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教案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教案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教案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教案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陆地和海洋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地理(上)第二单元教案单元教材分析内容特点:本章了解地球的构造及形成过程是个很大的难点,空间想象力很强,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很高,因此,培养基本技能是主要,能够掌握基本的过程,使他们对地理产生兴趣。知识结构:本章两节课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重点认识地球有七大洲和四大洋,及其陆地和岛屿。第二节海陆变迁重点知道板块构造学说。单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要求学生掌握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名称及分布,并形成记忆。(2)要求学生理解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洋等概念,并能判别。2.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1.)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2)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

2、运动的关系。(3).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4)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3(1).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的变迁。(2).了解大陆漂移和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3).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4).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过程与方法:结合学生身边实际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读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课堂有针对性的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情感态度价值观:1 要求学生学会在地图上确定地理事物

3、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图文和空间想象能力,激发学生热爱人类的家园地球的感情。2 通过海陆的变迁,使学生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3 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单元教学重难点重 点难 点1七大洲和四.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大洋的名称及分布。2  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 使1、学生初步具备地理的思考观念,学会用地理的方法“想”问题。22、认识七大洲的轮廓及七大洲位置的确定海陆变迁的原因。33.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单元教

4、学措施结合学生身边实际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历、读图、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加强课堂有针对性的练习等方式进行学习,运用启发式、谈话法、讨论法、讲授法等。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课 题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课 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的理解。认知率达100%。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过程方法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

5、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教学重点1、 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2、 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教学难点1、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2、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评估,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地球?水球?1、创设场景,引出问题1)、录相:观看中国宇航员杨利伟乘宇宙飞船

6、升入太空的录相,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中地球是个大水球的说法的原因。2)、教师设问:加加林认为,从太空看去,地球是个蔚蓝色的的“水球”,可人们当初给地球起名字的时候,为什么把它叫做“地球”呢?限于当时的条件,人们并不知道陆地之外还有更广大的海洋,且海洋的面积大于陆地的面积。(宇航员杨利伟是在校生崇拜的楷模,同学们熟悉他的事迹并引以为豪,通过观看他进入太空的录相,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地球知识的兴趣。)2、结合课本,自主学习学生活动1: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学生活动2:读图对比:“世界海陆分布图”、“世

7、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3、自主阅读,举例说明学生阅读完课本中的“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这段文字,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历史、语文等知识,结合各人课外自学的知识,列举与本阅读材料有关的事例。4、课堂练习()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小部分是陆地。据计算,地球上海洋面积占_,而陆地面积仅占_。(). 知道地球表面海洋和陆地集中分布的区域(陆地集中分布在 半球和 半球;海洋集中分布在 半球和 半球)教学反思课 题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8、课 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的理解。认知率达100%。技能掌握与指导:运用地图和地球仪判断大洲、大洋的相对位置与分布,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地球上的分布。过程方法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教学重点3、 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4、 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

9、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教学难点1、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2、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评估,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为一体的。)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七大洲和四大洋:1、合作学习,理解概念 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列表,学生补充概念。概念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岛屿面积较小的陆地半岛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海峡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2、运用概念,辩认图形学生活动3,教师在黑

10、板上画出“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检查学生理解概念,运用概念的情况。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古人云:学以致用,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东、西半球图”,了解大洲、大洋的名称。(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亚洲、欧洲、大洋州、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2)、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州大部分在南半球。(3)、读“东、西半球图

11、”找出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通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上的位置与大小,给予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南、北美分界线(教师不断创设教学情境,产生新的问题,优化教学情景,如抢答、辩论等,促使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产生新的教学情境场,给学生提供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兴趣,为学生下节课迁移知识与情景做好准备。)课堂小结:本节教材位居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的第一节,通过对本节教材的学习,学生对大洲和大洋的知识有了大致的了解,初步形成了正确的地理位置观。【巩固练

