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 学 语 文听课要求:一、要求:圈、点、划、做笔录二、方法:多读多记 多思多写 三、借教材提升:1、熟悉教材体例 2、教材编排前后内容3、熟悉所选的每一篇文章,掌握考核重点(同步练习每篇课文前都有考纲要点)4、借配套练习消化文本内容,进一步理解文本一、基本知识点 1、语文要点:语文包括语言文字知识和文学知识(1)语文知识考查:文言实词、虚词、句式文言实词的考核:古今意;常用文言实词具体含义文言虚词的考核:之、其、者、所、以、于、而、则、焉、乃文言句式的考核:使动句式、意动句式、名词做状语、名词做动词、判断句、被动句、倒序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句式。(2)文言知识:作家作品基础知识和文体基础知识作
2、家作品基础知识:作者基本情况(字号、朝代、主要思想或文学主张、文学成就、代表作 作品基本情况(出处、编著朝代、文体性质、基本内容、特色、地位文体基础知识:4种文体知识的具体考核u 议论文文体知识: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归纳法、演绎法、比较法(对比、类比)驳论的方法: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u 记叙文文体知识:叙述方式:顺序、倒序、平叙、插叙人物描写: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细节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抒情方式:直接抒情、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在叙事中抒情、在议论中抒情u 诗歌文体知识:古代诗歌文体:楚辞、汉乐府、乐府
3、旧题、古体诗、近体诗、律诗、绝句、慢词、小令抒情方法: 直抒胸臆、意象表现;借景抒情(自然天成、融情于景、移情于景、因情造景)、借事抒情、借举止抒情、借比喻抒情、借象征抒情、借典故抒情u 小说文体知识: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形象:性格特征、个性特点、人物描写法心理刻画:直接间接心理描写表现方法:倒叙方式、前后照应、以小见大、托物言志、对比、铺垫、烘托、反衬、类比、象征(3)文学作品阅读分析:背景、主要内容、写作特点、提升写作能力2、记住语文中的“二”(1)二种语言类型:口语、书面语。 (2)二种论证方式:立论、驳论。 (3)二种说明语言:平实、生动。 (4)二种说明文类型:事理说明文
4、(阐述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的一类说明文。)事物说明文。 (5)二种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社会环境描写-交代时代背景。 (6)二种论据形式: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3、记住语文中“三”(1)三种感情色彩:褒义、 贬义、 中性。 ( 2 )小说三要素: 人物(根据能否表现小说主题思想确定主要人物) 情节(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 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3)议论文三要素:论点、 论据、 论证。 (4)议论文结构三部分:提出问题(引论)、 分析问题(本论)、 解决问题(结论)。 (5)三种说明顺序: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 (
5、6)语言运用三原则:简明、 连贯、 得体。 4、记住语文中的“四”(1)四种文学体裁:小说、 诗歌、 戏剧、 散文。 (2)四种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 (归纳论证法、演绎论证法) ( 3) 句子的四种用途:陈述句、 疑问句、 祈使句、 感叹句。 (4)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5)记叙的四种顺序:顺叙、 倒叙、 插叙、 补叙。 (6)引号的四种用法:表引用 表讽刺或否定 表特定称谓 表强调或着重指出 5、记住语文中的“五”(1)五种表达方式:记叙、 描写、 说明、 抒情、 议论。 (2)破折号的五种用法:表注释 表插说 表声音中断、
6、延续 表话题转换 表意思递进 6、记住语文中的“六”(1)六种说明方法:举例子、 打比方、 作比较、 列数字、 分类别、 下定义。 ( 2 ) 六种逻辑顺序:总分 现象本质 原因 结果慨括具体 部分整体 主要次要 ( 3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 4 )六种人物的描写方法: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神态描写。 ( 5 )省略号的六种用法:表内容省略 表语言断续 表因抢白话未说完 表心情矛盾 表思维跳跃 表思索正在进行 ( 7 )六种常用写作手法:象征、对比、衬托(铺垫)、照应(呼应)、直接(间接)描写、 扬抑。 7、记住语文中
7、的“七” ( 1 )七种短语类型: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主谓短语、 动宾短语、后补短语、的字短语、介宾短语。 ( 2 )七种复句类型:并列复句 转折复句 条件复句 递进复句 选择复句 因果复句 假设复句 8、记住语文中的“八”八种常用修辞方法: 比喻-使语言形象生动,增加语言色彩。 拟人-把事物当人写,使语言形象生动。 夸张-为突出某一事物或强调某一感受。 排比-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对偶-使语言简练工整。 引用-增强语言说服力。 设问-引起读者注意、思考。 反问-起强调作用,增强肯定(否定)语气除此修辞方法:对比、借代、双关、反语、顶针和呼告二、考查要点(见配套教材)(一)考查三部
