西本来毫不相干,相差甚远,将两者用来比喻同一件事情,更使得比喻效果出奇,艺术感染力更强。63本文体现了怎样的散文风格?它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个性?答:本文广征博引,处处涉笔成趣。显示出作者任性而发,洒脱自然的个性。我的世界观64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阐述了爱因斯坦的人生观“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政治思想民主主义宗教感情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追求和坚守。65体会作者“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人生观的意义?答:这是对人类相互依存

19、关系的一种强烈责任感。也就是你从别人那里取得,你就也要对别人给予。因此,我们要为那些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的人活着。整个人类社会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每个人都要采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活态度。而这种人生观是作为一个正常的人显而易见的,是不必深思就得出来的结论。66理解“人虽然能够做他所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所要想的”的意义?答:体现了作者的一种自律和宽容的态度。人应该勇于探索,做他想要做的事情,对世界有所贡献。但是,人不能有过分的贪欲,总想着索取,“要他所要想的” 。67如何理解“客观世界”是“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却又坚持探索“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宗教感情?答:体

20、现了作者“人的认识有限,宇宙是无限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对艺术、科学的探索永无止境,但是,人类并不因为“探索的永无止境”,而停止对客观世界的探索。而这种探索,成为自己毕生追求的“宗教感情”。68谈谈这篇讲词的文风与作者人格的一致性?答:文风是思想深远,语言质朴;见解独到,态度谦逊;坦率自然,真情涌动。同作者的人品是相一致的。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69罗素在教育上主张什么?答:主张自由教育,认为教育的基本目的应该培养“活动、勇气、敏感、智慧”四种品质。70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本文从思想方法的角度探讨了人们如何少犯错误的问题。论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探讨了产生愚蠢见识的原因,以及

21、避免愚蠢见识的方法。71概括本文所提出的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和避免愚蠢见识的途径?答:原因主观臆断自认为知道实际上并不知道自我中心主义听到与你相左的意见就发怒狂妄自大自尊心却使大多数人都看不到这一点途径科学的认知态度(根本方法)听取不同意见(根本方法)阐明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根本途径)72本文是如何通过例证方法来阐明自己的主要观点的?答:本文主要采取归纳法进行论证。从避免愚蠢见识的三个方法,到最后归纳出结论,属于例证法。在行文中,也是采取了例子说明问题的方法。73本文的行文风格有什么特点?答:逻辑层次清晰,论述周密严谨。“你”与“我”并用,使文章形成了你我之间的对话

22、的表达风格,产生了亲切、自然、贴切的效果。大量使用“如果”开头的句式,采用“业余”、“说不定”等等虚拟语,体现出作者谨慎的作风和谦和的态度。冯谖客孟尝君74简述战国策?答:属于国别体史书。西汉末年刘向编订,十二国策,三十三篇。75加点字及其句子翻译。左右以为君贱之,食以草具。答:左右认为孟尝君看不起他,就给他吃很差的饭。左右曰“乃歌夫长铗归来者也。”答:这就是那个唱长铗回去吧的人。窃以为君市义。答:我私下认为是为你买了义。孟尝君曰: “食之,比门下之客。”答:食物与门下其他客人一样。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揭:高举过:拜访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怪:奇怪衣冠:穿好衣服以何市而反?答:买

23、了什么东西回来?先生所为文市义者,乃今日见之。市义者:买的义乃:才76冯谖为孟尝君市义行为中的民本思想是什么?答:冯谖为孟尝君市义,求得百姓的拥护,巩固孟尝君的地位,在客观上减轻了百姓的负担,对百姓有一定好处。含有“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有着积极的意义。77冯谖有哪些性格特征?答:深谋远虑,机智果断,胆识过人。78本文有什么写作特点?答:先抑后扬。先描写冯谖没有能力,没有本事,这是先抑;然后再描写他的过人能力与本事,这是扬。79通过什么描写来突出冯谖的性格特征?答:通过对话描写以及用孟尝君的反衬方法来突出。垓下之围80简述史记?答: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全书一百三十篇。“本纪”十二篇; “表