12、习】1、 下面大洋中被五个大洲环抱的大洋组合是A、太平洋、印度洋B、大西洋、北冰洋C、太平洋、大西洋D、大西洋、印度洋2、 七大洲中,跨经度最多与,跨纬度最多的大洲组合是A、亚洲、非洲B、北美洲、亚洲C、南极洲、亚洲D、南美洲、欧洲【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教学反思课 题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课 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通过了解“大陆漂移说”形成过程,初步领悟假说在科学发现中的重要作用。、通过“海陆变迁”树立海陆不断运动变化的辨证唯物主义科学观点。过程方法通过分析课文的示意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想像能力、推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从现象到本质的研究,提高学生对探究事物本质的科研兴趣;通过魏格纳的

13、故事,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教学重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教学难点利用大陆漂移假说解释一些现象。寻找大陆漂移的证据。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二次备课新课引入:师:下面请同学们读课本 “喜马拉雅山中的海洋生物化石”、 “我国东部海底的古河流遗迹”。思考:(1)在雄伟高大的喜马拉雅山中发现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了什么问题? (2)我国东部海底发现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反映了该海域过去是什么状况? 一、海陆的变迁1、海陆变迁请同学回答,老师归纳:(1)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区,在地质时期曾经是海洋,现在变成了陆地, (2)我国东部海域发现了古河流和

14、古人类活动的遗迹,说明了我国东部海底大陆架,在地质时期曾经为陆地,现在变成了海洋。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呢?说明海洋可以变成陆地,陆地也可以变成海洋。那么,海陆为什么会变迁呢?(板书)2、海陆变迁的原因老师拿一本书演示地壳的变动,挤压,书的中部隆起。师:喜马拉雅山就是这样由海洋变成陆地的。地质工作者认为:台湾海峡经历过多次海陆变迁,也是受喜马拉雅运动的影响。另外,还受到第四纪冰期的影响。每当冰期,气候寒冷,海水结冰,海面下降。台湾地区便成为陆桥,每当间冰期,气候变暖,冰雪消融,海面上升高,陆桥又被淹没在海峡了。这说明了引起海陆变迁的原因有哪些?学生:地壳的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板书):地壳的运动

15、和海平面的升降。师:除此之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板书):人类的活动。图 “荷兰的围海大坝”。思考以下问题。荷兰的国土面积在过去的百年中为什么在不断扩大?师:荷兰是著名的“低地国”。荷兰人通过围海造田,使本国的国土面积不断扩大,说明了我们人类的活动也能使海陆发生变化,不过这种变化只是局部的和小规模的,而且这种活动还必须顺应自然过程,遵循自然规律,否则,要受到大自然的报复。师:从这以上事例中我们知道,海陆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么,就全球海陆分布来看,七大洲和四大洋自古以来就是这样,还是经过不断的变化才形成这样的呢?让学生读图 “难道仅仅是巧合吗”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阅读课本阅读材料“偶

16、然的发现 伟大的假说魏格纳与大陆漂移说”。 请一个同学来为大家讲述。师:所以,同学们要多看多想,一些看上去不经意的事物或现象,说不定蕴含着很有价值的问题。要养成仔细观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习惯。当然我们更要学习魏格纳不畏艰难、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科学的精神。请一位同学回答大陆漂移假说的内容。生:两亿年前,各大洲是连在一起的,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才分裂为几块师:假说并不是凭空瞎说,它是建立在一定的科学依据之上的。老师演示:将两张报纸重叠在一起,然后随意撕成两片,让学生观察,不同页的轮廓相吻合,但文字和行列不能一一对应。而同一页轮廓既相吻合,文字和行列也能一一对应。这说明什么?学生回答,老师归纳:

17、非洲大陆与南美大陆相似的古老地层说明这两块大陆原来是连在一起的。现在测量证实,海陆分布至今尚在极其缓慢地变化着。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假说在他生前并没有得到承认,直到他去世30年后,人们终于承认了大陆漂移学说的正确性。由此可见:一种正确的理论在其初期阶段常常被当作错误抛弃,可想而知,在那样的情况下要坚持是多么艰难。这也正是魏格纳难能可贵的地方。他坚持真理、勇于探索和不惜献身科学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教学反思课 题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第二课时)课 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了解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运用板块运动解释地球表面

18、基本面貌的形成及火山、地震的分布。过程方法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大陆漂移板块构造学说的发展过程,对学生进行科学史教育及科学兴趣、科学方法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教学重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教学难点世界主要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板块相对移动形成的地表形态。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二次备课新课引入: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大陆漂移说,谁能为我们介绍它的内容。学生回答。师:那么,大陆为什么会漂移呢?(板书)三、板块构造运动20世纪60年代,

19、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让学生阅读之后,归纳板块构造学说的内容。(板书)1、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让同学们看一个装饰品,是一种由六个部分组成的球体。并强调地球表层不平整,有的高,有的低,高出海平面的是陆地,低于海平面的是海洋。将橡皮泥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板书)2、全球大致分为6大板块,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用橡皮泥演示板块运动,大陆漂移。读图,熟悉6大板块的位置、名称。生: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板书)3、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的火山、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

20、界的地带。讲述:地球相当于一个破裂的鸡蛋,放到水里煮,蛋清会延着裂缝渗出来。裂缝就是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渗出的蛋清就像一座座火山。让学生在图上找出两大地震带,并说出是位于哪些板块的交界地带。用两本书演示挤压形成山脉,张裂形成海洋。师:红海、东非大裂谷是怎样形成的?生:非洲板块张裂运动形成的。老师介绍板块张裂运动的发展过程:大陆板块张裂运动地表裂谷带产生(东非大裂谷)-大陆解体(亚、非大陆分离)-新海洋出现(红海)-新大洋形成 (大西洋)思考,为什么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学生回答。师:现在的地中海,则是代表大洋发展的终了期,它是广阔的古地中海经过长期演化后残留下来的海洋。随着非洲板块与亚板

21、块相向运动,地中海越来越小,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阅读图,请学生介绍喜马拉雅山的形成过程。师:由于印度板块不断北移,与亚欧板块相撞,产生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而且还在继续长高。小结:由于地球表层由6 大板块构成,而且6大板块在不断的运动,使大陆发生漂移。喜马拉雅山的长高,红海的扩大,地中海的缩小都是板块运动的结果。随着板块的运动,大陆将继续漂移,几千万年后,我们的地球又将变成什么样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将它画下来,我们来评一下谁的作品最有科学依据。【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教学反思课 题第二章陆地和海洋复习课课 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22、100%同学全部都能达到。2.运用世界地图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面积大小和轮廓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90 %同学能够达到。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变化,100%同学能够达到该目标。4.知道大陆漂移说、板块学说,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90%以上同学达到该目标。过程方法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教学重点七大洲、四大洋名称分布及相对位置。教学难点利用漂移学说或板块运动学说解释现实问题。教学内容及

23、教师活动二次备课教学过程:1、导入同学们,我们通过第一章的复习都掌握了哪些知识?学生来说师小结:通过第一章的复习我们从宇宙空间中认识了地球、地球的运动过程,以及掌握了学习地理的工具地图,那么地球本身的面貌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复习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本章共包括两节内容:大洲和大洋、海陆的变迁。(板书)多媒体出示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100%同学全部都能达到。2.运用世界地图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面积大小和轮廓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90 %同学能够达到。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变化,100%同学能够达到该目标。4.知道大陆漂移