8、分:1、语言文学(识记,15分) 2、阅读分析(理解,55分,采点给分):按时代分:古文阅读25分;现代文阅读30分 按文体分:散文阅读28分(议论文8分,记叙文20分)诗歌阅读20分小说阅读7分3、作文(综合运用,30分 基本看头尾扫描中间)(二)考查的题型单选、多选、词语解释、简单题、简析题、作文题(三)考查时间:150分钟(注意时间安排 )寡人之于国也1、孟子学派:儒家学派(政治核心:仁政,反对暴政及兼并战争)2、主张:1)倡导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2)施仁政行王道; 3)反对暴政及兼并战争; 4)提倡发展农业林渔业;5)重视教育。三、扫除字词句段的理解障碍(通译) 四、语言知识解释:焉、
9、凶、加、或、直、是、走、胜、谨、申、黎民、检、发、斯五、寡人之于国也阅读1、中心旨意:阐述民本的王道理想2、论说的线索:民何以才能够加多3、文章的结构层次: 提出疑问(“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分析原因(“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喻:“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自以为对国家尽心了,实际上跟其他君王本质一样喜好战争,百姓自然不会增多。) 解决措施 (“斯天下之民至焉”)(排比:重视发展农林渔业;发展教育;施行仁政增强雄辩气势) 4、重点分析三段: 1)“不违农时”一段中要点: “王道之始“的标志:养生丧死无憾治国思想:民本思想修辞手法:排比论证方法:归纳论证;演绎论证 2)“五亩之宅”一段中要
10、点:中心句: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层次:A、发展桑蚕(解决穿衣问题) B、发展家禽养殖(解决吃肉问题) C、发展农业(解决粮食问题) D、发展教育 (重视教育)治国思想:民本思想修辞手法:排比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一段中要点: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修辞:对比。作用:反映统治阶级腐化奢靡的生活和下层百姓生灵涂炭的阶级对立现象。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的修辞:比喻。揭露统治阶级把“涂有饿殍”归罪于年成不好的错误观点。 本段的道理:劝告梁惠王端正态度、实行王道,不要把暴政恶果转嫁到年成不好。六、写作特色:抑扬
11、兼施、循序善诱的说理方法。(先易后难,层层推进)知识要点:1、 本文的主题思想:孟子的王道理想和实行王道的根本措施,体现以民为本、实行王道的治国思想。2、 提出“民贵君轻”观点的是 战国时孟子3、 寡人之于国也论说线索:民何以才能够加多秋水一、切入:举出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引申的成语:二、 知人论世:庄子1、时代:战国时宋国人2、学派:道家学派。与老子并称为“老庄”3、主张:顺应自然,提倡无为而无不为。 承认事物相对性,否认事物存在差别 反对战争、揭露统治阶级的残暴和虚伪4、庄子共33篇、内7 外15 杂11。多采用寓言形式,富有浪漫色彩。三、扫除字词句段的障碍(通译)四、语言知识:字词句段五、
12、秋水阅读(一)整体感知1、中心论点及其意义: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人的认识受时间、空间和后天教育限制。意义:启示人们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我满足,应该不断学习,不断开阔视野,不断前进。2、本文运用的论证发:例证法;类比法;对比法3、本文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排比、对偶、反问4、全文以寓言形式说理。(二)分析文本重点段落1、“秋水时至-望洋向若而叹”描述两种景象及其关系:秋水与海水两种景象。对比关系。两种景象暗示的哲学道理: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说理的特点:寓言说理,把抽象的哲理化为具体的形象,富有浪漫主义色彩。2、“北海若曰束于教也”主旨:人的认识要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所以人的认识是有限
13、的。三层次:A、井蛙受到空间的限制(有时会挖苦他人说是“井底之蛙”是和意思,如你在深圳知道北京的正宗北京烤鸭店的具体位置吗)B、夏虫受到时间的限制 (冬天夏虫在冬眠,非活动时期C、人受到后天教育的限制(人非天才本段运用的修辞手法:比喻化抽象为具体,说理形象;排比层次清晰有气势。本段论证的方法:比较中的类比3、“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毫末之在马体乎”主旨:宇宙无限,人的生存空间有限,所以人的认识有限。运用的三种论证方法:例证法:对宇宙无限,人的生存空间来说,“四海之在天地、中国之在海内、人卒九州”是例证法类比法:对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来说“壘空之在大泽乎、不似稊米之在大仓、毫末之在于马体”是类
14、比法对比法:大与小、无限与有限来彰显主旨。运用的两种修辞手法:A、排比:三个问句B、层递:从“天地”到“四海”再到“中国”再到“万物”再到“人”4“五帝之所连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议论的大意:庄子认为儒家学说认识有限,伯夷仲尼的博学之名完全是自夸。其根据: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论证法:例证法(如陈水扁贪污受贿这个观点:举例证明,邱毅爆料海外账户若干存款)修辞手法:排比、对偶、反问。六、本文引申的成语:望洋兴叹、井底之蛙知识要点:1、秋水中,庄子“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依据的道理: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的观念。2、秋水全文贯穿对比论证方法。3、秋水通篇以寓言形式说理。五代史伶官传序一、切
