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练习题_第1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练习题_第2页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练习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单元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9课辛亥革命一、单项选择1这次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起义虽然失败 ,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这次起义是()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C镇南关起义 D黄花岗起义2他临死前挥笔直书:“蓄志排满已十余年矣 ,今日始达目的。本拟杀恩铭后 ,再杀端方、铁良、良弼在安庆发动起义“拟杀恩铭的是()A秋瑾 B徐锡麟C黎元洪 D黄兴3以下图是广州黄花岗的七十二烈士墓 ,烈士们表现出来的精神有()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献身革命勇于改革A BC D4“壮哉!武昌首义 ,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 ,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中的“武昌首义的主力军是()A

2、同盟会会员 B倾向革命的新军C留学海外的归国人员 D工人和农民5人民英雄纪念碑镶有十块浮雕 ,其中与辛亥革命有关的是()A武昌起义 B南昌起义C五四运动 D虎门销烟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辛亥革命为中国2019多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 ,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在此之后 ,帝王由人主、天子、君父变成了人民的公敌。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开展B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C进一步促进了维新思想的传播D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7辛亥革命前 ,“进化“民权“自由“平等等词语 ,虽然为大多数爱国者、革命家所反复宣扬 ,但并没有得到晚清社

3、会的普遍认同。辛亥革命后 ,“进化“科学“革命“民主等词语不仅广为流传 ,而且深入人心。这充分说明辛亥革命()A推翻了封建君主制 B扩大了人民的政治权利C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D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8有人指出 ,辛亥革命是中国社会近代化进程中显著的里程碑。其主要依据不包括这场革命()A公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B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C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结束了长期延续的封建制度二、辨析改错9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找出以下描述的错误并改正。1905年8月 ,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成员 ,在上海成立中国同盟会。1907年夏 ,光复会会员秋

4、瑾在安庆发动起义 ,刺杀安徽巡抚恩铭。清朝的统治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崩溃 ,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终于结束。(1)错误:_;改正:_。(2)错误:_;改正:_。(3)错误:_;改正:_。三、材料解析10阅读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材料一在孙中山等人的推动下 ,革命思想广为传播 ,革命团体不断出现 ,各地革命活动蓬勃开展 ,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相继发生。材料二中国现今正处在一次伟大民族运动的前方 ,只要星星之火就能在政治上造成燎原之势。孙中山(1)指出材料一中萍浏醴起义、镇南关起义、黄花岗起义的领导者及结果。(4分)(2)依据材料一、材料二分析革命党人发动起义的历史意义。(2分)材

5、料三(3)请谈谈材料三中图(a)与图(b)的关系。(4分)四、活动与探究11革命者在用鲜血唤醒着祖国大地上更多的人们。虽然屡战屡败 ,但每一次的战败都在扩大三民主义的影响 ,让更多的人知道民主共和的理想 ,让更多的人为革命而战。在革命者前赴后继的呐喊中 ,中国终于迎来了一次翻天覆地的革命风暴。阅读材料 ,探究问题。【革命枪声此起彼伏】材料一革命党人发动的起义(局部)起义时间起义名称1906年冬1907年5月黄冈起义1907年6月七女湖起义1907年夏1910年广州新军起义1911年4月(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起义补充完整。材料一说明了什么?(4分)材料二“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

6、拼将十万头颅血 ,须把乾坤力挽回。秋瑾于啼泣之余 ,亦以天下人为念 ,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 ,为天下人谋永福也。林觉民?与妻书?(2)材料二表达了秋瑾、林觉民等革命党人的什么精神?(2分)【辛亥革命翻天覆地】材料三1911年10月10日 ,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 ,一个普通却又极不平凡的日子 ,就在这一天 ,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变革开始了。(3)材料三赞扬了中国近代史上哪一场革命?这场革命的主要力量是什么?(4分)材料四皇帝都可以被打倒 ,那么 ,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被打败?思想的闸门一经翻开 ,这股思想解放运动的洪流就奔腾向前 ,不可阻挡了。(4)结合材料四概括辛亥革命的意义。(4分)1

7、A2.B3D4B5A6B7C8D9(1)上海东京(2)秋瑾徐锡麟(3)封建专制制度君主专制制度10(1)萍浏醴起义:刘道一、蔡绍南。镇南关起义:孙中山、黄兴。黄花岗起义:黄兴。结果:都失败了。(2)革命党人领导的武装起义虽然都失败了 ,但传播了民主共和思想 ,为武昌起义的爆发准备了条件。(3)武昌起义胜利后 ,各省纷纷响应。到1911年11月下旬 ,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 ,支持革命 ,清政府土崩瓦解。11(1)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黄花岗起义。说明全国各地发动的暴力革命此起彼伏 ,同时也说明了清政府处在风雨飘摇之中。(2)视死如归、为革命献身的英雄气概。(3)武昌起义或辛亥革命。倾向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