24、说、板块学说,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90%以上同学达到该目标。学生自己阅读学习目标,师强调本节课需要注意的学习目标中的重难点。 2.陆地和海洋自主复习一:陆地和海洋多媒体展示:自主复习一:陆地和海洋(时间8分钟左右)要求:1、复习导学案中的大洲和大洋一节的110题。(参考课本P30-34,33页的图是重点。)2、复习过程中有疑惑的可同桌解决或举手问老师。3、任务完成的同学请举手示意。合作探究典例解析多媒体展示:练习1 根据轮廓判断大洲 能够根据出示的大洲轮廓图判断出是哪个大洲。练习2 根据出示的两幅海陆分布图判断出是哪两个半球,并能说明南、北极点周围的大洲和大洋。练习3 识别

25、真伪 根据出示的五句话判断出对与错,并说明理由。对于学生的展示进行及时的评价。聚焦中考,能力提升多媒体出示:最近两年的会考题通过与会考链接,让学生了解会考题的出题思路以及答题技巧,提升能力。3.海陆的变迁自主复习二:海陆的变迁 (5分钟左右)多媒体展示:六大板块与主要火山、地震带的分布图学到屏幕前指图完成屏幕中出现的问题:1、指图说出六大板块的名称。2、几乎全部位于海洋中的板块是 ,澳大利亚大陆属于 板块,阿拉伯半岛属于 板块。3、我国东部和西南部为什么多地震?4、澳大利亚为什么少火山地震?5、用板块解释地中海将消失、红海不断扩大的原因以及喜马拉雅山是如何形成的?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师进行补充

26、与讲解。【布置作业】 地理填充图册教学反思课 题第二章陆地和海洋检测课 型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100%同学全部都能达到。2.运用世界地图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面积大小和轮廓特征以及它们的相对位置,90 %同学能够达到。3.举例说明地球表面海陆在不断变化,100%同学能够达到该目标。4.知道大陆漂移说、板块学说,说出世界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90%以上同学达到该目标。过程方法通过共同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

27、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教学重点本章知识点。教学难点本章知识点的灵活运用。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二次备课本章知识点梳理:1地球上的海陆面积比例是多少?7:32陆地主要分布在哪个半球和哪个半球?东半球、北半球3无论怎样划分相等的两个半球,海洋面积总是大于陆地面积。4说出下列名词的概念:大陆、岛屿、半岛、大洲、海、海峡、运河5赤道穿过的大洲或大陆有哪些?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大陆、非洲大陆) 6.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穿过的大洲有哪些?南回归线: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北回归线:北美洲、非洲、亚洲、大洋洲;南极圈:南极洲;北极圈:北美洲、欧洲、亚洲。7大洲和大洋:全在

28、东半球全在西半球全在北半球全在南半球大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北美洲南极洲大洋印度洋无北冰洋无8七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四大洋:“太大印北”_-大是”S”面积最大的大洲和大陆分别是?亚洲、亚欧大陆 面积最小的大洲和大陆分别是?大洋洲、澳大利亚大陆 面积最大和最小的大洋分别是?太平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广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北冰洋;跨纬度最高的大洲和大洋分别是?南极洲、北冰洋跨纬度最广的大州是? 亚洲 9说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周围的大洲有哪些?太平洋周围5个大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大西洋周围5个大洲:欧洲、非洲、南极洲、南美洲、北美洲印度

29、洋周围4个大洲:亚洲、大洋洲、南极洲、非洲北冰洋周围3个大洲:亚洲、欧洲、北美洲10:各大洲分界线(速记口诀):亚欧:乌乌里大黑土;亚非:苏伊士运河;北、南美洲:巴拿马运河;亚洲和北美洲:白令海峡 ;南美洲和南极洲:德雷克海峡1造成海陆变迁的原因并举例说明?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人类活动,其中主要原因是?地壳的变动、海平面升降。2大陆漂移学说的创始人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他观察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大陆轮廓大致吻合.3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观点是?你可说出哪些大陆漂移的证据?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大西洋两岸动物的相似性等4从魏格纳和大陆漂移说的故事中,你会得到哪些启示?善于发现问题、探索问题、不畏艰险、勇于实践的科学探究精神5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学说的主要观点是?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