15、入:画荻教子 二、了解作者欧阳修:号醉翁,自称六一居士。学派: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是苏轼和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主张: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反对追求形式的靡丽文风,主张文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三、扫除字词句段障碍四、语言知识:见P201、解释2、文言句式五、阅读分析文本(一)整体感知1、记住:五代史伶官传序文体是史论2、本文中心论点:国家盛衰兴亡关键在人事。(开篇提出论点: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3、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道理论证、 比喻论证、 对比论证、演绎
16、论证、归纳论证)。4、本文的论据: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相结合(二)分析文本重点段落1、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中心论点:国家盛衰兴亡取决于人事。论证方法:对比论证、例证法论据:庄宗先盛后衰的历史事实。三组反义词:盛与衰、天命与人事、得与失2、“方其系燕父子以组而皆自于人欤”(事实论据)本段中心论点:国家的兴衰,事业的成败,取决于人事。本段论据:历史事实论据(前半是国家兴旺事业成功的历史事实,后半是国家衰亡事业失败的历史事实。)突出论点的手法:强烈的对比。首先是历史事实的兴与衰、成与败的对比,借理论就在事实的鲜明对比中; 其次是“得之难而失之
17、易”于“成败之迹皆自于人”的对比和盘托出论点。3、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岂独伶人也哉!(理论论据)体现主要观点的两句: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身论据:理论论据和事实论据突出论点的方法:对比。 满与谦; 忧劳与逸豫; 方其盛、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与及其衰、数十伶人、身死国灭的对比; 祸患与忽微、智勇与所溺间包含大与小、得与失的对比。六、写作特点: 1、欲抑先扬 先赞扬庄宗成功时的意气之“壮”,再叹失败时形势之“衰”,通过盛衰、兴亡、得失、成败的历史悲剧的根本原因,使论点更有说服力。 2、论据典型有力 3、文风雄健而有气势,行文跌宕顿挫 六、记住以下名言: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祸
18、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知识要点:1、五代史伶官传序开头就提出中心论点(旨意):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天命与人事是反义词)2、五代史伶官传序从整体而言运用的主要论证方法:归纳法3、欧阳修的文学主张:明道、致用、事信、言文论毅力一、切入:谈谈个人的遇到挫折及其如何对待的。二、了解梁启超戊戌变法:103天失败论毅力在百日维新失败后写成。三、扫除字词句段障碍解释:见P24文言句式:盘根错节之既经。(宾语前置:已经经过了像盘根错节般的繁难境况)故所就不彼若也。(宾语前置:所以自己的成就不如别人)四、论毅力的阅读分析(一) 整体感知中心论点:开篇提出“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贯穿全文
19、的表现方法:对比法(二) 分析文本重点段落1、 第一段中心论点: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纵横捭阖、大开大合特点:“天下”即横观一切,“古今”即是纵观一切,“成败之林“囊括一切成败现象,“茫然不一途”包罗一切不同情况,这些都是开,最后有设问“要其何以成,何以败?”合为“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论证方法:对比论证2、“其在志力薄弱之士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五种人的五种结果:志力薄弱者,一挫而退; 志力次弱者,再挫而退; 志力稍强者,三四挫而退; 志力更稍强者,五六挫而退; 志力至强者,方有“善于其终”的可能。五种人中突出“志力至强者”,因为非志力至强者全都失败了,中心论点为“只有具备至强的毅力,方能取
20、得事业的成功”。论证方法:层递性比较法3、“更譬诸操舟故彼岸终不可达也”三个层次:1)行舟中风潮有顺有逆;2)毅力至强者可以透过逆境而入顺境;3)凡毅力达不到至强者都不能达到彼岸。三个层次构成层递关系,说明:凡毅力达不到至强这都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或者反过来说,只有毅力至强的人,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彼”和“我”构成的关系:正反对比关系。说明: 有毅力者成,无毅力者败。4、孔子曰: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成败之数,视此而已。论点:只有具有坚忍不拔的毅力的人,才能取得事业的成功。论证方法:比较中的类比法即比喻论证法、孔子的两个比喻说明:做事要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孟子的比喻说明:只有坚持