24、”十篇; “书”八篇; “世家”三十篇; “列传”七十篇。又名太史公书 ,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81作者在文中对项羽倾注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作者肯定了项羽起兵灭秦的历史功绩,又批评他缺乏政治远见,专持武力以经营天下的致命错误。82垓下之围描绘了哪三个场景?各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答:四面楚歌,霸王别姬表现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暗示项羽不善用人,众叛亲离的困境。东城快战表现出项羽爱逞匹夫之勇,说到做到,展现了项羽勇猛无比以及不理解自己失败的原因的悲剧性。乌江自刎宁死不屈,揭示出项羽内心世界知耻重义的性格特征,以及走投无路,只能一死的英雄末路的心情。83作者在文章结尾处

25、运用了项羽的什么话,这表明了作者对项羽的什么评价?答:引用了项羽“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表现项羽至死不觉悟。84分析以下细节描写的作用。“虞兮虞兮”的悲歌答:表现了项羽英雄多情,而又无可奈何的心境。文中出现三次“天之亡我”答:表现项羽至死不觉悟。“瞋目而叱”答:表现项羽在失败关口仍有英雄气概。将宝马赠给乌江亭长。答:既是报答乌江亭长的好意,又是对战马的爱惜。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答:是对敌人的藐视,和视死如归的精神。张中丞传后叙85介绍韩愈?答: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他的文学主张是言之有物,辞必已出,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86本篇文章的特点是什么?答:议论和叙事并重。87加点字解释及其

26、句子翻译以为巡死而远就虏,疑畏死而辞服于贼。就虏:被俘辞服:说了屈服的话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尤:责备以千百就尽之卒,战百万日滋之师。就尽:就要覆灭日滋:一天天增加具食与乐,延霁云坐。具:备办延:请巡就戳时,颜色不乱,阳阳如平常。颜色:脸色阳阳:安详的样子虽愚人亦能数日而知死处矣。即使是很笨的人也能计算时日而且知道死期快到了。二公之贤,其讲之精矣。精:精密、周到。88体会并说明本文议论与叙事紧密结合的特色?答:前半部分是议论文,属于驳论。后部分是记叙文。前半部分驳斥了对张巡、许远守睢阳这件事情的诬蔑,赞扬了他们共同“守一城,捍天下”的历史功绩。后半部分记叙了南霁云的动人事迹,补叙了张巡、许远的

27、其它轶事。两个部分各有侧重,但相辅相成,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前面是后面的纲,后面是前面的事实佐证,紧密围绕主旨。89前面驳论采用了什么论据及其论证方法。?答:事实论据。类比法,连用两个比喻,以此证明睢阳被攻陷,势在必然。90说明张巡、许远及其南霁云的性格特征?答:张巡忠心报国,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以死报国。南霁云深明大义,疾恶如仇,忠贞刚烈。91南霁云的“抽刀断指”,“抽矢射塔”和张巡的“读书尽卷不错一字”,“于嵩取书架商的书问巡,巡应对无误”,“操笔立书”是什么描写?答:细节描写。92说明人物间的相互映衬贺衬托?答:张巡、许远、南霁云之间是相互映衬。南霁云与张

28、巡,显出两人的英雄气概。张巡与许远,突出许远的让贤,又映衬了张巡的才能。南霁云乞师贺兰一段,以反面人物贺兰的卑鄙反衬了南霁云的忠贞刚烈的性格特征。种树郭橐驼传93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答:文章通过郭橐驼善于养树的寓言故事,揭露了当时统治者政令繁多的社会弊端,阐发了作者养民治国的进步思想。94加点字解释及其句子翻译驼业种树业:以?为业且硕茂、早实以蕃。硕茂:高大茂盛实:结果实蕃:多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寿:活得长久孳:繁殖得多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天:自然规律致:使获得,让?自然发展性:树木的本性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手指去爪肤:树皮字而幼孩,遂而鸡豚字:养育遂:喂养好,使动用法其莳也若子,其

