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_第1页
全国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_第2页
全国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_第3页
全国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酷题(K-Tii) 海量试题下载 http:/www.k-全国2003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学语文(本)试题课程代码:00011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提出与孟子“民贵君轻”相似观点的文章是(      )A.季氏将伐颛臾                   

2、 B.赵威后问齐使C.寡人之于国也                    D.秋水2.秋水中,论证人的认识有限的论据中属于运用例证法的是(      )A.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C.中国之在海内,似禾弟米之在大仓D.仲尼语之以为博,此其自多也3.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的一个文学主张是(   

3、;   )A.文章应“有补于世”B.文章应“明道”、“致用”、“事信”、“言文”C.文章应“惟陈言之务去”D.文章应“合为时而著”4.答司马谏议书一文中,王安石驳斥司马光观点的立论原则是(      )A.名实相副          B.膏泽斯民       C.守前所为         

4、 D.兴利除弊5.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人的认识过程有两个阶段             B.人的正确认识从实践中来C.认识世界的目的是改造世界           D.必须进行辩证唯物论认识论教育6.李将军列传中说:“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这种人物

5、描写手法属于(      )A.语言描写          B.心理描写         C.细节描写         D.侧面描写7.张中丞传后叙中,表现许远性格的方式是(      )A.在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   &

6、#160;             B.在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C.抓住动人轶事进行补叙                 D.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描写8.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的基本抒情方法是(      )A.直抒胸臆     &

7、#160;    B.寓情于理         C.寓情于事          D.寓情于景9.在报刘一丈书一文中,权要者的性格特征是(      )A.阿谀奉承          B.狡猾多诈     

8、60;   C.残忍凶狠          D.贪婪虚伪10.在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A.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B.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C.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      D.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11.往事用大海的各种姿态和情势,暗示人的丰富情感和性格,用大海的广阔的涵容,暗示人的胸怀和

9、美德,这种表现方法是(      )A.铺垫              B.对比           C.侧写          D.象征12.背影一文刻画父亲形象的最突出特点是(    &

10、#160; )A.善于进行人物心理描写               B.选取“背影”这一独特视角C.用儿子的行为来侧面衬托             D.用环境描写来渲染烘托13.上邪诗中所描述的景物属于(      )A.眼前之景     

11、     B.梦中之景          C.回忆之景        D.假设之景14.登高中渗透着诗人对国势衰败的感慨的写景诗句是(      )A.风急天高猿啸哀               &#

12、160; B.渚清沙白鸟飞回C.无边落木萧萧下                 D.不尽长江滚滚来15.陆游关山月抒情言志,主要借助(      )A.边塞景物                   &

13、#160;   B.典型场景C.历史典故                       D.前人成句16.在李清照声声慢词中,具有自喻性的词句是(      )A.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B.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D.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17.闻一多一句话中的

14、那句话,指的是(      )A.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B.等火山忍不住了缄默C.你不信铁树开花也可D.咱们的中国18.高尔基鹰之歌运用的象征表现手法主要体现在(      )A.借鹰和蛇来寄托自己的情志B.用鹰和蛇的习性来体现社会上某类人的行为C.赋予鹰和蛇以及其他自然景物以人的灵性D.用鹰和蛇的言行来体现两种不同的人生观19.断魂枪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主要方法是(      )A.指称议论、直抒胸臆 B.肖象、行为、语言的白描C.比喻、比拟等艺术手

15、段D.梦境、幻境等意境创造20.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      )A.皆大欢喜的大团圆B.留下许多未决的悬案C.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D.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10分)21.鲁迅的灯下漫笔分为一、二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内容的不同体现有(         )A.第一部分着眼于中国民族心理,第二部分着眼于中国民族文化B.第一部

16、分着眼于中国历史,第二部分着眼于中国现状C.第一部分剖析“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第二部分剖析“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D.第一部分揭示中国历史的实质,第二部分揭示中国固有文明的实质E.第一部分号召青年砸碎旧世界,第二部分号召青年创造新世界22.在选择与安排中,被作者用来论证写文章要“突出主旨”的比喻有(         )A.善将兵的人都知道兵在精不在多B.用兵致胜的要诀在占领要塞,击破主力C.常山蛇阵的特点是: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腹则首尾俱应D.杜甫诗句: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E.论语名句:譬如北辰

17、,居其所而众星拱之23.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中所绘声绘色描述的北国之秋的景物有(         )A.荔枝湾的残荷                    B.槐树的落蕊C.秋蝉的残声            

18、60;         D.普陀山的凉雾E.驯鸽的飞声                      24.诗经在形式和表现方法上的特点有(         )A.以四言为主     

19、                 B.多用比兴C.讲究节奏和韵律                  D.平仄协调E.常用重章叠句25.下列问句中,属于反诘修辞格的有(         ) A

20、.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          B.苟无岁,何以有民?C.齐有处士曰钟离子无恙耶?         D.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E.此二士弗业,一女不朝,保以王齐国、子万民乎?四、名词解释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誓天断发:27.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却宾客:28.其阻力虽或大或小,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要之:29.前锋与后备,尤须有条不紊。紊:30.今乃一得当单于,

21、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当:31.霾两轮兮絷四马,援玉木包兮鸣鼓。援:3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次第:33.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落寞:34.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口实:35.轮扁,斫轮者也,而读书者与之。与:四、简析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阅读李大钊“今”中的一段文字:       吾人投一石子于时代潮流里面,所激起的波澜声响,都向永远流动传播,不能消灭。屈原的离骚,永远使人人感泣。打击林肯头颅的枪声,呼应于永远的时间与空间。一时代的变动,绝不消失,仍遗留于次一时代,这样传演,至于无穷,在世界中有一贯相连的永远性。请

22、回答:A.这段议论的论点是什么?        B.这个论点是怎样与全文的中心论点联系的?        C.这段议论分三个层次。请回答:各层次分别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37.阅读文与可画员筜谷偃竹记中的一段文字:       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骷落,少纵则逝矣。与可之教予如此。予不能然也,而心识其所以然。夫既心识其所以然,而不能然者,内外不一,心手不相应,不学之过也。请回答:A.这里阐发了哪两方面的文艺创作思想?        B.“心识其所以然”与“不能然”分别是什么意识?        C.“不学之过”的“学”主要指什么?38.阅读风波中的一段文字:       “恨棒打人,算什么呢。大兵是就要到的。你可知道,这回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