21、到底,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成功。知识要点: 1、论毅力的中心旨意: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2、论毅力全文的表现方法:对比 3、论毅力主要才用的修辞手法:层递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演说特点:1、精炼 2、观点明确 3、条理清晰 4、情理并重 5、具有号召力与感染力二、蔡元培北大建校:1898年蔡元培:1917年任北大校长主张: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蔡元培是第一位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皆近日之教育所不可偏废”的教育思想家,主张五育并举,这是蔡元培教育思想的一个显著特点。三、解读文本一)明确演说的三大教育思想:1、抱定宗旨(研究高深学问)2、 砥砺
22、德行(原因:风俗日偷,道德沦丧)3、 敬爱师友(以诚相待、敬礼有加、同学间互相亲爱)二)今日要做的二事:一是“改良讲义”;二是“添购书籍” 三)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1、大学不同于中小学,学习贵在自己探索,老师只是引导指导作用,要坚持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2、做学问是为国家、民族的进步发展,而不是升官发财。要勇于探索真理,为社会服务。四)“若途志在做官发财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宗旨”:研究高深学问批评现象:混文凭、“活动于社会”、以图做官发财修辞手法:反诘五)故必有卓绝之士更何足以感人。“重任”:以身作则,力矫颓俗批评不良之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论证方法:
23、对比论证四、本文说理的特点1、说理简单明白,情理并重2、善于运用对比手法。3、主要论证法:演绎法、对比法知识要点:1、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主要有:抱定宗旨、砥砺德行、敬爱师友2、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的主要论证方法:演绎法和对比法容忍与自由一、了解胡适胡 适 (1945. 10 - 1948. 12)北大校长。胡适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愚昧;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1918年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并成为后期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第一部白话文小说郁达夫的沉沦。 第一部新诗集:胡适的尝试集。 胡适还是中国自由主义的先驱三、
24、容忍与自由的写作背景四、文本阅读一)中心论点: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二)三个层次阐发中心论点:1、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 2、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个人经验)。 3、强调“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政治思想)原因是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三)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还重要,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例证:理解引用的两段话王制有之:"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吾独怪夫数千年来之排治权者,之以济世明道自期者,乃懵然不之注意,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王制中有这样的记载:借助于鬼神时日卜筮
25、(应该是指鬼神占卜之说)来疑惑人民(或老百姓)的,该杀。我单单以数千年来那些当权的人感到奇怪。他们那些以(或用)拯救世人通明道理而自居的人,却懵懵然的样子而不加以观注,以迷惑世人误导人民的学说而成大事,于是使我全国各民族都被陷入了十分黑暗的世界里!)析言破律,乱名改作,执左道以乱政,杀。作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以疑众,杀。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假于鬼神时日卜筮以疑众,杀。此四诛者,不以听。拆解言论打破律令,胡乱命名更改作品,坚持左道(应是指错误的路线)来使政局混乱的人,该杀。制作宣传淫声异服奇技奇器(低俗文化等)来疑惑老百姓者,该杀。言行虚伪而狡诈诡辩,广泛学习不良事物并
26、且顺从支持错误事物来疑惑老百姓的人,该杀。借助于鬼神时日卜筮(应该是鬼神祭祀占卜之说)来疑惑老百姓的人,该杀。这样该杀的四种人,不应该听取他们的。解析:少年时自己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封神榜。当时是一种不容忍的做法。自己是无神论者,但是世界上大多数人是信神的,他们容忍了我这个无神论者四十多年的言论,说明这个社会,这个世界是容忍的。没有他们的容忍,就没有我的言论的自由。这一例子充分证明了“有容忍才有自由”。四)容忍难以实行的心理根源: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个人经验)。1、“在宗教自由史上这就是不能容忍的根源”(重点段落) 分解:1)为何认为容忍的态度最难得?(因为人类的习惯是喜同恶异的,总