29、置也若弃答:在移栽它时,像爱护自己的子女,栽完后,不再管它,就像弃掉一般。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而茂之也。不抑耗其实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答:所以我是不妨害它的生长罢了,并不是有什么办法能使它高大茂盛;我只是不抑制损伤它的果实罢了,并不是有什么办法能使它的果实结的又早又多。然吾居乡,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答:可是,我住在乡里,看见当官的喜欢烦琐地发布命令,好像是很爱百姓,结果因此给人民带来祸患。故病且殆。病:困苦殆:疲劳95什么是识记?答:识记是一篇借为人物立传的形式发表议论的寓言性记文。96说明文章的类比方法?答:在说理上,从整体上采用“种树”与“治民”类比的方法。从

30、种树与治民的指导思想看,种树要“顺木之天,以致其性”,治民要“蕃吾生而安吾性”。形成类比在实际种树的方法,“其莳也若子,其置也若弃”,与治民要让百姓休养生息相类比在结果上,种树“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治民“若甚怜焉,而卒以祸”相类比97本文第三段的对比手法有什么作用?答:为下文进行种树与治民的类比作了充分的铺垫。98说明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方法?答:文章描写他植者种树,对种树马马虎虎的情况,仅一笔带过,写得十分简略;而对“爱之太殷,忧之太勤”的情况则详细加以描写。详写这种情况是为了与后面“长者好烦其令”进行类比,使文章脉络前后照应,贯通一致。赵武灵王胡服骑射99简述资治通鉴?

31、答: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起于战国,下到五代,是我国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100 介绍司马光?答:北宋著名史学家,主张编写了资治通鉴。101 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是什么?答:推动了整个中原骑射的发展,标志我国由车战时代进入了“骑射”时代,在中国军事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大事件。胡服骑射,大大有利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民族日趋融合。赵武灵王的改革,在促进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改革上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02 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令为什么能够成功推行?答:耐心说服,循循善诱,不强行推行以朝中重臣,自己的叔叔作为突破口,抓住关键,重点突破,起到典型带动的作用。亲自上门做说服工作,把说服工作做

32、到家说服的角度很有说服力,以理服人:即将国家利益放在首位。103 赵武灵王如何说服公子成的?答:先派人去说服公子成,作为朝廷的重臣对推行胡服骑射的重要性“从政先信于贵”亲自上门说服,重点从胡服骑射对于赵国“已备四境之难,报中山之怨”,从对国家有利的角度说服公子成。104 本文主要通过什么来刻画人物的?答:对话方式说理,来刻画人物。前赤壁赋105 前赤壁赋时一篇什么文?答:时一篇文赋,即散文化的赋。106 课文主旨是什么?答:通过泛舟赤壁之下的所见所感,以及主客之间的相互辩驳,反映了作者由故作旷达到陷入苦闷,又由苦闷转为解脱的思想过程,表现了作者虽身处逆境仍然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107

33、作为一篇文赋, 前赤壁赋在行文上有什么特点?答:主客对答,抑客伸主。108简述本赋的情感变化线索?答:文章以作者感情的变化为贯串全文的内在线索描写作者泛舟赤壁,起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之感。描写作者听到箫声之悲发问,引起客人关于人生无常的议论。描写作者对客人议论的反驳,阐述“变”与“不变”的道理,转悲为喜,主客精神得到解脱。109 说明文中描写的清风、江水、明月的写景句及其与抒情的关系?答:“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月出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文中抒情与写景的关系作者在充分感受了清风、明月、江水的美好之后,才产生如在天空遨游之感和绝尘而去之情。文中先写景,然后因景生情

34、,借景寓理,三者互相生发,互为表里。110说明主客问答,实质反映了作者思想矛盾的两个对里面?答: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最后“主”终于说服了“客”,反映了其思想中积极的一面战胜了消极的一面,从而肯定了积极乐观的人生观。111作者是如何描绘箫声的?答:从三个方面进行描写声音,余音,产生的艺术感染力。112描写的景物有哪些?答:江水、清风、明月。先妣事略113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追忆亡母的短暂而艰辛的一生,歌颂了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114介绍归有光?答:明代优秀散文家,他的散文长于记叙