27、不喜欢和自己不同的信仰、思想、行为。2)论证方法:归纳法3)修辞手法:排比2、“一切异端的迫害所以不能容忍任何自己不同的思想信仰了” (重点段落)1)不能容忍的心理根源:深信自己不会错的。2)不能容忍的实质:一是从政治思想上看,是文化专制;二是从认识上看,是不知宇宙无限,人认识有限的根本道理。3)修辞手法:排比3、殉道者塞维斯图的例子:烧死塞原因是基于“深信自己不会错”的心理,不能容忍“异己”的人和事,这样就无自由可谈,就是专制。论证了“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这观点。4、“四十多年前,我们在新青年是最容易引起反对的” (重点段落)1)陈独秀对白话文的态度:一面是赞同“容纳异己,自由讨论”的原则
28、;一面断言“以白话为正宗”的问题上,“其是非甚明,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2)胡适对陈独秀的话的态度:认为陈独秀的态度是很武断的。3)本段的论点:容忍是一切自由的根本,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4)论证方法:归纳法5)末句说明在社会问题、政治思想问题上也应提倡宽容的胸襟和度量。5、“我们若想别人容忍谅解我们的见解更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重点段落) 1)三层含义: 一是要养成容忍的度量 二是不可“以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三是“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2)中心旨意:只有消除“绝对之是”的观念才能养成容忍的度量。3)克服“绝对之是”的根
29、本途径:树立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是有限的理念,从根本上认识到“绝对之是”根本不存在。五、小结。记住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合理运用这一观点,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精彩。知识要点:1、容忍与自由是用作者自己的经验教训作例证。2、容忍与自由主要的论证方法是:例证法咬文嚼字一、切入 二、知人论世,了解朱光潜 著名美学家和文艺学家代表作悲剧心理学、文艺心理学、西方美学史三、文体知识:议论文中的文艺专论四、文本分析(重点段落)一)中心论点: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中心论点的提出是由修改台词的实例引出“炼字”的话题。二)斟酌文字与表达思想感情的关系。1、文学借文字表现思想
30、感情,未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的。 飞将军李广:李广打猎时看见草丛中的一块大石,以为是老虎所以一箭射去,结果整个箭杆都射进石头里,只剩下箭镞露在外面。这个故事的后面是:李广觉得当时自己的表现之出色,超出以往,在原地多次重复,但是箭没再能射进石头里。李广以前住过的郡里曾经有老虎,他亲自射杀了它。在右北平住时李广射过老虎,老虎跳起来伤到了李广,李广也射杀了它。2、文字的推敲其实是思想感情的推敲。三)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字的难处在于意义的确定与控制。1、字的意义难以确定与控制在于字有直意与联想意义之分,联想意义尤其难以掌握。科学的文字限于直意,文学的文字则要照顾到联想意义。“字直指的意义
31、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意义与联想意义不同之处:直指意义“明显而确实”;联想意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各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与文学的文字不同之处:科学的文字注重直指意义;文学的文字注重联想的意义。论证方法:对比和类比法(比较法)2、文字的习惯性用法和创造性用法。(1)“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我们所谓的滥调”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中心句:联想意义也最易误用而生流弊论据:事实论据论证方法:类比和归纳论证法“流弊”:用词太俗滥,毫无新奇感。 (2)“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套板反应”的危害:一方面就作者而言不是创造;一
32、方面就读者而言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 论证法:演绎法 中心旨意:陈词滥调是“套板反应”心理的产物,是文学创作的天敌。文字的运用要有创新精神。四)从文字的谨严精神进一步提出文学创作的普遍真理:文学是艰苦的事,只有刻苦自励,推陈翻新,时时求思想感情与语文的精炼与吻合,他才会逐渐达到艺术的完美。五、小结吃饭一、切入: 二、钱钟书1、围城: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2、吃饭出自写在人生边上,散文文体,但有议论性质。三、文本分析(重点段落)总论点:揭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世态。一)分析“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其实往往是附属
33、品 包含着一个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 1、修辞手法:比喻 2、吃饭和婚姻相似之处:吃饭中需要掩饰享受;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现代结婚凑份子钱购房) 3、转了弯的、不甚素朴的人生观:名实背离、以虚名掩盖实质。 4、论证法:类比 柏拉图把理想国中的人分为三等:立法者、保护者和平民 论据之间构成相似联想关系:1、 吃饭中,需要掩饰享受2、 结婚中,以娶人掩饰谋财3、 艺术中,以实用掩饰享乐4、 政治上,以民意掩饰野心5、 哲学上,以实用掩饰玄想二)“这个世界给人弄得混乱颠倒变作可分而不可离的综合” 1、倡导的社会理念:多元、相成相济、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 2、这理念针对的社会现实:世界给人弄得
34、混乱颠倒,到处是摩擦。 3、修辞手法:比喻 4、论证方法:类比法 “照我们的意见,完美的人格老子说治国如烹小鲜”。 1、宣扬社会政治理想:多元相济、和而不同的政治理想 2、论证方法:类比法 3、本段特点:旁征博引 4、修辞手法:比喻。 “整个世间好比是做菜的厨房”:明喻。整个社会各行各业,统治者与民众,虽有不同,但又都相成相济,像厨房一样把各种各样的菜品搭配成美味佳肴。宣扬“和而不同”的社会理念。三)社会上“请吃饭”现象分析,针砭时弊。四、本文的写作特点1、类比联想丰富2、主要采用类比论证。从吃饭说到结婚、艺术、政治等3、生动地运用比喻说理4、旁征博引我的世界观一、切入: 二、爱因斯坦 简介:
35、曾获诺贝尔物理奖三、解读我的世界观重点段落一)演讲词二)“我的人生观”: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请问在座的各位你们是为谁而生存的?)1、“我完全不相信人类会有那种在哲学意义上的自由并且永远是宽容的源泉”。1)哲学意义上的自由:人类完全掌握客观规律后所达到的绝对自由2)“每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外界的强迫,而且还要适应内心的必然”:人的认识受到许多客观因素的限制3)叔本华的话的启示:既然人不能要他所想要的,那么,对人对己就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4)宇宙观:宇宙是无限的,人的认识有限。2、“照亮我的道路生活就会是空虚的”1)生活理想是:追求真善美2)生活不空虚:一方面有志同道合之间的亲切感情;一方面全神贯
36、注于客观世界“奥秘”的探求。3)“在艺术和科学工作领域里永远达不到的对象。”: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三)政治理想:民主主义。 1、“在人生的丰富多彩的表演中,我觉得真正可贵的在感觉上也总是迟钝的” 1)论证方法:对比论证法 2)个人与群众分别指:个人指有创造性、有感情的个人,是人格;群众是在思想上总是迟钝的,在感觉上总是迟钝的。四)“我”对科学研究的执着态度和追求。 2、“我们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是奥秘的经验我才是一个具有深挚的宗教感情的人” 1)“奥秘”:宇宙的、科学的、美的真正所在和根本原理。 2)“宗教感情”:对“奥秘”的敬畏之情和执着追求,对“最深奥的理性和最灿烂的美”的全神贯注
37、和献身精神。 3) “我们认识到有某种最灿烂的美”体现: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 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一、切入二、罗素三、解读文本重点段落一)造成愚蠢见识的原因:自以为是和自高自大是形成人类这种“通病”的原因。二)避免愚蠢见识的方法:1、科学的认知态度1)对凭观察就可以解决的问题,可用经验加以检验;2)不能用经验加以检验的,就要有充分的证据 “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动摇了你的相反的见解” 论点:争论中发怒,是自己见识理由不充分的体现。 论证法:例证法、对比论证 具有亲切感:一方面是我与“你”对话的口吻展开,一方面是运用了“如果”“除非”等委婉的句式。2、听取不同意见1)兼听则明2)用心理
38、想象力、假想的论敌来反驳自己以防止自以为是。3、客观世界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1)有些问题“本来就根本无法解决”,有些问题“没有明显正确的答案”,所以只有采取前需慎重的态度,才能克服自高自大; 2)而克服狂妄自大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树立“宇宙无限,而人的认识有限”这一基本理念。 理解:“就我所知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大意: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人的认识受时空限制:“在茫茫宇宙中一个小小角落的一颗小小星球的生命史上,人类仅仅是一个短短的插曲”。人的认识受智能的限制:“说不定宇宙其他地方还有一些生物,他们优越于我们的程度,不亚于我们优越于水母的程度”。论证法:比较法归纳:涉及“宇宙无限,人的认识
39、有限”理念的文章有:容忍与自由、秋水、我的世界观、如何避免愚蠢的认识四、 小结:思考人如何才能避免愚蠢的见识。 婴宁蒲松龄一、故事梗概婴宁的故事梗概大体是这样的:狐女婴宁与王子服真诚相爱,并结成美满婚姻的故事。有一个书生王子服,一次在郊外游玩时,遇见一位美貌女郎,向他抛下一朵梅花,回去后他为情所痴,终日昏昏沉沉。他的表兄吴生来看他,知道事情后,答应他出去找那位女郎,但始终没有找到。为了不让王子服伤心,于是吴生便哄骗他说女郎是王子服的姨表妹。一次,王子服私自去了郊外寻找他的梦中情人,竟还真找到了,把她接回了家,成了亲,在家很讨老夫人欢心。天生爱笑,但婚后由于惩罚邻居好色zhi徒,王家被告上衙门,
40、而失去笑声。最终生了一男孩,过着幸福的生活。二、小说中心思想:塑造了一个天性爱笑的狐女婴宁形象。她纯真、痴憨而略带狡黠,在未经世俗污染时,其自然天性自由流淌,寄托作者的真情赞美和向往,但狐女走出深山幽谷,投身人际社会,她不得不失落自然天性,顺应社会礼法,这反映了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困境:个体性与群体性、自然性欲社会性相矛盾,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健康天性的压抑和窒息。三、小说中的人物,及彼此关系:婴宁、王子服、鬼母秦氏、婴宁的狐狸精母亲、吴生、婢女小荣,姓吴,嫁给秦姓男人,也是王子服母亲的姐姐,吴生称他们为姑姑,婴宁为秦姓男人和狐狸精所生。婴宁是王子服大姨家的女儿,但不是秦氏所生,只是秦氏所养。四