35、抒情,以简洁的语言写人叙事,寄托自己的感情。115母亲的性格特征是怎样的?答:是一位勤俭、勤劳、待人厚道、严以教子的劳动妇女。116说说这篇文章叙事的特色?答:简洁省净。运用白描,极少采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更没有强烈地抒情,只是通过简略地叙事,抒发了自己的情感,歌颂了自己的母亲。117说明本文的细节描写?答:本文没有描写母亲什么惊天地、动鬼神的大事,只是记载母亲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也就是细节。118作者记叙外祖父家的情况有何作用?答:是对母亲的描写起到烘托作用。119本文的情感内容是什么?答:用白描手法,运用典型细节,在字里行间流动着作者对母亲的悲痛之情。马伶传120 本文的主旨是什么?答:

36、通过马伶与李伶较量技艺先败后胜,说明文艺创作的成功在于深入和熟悉生活,并要在现实中学习;事业的成就来自不怕挫折,刻苦钻研,持之以恒。121 加点字解释及其句子翻译迨半奏,引商刻羽,抗坠疾徐,并称善也。?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既去,而兴化部又不肯辄以易之,乃竟辍其技不奏,而华林部独著。答:等演到一半,演唱合音律节拍,声音高低快慢,两个班子都演得很好。?因为马伶比不上李伶的演技,感到耻辱,脱掉戏衣走了?兴化部不肯换别的演员,就停止演出了,而华林部就此特别出名。我闻今相国昆山顾秉谦者,严相国俦也俦:同类问桃叶渡、游雨花台问:探访兴化部是日遂凌出华林部远甚凌:超出292 这是一篇什么传记?答

37、:是一篇人物传记。123 简述作者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答:本文主要描写马伶与李伶两次较量技艺,前一次较量,详写李伶演出引起的效果,略写马伶的演出。后一次,重点写马伶,而又采取以李伶的“忽失声,匍匐前称弟子”的反应来衬托手法。124 说说本文的倒叙手法?答:文章先写马伶第二次与李伶较量,然后再记述马伶走京师学艺的情况,是倒叙的手法。故事情节起伏变化,吸引读者探究原委,又以事实为铺垫,使对马伶获胜的原因的揭示更加坚实、充分,令人信服。125 本文的侧面描写描写了什么?答:马伶李伶的两次较量。126 本文的场面描写描写了什么?答: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较量。127 作者写本文的主观动机是什么?答:侯方域

38、是复社成员,痛恨朝中阉党,写此文意在讥讽朝中汉奸。马伶扮演奸相严嵩,却仿效当朝宰相顾秉谦,一举成功,“见昆山犹之见分宜” ,有力地揭示了严嵩与顾秉谦是一丘之貉,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128 分析第三、第四段。马伶与李伶第二次较量的情节(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华林部相与罗拜而去)昆山指代什么?分宜指代什么?答:顾秉谦。严嵩。西湖七月半129 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答:本文描写明末杭州人在七月半游西湖的盛况,重现当时西湖的景色及世风民情。通过对各类游客看月情态的描写,刻画,嘲讽了达官贵人附庸风雅的丑态,市井百姓凑热闹的俗气,标榜文人雅士清高拔俗的情趣。130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七月半之人

39、。”这样开头对全文有何作用?答:作者一脱前人,别出心裁,不写西湖优美的风景,而有意写人,起到统领作用,引出下文对游西湖之人的描写。131 文章是什么描写?答:场面描写。132 作者将景和人结合起来表现了什么?答:表现作者与友人的高雅、豪爽与不羁。133 文章采用了什么手法?答:对比手法。描写了五类人,前四类人游西湖与“吾辈”游西湖,形成鲜明对比。134 本文的写作特点是什么?答:语言生动传神,笔调诙谐随意135 分析最后一段“吾辈始舣舟近岸? ?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这段话描写的内容是什么?答:是“吾辈”游西湖的情况。采取的是什么手法?答:是对比手法。用“吾辈”游西湖的高雅对比其他人游西湖的

40、庸俗。秋夜136 介绍鲁迅?答:在新青年杂志发表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37 分析本文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答:本文主要采用象征手法抒情。天空象征着黑暗势力,或者黑暗社会。小粉红花象征着社会上心地单纯而善良的被压迫的弱势人群。枣树象征着宁愿粉身碎骨也要与黑暗社会斗争到底的斗士。小青虫象征着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138 说说本文的拟人化手法?答:本文对所描写的景物都赋予他们人的思想感情、人的动作等等。香市139 本文用了什么手法来表现主题?答:对比手法。这篇文章并不着意介绍故乡的习俗,而是以香市的变化,以小见大,揭示出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乡镇日益破