41、、小说的几条线索1、鬼母:养婴宁、教婴宁、嫁婴宁(鬼母乃小说情节的枢机,是故事发展的总导演,此线索是内在线索)2、王子服:遇婴宁、寻婴宁、娶婴宁(外在线索)3、婴宁:笑容可掬笑辄不辍矢复不笑对生零涕4、理清故事发展脉络:见婴宁想婴宁找婴宁重会婴宁带回婴宁与婴宁成婚悲葬鬼母。五、小说结构 1、王子服偶遇美女(婴宁)相思成病2、王子服寻美女巧遇姨亲3、王子服娶美女、婴宁性格转变4、作者点评婴宁“隐于笑者”(看似喜剧,实者悲剧。婴宁并不是真的憨傻或对人情世故一窍不通,否则就不会有狡黠的墙下悲剧,也不会因凄恋鬼母反笑为哭,只是平时依着自然天性,她笑对世情、隐藏不露而已) 整篇小说的建构特点:鬼母形象具
42、有整体构建和主题深化的双重价值。小说的表层叙事,是王子服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的经过,但内里实情,却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表面上的重重偶然与巧合,实际上是鬼母为完成托养义务所作的有意安排;而鬼母无所不能,则是她导演了一幕幕喜剧的真正机杼。特别是她对婴宁的一再教诲,督导婴宁从“笑辄不辍”到“笑需有时”,从“少教训”到成为“全人”,更是加速了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从而也彰显小说披露人类困难的主题。六、婴宁的形象1、外在美:外貌美、爱花、爱笑2、心灵美:纯真得近乎痴憨、狡黠、聪明、知礼、孝顺3、“爱笑”是婴宁的最大特点,这一系列的“笑”体现了婴宁的什么性格?作者是怎样评价婴宁的? 婴宁由
43、于狐狸所生,鬼母教养,自然环境的浸染,形成自然天性。表才能是爱笑:无时无地的笑,千姿百媚的笑;内里是痴憨:不解人情,不谙世情。整篇 小说几乎成了婴宁笑声的组曲、憨性的乐歌。无疑,这个性是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的自由流淌,其中寄托着作者的真情赞美和向往。 婴宁的性格最终发生变化,由“无时不笑”到“矢不复笑”,再到“笑须有时”。这转化意味着婴宁自然天性的失落和对社会礼教的顺应;虽然这是不得已的,但却是社会人生的必然:狐女走出荒山深谷,投身人际社会,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就必须经历这样的洗礼。如说这里有一种“隐于笑”的悲剧意味,那就是因为它象征着人类永远也无法解脱的个体性和 群体性、自然醒与社会性相矛
44、盾的困境。4、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都使用了哪些方法?(1)直接描写:外貌、语言、动作、神态(行为描写、对话描写)(2)、侧面描写:(环境描写) 写王子服对婴宁的一片痴情,罪婢、邻女少妇对婴宁的喜爱等都间接地衬托出婴宁的美丽和惹人喜爱。 作品多次描写优美的环境,如山中之美景,婴宁家的鸟语花香的温馨环境等,用世外桃源般的环境来衬托婴宁活泼灵秀、纯真烂漫、对美好生活的热切追求的孩子般无邪的内心世界。七、重点段落分析 (一)“约三十里,乱山合沓间以修竹,野鸟格桀其中” 1、这里描绘的景象:一是写山“乱山合沓”,止有鸟道;二是写花,“丛花乱树”“桃杏尤繁” 2、描绘景象的作用:一是暗示婴宁的自然天性是在
45、与世隔绝的荒山深谷中养成的; 二是用丛花野鸟来烘托渲染婴宁的自然天性美 (二)“媼劝具饭,婢来敛具年已十六,呆痴如婴儿” 1、婴宁出场的特点:未见其然,先闻其声 2、婴宁的个性特点:爱笑,痴笑,笑不可止 3、鬼母总是教训婴宁的原因:让其改变性情,促成婚嫁,以便今后的社会生存 4、如何刻画婴宁:一是情态描写,着力表现婴宁笑个不停的个性,写外态;二是侧面描写,通过鬼母的话来彰显婴宁痴憨的心性,写内性;两者共同构成了婴宁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三)“少时,会母所,母问:生很其痴,无术可以悟之” 1、表现婴宁的性格特征:憨痴 2、人物的描写方法:主要是对话描写,其次是情态描写 3、写王子服的窘态对刻画
46、婴宁性格的作用:对比反衬 4、鬼母的言行说明:鬼母是故作聋哑,实际上暗中加速促成王子服婴宁的结合,以完成托养的义务 (四)“邻人讼生然竟日未尝有戚容” 1、王子为何遭诉讼:婴宁以妖异惩罚好色的西邻子并致死。 2、对婴宁来说,这场诉讼的结果是:使婴宁意识到人际社会的凶险而“矢不复笑” 3、婴宁“矢不复笑”说明:标志她自然天性的失落,而这是社会制约的必然结果,彰显出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永恒矛盾。 4、“人罔不笑,但须有时”意味:意味着人的自然天性不可能泯灭,“但须有时”意味着人的自然天性必须适应人的社会性“当笑时笑,不当笑时不笑”,这是个体人生在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矛盾中所应当采取的“中庸之道”。这虽
47、然有些无可奈何的悲剧色彩,但却是必然。八、知识要点:1.嘤宁故事情节发生发展的总导演:鬼母2. 嘤宁的作者对ying宁自然天性的态度是:由衷赞赏3. 嘤宁的作者认为嘤宁是“隐于笑者”的意思是:看似喜剧,实则悲剧。4. 嘤宁中,促使嘤宁“矢不复笑”的事件是:惩罚邻子,遭遇诉讼5. 嘤宁的主旨:批判封建礼教对妇女健康天性的压抑和窒息。6. 嘤宁嘤宁是:狐女7. 嘤宁作者对嘤宁性格转化的基本态度:无可奈何8、嘤宁中描写花的主要象征意义是:自然天性9、嘤宁情节发展的内在过程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的过程10、嘤宁中嘤宁自然天性形成的原因有:狐狸出身;鬼母教养;自然环境浸染11、嘤宁刻画嘤宁形象的
48、描写方法有:行为描写;对话描写;环境描写;侧面描写宝黛吵架 曹雪芹一、曹雪芹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今传红楼梦80回以后他已写完,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由高鹗(或只是修订者)续书。红楼梦别名:石头记金玉缘金陵十二钗二、整体感知(一)思想内容:作者描述了恋爱中男女主人公吵架的起因和愈演愈烈并最终后悔的过程,主要采用直接心理描写方法,深入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心理变化。揭示了恋爱中少男少女内心与言行不符乃至悖反的普遍现象。爱到极处,反生争吵;爱之愈深,争吵愈多愈烈。这反映了人性的复杂和内心的奥秘。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情人弄假成真、弄