41、落的现实。在短小的篇幅中表现如此大的主题,得益于对比手法的应用。香市昔盛今衰,包括场面、气氛等的对比,就形象地表现了主题内容。140 分析本文中关于往昔香市热闹情景的场面描写的层次内容?答:第一层说明香市主要内容是“吃”和“玩” 。第二层从视觉角度,描写庙前的情况。第三层从多种感官出发,描写庙里的情况。第四层从听觉角度,描写庙里庙外的声响。141 为什么说作者在描述重兴香市冷落情景时采用了反衬手法?答:重兴香市一方面极写武术班技艺高超,“表演卖力” ,票价便宜,另一方面又强调看客很少,特别是往常的香市主角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从过去三流的演出吸引大量看客,到现在艺高价廉的演出却无人去看,反衬出香

42、市的冷落。142 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说明了什么?答:香市本是农民借佛游春的一种需要,所以,香市主要的游客是农民,重兴后的香市,农民差不多看不见了,主角换成了小商人。中国农村经济的破产,农民已经没有经济能力游玩散心了。农村经济的破产,直接影响了市镇商贸的繁荣,镇上的小商人借重兴香市的机会,企图振兴市面,结果也失望了。143 分析第五段“革命以后? ?蚕种改良所的招牌”这段话表明了什么?答:表明香市重兴的背景,并说明大革命以后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对香市的影响。以公安局象征什么?答:象征国民党反动统治以占据农村。蚕种改良所有什么意义?答: 30 年代,洋货充斥市场,严重地冲击中国农村的经济,农民不得

43、不废弃“土种”,购买“洋种蚕”。意味着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步步深入,揭示农村破产的重要原因。爱尔克的灯光145 概括作者由“长宜子孙”四个字所引发的思想感情?答:所谓“长宜子孙”的封建家庭对年轻生命、年轻心灵的摧残,表现出巴金对受害者的深深同情,并由 18 年后所见的观感,显示作者对封建势力的本质及其顽固性的深刻认识,总结出唯一的出路就是和旧家庭决裂,年轻人应该走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寻求光明的前途。146 “长宜子孙”是什么意思?答:原意是封建家庭的家训,意思是封建家长要创办家业,长久地宜于子孙后代舒适的生活。要保证“长宜子孙”,既要有足够的财富,还要维护封建家庭,继承与恪守封建礼教。1

44、47 文章展示了哪两种人生道路?答:是祖辈依照“长宜子孙”的家训,为子孙创建家业,积攒财富,希望为子孙谋求舒适的生活,实质却葬送年轻可爱的生命,囚禁了许多年轻人的心灵。是作者自己正走着的路,即与封建大家庭彻底决裂,冲出狭小的家,走向广大的世界。148 说明文中出现的三种灯光的象征意蕴?答:故居大门内的灯光,代表笔者的故居,象征那个狭小的旧家庭,旧礼教的没落与衰亡。哈立希岛上的灯光,即姐姐爱尔克的灯光。既表现姐弟之情,又象征苦难与希望的破灭。我心灵的灯光,象征作者坚定的生活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149 以“灯光”为线索,简要说明文章的内容脉络?答:作者在旧居前看到大门内的灯光,联想起具有悲剧意味爱

45、尔克的灯光,引起对自己姐姐的回忆,更清楚地认识到旧家庭、旧礼教的罪恶,对“长宜子孙”进行了批评,从而作者心中的灯点亮了,指明年轻人应该走的人生之路。本文还通过灯光突出文章中批判的“长宜子孙”的内容,使作者的思绪与情感推进得更有层次。150 姐姐的悲剧说明了什么?答:文中对姐姐的回忆与作品的主旨是论据与结论的关系。姐姐应该有幸福的生活,然而却悲惨地早逝了,死后还受到冷遇。作者对姐姐的回忆,暴露了旧家庭、旧礼教摧残青春和生命的罪恶,从反面揭示出,应冲出狭小的家庭,走向广大的世界之中。151 本文有什么写作特点?答:熔叙事、抒情、议论于一炉的写作特色。152 分析段落。文章第九段“十九年? ?不敢给