49、巧成拙是超越时代和国界的。今天在我们周围还时时发生。(二)吵架的主要事由:四、分析文本内容:(一)解析第3段“那黛玉心里想着:你心里自然有我。” 1、“金玉相对”指:宝钗有金锁,宝玉有“通灵宝玉”,暗合“金玉良缘”的说法。 2、黛玉相信宝玉爱自己在于:黛玉相信宝玉“心里有”自己,不会相信“金玉相对的邪说。 3、表现黛玉“爱得深,求得苛”的心理特点:自己故意常提“金玉”,却要求宝玉做到了“了然无闻”,并硬说宝玉的“着急”是“哄”自己。 4、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直接心理描写(二)解析第4段1、 本段描写了宝黛爱情的深挚:即使在吵架中,也是真心诚意地为对方着想2、 怎样描写两人吵架的心理特点:“求近
50、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吵架时“多生了枝叶”,但实质却是“一个心”。3、 运用的人物描写方法: 直接心理描写 (三)解析最后一段:1、 “冤家”:是对所爱之人的反语昵称2、 如何体现宝黛的心情:一是借贾母“不是冤家不聚头”的俗语,点名宝黛吵架的实质是爱得深挚二是用“人居两地,情发一心”点明吵架后,相爱之心更加自觉真挚3、 如何刻画宝黛的心理:通过外部情态描写来“以外显内”。“好似参禅、低头细嚼、潸然泪下、临风洒泪、对月长吁”,都是外部情态描写,来刻画心理五:课堂小结:两人真心相恋,力求避免“旁敲侧击,节外生枝;求近之心,反成疏远;吵架之后,多有后悔”六、知识要点:1.宝黛吵架的别名:木石奇缘记
51、2. 宝黛吵架中宝黛吵架的最初缘由:张道士为宝玉“提亲”3. 宝黛吵架中“金玉相对”所指的人物关系:宝玉和宝钗4. 宝黛吵架宝黛吵架的主要心理特点:假情试探5.宝黛假情试探的实质是:爱得愈深,求得愈苛6. 宝黛吵架主要运用的描写:直接心理描写7. 宝黛吵架的叙事中心线索:宝黛爱情8、吵架的主要事由:张道士为宝玉“提亲”之事宝玉与宝钗“金玉相对”之事宝玉要砸“灵通宝玉”之事黛玉要剪掉玉上“穗子”之事9、宝黛吵架中体现热恋中少男少女的心态:假情试探,言不由衷;吵架之后,多有后悔;求近之心,反成疏远。断魂枪老舍一、写作背景小说以剧烈变迁的中国现代社会为时代背景。随着西方文明的发达,帝国主义列强以坚船
52、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处于急剧变化的时代,一方面,古老的传统文明正在被西方文明所取代,“龙旗的中国也不再神秘”“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火车“穿坟过墓的破坏着风水”另一方面,一部分中国人,却还做着“东方的大梦”,闭目塞听。昏沉沉的“半醒的人们,揉着议案。祷告着祖先和神灵;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和权利。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被压迫民族的愚昧麻木和帝国主义的凶残强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与对比。本文的时代背景的概括描写,揭示了当时文化冲突的背景,也是对传统文明的反思。二、文学常识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现代著名作家。建
53、国前,他以小说创作为主,作品多描写北京底层人民生活,对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怀有深挚的同情。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离婚、四世同堂,中短篇小说月牙儿、断魂枪等,建国后以戏剧创作为主,深刻揭露旧社会,热情歌颂新社会和新生活,代表作有多幕话剧龙须沟、茶馆等。 老舍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北京风味,语言简洁传神,富有表现力,艺术成就很高,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断魂枪发表于1935年,是老舍众多短篇小说中极优秀的一篇。三、层次结构(一)小说的主要人物及其关系:沙子龙、王三胜(师徒)、孙老者(前来拜师者)(二)中心事件:沙子龙不传断魂枪(三)故事情节 1、小说的开端:在对时代背景的概括描述中,勾勒了主人公沙子龙的命运和性格变化,揭示了沙子龙性格形成的社会根源。沙子龙的镖局改成客栈,主要原因是时代变了,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演出道具定制采购合同
- 屋面瓦采购合同书
- 合同权益转让的合同终止
- 建筑抹灰作业分包合同
- 2024员工离职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
- 女性出差安全培训
- 日用化学产品的消费者行为分析考核试卷
- 房屋质量鉴定合同模板
- 断桥铝型材采购合同范例
- 狗狗领养 赠送合同范例
- 2024年秋季新外研版三年级上册英语课件 Unit 6 第1课时(Get ready)
- 2024至2030年中国股指期货行业市场全景评估及发展战略规划报告
- 第18课《我的白鸽》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共55张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母乳低聚糖(HMO)行业发展形势与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江城子-密州出猎》1省名师课赛课获奖课件市赛课一等奖课件
- 人员、设备、资金等方面具有相应的履约能力的承诺书
- 因式分解(提取公因式法)练习200题及答案
- 科研可行性报告格式及范文
- 研究生(博士)中期考核
- 2024年四川绵阳市游仙发展控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