46、一个回答”说明了什么?答:说明十九年中,改变的只是装束、名词;没有改变的是封建家庭、封建礼教摧残青春与生命的悲剧。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答:表达作者对旧中国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愤慨。纪念傅雷153 本文写出了傅雷怎样的个性特征?答:别号“怒庵” ,愤世嫉俗,清高孤傲,性格刚直,认真严肃,坚持真理真诚。154 介绍施蛰存?答: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155 简述傅雷的三次“怒”以及“怒”的作用?答:在昆明和腾固吵翻了,竟一怒之下回上海了。在上海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的画,产生了争论。显示了傅雷的率直性格。“文革”期间,傅雷不堪凌辱,“一怒而死” 。这是傅雷率直性格的极致表现。156 本文采

47、取的叙述方法是什么?答:先记叙后议论。157 墨猪是什么意思?答:比喻书画的点划痴肥而无骨力哭小弟158 举例说明文中的细节描写和侧面烘托手法?答:细节描写小弟冬天用冷水洗脸。冯友兰为他写的挽联。侧面描写“手术时? ?就复发了” 。别人对小弟的爱戴。小弟周围的同事随时准备为小弟献血。159 说说本文的叙述顺序和表现手法?答:全文采用倒叙手法,在追忆小弟战斗的一生时,不是采用单线顺序,而是把众多的材料分成块状,交错展现。160 分析段落第十六段“父亲为他写了挽联?永远地离去了”父亲”是谁? 答:是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娴”是什么意思?答:熟练。洒泪岂只为家痛”是什么句?答:反诘句。第二十三段“我哭小

48、弟,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我哭我们这迟开而早谢的一代人”哭他在剧痛中还拿着那本航空资料”寓意是什么?答:小弟壮志未酬。哭他的胃下垂,肾游走”寓意是什么?答:小弟被误诊了。也哭蒋筑英,罗建夫”是为什么?答:因为他们都是为国家繁荣而辛勤工作的英年早逝的知识分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答:排比与比喻。161 本文以什么为线索?答:哭。162 什么是积郁成疾?答:是指那几年的批判斗争是有远期效果。他们不只是生活艰苦,过于劳累,还要担惊受怕,心理塞满想不通的事,谁又能经得起呢。都江堰163 本文选自哪里? 答:文化苦旅164 文章采用了什么手法?答:对比。165 文章对都江堰的水势是怎样描写的?

49、 答:欲扬先抑 声音 感觉写水势先侧面描写,与海水对比;后用拟人手法描写水势166 文章具有怎样的色彩?答:不是单纯描写自然景物,而是立足现代,对历史上的人物与事件进行审视,并作出纵横捭阖的评说,具有浓厚的思辨色彩。167 分析段落第三部分第六段“他是郡守,手握一把?终究又胜利了”完成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是什么?答:真正履行了为民造福的职责。“长锸”象征什么?答:象征为民造福的政治。金杖、玉玺、铁戟钢锤”象征什么?答:象征争名夺利的政治。辩论”是什么修辞手法?答:拟人。他失败了”是在哪里的失败?答:在官场上面失败了。“终究又胜利了”是什么胜利?答:是在为民造福上面胜利了。第三部分第七段“他开始叫人绘制水系图谱。这图谱,可与今天的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遥相呼应”为什么?答:因为水系图谱与裁军数据、登月线路都是为民造福的产物。第三部分第八段“他当然没有在哪里学过水利?无法翻阅”李冰是如何成功的?答:以使命为学校,死钻几载。第三部分第十段“他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人类学的思考”为什么说他“大愚,又大智;大拙,又大巧”答:因为说他“大智” ,因为“他只知道,这个人种要想不灭绝,就必须要有清泉和米粮”;说他“大拙” ,是因为“他没有料到,他治水的韬略很快地被替代成治人的计谋;他没有料到,他想灌溉的沃土将会时时成为战场”第三部分第十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